实数的数学教学反思

2024-06-27 07:12:22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实数的数学教学反思

实数的数学教学反思

实数的教学内容较多,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预设,我在课前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准备,体会到:备好一课,功夫不少。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在解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

“例题千万道,解后抛九霄”难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通过例题的层层变式,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而又打破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二,在学生易错处反思。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例题教学若能从此切入,进行解后反思,则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计算常出现哪些方面的错误?

(2)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有哪些?

(3)怎样克服这些错误呢?可让同学们各抒己见,针对各种“病因”开出有效的“方子”。实践证明,这样的例题教学是成功的,学生在计算的`准确率、以及速度两个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

三、在情感体验处反思

因为整个的解题过程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参与。其间他既品尝了失败的苦涩,又收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他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既体现了个人努力的价值,又无不折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解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意志品格。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均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第2篇:八年级数学《实数》教学反思

《实数》教学反思

一节数学课不但要把该节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接受,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从抽象的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对于方法的探索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1.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对于例题的处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了“尝试—交流—讲评—讨论”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同样采用了“尝试—发现—归纳”的方式。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当然类比的对象也可能出现差异,这在进一步的类比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时就表现出来了,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的,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与算法算理的渗透,本节课在这一方面主要是让学生感知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分类、辨析、归纳、化归等),通过让学生不断回顾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混合运算等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类比旧知识,自主学习新知识,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类比能力。

3.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归纳(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绝对值含义,以及实数范围内的混合运算法则。

4.注意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受益,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情况也看到了不足: 1.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较少。对于学生,会对实数进行分类,没有大面积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些面面俱到包揽太多,过于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学习空间。2.有些细节的重点地方忽略了,比如学生在表示出根号5,根号13 等点时引导学生总结无理数也可在数轴上表示,此处如果再设计一问:反过来说,有理数把数轴填满了吗?引导学生回到本节课题实数与数轴的点一一对应。3.分层教学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在教学中应该多加注意,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并且要有相应的激励方法,学生才能有热情去学习。

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课堂,适应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学习生活中必需的数学,才能更好地实践课改精神,推进高效课堂的进行。

第3篇:《实数》教学反思

《 实数 》教学反思

杨勇2011.11.28

1.本节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从有理数到实数,这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对今后学习数学有重要意义.在中学阶段,多数数学问题是在实数范围内研究.例如,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在实数范围内讨论,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中的几何量(长度、角度、面积、体积等)都是用实数表示等.实数的知识贯穿于中学数学学习的始终,学生对于实数的运算,以后还要通过学习二次根式的运算来加深认识,因此本节的作用十分重要。

2.在本节课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教学分层次进行,先从从一个探究活动开始,活动中要求学生把几个具体的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分析这些小数的共同特征,从而得出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把有理数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统一起来以后,指出在前两节学过的很多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们不同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也就是一类不同于有理数的数,由此给出无理数的概念.无限不循环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实数》教学反思

《实数》教学反思

《实数》一节,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的范围。以下是“实数的教学反思”,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教材一开始安排了一个探究:用计算器将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通过计算探究,发现这些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为了说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我随口又说出:请用计算器算算10/7是什么样的小数?

生:无限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意见明显不一致)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等于1.428571428,不循环。

噢,我明白了:计算器上最多只能显示出9位小数,是个近似值。

于是,我赶紧让学生将计算器的小数位数设定为5位,再看看结果是什么?

生:1.42857

师:可见,计算器上的值是10/7的真实值吗?

生:······

师:自己用除式笔算一下。

生:循环小数。(大家终于心服口服了)

接着,我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究√2用小数形式表示为多少?

部分生:1.414213562,也为有限小数。(这是我预料之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实数的教学反思

实数的教学反思

从合作学习中得到,研究什么是实数,整数?小数?首先可以利用底数越大平方越大的方法确定它不是整数,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它的小数部分。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猜测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可以从书本上得到证实,也可以用计算器验证。给了无理数的概念后,让学生举出几个无理数,以巩固无理数的概念。最后从有理数的分类引导他们对实数进行分类。

⒈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是难点,对教学的重难点没有把握住,以后应认真、仔细读教材,教参,思考为什么是在这里安排,它的作用是什么?

⒉想到问题却没有很好的解决,能跨过去就跨过去。如表示集合过程中,学生对实数分类未掌握,遇到问题应积极思考,在得不到解决时应请教其他老师,向他们学习。

⒊对于一种新的概念(或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他们不一定会按照我们的方式去思考,这就往往容易会出现与我们预计结果相差很远,甚至相背离的情况。让学生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自己十分清楚概念,思维过程,不要出现学生答不出来,你也不知道如何解释,或被学生反过来把你问住的情况。

⒋注意教学的规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关于实数教学反思

关于实数教学反思

关于实数教学反思老师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且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关于实数教学反思写什么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算术平方根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是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的第一节,学生对数的认识要从有理数扩大到实数的范围,而本课是无理数的前提,是学生实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实数运算的基础,对后面学习习近平方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不多,但这是学生平方根的关键,为后面学习立方根及运用平方根进行基本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也是一个关键。从选择课题,到设计教案,板书设计,每一个环节都经历了反复的推敲和修改,只为达到课堂设计的最佳效果,令学生有收获。从教学环节的设计,例题练习题的选取,甚至是对学生设置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用词都是细心修改。最终这节课得以顺利完成。上完这节课后,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且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

2、最后小结的环节设置比较好,能够让

未完,继续阅读 >

《实数的数学教学反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实数的数学教学反思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