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第1篇:学校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学校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就简单的说,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校一直致力于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以“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卫生、特别爱学习”为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各项行为习惯的培养。一个阶段以来,活动开展正常,势头良好,校容校貌和学生的整体风貌有了明显的改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养成。
一、全校全体师生都高度重视并认真学习是基础。
我们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作为教学常规工作的主要任务来抓,并且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制订了《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并按方案进行了扎实的、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二是利用学生集会的时间,组织全体学生认真学习《习惯养成具体要求》,使每一个学生对养成教育内容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活动开展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三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督促检查,规范学生的言行。
二、内外一致,养成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是要点。我们通过家访、家校短信平台,使每一位家长都明白学校的工作思路和设想,愿和学校一起把握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通过学校和家长的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对孩子的习惯进行培养,使孩子早日养成良好习惯。
三、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重点。
1、以班为单位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如:六年级的《习惯在于养成》、五年级的《我要争当示范生》、四年级的《养成好习惯》、三年级的《我愿做个好孩子》等活动。
2、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岗的监督和检查作用。利用红领巾监督岗对学生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都进行监督,并按类对各项进行记分。
3、重视宣传的教育。利用广播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利用展板展示学生的风采。如:学校开展了书法、绘画、手抄报比赛以后,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览。每一次作品展出后,都会有很多的学生观看。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认为:他们的字写得那么好,他们的画画得那么好,以后我也要认真练习。
4、重视社会劳动实践。如:清除白色污染、为小树穿冬衣、栽种花草等。
5、积极开展大队、班队活动。在班队活动上通过歌曲、小品、游戏等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情境中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能牢记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活动往往能使学生将要求熟记于心。
通过活动的开展,学校各方面情况大有好展。但我们深知,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落实养成教育也不是一人之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校虽在养成教育工作上做了一些尝试,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共同探讨。我们愿与大家共同努力,在养成教育的园地里浇灌出一枝绚丽的花朵。
第2篇:养成教育学校总结
养成教育学校总结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成教育学校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现就我班学生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活动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注重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课前要预习,中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3、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二、实施措施得当: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班级管理网络,发挥小主人自主管理功能,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队、思品、晨会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
(二)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少先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钧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队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每个月,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通过自评、小组评、班级互评等方式评选出“班级之星”。
通过具体的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真正做到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我班自开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至今,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渐渐少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已经逐步形成。
第3篇:学校养成教育总结
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
这学期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月活动,下面就我校在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方面的情况作一总结。
第一、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应落到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第二,如何做好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
1、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①学生——激发自我教育的动机。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让学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我校充分利用班队课、板报开展知识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体验生活、不断提高自我教育活动。同时,也使老师们认识到,养成教育不是校长、德育处、少先队或某个老师的事,应是全校师生共同的事情。同时,明确要抓学生成绩,抓教学质量,必须从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树立“行为规范教育我有一份”的观念,形成“人人
第4篇:学校养成教育总结
长寿区葛兰镇文庙小学校2011—2012学年度
养成教育总结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我校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托,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将养成教育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养成教育领导小组
建立以高敏校长为组长,辅导员袁道秀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积极开展良好规范的养成教育活动。
二、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突显感恩教育
课间操上,做《感恩的心》手语操,提醒孩子们以感恩的心态面对事和物。并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墙,提醒孩子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各班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各班制定班训、班风、班级口号;确定中队名称;成立图书角、卫生角、小组评比栏,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开展规范的养成教育打下基础。
三、规范常规制度,促进养成教育
1.每天清洁卫生检查制度,由值周教师和清洁卫生检查岗的值周学生组成检查小组,对室内、公区、个人的清洁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