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知识点总结
第1篇:传感器知识点总结
小知识点总结:
1.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能将敏感元件输出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率、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和多种抗干扰能力
3.电阻式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其基本原理是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而最后显示被测量值的变化。4.电位器通常都是由骨架、电阻元件及活动电刷组成。常用的线绕式电位器的电阻元件由金属电阻丝绕成。
5.电阻丝 要求电阻系数高,电阻温度系数小,强度高和延展性好,对铜的热电动势要小,耐磨耐腐蚀,焊接性好。
6.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阻应变效应,即在导体产生机械变形时,它的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
7.金属电阻应变片分金属丝式和箔式。箔式应变片横向效应小。
8.电阻应变片除直接用来测量机械仪器等应变外,还可以与某种形式的弹性敏感元件相配合,组成其他物理量的测试传感器。
9.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来实现测量的一种装置。可以用来测量位移、振动、压力、流量、重量、力矩、应变等多种物理量。10.电感式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可变自感或可变互感。
11.变压器式传感器是将非电量转换为线圈间互感M的一种磁电机构,很像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因此常称变压器式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多采用差分形式。12.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着的磁场中,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称之为电涡流或涡流。这种现象称为涡流效应。涡流式传感器就是在这种涡流效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3.电容式传感器是利用电容器原理,将非电量转换成电容量,进而实现非电量到电量的转化的一种传感器。
14.电容式传感器可以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变极距型(非线性)、变面积型(线性)和变介电常数型(线性)。
15.霍尔式传感器是利用霍尔元件基于霍尔效应原理而将被测量、如电流、磁场、位移、压力等转换成电动势输出的一种传感器。
16.热电式传感器是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装置,它利用敏感元件的电磁参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达到测量目的。
17.热电阻测温的基础: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具有正的温度系数 18.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热电阻材料是铂和铜。
19.热电阻温度计最常用的测量电路是电桥电路(三线连接法和四线连接法)。20.工业用标准铂电阻100Ω和50Ω两种。分度号分别为Pt100和Pt50.21.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是由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动势(珀尔贴电动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动势(汤姆逊电动势)组成的。
22.热敏电阻是用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敏感元件,其特点是电阻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能直接将温度的变化转换为能量的变化。
23.测量方法按测量手段分有: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联立测量;按测量方式分有:偏差式测量、零位式测量和微差式测量。
24.偏差式测量的标准量具不装在仪表内,而零位式测量和微差式测量的标准量具装在仪表内。
25.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有以下3种: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26.误差按其规律性分为三种,即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疏失误差。27.形成干扰的三要素:干扰源、耦合通道和对干扰敏感的接收电路 28.为了抑制干扰,常用的电路隔离方法:光电隔离法、变压器隔离法
简答:
1、什么是霍尔效应?
答:一块长为l、宽为b、厚为d的半导体薄片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薄片,当有电流I流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Uh。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2、简述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答: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基于物理的“热电效应”。所谓热电效应,就是当不同材料的导体组成一个闭合回路时,若两个结点的温度不同,那么在回路中将会产生电动势的现象。两点间的温差越大,产生的电动势就越大。引入适当的测量电路测量电动势的大小,就可测得温度的大小。
3、什么是引用误差?
答:人们将测量的绝对误差与测量仪表的上量限(满度)值的百分比定义为引用误差。
4、如何消除和减小边缘效应?
答:
1、适当减小极间距,使电极直径或边长与间距比很大,可减小边缘效应的影响,但易产生击穿并有可能限制测量范围。
2、电极应做得极薄使之与极间距相比很小,这样也可减小边缘电场的影响。
3、在结构上增设等位环也可以用来消除边缘效应。
论述:电容式传感器的设计要点
答:电容式传感器的高灵敏度、高精度等独特的优点是与其正确设计、选材以及精细的加工工艺分不开的。在设计传感器的过程中,在所要求的量程、温度和压力等范围内,应尽量使它具有低成本、高精度、高分辨率、稳定可靠和高的频率响应等。对于电容式传感器,设计时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予以考虑:
1、保证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必须从选材、结构、加工工艺等方面来减小温度等误差和保证绝缘材料具有高的绝缘性能。
2、消除和减小边缘效应。边缘效应不仅使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而且产生非线性,因此应尽量消除或减小它。
3、消除和减小寄生电容的影响。寄生电容与传感器电容相关联,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而它的变化则为虚假信号影响仪器的精度,必须消除和减小它。
4、防止和减小外界干扰。电容式传感器是高阻抗元件,很容易受外界干扰的影响而产生误差,在设计时必须注意防止和减小外界的干扰。
5、尽量采用差动式电容传感器。
计算:
解题步骤:
1、根据公式:R/R(K*L)/LK 已知初始电阻R,灵敏度系数K和纵向应变时可求得电阻变化量R.参考例题:
如图所示电路是电阻应变仪中所用的不平衡电桥的简化电路,图中R2=R3=R是固定电阻,R1与R4是电阻应变片,工作时R1受拉,R4受压,ΔR表示应变片发生应变后,电阻值的变化量。当应变片不受力,无应变时Δ
R2 a R3 c R1 b Ucd R4 d E R=0,桥路处于平衡状态,当应变片受力发生应变时,桥路失去平衡,这时,就用桥路输出电压Ucd表示应变片应变后电阻值的变化量。试证明:Ucd=-(E/2)(ΔR/R)。(15分)
证:R1RR,R4RR
UcdUcbUdbRRRRRRRER略去R的第二项,即可得Ucd2RERE2RR4R2R2E
第2篇:传感器知识点总结
传感器知识点总结
导语:总结是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传感器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感器的定义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传感器的分类
目前对传感器尚无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但比较常用的有如下三种:
1、按传感器的物理量分类,可分为位移、力、速度、温度、流量、气体成份等传感器。
2、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电阻、电容、电感、电压、霍尔、光电、光栅热电偶等传感器。
3、按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可分为:输出为开关量( “ 1 ” 和 “ 0 ” 或 “ 开 ” 和 “ 关 ” )的开关型传感器;输出为模拟型传感器;输出为脉冲或代码的数字型传感器。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对静态的输入信号,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所具有相互关系。因为这时输入量和输出量都和时间无关,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可用一个不含时间变量的代数方程,或以输入量作横坐标,把与其对应的输出量作纵坐标而画出的特性曲线来描述。表征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参数有:线性度、灵敏度、分辨力和迟滞等。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所谓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变化时,它的输出的特性。在实际工作中,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常用它对某些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来表示。这是因为传感器对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容易用实验方法求得,并且它对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与它对任意输入信号的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往往知道了前者就能推定后者。最常用的标准输入信号有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两种,所以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也常用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来表示。
传感器的线性度
通常情况下,传感器的实际静态特性输出是条曲线而非直线。在实际工作中,为使仪表具有均匀刻度的读数,常用一条拟合直线近似地代表实际的特性曲线、线性度(非线性误差)就是这个近似程度的一个性能指标。拟合直线的选取有多种方法。如将零输入和满量程输出点相连的理论直线作为拟合直线;或将与特性曲线上各点偏差的平方和为最小的理论直线作为拟合直线,此拟合直线称为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
传感器的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态工作情况下输出量变化△ 对输入量变化△ x 的比值。
它是输出一输入特性曲线的斜率。如果传感器的输出和输入之间显线性关系,则灵敏度 S 是一个常数。否则,它将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
灵敏度的量纲是输出、输入量的量纲之比。例如,某位移传感器,在位移变化 1 时,输出电压变化为 200V ,则其灵敏度应表示为 200V/ 。
当传感器的输出、输入量的`量纲相同时,灵敏度可理解为放大倍数。
提高灵敏度,可得到较高的测量精度。但灵敏度愈高,测量范围愈窄,稳定性也往往愈差。
传感器的分辨力
分辨力是指传感器可能感受到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的能力。也就是说,如果输入量从某一非零值缓慢地变化。当输入变化值未超过某一数值时,传感器的输出不会发生变化,即传感器对此输入量的变化是分辨不出来的。只有当输入量的变化超过分辨力时,其输出才会发生变化。
通常传感器在满量程范围内各点的分辨力并不相同,因此常用满量程中能使输出量产生阶跃变化的输入量中的最大变化值作为衡量分辨力的指标。上述指标若用满量程的百分比表示,则称为分辨率。
电阻式传感器
电阻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如位移、形变、力、加速度、湿度、温度等这些物理量转换式成电阻值这样的一种器件。主要有电阻应变式、压阻式、热电阻、热敏、气敏、湿敏等电阻式传感器件。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传感器中的电阻应变片具有金属的应变效应,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形变,从而使电阻值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电阻应变片主要有金属和半导体两类,金属应变片有金属丝式、箔式、薄膜式之分。半导体应变片具有灵敏度高(通常是丝式、箔式的几十倍)、横向效应小等优点。
压阻式传感器
压阻式传感器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在半导体材料的基片上经扩散电阻而制成的器件。其基片可直接作为测量传感元件,扩散电阻在基片内接成电桥形式。当基片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形变时,各电阻值将发生变化,电桥就会产生相应的不平衡输出。
用作压阻式传感器的基片(或称膜片)材料主要为硅片和锗片,硅片为敏感 材料而制成的硅压阻传感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以测量压力和速度的固态压阻式传感器应用最为普遍。
热电阻传感器
热电阻传感器主要是利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及与温度有关的参数。在温度检测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场合,这种传感器比较适用。目前较为广泛的热电阻材料为铂、铜、镍等,它们具有电阻温度系数大、线性好、性能稳定、使用温度范围宽、加工容易等特点。用于测量 —200 ℃ ~ +500 ℃ 范围内的温度。
传感器的迟滞特性
迟滞特性表征传感器在正向(输入量增大)和反向(输入量减小)行程间输出 — 一输入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通常用这两条曲线之间的最大差值 △ MAX 与满量程输出 FS的百分比表示,迟滞可由传感器内部元件存在能量的吸收造成。
传感器的选用
传感器千差万别,即便对于相同种类的测定量也可采用不同工作原理的传感器,因此,要根据需要选用最适宜的传感器。
(1) 测量条件
如果误选传感器,就会降低系统的可靠性。为此,要从系统总体考虑,明确使用的目的以及采用传感器的必要性,绝对不要采用不适宜的传感器与不必要的传感器。测量条件列举如下,即测量目的,测量量的选定,测量的范围,输入信号的带宽,要求的精度,测量所需要的时间,过输入发生的频繁程度。
(2) 传感器的性能
选用传感器时,要考虑传感器的下述性能,即精度,稳定性,响应速度,模拟信号或者数字信号,输出量及其电平,被测对象特性的影响,校准周期,过输人保护。
(3) 传感器的使用条件
传感器的使用条件即为设置的场所,环境 ( 湿度、温度、振动等 ) ,测量的时间,与显示器之间的信号传输距离,与外设的连接方式,供电电源容量。
第3篇:检测与传感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传感器的功能:信息收集,信号数据的转换
2.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调解转换电路3部分组成 3.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和零点漂移等 线性度:是指传感器输出与输入之间的线性程度
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态下的输出变化量与引起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用S表示
迟滞: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
重复性:是指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做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零点漂移:当传感器无输入时,每隔一段时间对传感器的输出进行读数,其输出偏离零值的情况,即为零点漂移
温度漂移:是指温度变化时传感器输出值偏离程度
4.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最大超调量、延迟时间、上升时间、峰值时间、响应时间
第二章
1、应变式传感器可以测量力、荷重、应变、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各种参数。
2、电阻应变效应:金属丝的电阻随其所受机械形变(拉伸或压缩)的大小变化。
3、电阻应变主要有四部分组成:电阻丝、基片
第4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知识点总结)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知识总结 第一章概述
1: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检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一、传感器的组成2: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及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①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物理量,并以确定关系输出另一物理量的元件(如弹性敏感元件将力,力矩转换为位移或应变输出)。②转换元件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量转换成电路参数(电阻,电感,电容)及电流或电压等电信号。③基本转换电路是将该电信号转换成便于传输,处理的电量。
二、传感器的分类
1、按被测量对象分类
(1)内部信息传感器主要检测系统内部的位置,速度,力,力矩,温度以及异常变化。(2)外部信息传感器主要检测系统的外部环境状态,它有相对应的接触式(触觉传感器、滑动觉传感器、压觉传感器)和非接触式(视觉传感器、超声测距、激光测距)。
2、传感器按工作机理
(1)物性型传感器是利用某种性质随被测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主要有:光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2)结构型传感器是利用物理学中场的定律和运动定律等构成的(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