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辞典 读书笔记
第1篇:宋词鉴赏辞典 读书笔记3500字
宋词鉴赏辞典 读书笔记3500字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宋词鉴赏辞典 读书笔记35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宋诗有豪放派与婉约派之分。我喜欢苏轼、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秦观等。
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豁达大度、不拘小节,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心胸宽广、性情洒脱、才华横溢,诗作令人叹惊。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永的艳词当时比苏轼还火,哪里都有他诗的印记。什么青楼舞女,饮酒,仕途不顺,躲在那里尽情挥笔纸墨,大街小巷传的到处都是。
集豪放与婉约与一体的李清照,有名的叹乌江自刎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周邦彦的格律严谨、词风清丽。语言曲丽精雅,多用典故,形成了浑厚、典雅、缜密的艺术风格,发展了柳永、张先的慢词,为后来格律派所宗。
秦观的词情感真挚,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符合词体的本色和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
下面把我喜欢的'诗句列举一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好多喜欢的词就不一一列举了)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柳永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9年电视剧非常火的电视剧、歌曲。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有空再作详写,。现在心中异常悲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来忽视,何来秋风悲画扇梦醒来,一身轻舞,醉了谁的年华,雨水一滴一滴滴到天明,可是你又在哪里呢?爱是相思的痛,爱是前世相遇、今生相忘的债。
爱是彼此欢喜又相负的平衡又怎能、怎么可以平衡的幻象……
仅以此诗慰我。
《纷飞燕》·馨儿
雨过江南烟,荷飘美人姿。
蜻蜓点水俏,蝴蝶醉花舞。
青山怜草香,明月笑眼眉。
诗酒叹年华,何来慰我
忽至暗香来,何人懂我情
思君不见君,但闻空无音。
本可以再写再构思的,实在没心情,哈哈勉强笑一个就说我很美,我是采莲女,
一瓣莲花一瓣,
一声佛音一声思。
我的莲心在哪里?
这盛夏的燥热也 抵不过
一丝寒凉,一句无声。
花儿一片一片地落在手心
飘下 碾落成泥
苦作尘。
何来情深
慰我
第2篇: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是一本书,我们看看下面的资料,了解一下吧!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中华诗文鉴赏典丛。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继承发展,影响着世界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瑰宝。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曲,它们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长久地为人民所赏爱,如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美不胜收。
作者简介
傅德岷,四川崇州人,重庆工商大学教授、散文理论家、作家。已出版《散文艺术论》、《散文创作与审美》、《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新时期散文景观》、《新时期散文思潮概观》(主编)、《中外散文纵横论》、《外国作家论散文》、长篇小说《魂荡华蓥》、散文集《旅韩随笔》、主编《巴蜀散文史稿》、《中外散文名篇鉴赏辞典》、《中华爱国诗词散文鉴赏大辞典》、《新时期散文百家传略》等著作2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曾于1991年被邀去韩国参加“国际散文研讨会”。后有两篇论文、两篇散文被翻译成韩文,在韩国发表。现为中国作家学会会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重庆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重庆市首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带头人。
目录
前言
篇目表
正文
唐诗篇
宋词篇
附录
唐诗名句索引
宋词名句索引
第3篇: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
导语:唐宋元三绝合璧异彩纷呈,诗词曲千古传诵登峰造极,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元曲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是鼎立于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
概述:
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灿烂夺目的瑰宝。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的另一朵文学奇葩,首先兴盛于北方地区,所以又有“北曲”之称。
内容
囊括了唐、宋、元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最有代表性的唐诗、宋词、元曲千首传世名篇,既有对字、词、句的注释,又有对整篇作品的风格、手法及意境进行评价的“鉴赏”。数十位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学者注疏赏析,点晴之笔令人拍案,偶得之意回味无穷;方便您在阅读思考之余信手记录下灵感与思想的火花。
唐诗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的文化产物,也是我国古典诗歌达到的全盛时期。产生于这个时期的诗歌唐诗,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水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宋词是词学鼎盛时代,百家争艳。三百多年间,上自
第4篇:《唐诗鉴赏辞典》读后感
《唐诗鉴赏辞典》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诗鉴赏辞典》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岁月的河流把无数文化带走,但唐诗却成为经典,经久不息。家中书架上的《唐诗鉴赏辞典》,我已翻阅数遍,但每次打开,心里还是像第一次拿到时那样激动、欣喜。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年来一直为人民传颂不衰。其中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作诗的人。唐代诗人写诗风格、内容各不相同,有描绘如诗如画的江南风光的,有展现粗犷豪迈的塞北边疆的;可想象,可叙事,可回忆,可托物言志,可借物喻人……但无论如何,都能让读诗的人心生感触……
我最喜欢的诗是《登鹳雀楼》。这首诗的前两句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里诗人运用了极其朴素却又对仗工整的语言,把落日西沉和黄河入海两个壮丽景色展现在读者眼前,还将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进短短十个字中,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而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把
第5篇:鉴赏辞典纵论论文
鉴赏辞典纵论论文
近10年来,我国编撰出版的文艺鉴赏类图书品种多、数量大,涉及文艺学科各分支门类,且往往以丛书或系列书的形式面世,颇具声势。其中鉴赏辞典这一品神尤为引人注目,之所以如此引起世人的关注,至少可举出这么几点原因:1.编辑出版的速度快。自198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首次推出?唐诗鉴赏辞典》以来,7年间,全国平均每年有10多部鉴赏辞典问世。2.渉及的出版社多。数十部鉴赏辞典分别由全国40多家出版社出版,包括髙校、地方和专业性出版社。3.捵稿人的学术层次离,从已出版的鉴赏辞典来看,主编、领衔撰稿人和一般撰稿人,大都是有关研究领域中的知名学者,或有成就的中音年研究者。4.印刷装帧讲究、精美。5.发行量大。有的已一版再版,久销不衰。
以上诸端,巳使鉴赏辞典成为进前工具书出版中的热点。世人论之,毁誉参半。面对出販社群起争出鉴赏辞典的现象,吳小如先生首先尖锐指出:这是一种“抢时间、占地盘”的做法,因而造成了“祖制潞造、祖心大意、祖枝大叶”的“三粗”风气,痛切地进行了自我反省((关于<鉴赏辞典>二题》
第6篇:孟浩然唐诗鉴赏辞典
孟浩然唐诗鉴赏辞典
导语:孟浩然的诗歌主要表达隐居闲适、羁旅愁思,诗风则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经过精心整理的唐诗鉴赏辞典,欢迎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更多相关资料尽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中很少的终身不仕,以布衣终老的人。
都说孟浩然是在仕和隐中矛盾着的人,其实这是不了解孟浩然。他是性爱山水田园,并不想当官的人。
他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只不过没有考上。孟浩然参加科举,就像现在的孩子参加高考一样,管他想不想上大学,管他是不是能考上,反正都得去考一下,算是给自己十年寒窗苦读的一个交待。
他有两次进入仕途的绝好机会,但都放弃了。
第一次,是好友王维当值,就把他带到皇宫里去了,没想到唐明皇来了,孟浩然急忙躲到床底下。但是唐明皇已经看见他了,他只好出来。王维见到这个好机会,就向唐明皇推荐孟浩然。唐明皇对他的文才倒是早有耳闻,就让他把诗读来听听。孟浩然就读了《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