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培养探索论文

2024-07-29 07:12:11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培养探索论文

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培养探索论文

信息社会的智能化进程孕育了对智能科技人才的巨大需求。这一进程需要什么样的智能科技人才?W家教育体系如何满足时代发展对智能科技人才的耑求?高等学校如何培作符合时代;/,_i求的高素质智能科技人才?等等-系列问题,必须引起政府、高校的高度关注,并应尽快上升为高等教育的国家战略。

学会先行

2001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CAA卜9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史上留下了两个历史性的贡献:一是大会接受了时任中国人丨:智能学会副秘书长的韩力群教授等学者提出的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逐步建立本科专业的建议,并由钟义信理事长提议将该新专业的名称确定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二是大会成立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王万森教授任主任),并把筹建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任务交给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2002年12月13日,由中国人T.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第?届全能科学4技术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H开,,这次大会在认真研究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向全国高校发表了“加快矜能科学4技术学科发展的建议”,该建议也被称为“锊能科学~技术北京宣言”,在国内部分髙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作为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ff先驱的北京大学智能科学技术系,其“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设置申请,分别于2003年10月26日、11月26日和12月5日通过了专家论证组、学部和学校评审,并于12月15日前报到教宵部备案,同年年底权教育部备案通过。

自2004年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首届学生入学至今,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已经走过了九年的不平凡历程。截至2013年3月,全国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该专业的院校已达24个。并且,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已被正式列入教育部2012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的专业代号为080907T。北京大学的“一大基础,三个核心”;中南大学的“精品工程建设”;北京邮电大学的“意识-情感-理智三位一体理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从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入手”;重庆邮电大学的“以智能技术的前沿性+信息处理和系统的跨学科性作为专业特色”;武汉工程大学的“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大连海事大学的“结合学校行业特色规划培养目标”;上海理工大学的“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融合“;以及各高校在教育教学,实验实训等方面的经验等,都是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培养的宝贵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选择了一条将国外引进与自身提高相结合的'道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依托优秀创新团队,采取的是国内外引进和国内外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办学方法。其他髙校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有效建设措施。就全国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队伍而言,最大的一个优势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较高。这一优势为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十余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以其对我国智能科技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感,以倡导、协调、推进、创新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为宗旨,在开创、引导、发展、繁荣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创造性工作,先后组织了18次各种类型的活动,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活动平台。例如,面向全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全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暨教学研讨会”;面向全国智能科学技术学科、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华为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设计大赛”等。

在这些平台,对我国智能科学技术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对我国智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成绩虽然可喜,前路依然漫长,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尽快完善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体系;进一步优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突出专业整体特色、凝练特色专业方向;加快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实验教学大纲;进一步汇聚高水平师资队伍等,具体表现在一级学科增设、专业规范确定、实验平台设置、实训基地建立、教材编写规划、教学资源建设上还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

争取在我国学位体系结构中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同时把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是我国全体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相信在各个高等院校和人工智能学会的共同努力下,智能科学技术教育更好的明天就在眼前。

第2篇:职业院校创新型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的发展,就职企业对于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一些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一些职业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这是我们非常值得庆幸的。这篇文章,主要对于如何培养创兴型财经人才作出了合理的分析,叙述了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对于如何改革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关键词:职业院校;创新型;财经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在这一条件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创新型财经人才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个不断变化更新的社会能够适应,并且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一些职业院校为了能够完成自身的最终目标,对于本学校的教学体制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更加重视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1创新型财经人才的培养方案自己专业方面的建设

目前,优化专业学科的知识结构,完善人才的培养方案是极其重要的。一些职业院校建造了一种新型的多学科体系。结合了多个方面的知识,以财经知识为中心,涉及了经济、法律、文学等等多个方面。鼓励实现多个专业的相互结合,力求把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职业院校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更加的重视综合性的教育。此外,这些职业院校依据自身主要专业的各个方面的优势,从而带动了学校里其它专业学科的全面的发展,为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的提高,学校要求学生们必须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的发展。

2如何培养创新型财经人才的综合素质

2.1创新型财经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

对于现如今的高职院校的教学来说,注重实践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只有科学、合理的设定综合性的实验科目,才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只有合理的、高效率的设定开放性的一些实验科目,才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开放性实验室钻研有关专业方面的技术性难题。只有适当的创造网络教学平台,不断的完善模拟的实验室,才可以明显的提高学生独立钻研知识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是与生产实际密不可分的。正因为这一方面的原因,我们在进行培养创新型财经人才的道路中,不仅仅要将理论知识以最专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还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难题的能力最大化。

2.2创新型财经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第二课堂:

事实上,我们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的去完善我们的实验教学的体系以及不断的增强我们的实践基地。必须要承认的是,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熟练地掌握各个学科的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知识。此外,定期的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专业方面的有关的科技型竞赛,对于展开学生在培养目标下的第二课堂,使学生们能够完全的利用课后的时间去参加课外的活动,从而使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3如何进行创新型财经人才的教学管理改革

3.1如何进行创新型财经人才的教学管理:

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下,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采用学分制的教学方法,然而,职业院校也不例外,与传统的学年制不同之处是,学分制一种学习的计量单位。更详细的说,就是根据学生们所选择的课程来取代学生的学年成绩。然而,这一种制度的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充分的带动学生的自觉性以及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的提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创建完整的教学的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在创建完整的规章制度后,我们应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调整制度,力求在将来的某一天做到最完善。然而,创建明确的规章制度的作用则是能够清楚的掌握一个科目的教学质量,可以最大化的加强职业院校的教学的效果。有关方面的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大体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实验室的管理、教师队伍的管理、实习基地的管理、学风管理等等方面。此外,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3.2创建有质量的教学监控系统:

为了达到创新型财经人才的培养目标,大部分的职业院校都需要建立完整的教学质量的监控系统。从某一方面来说,职业院校必须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重视有关方面的专业性的管理工作。这些有待深化改革的主要方面包括:教学的内容、给学生们进行考试的方式、教学的方法等等一些方面。同时,职业院校必须设置良好的资源,对待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必须做到严格认真,对教学实践的这一方面更应做到重视。职业院校最好能够严格的监管教师的教学的效果,并且努力提高课堂上老师的教学的质量,严格的把握好教学实践环节这一关。

3.3提升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从当前的形式分析,想要做到职业院校学生自主管理的方便化,我们必须尽最大的能力提升全方位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努力增强教学管理资源方面的信息化,进而做到教学管理的透明化以及科学化。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充分的利用一切有利的科学手段,提高信息化的管理的水平,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职业院校应当全方位的考虑学校的自身的实际情况,重视财经教育理念的创新改革,谨慎的挑选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进行辅助。结论: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的创新型财经人才的培养模式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总的来说,大部分的职业院校都会谨慎的观察社会市场的实际的需求,全面利用好各个方位的资源优势。不仅包括了经济学、市场学还包括营销学以及管理学等等多个方面。本文结合了当今社会的实际的情况,提出了如何改革创新型财经人才的教学管理的模式。这实际生产中,我必须做到全方位的使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定期的频繁的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的训练,注重给学生模拟一个真实的企业运营的流程,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加强职员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石丽军,刘海霞.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华章,2014(19):125-126.

[2]张昭琼.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科技资讯,2011(21):145-146.

[3]张政文,田刚健.面向全体探索以创新意识培养为主旨的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58-159.

[4]宋树理,严焰.《西方经济学》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经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02):147-148.

第3篇:职业院校创新型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

职业院校创新型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 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的发展,就职企业对于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一些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一些职业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这是我们非常值得庆幸的。这篇文章,主要对于如何培养创兴型财经人才作出了合理的分析,叙述了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对于如何改革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关键词: 职业院校;创新型;财经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在这一条件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创新型财经人才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个不断变化更新的社会能够适应,并且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一些职业院校为了能够完成自身的最终目标,对于本学校的教学体制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更加重视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1创新型财经人才的培养方案自己专业方面的建设

目前,优化专业学科的知识结构,完善人才的培养方案是极其重要的。一些职业院校建造了一种新型的多学科体系。结合了多个方面的知识,以财经知识为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工程1班

季守群

20082989 摘要: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科教兴国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针对我国现阶段大学教育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尤其针对研究型大学,从招生,硬件设施,课程设臵,师资力量,学生自主性,考试方式等6各方面提出一系列的方法来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词: 创新

知识结构

思维方式

自主性

引言:在现代的信息是会里,知识的更新,开拓是极其迅速的,人的社会职业也在不断的变化。人所扮演的角色也出现多样性和多变性,因此,它所要求的人才,必须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未来的人才在今天的校园里,然而,我们现行下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存在很多不足。大多数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思维固化,不能创新甚至是不敢创新。这就与社会的要求严重的不相符。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做出相应的改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与社会接轨的大学教育。近年来我国针对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案提出了多种改革方案,虽然这些措施也为我国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然而效果却不慎明显,始终不能

未完,继续阅读 >

《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培养探索论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培养探索论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