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中山陵 导学案与教学反思
第1篇:巍巍中山陵 导学案与教学反思
十一、巍巍中山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理清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的顺序和文章是如何紧扣“巍巍”这一特征展开介绍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了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的顺序和文章是如何紧扣“巍巍”这一特征展开介绍的;
难点:文章如何体现孙中山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知道,与其他节日相比,清明是唯一一个充满哀思的节日,是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节日。清明刚过,就让我们怀着这种日子特有的沉重心情来悼念一个人。他既不是我们的亲人,也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但是他却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情缅怀,因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他曾带领国人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为他建造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陵墓,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他死后所埋葬的陵墓就叫做中山陵,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一位名叫刘叙杰的作者,一起去巍巍的中山陵,缅怀这位伟大的人物。(板书课题)
二、走进作者:
刘叙杰,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刘敦桢之子,南京师范大学附中49届校友,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古建园林专家、建筑学家,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及园林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他写的《巍巍中山陵》发表到1981年10月30日《光明日报》,经过改动后,又收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12课所著书籍:《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东南大学建筑系理论与创作》丛书。
三、预习检测:
给下列字注音:
山麓莽原嵯峨汲取参错灵柩坡陀
深邃牌坊琉璃门楣趺嵌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从表达方式看,本文的体裁是?1分--说明文(师:好,恭喜xx组旗开得胜。)
2、说明文五要素是?3分--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xx组再接再厉xx组迅速反超了得分)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1分--中山陵
4、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1分--巍巍加问:你怎么知道的?(标题,嗯标题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五、合作探究:
1、中山陵前冠以“巍巍”二字有何意?
教师明确:巍巍:高大的样子。既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也指它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2、阅读文章,找出与“巍巍”相应的描写。
学生活动:阅读并用波浪划出来、朗读。集中于2、9段。
3、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通过竞争入选。“密封评议的方式”,保证了设计方案的最优化。特点:见文中第4段。
4、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先生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明确: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的象征;寄托了人们对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
5、本文的说明方法及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列数据的说明方法。特点是: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6、这个不朽的建筑是为孙中山先生建造的陵墓,我们从哪些地方能找到先生的痕迹?又从哪些地方读出陵园的庄重?
明确:
(一)先生的痕迹:
1、入口处一座石牌坊上,悬挂着先生手书的“博爱”横匾;
2、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3、碑亭内石碑上刻:“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4、祭堂面明间的又檐处刻有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
5、三个圆券门上方分别刻阒“民族”、“民权”、“民生”六字;
6、祭堂内右壁上刻有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
7、祭堂中央置有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白色大理石像,端坐平视,神态安祥,栩栩如生。
8、看书后附的平面图,宛如一个“钟”字平铺,象征了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七老八十的意义和贡献,同时又与所在地钟山相吻合。
……
(二)庄重的气氛
1、第4段:采用了中轴对称、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基本上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实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
2、第5段: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六公里,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阴大道。道外的丘岗坡陀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复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步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3、第12段:解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陵园十分关注,除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外,还对整个陵区进行了维修和整修,使得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安息之所,始终保持着整齐、宁静、肃穆的景象。
六、精读品析:
从山势到建筑本身,到处透着“巍巍”气势,我们从哪些字里行间,读出了“巍巍”的气势?
本文的巍巍气势还从大气而生动的描绘中得以展现:
例如:“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在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衬映的蓝色的天幕下,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图画。
又如:
……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渡口和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分析:这些生动大气的描写,或与说明交织在一起,或安排在一段说明之后和说明紧密结合,无不生动地突出了陵园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同时也增添了文采,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说明文原来也可以如此美丽。
七、拓展延伸:
查阅有关孙中山的资料,进一步理解他的高尚人格和不朽精神。
板书设计:
陵园
“巍巍”:
人格
方法:列数据
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教学反思
《巍巍中山陵》是一篇典型的事物说明文,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故设计了两个教学目标一、识记文中生字生词。二、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学习文章抓住特征说明事物(重点)并体会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难点)
围绕这两个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导学题。1、生字词2、找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点。3、说说文章是怎样说明中山陵的“巍巍”的特征的?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导学三的问题出得有点大,学生回答起来有点困难,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整个课堂一点都不轻松,课堂气氛也不是很活跃,细想之下,可以把这个问题细化为三个小问题:(1)课文中哪些地方直接体现了中山陵的巍巍?(2)这篇课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但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文字介绍钟山呢?(3)你认为哪些建筑、设计能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和伟大形象呢?在此基础上做一个总结,学生牒臀按笮蜗竽兀吭诖嘶础上做一个总结,学生自学讨论起来就容易多了,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在备课方面准备得不是很充分?br>
雷真民
第2篇:导学案_巍巍中山陵
导学案_巍巍中山陵
导学案_巍巍中山陵
学习目标
1、识记相关生字词和常识。
2、了解内容,体会生动形象的语言在说明文中的作用。
3、理解和学习人物的的精神。
学习
重难点
1、识记相关生字词和常识。
2、了解内容,体会生动形象的语言在说明文中的作用。
3、理解和学习人物的的精神。
预习板块
1、给黑体字注音:
嵯峨( )山麓( )巉岩( )灵柩( )竣工( ) 龟趺( )深邃( ) 琉璃( ) 门楣( )参错( )纤细( ) 牌坊( )栩栩如生( ) 断垣颓壁( ) ( )叱咤风云( )( )
1、 修改病句:
真正美丽的生命执著地追求着真善美,它不会趋炎附势的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其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①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②在生命的底蕴中,流动着人类始终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修改:①: ;修改②: 。
探究板块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梦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1.本段重点说明的是[ ] A.石阶 B.平台 C.祭殿
2.文中用了很多数字来介绍建筑物,你能说说这些数字的作用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依据原文具体写出“工笔长卷”、“泼墨山水”所表现的内容。
工笔长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泼墨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你能找出文段中的比喻句么?请试着写出它们将什么比做了什么。
____ _ __ _如______ _ , _ ________似___ _____
_______ _犹________ __,____ __若____ ____
5.读了这一段文字,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检测板块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
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的 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1.阅读本文,说说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2.第三段画线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与作用是什么?
3.“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句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延伸板块
4.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上文,请概括苏州园林的建筑色彩能给人带来哪些实用效果。
材料: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称。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而到花开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耀眼。(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学后
反思
第3篇:巍巍中山陵导学案
巍巍中山陵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特点。2.从“巍巍”的中山陵中感受到他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不朽,继续培养自己对革命者的崇敬和缅怀之情。3. 揣摩本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学习重、难点】
1.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特点。2.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一.走进本课:
多媒体——出示孙中山先生图片,了解他的一生由此导入。二.课题及作者把握:
1.从课题中你明确了什么?
2.走近作者:刘叙杰是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刘敦桢之子,南京师范大学附中49届校友,东南大学教授,著名古建园林专家、建筑学家。三.学——目标学习:
(一)一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字词掌握: 山麓()莽原()嵯峨()汲取()参错()灵柩()坡陀()深邃()牌坊()琉璃()门楣()趺()嵌()巉岩()竣工()叱咤风云()可歌可泣()2.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3.中山陵的地理位置,孙中山陵墓选在这里的原因?
4.吕彦直的设计方案选中的原因?中山陵的总体
第4篇:国宝--大熊猫 巍巍中山陵 导学案与教学反思
十七、国宝--大熊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难点: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联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导入新课(生回答五个吉祥物)
教师过渡:五个吉祥物中,晶晶便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大自然界中众多动物,为什么要将大熊猫作为吉祥物之一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国宝--大熊猫》
二、走进作者:
叶永烈,男,笔名萧通、久远、叶杨、叶艇。汉族,1940年8月30日生,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荣誉理事。
三、预习检测:
请同学们自主完成下列生字词的注音。
嬉()戏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