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

2024-07-29 07:12:27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2017年浙江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

2017年浙江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

2017年的高考结束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浙江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专家解析】

本题命题材料源自作家卢新华《读三本书,走归零路》(初发《光明日报》2015.12.10,《新华文摘》2016年第5期转载)。作者认为,人要读好“三本大书”,观点较为全面,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作者不但强调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还强调读“心灵之书”,提倡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解剖自己,有利于学生精神层面的人格养成。

根据《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能写三类文体(应用类、论述类、文学类)要求,针对近年来缺乏客观、冷静、理性的思考,不具备论证思维的基本范式以及少整体结构感、空疏而有欠严谨的“伪抒情/文化散文”的泛滥,浙江省加强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此次命题仍着重论述类文章,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突出语言、思维与表达品质的提升;对于文体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性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一段话,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这既能检测考生对文体的审题能力,也体现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延续性,更符合浙江省高中老师和学生的心理预期。当然,为体现高考的公平性原则,考生写成其他文体,只要能表达自己看法,根据作文分项分等评分办法,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

该作文题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审题难度不大。考生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读万卷书),“生活,或自然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当然,也可以从“什么是三本大书?”“为什么要读三本大书?”“怎么读好三本大书?”三个角度展开。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的.大书”“人在不同阶段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 等等。总之,具有可写性,让学生有写作的欲望,能展开论述。

成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另外,本题贴近考情,与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较强的契合性。题目表述平白浅近,但其提示的思考内涵丰富:考生正处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考题的思考不仅能考查他们的作文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性精神,增加生活中的理性因素。

第2篇:浙江高考作文卷点评

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卷点评

李小勇

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卷仍采用材料作文的题型来开考。材料作文,是考生根据命题者给出材料和要求,来写考场作文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所以读懂材料是审题立意是否准确的关键。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卷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名家的三句名言警句。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英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根据作文材料来解读含义:第一句的意思是,孩子们用童真、率直来观察世界,评价事物,不会拐弯抹角。第二句是英国作家赫胥黎对世界的拷问:“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们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为什么啊?昨天的儿童血脉里流动着天真活泼快乐,流动着绵绵不断的正真和火热之情,弹指间,当他(她)们成长为少男少女时,一旦迈向向社会,动脉便硬化,心理便僵冷。从赫胥黎的发问中,我们可以揣摩出他的意思:人类尚未苍老却失落了那一颗最可爱的童心。他不想童心硬化、青春硬化、灵魂硬化;他殷切希望童心穿过少年、青年而一直跳动到老年时代,于是童心永恒,变成诗人的梦与呼告。第三句分两层来解读。前面的分句是实写,后面是假设关系句。“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关键词是“孩提王国”,她是天真、活泼、单纯、快乐、敢想敢做、无忧无虑、阳光、美好的总和,即童心的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从逻辑上看,是假设推理。面对纷繁的生活、无论谁,一旦失去童心就会坠入黑暗的深渊。

三句名言话童心、青春、成人,从结构上看是平行并列的。丰子恺的话,以叙述为主;赫胥黎的话,以议论为主;英国作家的话,用假设推出结论。因此,该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可以正面切入:让我们童心与时代一起跳动、童心不泯、童心永恒、青春永恒、灵魂永恒;也可以反面切入:童心硬化、青春硬化、灵魂硬化、探究人类(成年人)失去童心的社会原因等等;还可以正反结合来写。这样看来,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卷,题目的拟定、文章中心的确定,难度不大,但要写出佳作,考生要有理性的思考和扎实的文学功底。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卷最大的亮点是“三心(新)二意”。“三心(新)”:角度新,既可以单向思考,又可以运用思辨关系(辨证法);手法新,表达方式巧妙与修辞方式结合;材料新,首次运用并列式展示名家名言。“二意”:立意新,童趣和理趣相结合。童年的心灵是美丽的,始终保持童年的心灵,我们的世界不仅美丽而且日新日益;反思新,首肯童心,以童心为线索,然后回顾过去,针对当前、反思自我,返璞归真,很有童趣和理性,很有艺术性和创造性。

第3篇:201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

201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高考作文题目受到大家的关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专家解析】

本作文题的形式仍是材料作文。材料从日常生活切入,日常生活为材料作文命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生活中离不开车”,是生活的常识,也是题目的引子,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生活,进而聚焦生活中的车。第二句话,从“种类”和“形态”两个方面加以提示和引导,意在帮助学生展开联想。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车,如童车、碰碰车、自行车、三轮车、汽车、动车等,又如共享单车、网约车、无人驾驶汽车等,车的.速度有快有慢,车的容量有大有小,车的使用方式有新有旧,或是寻常日用之所需,或是科技进步之成果,体现不同生活理念,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2017山东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

2017山东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

2017紧张的高考在昨天已经全部的完成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山东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专家解析

一、材料来源于2016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对于安徽合肥一家新华书店24小时营业模式的评论短文,经过修改,把时评型材料处理为没有明显主观评判的客观事实材料,把情感价值隐含在对事实现象的客观描述中。要求考生在材料给定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感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2017年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

2017年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

2017年天津高考作文是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天津2017年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专家解析】

2017年天津高考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展开写作。该作文题从考生十八岁步入成人的年龄特点出发,关注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及人文素养的培育提升,引导考生展开联想与思考,写出个人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1。关注传统文化,饱含人文情怀。人伦关系蕴含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浙江卷历年高考作文真题:感悟消逝

浙江卷历年高考作文真题:感悟消逝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莽丛林间,玛雅文明湮没了;丝绸之路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个字。⑤不得抄袭。?

【满分作文】

“顿悟是智者的专利,愚顽如我者只好倚重一个‘渐’字。”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久别阳光的午后,她就像一个精灵,毫无任何的预告,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占据了我的整个头脑,占据了我的整个思考。

记得史铁生曾经在《活着的事》中这样写道:世界上唯一你可以拥有的东西就是过程,而时间永远是流逝的。

是的,也许你曾惊叹夕阳的无限美丽,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浙江卷高考作文真题:作品与人品

浙江卷高考作文真题:作品与人品

文至清,人至明。“文如其人”既是必然,又为清正之人的终生追求。小编收集了作品与人品作文,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范文:

作品与人品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浙江卷历年高考作文真题:感受乡村

浙江卷历年高考作文真题:感受乡村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都巿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巿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望。

请以“触摸都巿”或“感受乡村”〖ZZ(〗为题〖ZZ)〗,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满分作文】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凡•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

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地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在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

未完,继续阅读 >

《浙江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浙江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