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阅读答案
第1篇:《王羲之》阅读答案
《王羲之》阅读答案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减①十岁时,大将军②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③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佯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 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减:不足。②大将军:王敦。③钱凤:人名。
6.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大将军甚爱之
A.久之,目似瞑 B.今方来,吾欲辱之
C.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大将军与钱凤商议谋反的事情,忘记了王右军在帐中睡觉,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军听到了,为此感到大惊。
B. 从“佯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中可以看出王右军是一个机智聪明、沉着冷静的小孩。
C.王羲之以“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的自然坦然,不受世俗礼法的拘束,使自己成为了郗家的乘龙快婿。
D. 郗太傅在王家子弟中选女婿,不选矜持之人,而选择自由散漫之徒,可见其选婿草率。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人未之奇 奇: ▲ ②恒置帐中眠 恒: ▲
③既闻所论 既: ▲ ④丞相语郗信 语: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2分)
译: ▲
(2)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2分)
译: ▲
参考答案:
6.B 7.D(每个2分)
8. ①对……感到奇怪; ②经常; ③已经; ④告诉(共4分)
9.(4分)①大将军曾经先起来(出去)了,右军还没起床。(2分)
②(郗太傅)一查访,原来是王逸少,便把女儿嫁给他。(2分)
第2篇:《王羲之传》阅读答案
《王羲之传》阅读答案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尝:
(2)姥初有愠色愠: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16、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4、(1)曾经(2)生气、发怒(2分)
15、(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2分)
16、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后,“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3分)
第3篇:《晋书王羲之》阅读答案
《晋书王羲之》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晋书王羲之》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晋书王羲之》阅读答案1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③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④,皆此类也。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②真草:楷书、草书。③王右军:指王羲之。④重:看重,推崇。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字。(4分)
(1)诣:_________ (2)类: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但是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得到一
第4篇:王羲之《兰亭集序》阅读答案
王羲之《兰亭集序》阅读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羲之《兰亭集序》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王羲之《兰亭集序》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16题。(10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