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重点的总结
第1篇: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重点的总结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重点的总结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重点的总结
土地改革:
1、必要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小字部分,然后强调指出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是中华民族陷于穷困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不彻底改变,人民就不能得到胜利的基本果实,就不能团结农村的广大群众,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得到巩固,农村的生产力,就不能得到解放,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就着手解放这一问题。
2、经过①开始的标志——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实施
③完成: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把收集到有关土地改革的相关图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形象的认识。)
3、意义: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讨论:你是怎样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的?通过讨论,相互启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结合一些生动鲜明的史料,进行分析和引申。
①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
②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要求的愿望,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迅速发展;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使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的和平环境。
第2篇: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选择题卷
姓名:总分:
1、确立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共八大
2、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D.《宪法》
3、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的时间是: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4、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表明:
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我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②中国成为了真正独立的国家
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④土地改革结束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了
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5、一首歌中唱到“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1949年9月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0月1日D.1953年7月6、1950年10月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的总司令是:A.毛泽东B.朱 德C.彭德怀D.林 彪
7、抗美援朝战争中,因严守纪律被火活活吞没的英雄是: A.刘胡兰B.董存瑞C.黄继光D.邱少云
8、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9、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也付出巨大牺牲,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0、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1950年人民政府颁布了:
A.《土地法案》B.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1、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①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④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A.得到土地B.反腐败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工业化13、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其主要表现是:
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浮夸风④共产风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4、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5、、“地主”作为一个阶级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消失是在: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16、有些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相符的:
A.出生1949年,取名建国B.生于1978年,取名援朝C.生于1945年,取名红兵D.生于1834年,取名振邦
17、下列事件标志着中国大陆领土全部获得解放的是:A.渡江战役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结束
18、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全权代表是:
A.*喇嘛B.*额尔德尼.确吉坚赞C.阿沛.阿旺晋美D.凯墨.索安旺堆
20、“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外国的侵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国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周恩来这段话是针对哪一件事件而发表的:
A.美国发动侵朝战争B.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C.美国发动侵越战争D.英国侵略印度
21、有一座烈士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顾全整个战局,视纪律重于生命而勇于献身的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你认为
这座纪念馆可能是为了纪念:A.黄继光B.董存瑞C.邱少云D.罗盛教
22、坐落在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在醒目的位置陈列着两个著名人物的雕像,其中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应是下列人物中的:
A.林彪B.刘伯承C.邓小平D.彭德怀
23、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是在:A.1949年底B.1950年底C.1952年初D.1952年底
24、彻底摧毁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在:
A.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后B.中华民国成立后C.清朝统治被推翻后D.土地改革完成后
25、新中国土地改革后,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亩盐碱地变成良田,这一现象说明了: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6、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所进行的努力不包括:
A.争取西藏和平解放B.进行抗美援朝C.进行土地改革D.进行工业化建设
27、“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A.重工业B.运输业C.轻工业D.农业和商业
28、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进程艰难起步,经过努力,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一标志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完成C.“一五”计划的完成D.中共八大的召开
29、对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描述正确的是:
A.1954年制定的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B.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定D.它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
30、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仅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无计划盲目垦荒B.人口数量急剧增长C.“大跃进”时期的毁林炼钢D.大规模的商业性采伐
31、“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成果B.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D.“大跃进”时浮夸风
32、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
A.反对以刘少奇为代表的党内走资派B.激发人民斗争热情
C.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D.提高群众斗争水平,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
3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周恩来、邓小平使经济得到短暂回升C.毛泽东批评江青的错误行为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34、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用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你认为这个场景应发生于:A.建国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时期D.“大跃进”时期
35、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每年“十一”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C.西藏和平解放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36、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7、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A.30年B.40年C.50年D.60年
3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A.南京B.北京C.重庆D.北平
39、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八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0、美国出兵侵略朝鲜所打的旗号是:A.多国部队B.联合国军C.美国军队D.美英盟军
41、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A.黄继光B.邱少云C.刘伯承D.彭德怀
4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刘少奇
43、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C.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D.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胜利
44、抗美援朝的目的有:①抗击美国侵略者②保家卫国③支援朝鲜人民④保卫和平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5、全国进行土地改革时,分配给农民的土地:A、归农民所有B、归乡镇所有C、归集体所有D、归国家所有
46、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改革开放B.民主集中制C.四项基本原则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7、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依法办事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种局面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时B.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时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48、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说的“解放”是指: A.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B.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政策,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4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A.国有企业B.沿海城市C.经济特区D.农村地区 5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在农村推行了:
A.分田到户,由农民自己耕种的制度B.组织生产互助组实行互助合作制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生产队责任制
51、“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说明了:
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B.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D.农民反对“大包干”
52、一外国旅游团来到中国广东省进行游览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这个团队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不包括的是:A.汕头B.深圳C.珠海D.厦门
53、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发区④内地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54、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话提出应该是在: 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C.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D.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55、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两个凡是”的思想C.社会主义制度D.四项基本原则
56、最早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
57、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精确的理解是:
A.不同于苏联.东欧模式的社会主义B.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C.不受马克思主义条条框框的束缚D.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58、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确定却是在: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中共十二大上C.中共十三大上D.中共十五大上
59、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0、中共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61、邓小平同志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因为: ①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②他经历了战争与和平年代
③他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④他具有卓越的才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2、针对改革开放遇到的姓”资”姓”社”的困扰,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过程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②特区姓”社”不姓”资”③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些④发展才是硬道理 A.①②③B.④①②C.①②③④D.④③② 63、下列各选项是邓小平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②实行改革开放③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④③①D.④③②① 64、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A.邓小平B.毛泽东C.江泽民D.周恩来 65、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是:
A.马列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66、中共十五大通过的党规章规定了党的行动指南,他们是:①马克思列宁主义②三民主义③毛泽东思想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⑤邓小平理论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
67、确定以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68、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78年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C.坚持民主集中制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6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B.我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C.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
70、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A.开国大典举行B.西藏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渡江战役胜利
72、一首老歌中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A.抗日战争胜利B.开国大典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73、为了整顿课堂纪律,某班召开主题班会。你觉得哪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最适合在这个班会上宣()A.罗盛教B.黄继光C.邱少云D.孔繁森 74、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A.抗日战争的胜利B.抗美援朝的胜利C.解放战争的胜利D.镇压反革命运动
75、抗美援朝战争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A. 中国人民解放军B. 朝鲜人民军C. 中国人民志愿军D. 中朝军队
76、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却壮烈牺牲的英雄是()A.邱少云B.黄继光C.罗盛教D.杨根思
77、建国后,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的法律文件是()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宪法》 78、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9、右图反映的内容是“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从中不可能读到的信息是()A.土地改革使农民分得地主的土地B.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 C.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关心土地问题D.封建土地制度被推翻80、2003年,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在什么时期形成的()A. 一五计划期间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 *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81、1954年,小明的爷爷去北京参加了一次会议,在会上他投票选举了毛泽东国家主席,还举手表决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他参加的这次会议应该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七千人大会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2、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产生于()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 83、当今的中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标志着我国进入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的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三大改造的完成84、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①基本消灭了剥削阶级②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③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初步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A BCD.①②③④ 85、下列事件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B.农业合作化C.手工业合作化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86、“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首诗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A.抗美援朝时期B.“大跃进”时期C.土地改革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87、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88、大庆油田牢固树立“科技人才强企”观念,目前有专业技术人才18832人,占员工总数的20.8%。对此变化,最感心慰的当属()A.王进喜B.邓稼先C.雷锋D.焦裕禄
89、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A.“文化大革命”时期B.“大跃进”时期C.“人民公社化”时期D.整风运动时期 90、某学校拟举办一个讲座:主题是“*往事”。他们准备请本校亲身经历过这个时期的教师做主讲人,请根据下面几位教师的出生年代,帮助他们确定主讲人()A. 王老师,1954年B. 张老师,1976年C. 李老师,1982年D. 郑老师,1978年 91、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批斗,最后被迫害致死,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和灾害②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是一起冤案③这是右倾错误长期发展的结果④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奠定了()A.组织基础B.政治基础C.思想基础D.经济基础 9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B.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9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
9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能实现伟大的转折的思想基础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这路线的核心是()A.实事求是B.四项基本原则C.发动和依” 靠群众D.改革开放
96、一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A.上海B.珠海C.深圳D.广州 97、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98、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
99、“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下列政策与这两段《凤阳花鼓》词中的农民生活变迁息息相关的是()A.土地改革B.农业生产合作社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0、歌曲《走进新时代》中的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其中,实行改革开放让中国“富起来”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以下25题留课后再写:
1.2006年7月12日,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再创世界纪录后,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奔跑,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开国大典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A.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了!B.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了!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D.祖国大陆统一了!4.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1949年9月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0月1日D.1953年7月 5.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D.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进驻拉萨
7.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那么建国初期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和大陆统一()①香港 ②台湾 ③澳门 ④新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8.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表明()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我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②中国成为了真正独立的国家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④土地改革结束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了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9.1950年,中国受到美国怎样的侵略威胁()①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②美军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③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A.彭德怀B.林彪C.邓小平D.刘伯承
11.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作战的军队有()①中国人民志愿军 ②朝鲜人民军队 ③“联合国军” ④苏联人民志愿军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 12.“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A.董存瑞B.黄继光C.邱少云 D.刘胡兰 13.李明自习课上与其他同学讲话,老师让他读一读邱少云的事迹,其用意是让他学习()A.集体主义精神B.艰苦奋斗精神C.爱国主义精神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4.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A.土地革命战争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 15.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段话应当是发表在哪一年()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16、下列不属于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内容的是()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资本主义改造
17.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代表大会C.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18.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19.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也付出巨大牺牲,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A.得到土地B.反腐败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工业化 21.右图农民所作所为的依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共“八大”决议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土地
22.“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23.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A.新解放区B.全国农村地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24.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C.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5.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5 ADCBC6-10 CDBBA11-15 DBADD16-20 DCCAA21-25 CCADC
1-5 CBBBB6-10 CDCAD11-15 BADCC16-20 ACACA21-25 CDDDC26-30 DACAC31-35 DCDDA 36-40 DDDAB41-45 AABAA46-50 DDCDC51-55 BDBCD56-60 CDCCB61-65 BCCCC66-70 DDBCD 71-75 BBCBC76-80 BBDAA81-85 DDDBA86-90 BAAAA91-95 DCBAA96-100 CDADB
第3篇: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复习》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大运河的开通
1、结合《隋朝大运河》,动手制作一幅隋朝大运河图。(四段运河、连接的河流)
看图回答:
1、隋朝时期,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2、在位皇帝:______开凿时间:______年。
3、概况:大运河以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南至______,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______的运河。
4、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第2课“贞观之治”
1、图中人物是谁?
2、人称他的统治为什么?这种治世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他在当政期间采取了那些措施来治理国家?
4、他任用了那些名臣?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1、图中人物是谁?
2、她当政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
3、人称他的统治为为什么?
第3课“开元盛世”
一、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共修建了多处。也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栽
培,产量大大增加。成为重要的粮食基地。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传入的。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注,作者被称为。唐朝农民改进的构造,制成,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
2、手工业方
第4篇:八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整理4篇)由网友 “终究会面临分离”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八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
2、主要任务:筹备建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3、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京为首都;
④采用公元纪年;
⑤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二、开国大典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 (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 (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第5篇:八年级历史下册重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重点归纳
材料题考点归纳如下:
一、香港、澳门的回归问题:
1、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香港)1999年12月20日(澳门)
2、被割占出去的条约《南京条约》1842年鸦片战争,《北京条约》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3、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方针:一国两制。提出者——邓小平,最先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
4、一国两制应该坚持的最重要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5、1984年中英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6、首任行政长官:香港——董建华、澳门——何厚铧、现任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
7、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8、今年是香港回归十周年(1997年7月1日-2007年7月1日)。对这一事件的感受:①中国百年耻辱得以血洗,作为炎黄子孙感到骄傲,自豪,高兴,振奋等。②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收回香港(澳门)使我们更
第6篇:八年级历史期中总结
本文是一篇优秀的“八年级历史期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次期中考试的历史试卷出得很好,虽然是闭卷考试,但体现了开卷考试的特点,难易适中,与中考接轨,真的很感谢辛苦的出卷老师。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考得不好,考后我认真分析了学生的试卷,认真反思总结,认识有以下几点:
一、有一些同学在我的印象里一直很好,平时教室发言很主动,思维也很敏捷,本身以为成绩应当很好,结果却大出我所料,如:姬圆圆,王梦圆,百文强,晨莹。后来我认真分析了他们的试卷,发现他们存在一个通病,基础知识不牢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平时我的检查不到位,组长没有做到尽职尽责。针对这种问题,我采取的措施是:
1、加强组长的教育,使他们公平,严格,做中国好组长。
2、每次自己抽查10名学生,以成绩中下游的学生为主。
二、平时教室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发现问题的能力。锻炼放在平时,从而提高学生做阅读理解题的能力,有必要最后进行专项训练。
三、本应当以知识
第7篇: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复习重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复习重点
1.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5.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我国的陆上邻国有14个。
6.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读图:第7页,中国政区图,记住一些主要省区位置、轮廓、简称,比如北回归线穿过哪些省,课堂上画过的省区等;
7.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什么?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中国人口分布呈东多西少分布,分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