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我想要快乐教案
第1篇:中班社会我想要快乐教案
中班社会我想要快乐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社会我想要快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社会我想要快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了解故事中角色的行动特点。
2.在模仿中理解运动带来的成功感。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PPT;故事录音;松鼠、小蛇图片。
2.幼儿户外活动器械。
活动过程
(一)结合PPT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引导幼儿初步讨论什么是快乐
1.(演示PPT首页)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导入。
2.引导幼儿讨论:
(1)你觉得什么是快乐?(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回答)
(2)快乐是从哪里来的?
3.师:“熊宝宝要自己去找快乐了。”教师继续讲述故事(从“两个熊宝宝找到很多好吃的东西······”到“······睡觉是舒服,不是快乐”)。
4.提问:
(1)熊宝宝找到快乐了吗?
(2)为什么说吃好吃的东西是舒服、睡觉是舒服,而不是快乐?舒服和快乐有什么不同?
(二)讲述故事后半部分,引导幼儿感受动物朋友运动时的快乐
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从“走呀走,熊宝宝看见了小兔······”到故事结尾。
2.引导幼儿交流:
(1)熊宝宝遇到了谁?它有什么样的快乐?你也像小兔一样跑过吗?在什么地方和谁一起跑步的?有什么感觉?(那一刻你快乐吗?)
(2)刺猬让小熊兄弟找到了什么样的快乐?(钻洞的快乐)青蛙让小熊兄弟找到了什么样的快乐?(跳高的快乐)
(三)结合生活经验,交流自己运动时的快乐感受
1.师:动物朋友每天都享受着运动的快乐,那你也能像它们一样找到自己的快乐吗?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自己户外活动时的情景和感受。
(四)延伸活动:一起到户外活动,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中班社会我想要快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会用多种方法让大家开心,学习关心体贴他人。
2、知道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不开心和开心的表情照片;创设“音乐吧”、“玩具吧”、“运动吧”。
2、生气的小兔、快乐的小兔图片各一。
3、活动音乐《表情歌》、《快乐》等。
活动过程:
一、参观“照片”,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幼儿做律动《表情歌》带入活动室,激发幼儿初步感知生气和快乐的情绪。
2、观察照片,提问:
(1)你看到什么?这些照片有什么不一样?
(2)你喜欢生气的孩子还是快乐的孩子?为什么?
(3)生气对身体好不好?
小结:生气对身体不好。我们要少生气,做个快乐的宝宝。
二、自主尝试体验快乐引导语:瞧!那里有一个快乐城堡,里面还有“运动吧”、“玩具吧”和“音乐吧”,我们赶快进去玩一玩。玩完后告诉老师:你都玩的什么?你感觉怎么样?
幼儿自主选择,探索操作,教师循回指导。
音乐吧:激发幼儿听一听、唱一唱、跳一跳,在音乐声中体验快乐。
玩具吧:引导幼儿玩一玩、说一说、演一演,体验玩具带来的快乐。
运动吧:鼓励幼儿动一动,体验运动带来的轻松和快乐。
1、提问:你刚才玩的什么?你感觉怎么样?
2、还有哪些办法能让你感到快乐?
3、小结: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生气了别闷在心里,这样对身体不好。生气时听音乐、玩玩具、做运动都能使我们感到快乐。
三、引导幼儿探索“帮助别人快乐”的多种方法。
1、出示生气的小兔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兔怎么了?
2、启发幼儿想办法,帮小兔消气,让他变快乐。
3、出示快乐的小兔图片。
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好办法,瞧,小兔不生气了,变得开心起来。小兔说谢谢小朋友。你们应该说什么呢?
小结:当别人生气时,你也可以帮助他,让他快乐起来。
4、小兔开心了,你们感觉怎么样?
小结: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很快乐!
四、游戏:快乐传递。
1、教师出示“快乐娃娃”,请幼儿一个一个依次传递边传边说:“我的快乐传给你”。
2、将它抛起来,哪个幼儿接住就继续来抛,游戏依次进行。
3、把“快乐娃娃”带到教室里,将快乐传递给更多的小朋友。
第2篇:中班社会《我想要快乐》教案(附反思)
中班社会《我想要快乐》教案(附反思)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社会《我想要快乐》教案(附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了解故事中角色的行动特点。
2、在模仿中理解运动带来的成功感。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PPT;故事录音;松鼠、小蛇图片。
2、幼儿户外活动器械。
活动过程
(一)结合PPT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引导幼儿初步讨论什么是快乐
1、(演示PPT首页)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导入。
2、引导幼儿讨论:
(1)你觉得什么是快乐?(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回答)
(2)快乐是从哪里来的?
3、师:“熊宝宝要自己去找快乐了。”教师继续讲述故事(从“两个熊宝宝找到很多好吃的东西”到“睡觉是舒服,不是快乐”)。
4、提问:
(1)熊宝宝找到快乐了吗?
(2)为什么说吃好吃的东西是舒服、睡觉是舒服,而不是快乐?舒服和快乐有什么不同?
(二)讲述故事后半部分,引导幼儿感受动物朋友运动时的快乐
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从“走呀走,熊宝宝看见了小兔”到故事结尾。
2、引导幼儿交流:
(1)熊宝宝遇到了谁?它有什么样的快乐?你也像小兔一样跑过吗?在什么地方和谁一起跑步的?有什么感觉?(那一刻你快乐吗?)
(2)刺猬让小熊兄弟找到了什么样的'快乐?(钻洞的快乐)青蛙让小熊兄弟找到了什么样的快乐?(跳高的快乐)
(三)结合生活经验,交流自己运动时的快乐感受
1、师:动物朋友每天都享受着运动的快乐,那你也能像它们一样找到自己的快乐吗?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自己户外活动时的情景和感受。
(四)延伸活动:一起到户外活动,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第3篇:中班语言教案:我想要快乐
中班语言教案:我想要快乐
中班语言教案:我想要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要内容,明白运动能给人带来快乐。
2.联系自己的已有经验,体会熊宝宝快乐的心情。
3、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快乐,适当进行仿编“XX的快乐是XX 活动准备:ppt,表格 活动过程:
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讲一个故事,故事名字叫:我想要快乐。我们先来看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吧?我们先来看第一张图
1)直接出示第一张ppt,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这幅图里有谁?”
——根据小朋友的回答,总结引出故事:对,这是熊妈妈和她的两个宝宝,大黑和二黑…… 后续的PPT都如此,一张张地放映,一边提问题,一边讲故事,主要是理清人物,看明白图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不一定每一幅都要提问,可选取出现小动物,小兔子、小刺猬、小青蛙的图)
2)小朋友,刚已经听完了故事,老师想问问你们:【1】刚刚故事里出现了哪些小动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2】熊宝宝他们要干什么?【追问】他们最后找到快乐了吗?”“那他们找到了哪些快乐?你们记得吗?”
3)根据小朋友的回答,引入
第4篇:幼儿园中班《我想要的快乐》教案
幼儿园中班《我想要的快乐》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说说小熊找到的快乐。
2、知道我运动我快乐,学说“XX会XX,XX很快乐”的句式。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能简单复述故事。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说说小熊找到的快乐。
利用动物的运动特长学说“XX会XX,XX很快乐”的句式。
活动准备:
1、PPT
2、小熊兄弟图片
活动过程:
一、小熊的快乐
1、今天,有两个小伙伴来到了我们这儿,你们看是谁呀?(他们分别叫大黑和二黑)我们一起快乐地和大黑二黑打招呼吧。
2、可是大黑和二黑一直觉得不快乐,所以想要快乐!
提问:你觉得什么是小熊的快乐呢?
二、小熊找快乐
1、过渡语:你们觉得很多事都可能是小熊的快乐,但是黑熊妈妈说:“自己去找,才知道什么是快乐!”于是,小熊们出发了!
2、欣赏故事“舒服”段。
区分舒服和快乐的不同含义。
3、欣赏故事“动物朋友的快乐”段。
①小熊遇到了谁?小兔有什么本领?它有什么样的快乐?(小兔会跑步,小兔很快乐)
②刺猬有什么本领?让小熊找到了什
第5篇:中班社会活动我想要快乐
中班语言活动《我想要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倾听并理解熊宝宝寻找到的快乐。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讲述自己的快乐,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快乐。活动准备:
PPT,音乐,运动器械若干。活动过程:
一、找朋友音乐游戏,师幼开心互动。1.你的好朋友是谁?(问四五个)2.你开心吗?为什么?
3.小结:我们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很开心,脸上就会笑眯眯的。
二、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黑熊妈妈有两个宝宝,他们也想知道什么是快乐„„
(一)、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1.大熊和二熊干什么了?(找到了树洞,好吃的)2.在树洞里做什么?(睡觉)
3.他们感觉怎么样?谁来学一学大熊二熊舒服/开心/快乐的样子? 小结:吃好,睡好其实是一件很舒服/快乐的事情。熊宝宝又要去找快乐了,那他又会遇到谁呢?
(二)讲述故事,理解第二段。1.出示图片,讲述故事。
(1)熊宝宝又遇到了谁?(小兔子)
(2)小兔子干什么很快乐?为什么?(小兔跑的很快,跑。因为她跑的很快,像风一样。)
(3)原来小兔子的快乐就是跑的像风一样快。
教师小结:小兔子跑的本领
第6篇:中班社会你快乐我快乐教案
中班社会你快乐我快乐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社会你快乐我快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社会你快乐我快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会用多种方法让大家开心,学习关心体贴他人。
2、知道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1、幼儿不开心和开心的表情照片;创设“音乐吧”、“玩具吧”、“运动吧”。
2、生气的小兔、快乐的小兔图片各一。
3、活动音乐《表情歌》、《快乐》等。
活动过程:
一、参观“照片”,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幼儿做律动《表情歌》带入活动室,激发幼儿初步感知生气和快乐的情绪。
2、观察照片,提问:
(1)你看到什么?这些照片有什么不一样?
(2)你喜欢生气的孩子还是快乐的孩子?为什么?
(3)生气对身体好不好?
小结:生气对身体不好。我们要少生气,做个快乐的宝宝。
二、自主尝试 体验快乐引导语:
瞧!那里有一个快乐城堡,里面还有“运动吧”、“玩具吧”和“音乐吧”,我们赶快进去玩一玩。玩完后告诉老师:
第7篇:中班语言活动:《我想要快乐》
中班语言活动:《我想要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说说小熊找到的快乐。
2.知道我运动我快乐,学说“XX会XX,XX很快乐”的句式。
活动准备:
1.PPT
2.小熊兄弟图片
活动过程
(一)小熊的快乐
1.今天,有两个小伙伴来到了我们这儿,你们看是谁呀?(他们分别叫大黑和二黑)我们一起快乐地和大黑二黑打招呼吧。
2.可是大黑和二黑一直觉得不快乐,所以想要快乐!
提问:你觉得什么是小熊的快乐呢?
(二)小熊找快乐
1.过渡语:你们觉得很多事都可能是小熊的快乐,但是黑熊妈妈说:“自己去找,才知道什么是快乐!”于是,小熊们出发了!
2.欣赏故事“舒服”段。
区分舒服和快乐的不同含义。
3.欣赏故事“动物朋友的快乐”段。
①小熊遇到了谁?小兔有什么本领?它有什么样的快乐?(小兔会跑步,小兔很快乐)
②刺猬有什么本领?让小熊找到了什么样的快乐?
③青蛙有什么本领?让小熊找到了什么样的快乐?
4.总结:小熊一路走啊走,找到了那么多的快乐,这些快乐都是关于哪一个方面的呀?(运动方面)原来运动可以带给我们快乐!
5.完
第8篇:《你开心我快乐》中班社会教案
《你开心我快乐》中班社会教案
【活动设计】
在生活中,开心快乐的情感体验会使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情绪和乐观开朗的人格品质,但是,幼儿也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他们不能够很好的化解自己的情绪,也不知道如何去帮助别人去化解不良的情绪体验,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使幼儿感受开心、快乐对人的重要性,帮助别人自己会更快乐,从而培养幼儿共同分享快乐和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
【活动目标】
1、注意倾听别人的话,能记住并和大家分享。
2、体验开心、快乐对人的重要性,了解人有不同的情绪体验。
3、了解化解消极情绪,会让自己和他人更开心,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与他人共同分享快乐,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
【活动准备】
1、自己带来的最喜欢的照片。
2、故事磁带《消气吧》。
3、小河马、小猪、小老鼠的头饰(由教师扮演)。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
1、请小朋友与同伴之间分享自己带来的照片。
师:我们都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照片,请你和你身边的小朋友一起说说你的照片。照片里都有谁?是谁给拍的?当时你在做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幼儿相互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