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第四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2024-11-17 07:12:12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鄂教版第四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四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鄂教版第四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2、能恰当运用关联词语“一……就……”写出句子。

3、通过自主阅读短文,让学生了解树木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培养环保意识。

4、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并练习书写好半包围和全包围结构的字。

5、进行写话练习,学会完整表达真实的想法。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展示交流活动和写话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2、能恰当运用关联词语“一……就……”写出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乐同玩一玩,你们想去吗?这个乐园的名字就叫——

生(齐读):“语文乐园(八)。”

(出示课件:一个乐园,拱形门上写着“语文乐园(八)”。)

师:这乐园里可神奇、可有趣了,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

二、“魔术表演厅”

(学习第1题:下面的字再加上一个“木”字,会变成什么字;)

1、出示多媒体课件——“魔术表演厅”。

师:瞧,乐园的魔术师手上有好多五颜六色的玻璃球,每个球上都有一个字,你认识它们吗?

2、指名读生字。(分别请两名学生读,如果读得正确,全班跟读。)

3、明确题目要求。

师:魔术师一下子就把其中的三个玻璃球变成丁水晶球,你们看——

(课件先后出示带有“林、森、栏”的三个水晶球)你知道这个魔术是怎么变的吗?

师:你想把那些玻璃球也变成光彩夺目的水晶球吗?

(课件出示题目要求:下面的字,再加上一个“木”字,会变成什么字呢?)赶快试试吧!把变化后的字写在书上。

4、学生在书上写出变化后的宇。

5、同座合作,一个读玻璃球上的字,一个读变化后的字。

6、全班交流。(指名说,随学生的回答出示水晶球。)

7、扩展练习。

师:在你们的'帮助下,这些字加上了“木”全变成了新字,普通的玻璃球也全变成了耀眼的水晶球。听,魔术师想对你们说——(出示课件:魔术师说“你们真了不起!可你们还能想出给哪些字加上“木”可以变成新字吗?”)学生自己试着写一写带有“木”的汉字。指名上台在黑板上书写。

8、教师小结。(出示课件:魔术师说:“祝贺你们,又成功了!”)

三、“欢乐碰碰车”(学习第2题“比一比,再组词”)

1、出示课件——“欢乐碰碰车”。

师:大家快看,前面就是“欢乐磋碰车”了,咱们快去玩玩吧!

2、出示要对比的各组字,自己读一读。比一比。(从字音、字形上加以区分,特别注意要求学生独立学习。)

3、同座互相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不同。

4、指名说说各组字有什么不同。

5、指导学生用“扬一杨”这一组字组词。

6、余下的三组词语,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写在书上。

7、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组词,互相纠正错词。

8、检查学生是否还有不懂的,然后小结。

(出示课件:游乐园的阿姨站在碰碰车前说:“聪明的孩子们,赶快上车吧!”)

四、课间游戏(小司机)

五、“句子迷宫”(学习第3题“读一读,写一写”)

1、师:咦,这是什么地方?(出示课件——“句子迷宫”)

2、出示例句,指名读。

3、教师补充两句“……一……就……”句式的例句。

4、指名试用关联词“……一……就……”说句子。

5、学生把想到的句子写一写。

6、同座交流。(要求听听句于是否正确,看看书写是否正确、整洁。)

六、教师总结

师:今天我们在语文乐园里的收获真不少,还有好多地方咱们还没去呢!下节课再去玩,好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探究与发现”“我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探究与发现

1、自由读《自然卫生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并正音。

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写一写

1、出示“写一写”中的六个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2、班齐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提示:“通、屋、席”三个字,要写得好,就要把围起来的部分写得半露半藏。“团、图”是全包围结构的字,要把外围的方框儿写得周正,不宜太大,也不宜过小,中间的部分要居中。

4、教师范写“通、团”两个字。

5、学生描红,并评议。

三、我的作品

1、回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内容,说说“树是我们的朋友。我希望……”

2、指名说,小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3、把你的想法写在书上。

4、最后批阅,交流。

第2篇:第四册语文A版《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第四册语文A版《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第四册语文A版《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同一个偏旁,位置不同,写法也不同。

2、写字板中书写生字,把字写得工整、美观,加深理解同一偏旁,位置不同,写法不同。

3、词语超市中积累有关颜色的词语。

4、排列句子,训练学生语感。

5、阅读欣赏中体会人与人在一起生活多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相处的快乐。

6、语文活动,让学生的暑期生活更丰富更有意义。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

2、乱句重组。

3、语文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1、出示“心、火、水、手、人”五个生字卡片,学生认读,说说这五个字对应的偏旁。

2、出示10个偏旁“尧、良”等10个偏旁。学生与上面的部首组合找朋友。

3、读读这些字,并给它们组词。

4、学生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你还能举出哪些这样的例子呢?

二、写字板

1、出示要写的字,读一读。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指导书写。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学生书写评价。

、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学生自有认读,开火车认读。

2、读后说说你的发现。

3、齐读这些词语。

4、出示绿、红、黄三个字,你还能说出哪些课文中没有的这三种颜色的赐予。

5、出示蓝、黑和白,学生口头组词。

6、你还知道哪些些颜色的词语呢?

作业:

抄写词语超市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排列句子。

1、学生自由朗读每一句话,弄懂每句话的'意思。

2、学生自己把这五句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清楚,然后再读一读。

3、指名让学生把排列好的句子朗读一遍,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排列。

4、朗读排列好的句子。

5、总结排列句子的方法。

二、阅读欣赏。

1、自由读文章。

2、指名朗读,看是否读的通顺、流利。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兔子先生”的主要内容。

4、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5、班级交流。

6、有感情的齐读全文。

第三课时

语文生活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暑假吗?暑假你们准备怎样过呢?

2、学生分组交流。

3、全班反馈。

4、你们准备怎么安排你们小组的暑假生活呢?

分小组拟定计划书。

暑假大行动

活动主题: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参加对象:

活动安排:

5、分小队交流计划书。

6、小结:大家的活动真丰富,希望到时能把活动开展得有意义,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作业:

积累词语。

第3篇: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辨析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2、引导学生感受顶针句表达效果。

3、积累名言警句,让学生懂得人际交往中平等相待,互助互济。

4、理解成语故事,积累成语。

5、习作:写“寒假活动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汉语的丰富多彩,养成积累的习惯,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自由读,同座合作读,指明读,教师及时正音。要求:读正确、流利

2、借助工具书,四人小组合作,了解成语的大概意思。

3、思考:从这些成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4、全班齐读成语,分男女生读成语,对答成语。

5、指导学生用其中的.成语说话,尝试运用。

6、交流拓展:还有哪些意思相近或相对的成语。

二、学习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发现顶针的句式特点。

2、再读句子,小组内讨论这些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特点。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3、全班齐读,进行反馈。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鄂教版第七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七册《语文乐园

(八)》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注意平时容易读错的字,让学生学会记忆多音字的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区别和使用近义词的能力。

3、积累格言并感悟所说的道理。培养与激发阅读格言的兴趣。

4、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结合生活表述事情经过的能力。

5、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1)

1、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2、指名读成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

3、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和区别多音字。

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5、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认读情况。

二、读一读(2)

1、自由读词语,了解每组词的意思,并思考每组词的规律。

2、同桌对比读词语,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4、小组活动:选择其中一组词语各说一句话。

5、全班汇报。

三、写一写,背一背。

1、学生自由读名言。

2、指名读名言,说说你读了这则名言受到的启示。

3、指导学生描红,注意标点符号。

4、评价练写情况。

5、练习背诵这则名言。

6、练习并检查背诵名言。第二课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鄂教版第三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三册《语文乐园

(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词语,根据字形猜猜字的意思,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字形,从中发现规律。

2、读句子,加标点,为学生的正确阅读和良好写作打下基础。

3、读故事,体会标点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读词语,认识象声词。

5、为自己设计帽子,训练学生有顺序、有条理的语言表达以及学生的想象能力。

6、口语交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的特长,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明白只有坚持不懈、刻苦练习才能学有所长。

教学重点:

1、读词语,根据字形猜猜字的意思,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字形,从中发现规律。

2、读句子,加标点,为学生的正确阅读和良好写作打下基础。

3、读故事,体会标点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读词语,认识象声词。教学难点:

1、为自己设计帽子,训练学生有顺序、有条理的语言表达以及学生的想象能力。

2、口语交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的特长,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明白只有坚持不懈、刻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辨析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2、引导学生感受顶针句表达效果。

3、积累名言警句,让学生懂得人际交往中平等相待,互助互济。

4、理解成语故事,积累成语。

5、习作:写“寒假活动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汉语的丰富多彩,养成积累的习惯,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自由读,同座合作读,指明读,教师及时正音。要求:读正确、流利

2、借助工具书,四人小组合作,了解成语的大概意思。

3、思考:从这些成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4、全班齐读成语,分男女生读成语,对答成语。

5、指导学生用其中的成语说话,尝试运用。

6、交流拓展:还有哪些意思相近或相对的成语。

二、学习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发现顶针的句式特点。

2、再读句子,小组内讨论这些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特点。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3、全班齐读,进行反馈。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4、教师点拨引导。内容上的表达效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鄂教版第六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六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六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并区别同音词,积累词语,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2、通过朗读句子,初步感知语气词,培养语感;

3、正确抄写、背诵名言;

4、读懂成语故事,理解含义;

5、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听说能力;

6、通过习作活动,培养学生抓住事情发展顺序写作能力。

教学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认一认,读一读。

1、你认识哪些词?怎么认识的?

2、自己读一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帮忙。

3、小组内读词卡。

4、开火车认识词语。

二、读一读。

1、生自由读句子。

2、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的伙伴听一听。

3、一句一句读,谈读的感受。

4、小结:都是表示语气的词,在不同的句子里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三、读成语故事。

1、看图,听故事。

2、自由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4、总结:聪明人是绝不会做这种自欺欺人的事情的。

第二课时

一、写一写,背一背。

1、学生自读自悟,感受句子的内容。

2、这两句名言告诉我们什么呢?联系实际说一说。

3、抄写名言,把字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鄂教版第七册《语文乐园》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七册《语文乐园》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七册《语文乐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以比喻义为主词,并了解词的意义的丰富。

2、读与年龄有关的成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3、读名言,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追求理想的信心与决心。

4、激发学生积累古代格言的兴趣。

5、通过读短文,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有趣的民俗,同时引发学生通过上网等途径了解更多民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6、引导学生通过发现去掉句子中“肯”字后引发的意思上的变化探究词语表述的程度变化带来到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多彩。

7、通过口语交际,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口语交际,了解怎样做热情的导游和文明的游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交流,能清楚地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以比喻义为主词,并了解词的意义的'丰富。

2、引导学生通过发现去掉句子中“肯”字后引发的意思上的变化探究词语表述的程度变化带来到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多彩。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时间:

未完,继续阅读 >

《鄂教版第四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鄂教版第四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