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题优化八上答案
第1篇:物理试题优化八上答案
物理试题优化八上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人们在远近不同处听到同一声音的大小不同,是因为声音从声源发出后在空气中传播时
A、振幅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
C、频率不断减小
D、音调不断减小
2、以下各种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A、观众在剧院里听到的音乐声
B、升旗仪式上的国歌声
C、某同学听到的音乐声影响了他的学习
D、大型乐队中利用锣的声音烘托演出的效果
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注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当乙同学用力敲击一次水管的另一端时,甲同学会听到几次敲击声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以上都有可能
4、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苍蝇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约为300~400Hz,当他们从你身边飞过时,你将
A、只能听到苍蝇的声音
B、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
C、苍蝇和蝴蝶的声音都能听到
D、都听不到
5、科学家发现,人体上的“身份证”不仅限于指纹,在眼睛、嘴唇、大脑、血液等各部位都有“身份证”,其中有一种“身份证”叫做声纹。由于人的发音器官有微小的差异,科学家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分辨出不同的人。这种声纹即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6、在月球表面有岩石和尘埃,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就像演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的撞击不发出声音
B、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附近的空间没有空气,缺少声音传播的介质
D、原因不明
7、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
A、只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B、只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与声源的振幅和声源到人耳的距离等因素都有关
D、与声源的振幅和振动的频率都有关
8、敞口烧杯中装有水,加热到沸腾后再用大火继续对烧杯加热,这时水的温度
A、迅速升高
B、慢慢升高
C、不变
D、无法判断
9、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
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雾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10、在高寒地带,从人口中呼出的“白气”会在眉毛上结成小冰晶,这个过程是
A、液化
B、凝华
C、凝固
D、升华
11、柜子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此过程中
A、需要吸热
B、需要放热
C、先吸热后放热
D、先放热后吸热
12、如图所示,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碎冰块中, 然后对烧杯底部缓缓加热,当烧杯内的冰熔化一半时, 试管里的冰块将
A、不会熔化
B、熔化一半
C、全部熔化
D、都有可能
13、在油锅倒入一份醋(沸点低,约60℃)和两份油(沸点高,约200℃),进行加热,不一会,锅里的油和醋就会上下翻滚,此时一位表演者将手放入锅内却没有受到损伤,这是因为
A、表演者长期练功,能够忍受沸油的高温
B、醋能在手的表演形成保护层,避免表演者被烫伤
C、由于对流,醋能很快将沸油的温度降低
D、虽然锅里的油上下翻滚,但沸腾的只是醋而不是油
14、如图所示,三支温度计示数都是20℃, 甲温度计在空气中,乙温度计在盛有乙醚的 敞口瓶中,丙温度计在盛有乙醚的密闭瓶中,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和乙温度计示数正确,丙温度计示数不正确。
B、甲和丙温度计示数正确,乙温度计示数不正确。
C、乙和丙温度计示数正确,甲温度计示数不正确。
D、三支温度计示数都正确。
15、已知氧的沸点是-183℃,氮的沸点是-196℃。氦的沸点是-268℃,利用对空气液化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降低时,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A、氧
B、氮
C、氦
D、不能分离这些气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6、人说话、唱歌时发声靠的是__________的振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传播的。
17、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m/s,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__________
18、声音的三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与声音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大;
(2)“低声细语”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小;
(3)小女孩说起话来“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高;
(4)“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好。
20、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朵,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21、写出相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1)“冰雪消融”,这是__________现象。
(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食物会“出汗”,这是__________现象。
(3)冬天晚间下霜这是__________现象。
(4)戴眼镜的人,冬天从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时,眼镜变的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___现象。
(5)钢水变成钢锭,是__________现象。
(6)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未见变湿,最后也干了,这是__________现象。
22、根据下表,确定下列物质在以下温度时的状态(通常情况下)
(1)80℃的酒精是___________态。
(2)327℃的铅是____________态。
(3)0℃的水银是____________态。
(4)已知北极最低气温为-83℃左右,根据上表应选用_________作为测温物质,这种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3、某地冬季气温为-10℃,当湖面结冰时,冰上表面的温度为________℃,冰下表面的温度为____________℃。
24、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28题作图1分,共17分)
25、如图所示,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你能听到_________。增加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后,尺的振动频率将_________,音调将_________。
26、如图所示为锡熔化、凝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1)锡是______体,其熔点为_________℃;
(2)锡的凝固过程为_________段,在此过程中锡的状态为_________;
(3)锡的凝固状态经历了_________分钟;
(4)锡在BC段和EF段的不同点在于:前者_________热,后者_________热。
27、某同学想比较几种材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__。该同学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法,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放入不同材料时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放入不同材料时此处距鞋盒的距离大小。
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某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了水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如下表:
(1)表中第________min的数据有误,正确的应为________℃。
(2)表中数据更正后,在坐标中作出图像。
(3)上图是该同学实验时看到的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况,________图为沸腾时的现象。
四、计算题:(每空2分,共6分 )
29、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某人距峭壁68m处大喊一声,________s后能听到回声。
30、某同学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当他将温度计插入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当他插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示数为92℃
(1)当此温度计插入某液体中时,示数为26℃,则液体的温度为_________℃;
(2)当被测液体为50℃时,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_℃。
五、应用与设计:(每空1分,共15分)
31、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会因温度过高而被烧坏,在火箭头部涂上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他们都要__________。
32、 某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他取A、B两种保温材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玻璃烧杯,钟表和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等,做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装置,其中一个如图(a)所示。然后在相同环境的房间里同时开始做实验。他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b)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图像。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请你回答:
5
(1)当此温度计插入某液体中时,示数为26℃,则液体的温度为_________℃; (2)当被测液体为50℃时,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_℃。 五、应用与设计:(每空1分,共15分) 31、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会因温度过高而被烧坏,在火箭头部涂上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他们都要__________。
32、 某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他取A、B两种保温材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玻璃烧杯,钟表和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等,做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装置,其中一个如图(a)所示。然后在相同环境的房间里同时开始做实验。他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b)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图像。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请你回答:
(1)A和B哪种材料保温性能好?答_______。
(2)对于同一种保温材料中的水在10min~20min时间内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20min~30min时间内放出的热量。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A保温材料内的水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B保温材料内的水放出的热量。
33、某同学做了有关声音的实验,步骤如下:
(1)取8支相同的玻璃试管;
(2)在管中分别加入数量不等的水,如图
(3)分别从管口向管内吹气
结果发现,不同水量的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是_________的。(相同/不同)以此类推他得出结论:若是向热水瓶中灌水时,瓶中的_________(水/空气)振动发声,水瓶中灌的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 他又发现用细棒分别敲击试管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由此他想:医生用手叩击患者腹部时,听其发声判断病人腹部是否有积水,其依据是( )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音色
D、都可以
34、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个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每题2分,共4分)
35、 声音的怪“脾气”
声音有个怪“脾气”,它在温度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沿着直线,但一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的地方走,于是声音就拐弯了。
在白天,太阳把地面晒热了,接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远比空中高,如果寒山寺的大钟被敲响,钟声发出以后,走不多远就往上拐到温度较低的空中去了。因此,在一定距离以外的地面上,听起来不清楚,再远些人们就听不到这个声音了。
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请回答:在北方的冰海雪原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雪天的路面
积雪对公路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路面积雪被车轮压实后,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减小,汽车易左右摆滑。同时使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以控制,一旦车速过快,转弯过急,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研究表明,当积雪在5到15厘米,气温在0℃时,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 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路面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免“夜冻昼化”现象,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根据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请对此现象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水,食盐,烧杯,冰箱,温度计等器材,简述对上述现象进行验证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
A C D A C C C C D C A A D B A
二、填空: 16、声带,空气
17、340,快
18、响度,音调,音色
19、响度,响度,音调,音色
20、人耳,传播途径中
21、熔化,液化,凝华,液化,凝固,升华
22、气,固,液,酒精,液体热胀冷缩
23、-10℃,0℃
24、凝固,熔化
三、实验:
25、声音,减小,降低
26、晶体,232℃
EF,固液共存 3min, 吸热,放热
27、机械闹钟,B,泡沫塑料 衣服 锡箔
28、6min,98℃图略 a
29、0.4s
30、25℃,48℃ 五、应用与设计:
31、熔化,汽化,升华,吸热
32、A,>,=
33、不同,空气,高,A
34、液化,凝华,熔化,熔化 35、声音往温度低的冰雪中传播 36、盐水的凝固点低于纯水的凝固点
一杯子水,一杯盐水,放入冰箱,记录他们凝固时的温度
第2篇:八上作业本答案
背 影1.(1)差(2)藉(3)拭(4)屑(5)颓(6)箸2.(1)得体。(2)愚蠢,不懂事。3.(1)惨淡(2)嘱托4.朱自清 春5.写穿戴可展示父亲的境遇较为糟糕,呼应文章的开头;同时可与父亲给“我”做的紫皮大衣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父爱子的感情,有利于表现文章的主旨。6.十分精细地刻画了父亲攀爬月台的起始动作,使“背影”成为焦点,强烈地烘托出作者的情感。7.(1)怕父亲看见自己流泪而不放心。(2)见父亲行动不方便,怕父亲摔倒。8.“等”、“再”表现了“我”一直关注着父亲的背影,体现了深切的依恋之情;父亲的背影使“我”第二次流泪,所以“又”不能少。9.略[提示:写时要注意“细节”两字,突出用描写(如动作、外貌、语言等)来表现父爱或母爱。]台 阶1.(1)淋 踩(2)槛 跤(3)掺 砌2.(1)载 栽
(2)夸 垮3.(1)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2)微小得不值得一提。
(3)指人很多的公共场所。4.(1)宽敞(2)烦躁5.台阶低,意 味 着 经 济 地 位 低,父 亲 由 此 形 成 了 自 卑 心 理。这 种 自 卑 心 理 长 期 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他反而觉得不习惯,不对劲。
6.“我”去接父亲 的 扁 担,父亲以为“我”觉得他老了,他觉得自己挑担水没有任何问题,所以粗暴地推开了“我”。这反映了他好胜、不服老的性格。
7. 父 亲 干 了 一 辈 子,劳 动 就 是 生 命,在 他 的 精 神 世 界 中,劳 动 是 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劳动,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会“若有所失”。8.略(可以认为值得,也可以认为不值得,言之有理即可。)9.略(内容应该真实,抓 住 动 作、表情、语言等来写。)老 王1.(1)僻(2)缔(3)胀(4)滞(5)怍(6)髅2.(1)规 矩,不 惹 事。(2)为人忠厚诚信。3.(1)荒僻(2)取缔(3)降格4.杨 绛围 城5.不 好。用“镶嵌”能更鲜明地突出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6.目的是为了感谢“我们”一家对他多年来的关怀和照顾。说明老王是个知恩图报的善良人。
7.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 幸 者,关 注 他 们 的 命 运,让 他 们 也 过 上 好 日 子,帮 助 改 善 他 们 的 处 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8.略(想像要符合老王当时的身体状况。)9.略(能写出人物的善良和自己的感悟即可。)信 客1.(1)蹋(2)伎(3)灼(4)唁(5)沛(6)誉
2.(1)淘 啕(2)陪 赔(3)拨 拔3.(1)形容人谈吐文雅。
(2)没有职业在家闲着。(3)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4.余秋雨文 化 苦 旅5.“羡 慕”、“嫉 妒”的 是 乡 民 们 从 未 见 过 的 稀 罕 物 品;“轻蔑”、“嘲笑”的是乡民们见多了不以为奇的物品。6.因为他传递的来自城里的任何消息,都直接关系到家家户户的起落沉浮,会立刻引起震动,所以说,他就是他们最敏感的神经末梢。7.四乡外出谋生的人,都把
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信客的肩上,做信客,即使受再大的委屈,也要为乡亲服务。8.这位信客集善良、忠厚、宽容、理解、诚信等美德于一身,竭诚为乡亲服务,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为人们排忧解难,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也不放在心上,是一位真正值得信赖的信客。9.示例:司机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当今社会诬陷好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司 机 在 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依然心存善念救助老人,是值得肯定的。/司机的行为不正确,因为人要常 存 善念,司机在救助他人之前,不应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应以救人为先。
单元复习1.(1)诘(2)缔(3)跚(4)怍(5)躁(6)尴2.(1)狼 藉(2)惨 淡(3)颓唐3.(1)微不足道
(2)大庭广众4.(1)孤帆天际看平海夕漫漫(2)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5.示例:某某的实力很强,他本来有条件夺冠,我为他的失误感到惋惜。至于夺冠,是我多年付出的回报,很高兴。(首先要表达对对手的尊敬,然后再表达夺冠后 的喜悦。)6.示例:幸 福 是 老 师 一 句 鼓 励 的 话 语/幸 福 是 妈 妈 一 句 温 暖 的 安 慰(注 意 句 式 应 相同。)7.第一次“我的眼睛就湿润了”是因为“我”被桂花的风格所感动;第二次“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是因为“我们”被老人默默行善的精神所感动。8.为下文写人作铺垫。9.以“暗香”为题,语意双关,耐人寻味,既赞美了桂花暗暗飘香毫不张扬的品质,更歌颂了那些像桂花一样默默奉献的普通人,突出了文章的中心。10.如“应该学会关爱别人”、“做了好事无须张扬”等。(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11.(1)带兵(2)恰逢(3)几 乎(4)常 常12.C13.(1)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2)摇着头自言自语:“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像这样每天说千百遍,而且只是这六个字。14.因为情况在不断变 化,而 他 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知识,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15.略
第三单元11 中国石拱桥1.(1)狓犻á狅(2)犾ì(3)犮犺è状(4)狓犻à狅2.(1)巧妙到没有可以相比的。(2)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3)十分推重,给以很高的评价。3.(1)不但 而且(2)不 但 而且4.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5.不能删。“约”表示大概,说明桥并非正好8米;“几乎”表示估计,说明并非完全与河面平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6.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 个 石 拱 联 成 一 个 整 体。7. 说 明 卢 沟 桥 在 历 史 上 很 早 就 闻 名 世界。8.商桥、连心桥、书桥等。其中的“桥”是联结、沟通的意思。桥 之 美1.(1)销(2)介(3)谱(4)驻(5)孕(6)瞻2.(1)破 坏 人 的 兴 致。(2)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3.B4.(1)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2)北宋张择端5.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宋之问《灵隐寺》)/隐隐飞桥隔野烟,石 矶 西 畔 问 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6.乌 镇 石 桥:开 阔。/江 南 乡 间 石桥:诗意。
/长桥:有生命。/风雨桥:悠闲。7.运 用 了 拟 人 的 手 法,把 无 生 命 的 苇 丛 生 命 化、人格化,使苇丛显得更有生机、更有活力,同时也突出了石桥给人的美好感受。8.写出了桥孔之多,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能使人体会酣畅淋漓的满足之感,更具体地说明了长桥之美。9.写出了画家和摄影师们在桥上极力寻找、争抢好的创作视角的场景,表现了桥对于欣赏美景的重要作用。10.杭州西湖断桥的故事:白娘子与许仙相识于断桥,同舟归城,借 伞 定 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苏州园林1.(1)狓狌ā状(2)犺è(3)犾ò狌(4)犾狌á状
(5)犮犺è状(6)狕犺ē状2.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3.(1)因地制宜(2)别具匠心4.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多 收 了 三五斗5.为了取得一幅画的效果。6.(1)具有创造性的成果,有新意,能给人带来 愉 悦的美感 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2)花树因花时相同,而造成有的季节 没 有 任 何 花 树 开 花 的 悲 凉 局 面7.一 种 是“把 池 沼 作 为 全 园 的 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一种是水面成河道模样,则安排小桥,布置湖石或种花草。8.(1)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2)“鱼戏莲叶间”。9.如要注意园林内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合理等。故宫博物院1.(1)湛(2)矫(3)磬(4)迥(5)绚(6)銮2.(1)矗 立(2)接 见(3)掩映3.(1)改为:故宫 建 筑 群 规 模 宏 大 壮 丽,建 筑 精 美,布 局 统 一(2)改 为:重 重 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4.示例:龙飞凤舞龙蟠虎踞龙潭虎穴画龙点睛望子成龙龙吟虎啸5.说明太和殿高大、宽敞、面积大,雄伟壮丽。6.建筑 精 美,彩 画 绚 丽。7.端坐。威严。
8.因为太和殿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地位非常重要,此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9.略(反对故宫留星巴克者可从“给故宫乃至中国带来了形象上的损害”方面考虑;支持者可从“方便游客”角度阐述。)说 “屏”1.(1)擅(2)帷(3)憩2.(1)缓冲(2)显露
3.C4.汤显祖 杜丽娘 柳梦梅 关汉卿窦 娥 冤5.“帘”的 诗 情 画 意,变 化 无 端,“帘”所 起 的 “隔”的 作 用,关 于“帘”的韵事,各种“帘”的不同美感。6.赞叹帘对于建筑装饰的重要意义,即使是设计大师也很看重;同时也 指 出 了 贝 聿 铭 对 中 国 文 化 的 深 厚 感 情。
7. 喜 爱、向 往 和 赞 赏 之 情。8.多处引用古诗词,使文章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同时也使作为传统文化器具的“帘”更加富有文化内蕴。
9.如秦观的《浣溪沙》既写到了屏也写到了帘:“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单元复习1.(1)驻(2)纳 销(3)迥缀2.C3.A
4.(1)便 引 诗 情 到 碧 霄(2)浮云游子意(3)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4)示例: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5.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所以
鉴赏园林不能错过苏州园林。6.示例:寒冬里看到春光 痛苦中看到幸福
7.宏伟、壮观,布局严密、协调,富于艺术魅力。8.(1)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镜廊制造的优美的景观带给人的美好、奇妙的感觉。(2)运用数字说明和对比说明,写出了到凡尔赛宫来的各国游人络绎不绝。9.没有离题。写大花园的美景正是为了表现凡尔赛宫不仅正宫宏伟、壮观,连外部环境也非同一般,更加突出了凡尔赛宫的独特魅力。10.表现了凡尔赛宫不仅建筑、装饰吸引人,它在历史上还具有特殊的地位、重要的意义。11.(1)美景(2)旅店(3)适逢(4)终于12.B13.(1)遗憾的是我不是你的同族长辈,否则要像父亲教育儿子一样训斥你。(2)你 自 以 为 有 才 学,如 此 高 傲 地 对 人,你 以 为 中 了 个 进 士 就 到 顶 了 吗?14.萧颖士是一个恃才傲物、没有修养的人。15.略
第四单元16 大自然的语言1.(1)孕(2)匿(3)萌(4)翩(5)融(6)莺2.(1)文中指各种花一个接一个开放。(2)文中指春、夏、秋、冬,不断循环。3.B4.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5.(1)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2)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 空 气 便 向 低 处 流。6. 不 能。因 为 这 几 段 文 字 是 按 照 由 主 到 次(或由空间到时间)的顺序来写的。7.说明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因素之一。8.示例:树木抽青,表明初春来临。奇妙的克隆1.(1)胚(2)蜍(3)泌(4)匐(5)栖(6)椎(7)衍(8)濒2.(1)共 供(2)积 集3.(1)相安无事(2)难能可贵4.B5.①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②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③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6.形象地说明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好处。
7.可以从以 下 几个方面思考:①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② 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理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③ 科学的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不求有统一的答案。)8.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及人类对克隆的思考。9.略(要有明确的观点,并自圆其说。)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1)骸(2)褶(3)溯(4)劫(5)壳
(6)汐2.(1)分裂(2)撞击3.(1)置之不理(2)一无所知4.(1)所以(2)而且5.指有巨大能量和破坏力的流星雨的撞击。6.①巨大的流星雨引发的自然灾难;②战争、火山爆发和地 震。
7.说明了流星雨有巨大的能量和破坏力这个特点。8.① 考古的最新发现证实,巨大的流星雨引发的洪水和绵延几千里的森林大火,使当时地球上最
先进的文明毁于一旦;② 地理研究方面没有找到相关的地震或者火山爆发的有力证据;③ 维克特 • 克拉博的新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这种理论。9.示例:①进行科学研究,需要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②进行科学研究,需要艰苦的努力。生物入侵者1.(1)劫(2)栖(3)斓(4)咎(5)竞(6)衷2.(1)文中指夏威夷岛上的鸟类注定要遭受灾祸,想逃也逃不脱。(2)文中指蛇、蜥蜴、山猫等盘踞山林。3.A4.(1)鸠 鹊(2)李 桃
(3)螳螂黄雀(4)小鱼吃虾米5.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破坏该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生物。6.“前者”指来自亚洲的天牛,“后者”指来自南美的红蚂蚁。7.更具体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和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之大。8.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9.略落日的幻觉1.(1)遐(2)绮(3)殷(4)绚2.C3.(1)陈情表太阳快要落山了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2)李商隐西下的太阳无限美好,只是再美好,也已接近黄昏时刻 维持不了多少时间4.(1)天空中现出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2)太阳变扁。5.光线散射和波光长短原理。人眼的叠合效应。6.(1)“以上”表 示 范围,准确地说明紫色光被散射高于红色光的倍数。(2)用比喻说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落时太阳的形状。7.运用数字精确地说明了折射的形成原因,以及折射使落日呈现的形状。8.比如古诗“长河落日圆”,巴金的散文《海上日出》等。
单元复习1.C2.D3.(1)萌发(2)取代(3)撞击4.C
5.(1)云外一声鸡(2)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3)夜阑卧听风吹雨6.语言表达不清楚 写作目的不明确7.略(围绕“技术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可持续开发和利用”谈即
可。)8.表明森林资源告急,前景令人忧虑,同时告诫我们要保护森 林。
9.“依旧”强调了砍 伐 者 顽 固 不 化 以 及 拯 救 森 林 工 作 的 艰 巨 性。“依 然”强 调 绿 色 运 动 的 长 期性。10.好。①拟人化手法突出森林资源破坏惨重,“哭泣”更是对砍伐者的无言控 诉;② 设下悬念,引起下文。11.(1)才(2)吃饭(3)就(4)拜访12.C13.(1)有个副将用一千两银子买了一座玉制的钟,听说彭雪琴到了,急忙捧着往里跑,慌乱中玉钟“砰”地掉到地上。(2)他吩咐开饭,桌上是自己园里种出来的蔬菜,中间仅放一盘肉罢了。14.他 出访时穿平民衣 服;面 对 山 珍 海 味 不 下 箸;穿 破 的 粗 绸 衣;下 级 撤 去 华 贵 物 品 才 敢 接 待 他。
15.略
第3篇:物理试题及答案
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45分)
1、下列哪个物体被托起时所用的力最接近10 N( )
2、如图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 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如图所示的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5、 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6、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 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7、如图所示情景,下列说法或解释错误的是 ( )
A.坐在右船上推左边的船,两船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自行车停在水平地面上
第4篇:九年级上化学试题优化答案
九年级上化学试题优化答案
九年级的化学很有趣,但是学起来也不好。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化学试题优化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2分)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铁生锈
C.石蜡熔化
D.湿衣晾干
2.(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
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点酒精灯
3.(2分)分类是化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下列对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氧气和氮气都属于金属单质
B.空气和液氧都属于混合物
C.水和氧化汞都属于纯净物
D.氯酸钾和二氧化碳都属于氧化物
4.(2分)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5.(2分)葡萄中有含量丰富的白藜芦醇(化学式为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抑制癌细胞的增
第5篇:八上五单元测试答案
济川中学初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答案
1、曳
潋滟
喧
2、A3、D4、A5、①非志无以成学
②绝知此事要躬行
③自缘身在最高层
④烟笼寒水月笼沙
⑤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1)从事写作(文学创作)(2分)。这段话体现了主人公乐观的性格,表明他已从过去的伤病(绝望;精神危机)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4分)
(2)C
E7、⑴示例:走进汉字世界,感受文化魅力(标语必须体现主题)
⑵随着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⑶首先要感谢大家,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鼓励,我也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我觉得参加这个比赛真的很有意义,它带领我们重温了汉字的美好,熟悉了汉字的历史和意义。我希望我们一起重视起传统的汉字书写文化,学好汉字,写好汉字。
8、⑴追
(纳凉时)悠闲自在(2)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
9、(1)①穿着布袍
②曾经
③买
④打开
(2)D10、今 /其 行 装/ 盛
11、(1)(海瑞)派人骑快马把这件事报告给胡宗宪,胡宗宪无法给他施加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