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连读后感
第1篇:《兄弟连》读后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先后发动侵略战争,战火烧到中国、东南亚、欧洲和太平洋等地区,给这些地区的国家造成空前的浩劫,损失难以估计,留下惨痛的教训,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我就看过一本书叫《兄弟连》,作者是美国作家安布罗斯。它主要讲的就是1942年在美国乔治亚州,一群来自四面八方、南辕北辙的年轻人,自愿受训成为美
军最新的一个团----空降部队,在索柏中尉严厉的领导下,他们从一介毫无经验的平民百姓,变成了美军最精英的特种部队E连。
1944年6月6日是盟军进攻法国的首日,数千名空降部队的士兵乘坐飞机横越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在强烈的炮火攻击下,他们跳伞进入了法国,所有士兵都没有降落到预定地点,而且在跳伞的过程中,有人失去了武器或补给品,最后这次的任务圆满成功,为滩头的登陆行动扫除了炮火威胁。但是负责担任指挥的温斯特中尉,却失去了他的第一名弟兄。盟军正式进攻二天后,“E连”受命攻下一个名叫卡瑞登的小镇,这次战役相当成功,不过却丧失了数名兄弟,他们在诺曼底半岛待了36天,经过数次激烈的战役之后,E连返回英国。但是好日子并未持续多久,他们再度受命出征。由于死伤人数惨重,于是一批受训刚出炉的跳伞新兵加入了E连,正好赶上了一项名为“市场花园作战”(Market-Garden)的军事行动,大批士兵跳伞进入当时被德军占领的荷兰,在艾因胡文一地,他们并没有碰上什么阻力,但是来自邻近小镇的一支顶尖德国部队,却让E连与一群英国的坦克部队节节撤退,伤亡重大。盟军原本打算经由荷兰进攻德国,在圣诞节之前结束战争的计划,也因此失败。E连在周末前往法国巴黎时,却传来轴心国在亚耳丁森林一带展开猛烈攻击同盟国防线的消息,于是E连火速赶去坚守防线,但是他们的设备贫乏,不但要抵抗严寒的气候,还有一场艰苦的壕沟战在等待着他们。E连在比利时的巴斯东市阻碍德军之后,精疲力尽的他们,必须从敌军手中攻下一个临近的小镇佛伊。一场激烈的炮轰,造成多名弟兄袍泽的死伤,再加上指挥官迪克中尉的无能,让温特斯也束手无策。最后,E连虽攻下了佛伊镇,但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E连最后终于进入德国,而且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并没有遇到很大的阻碍,经过这么长久的战斗后,他们终于有机会松一口气了。温德国南方巴伐利亚省的贝希特斯加登镇,原本是纳粹德军最高首领们的大本营,E连进入此地,一举歼灭了希特勒的山顶堡垒。此时,E连面临了太平洋战区迫切布署的情况,所有的士兵们开始比较自己的“得分”,看看谁最有资格光荣返乡。此时,日军终于投降,结束了二次世界大战。
其实这只是一部讲述普通士兵的书,可是只要你把自己置身其中,每天要打退敌人的几十次攻击,一直生活在敌人随时会攻击的精神紧张的生活中每天身边的战友队友牺牲时;当你眼看着战友冲锋你却无法对他进行有效的支援时;你就会在心中升起一种愤怒,甚至担心,恐惧,因为这不仅仅是对战争的愤怒,也是对自己不能解救世界解救同伴而愤怒。其中温特斯说过一句话:“我们不干涉他们,他们也尊重我们。”其实温特斯在讲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十分想回家了,他希望大家和平对待互相尊重,他想退役回家,这几乎说出了所有士兵人们的心声,大家都不希望有战争,或许他们根本就不想有战争,只是迫于无奈必须听从命令。
我不仅仅只想让你们去看他的内容,非常表面的看待战争,而是想让所有人明白现在大家都为了纪念战争60周年而放假欢庆,然而我们在欢庆的同时人们除了享受幸福生活之外有没有想到这个美好的时刻是用什么换来的呢!因为更值得人们深思的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并为之付出千百万生命的人类,无论是敌人还是我们,他们都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我们高呼“和平万岁,和平无价”的同时依然经历继二战之后的各国的冷战,伴随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的枪炮和炸弹爆炸声依然不绝于耳!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并且正视这段历史,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第2篇:兄弟连读后感
《兄弟连》,这本书我不知已经看了多少遍,兄弟连读后感。我看过的书数不胜数,但没有一本书能像《兄弟连》那样令我震撼。连最普通不过的文字我都觉得是那么刚劲有力,连最平凡不过的页码我都觉得是那么元气淋漓!二战时,这是一支并不起眼的空降步兵连,但就是这支并不起眼的连队,二战后却闻名世界。他们靠的只是四个字“全力以赴”。
故事从1942年开始,兄弟连——E连集结了。1944年,在E连的第一次实战中,他们一举歼灭了一个德国炮兵连,坚守了巴斯托涅环形防线,并攻占了希特勒在被希斯特加登的鹰巢。在E连参加的所有战役中,他们都表现得与世界上最精锐的连队一样出色。
一天凌晨,E连官兵从炮火中从天而降。径直地冲向德军阵地。他们犹如一头头饥饿的雄狮扑向敌营。
他们的脚步震颤了大地。在枪林弹雨中,他们是那么耀眼。我怔住了,是什么能让他们冒着每秒飞700米的子弹冲向敌营?好一个全力以赴!他们面对的是炮兵连,手中的步枪根本不顶用,但他们还是冲进了大炮射程的死角,把德军打得人仰马翻。德军吃了亏,便动用了迫击炮......我似乎觉得我也站在战场上,亲眼目睹迫击炮的轰击,世界上没有任何生物可以在这种火力网中存活。我本以为E连会立即撤退。但我没听到撤退的命令,随着尘土的散去,E连官兵还是一个个挺立在已经几乎被炸毁的战壕中,他们当中没有一个因为迫击炮的轰击而后退一步。是什么让他们挺立在炮弹中?好一个全力以赴!
德军见E连没有一点撤退的意思,恼羞成怒,举起机枪扫射。E连官兵纷纷中弹倒下......“怎么可能?!”我眼前情景绝对令世人都叹为观止!子弹虽然打进了他们的肉体,但他们对战争是不会迟疑的,他们没有一个人放下手中的步枪,他们都打完了弹夹里的最后一发子弹。是什么让他们不畏惧流血?
好一个全力以赴!我低着头,呆了。忽然感觉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但我却能清晰地看见一个个E连官兵全力以赴击退敌人的身影,我却能清晰地听见那全力以赴的呐喊声。最终,他们成功了,全力以赴造就了E连。这时,我全身的血液已像黄河一样奔腾,想岩浆一样滚烫,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作为一名学生,全力以赴一词我到今天才真正理解。不管你的对手有多么强大,你也要逢敌亮剑,你必须全力以赴。作为一名田径运动员,即使对手是刘翔你也要和他赛一赛,作为一名军人,即使对手是航空母舰,你也要握紧手中的钢枪,作为一名歌手,即使对手是宋祖英,你也要展现歌喉。无论什么职业,永远铭记,逢敌必亮剑,全力以赴!
(这是我看了《兄弟连》以后的读后感,让各位可亲帮我评价下哈~!)
我选读的这篇文章是美国作家斯蒂芬.E.安布卢斯著《兄弟连》中的一段,读后感《兄弟连读后感》。E连战士在D日诺曼底登陆时,夺取德军三个迫击炮阵地,因为在空降时,敌人对空火力太强,C-47机群编成的V字形机群被打散了,所以这次战斗前期,E连只集结了12人,只相当于一个班的人数。这段文章截取了战斗中的三个片段,其中主角都是连长温特斯。
第一个片段,康普顿中尉用捡来的冲锋枪向敌人射击,可突然卡壳了。这时,温特斯带着攻击小组的其他战士及时赶来支援。
第二个片段,一枚德国木柄手榴弹掉进了温特斯的战壕,正好落在战士乔的两腿中间。这时温特斯大喊:“乔,当心!”乔这才躲过这一劫。
第三个片段,德军开始逃跑,温特斯发出指令:“干掉他们!”,E连战士乘胜追击,最后将敌人全部歼灭。
作者在对这三个片段的描述中,运用了许多精彩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第一片段中,“就在这时候,温特斯喊道:‘跟我来!’,攻击小组飞快地顺着藩篱奔向康普顿”、“几乎与此同时,瓜奈若纵身跳进康普顿身边的战壕”,这些句子中运用了时间状语,让读者感觉到战斗时的紧张和迅速。
而更让人感觉到火药味儿的描写是“一颗德国木柄手榴弹落进战壕,大家都迅速卧倒”、“手榴弹碰到他的枪托爆炸,把整个枪托都炸飞了”。
让我感兴趣的是,在第一片段中,作者将康普顿扔手榴弹与扔棒球结合在了一起,“全美最佳接球手”、“本垒”、“二垒”、“平扔”、“弧度”,这些棒球场上的字眼儿,穿插在血腥的战斗的描写中,很有新意。作者是想告诉我,球场像战场呢,还是战场像球场呢?
战斗中的语言总是短小精干,言简意赅。“乔,当心!”、“ 跟我来!”、“干掉他们”,文章中温特斯的仅有的三句话都是如此,让我们感受到温特斯是一位称职的指挥官。
文章中的主角温特斯中尉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官,他在战友面临危险时挺身而出,在战斗进程中正确判断果敢指挥,他带领着整个团队所向披靡。
这正应对了在书的封面上的一句话:“We Stand Alone Together!我们孤胆,我们并肩!”
第3篇:《兄弟连》读后感
《兄弟连》读后感
一个人静静的看完这本书《兄弟连》,仿佛同E连的官兵们一同经历了一段艰辛的而特别的的岁月。最强烈的感觉就是——我讨厌战争。
战争会给我们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啊,死亡、毁灭和无尽的磨难,但是没有战争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在当时的情况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造成的损失是很巨大的。
正如就本书的名字,我最难忘的就是E连的之间亲如兄弟的感情,这是一种战士的感情,令我十分敬佩。
在新兵训练的时候,他们并肩作战,完成超乎常人的训练任务,在索贝尔的压力下,他们更加团结在一起,在训练的时候互相鼓励,一个犯错误大家一起挨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真是亲如兄弟。在大家最后一次跳伞训练中,他们团结向前相互鼓励不会放弃一个队友。
E连在诺曼底登陆D日,为了夺取德国三个迫击炮阵地,因为在空降时,敌人对空火力太强,机群编成的V字形机群被打散了,所以这次战斗前期,E连只集结了12人,只相当于一个班的人数,虽然人数上不占优势连长温特斯带领E连的弟兄不畏强敌向前冲,战争中的语言,当心、跟我来!干掉他们,12个人带着杀气冲向敌人阵地,
第4篇:兄弟连读后感范文
兄弟连读后感范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先后发动侵略战争,战火烧到中国、东南亚、欧洲和太平洋等地区,给这些地区的国家造成空前的浩劫,损失难以估计,留下惨痛的教训,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我就看过一本书叫《兄弟连》,作者是美国作家安布罗斯。
它主要讲的就是1942年在美国乔治亚州,一群来自四面八方、南辕北辙的年轻人,自愿受训成为美军最新的一个团----空降部队,在索柏中尉严厉的领导下,他们从一介毫无经验的平民百姓,变成了美军最精英的特种部队E连。
1944年6月6日是盟军进攻法国的首日,数千名空降部队的士兵乘坐飞机横越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在强烈的炮火攻击下,他们跳伞进入了法国,所有士兵都没有降落到预定地点,而且在跳伞的过程中,有人失去了武器或补给品,最后这次的任务圆满成功,为滩头的登陆行动扫除了炮火威胁。但是负责担任指挥的温斯特中尉,却失去了他的第一名弟兄。盟军正式进攻二天后,“E连”受命攻下一个名叫卡瑞登的小镇,这次战役相当成功,不过却丧失了数名兄弟,他们在诺曼底半岛待了36天,经过数次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