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古诗词作文
第1篇:古诗词背诵。
《古诗词背诵》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
一、充分自学
1.根据拼音和工具书,读熟10首古诗词。
2.根据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10首古诗词的意思。3.背诵古诗词。
二、交流展示
1.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比如:看图吟相应的诗词)。2.全班交流10首古诗词的大意。
教师相机检查学生对下面句子或词的理解:
①“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豆”喻谁?“萁”喻谁?
②“鸟鸣涧”是什么意思?诗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③“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什么意思?“冰心”“玉壶”象征着什么?“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时时舞”“恰恰啼”是怎样的景象?
⑤“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是说石灰,实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⑥《竹石》中赞美的是竹子,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⑦“白日”“青春”“妻子”各是什么意思?哪些词与现代意思不同?带有“白日”的诗还有哪首?
⑧《已亥杂诗》中表达作者愿望的诗句是哪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与这句诗意思相反的诗句吗?
⑩《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能背诵一首《卜算子》吗?
三、讲述关于10首古诗词的逸闻或故事。
如:曹植的故事,于谦的故事,郑燮的故事等。
四、有机联系,拓展读《江畔独步寻花(黄狮塔前江水东)》《春望》 第二板块
一、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 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联想到: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咏物言志诗──《石灰吟》《竹石》 联想到:咏鹅(鹅鹅鹅)骆宾王
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 写景诗──《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
联想到: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
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杜甫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
王安石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
二、以作者为生发点,复习积累的有关作者的诗词。
如:王维、王昌龄、杜甫、郑燮、苏轼等。《综合复习》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
一、充分自读自悟,完成文后练习。
1.学生自主阅读前8篇文章,尝试完成文后练习题。2.同桌或小组逐篇交流讨论。
二、全班交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逐课交流自学成果,小组提出学习中的难点。
2.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的重点,相机加强指导和习练。例如:
(1)关于查字典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A 根据《养花》一课总结方法:不仅要查字典,还要联系上下文选择多义字在词中的合适义项。
B从其他文章中选出几个词语,学生试着来理解。
《生活是多么广阔》──芬芳
《中华第一龙》──游弋
《狱中联欢》──高歌曼舞
《名碑荟萃》──荟萃、博采众长、劲峭、刚劲
(2)关于“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除了结合《琥珀》一文练习,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养花》《名碑荟萃》《狱中联欢》的主要内容或其他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短文。第二板块
一、随文练笔和习作的评价 1.《生活是多么广阔》仿写
评价着眼于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及句式的积累和运用(去„„去„„)2.《名碑荟萃》的关于介绍书法家作品的解说词
评价重点:一是介绍清楚书法家及其作品的特点;二是从解说的角度,考虑是否能吸引别人,也就是表达方式要灵动,要有听众和观众感。
3.《智慧之花》的缩写及读后感
缩写的练习要抓住主干,重点稍稍多用点笔墨。读后感可结合四组作文的讲评,再引导学生自评自改。4.《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的片段修改
片段修改只要写明白就可,用词要准确,力戒语言啰嗦。5.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写信一是注意信的格式,二是主要内容──最近的情况和暑假的打算,三是要有强烈的对象感,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当然,也可以根据本班实际,创设情境,多为学生提供写信与人交流想法和思想的机会。
二、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小学毕业优秀文集,可以按文体分类,可以按年级分类,然后交流阅读,对作文进行一个总体的回顾和复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活动教学设计
集体活动要分工合作,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谐和实施的能力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课时备课
集体备课、课时备课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课文简说
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 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
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
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可以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方案,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时,把几节语文课连在一起,有一些活动,如,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资料、为母校做有纪念意义的事、为准备毕业联欢会排练文艺节目,需要利用课外的时间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心、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选做)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基础思路
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订活动方案(1课时)
主要包含:
> ⑬ 浏览“阅读材料”,懂得可以参考哪些材料
⑭ 根据“活动建议”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断定开展哪些活动制订和交流活动方案
⑫ 回忆小学生活,写写自己难忘的老师和同学、难忘的校园生活、难忘的一节课或难忘的一次活动等(2课时)
⑬ 和同学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搜集材料(1课时加课外时间)3、“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活动(4~5课时)
⑪ 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与祝福也可以写好临别赠言,在班级联欢会上相互赠送(1课时)
> 这次综合性学习要把每一个人都吸纳到活动中来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个人、小组、全班穿插进行
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定活动方案: 2、“成长足迹”板块:
⑪ 认识制作“班级纪念册”的意义: ⑬ 阅读材料──迈好制作班级纪念册的第一步:
《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作文上的红双圈》侧重于回忆老师的教诲,《忘不了的笑声》记载的是班上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同学
⑭ 搜集和积累班级纪念册的内容: 在阅读的基础上,勾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可以借助照片,寻找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开一次交流会,进行“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的“搜索”活动;可以在校园里漫步,在各个角落里重温童年的梦这是用习作形式记载自己的成长过程,所以要鼓励学生打开心灵,说真话,诉真情 难忘小学生活: ② 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可以在班里开展一次“我的成长故事”的主题班会,教师要做个良好的倾听者,同时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主题班会后把印象最深的事记下来
③ 共同寻找班级的“成长足迹”: ⑮ 制作班级纪念册:
3、“依依惜别”板块:
⑪ 写临别赠言: 临别赠言可以写在同学录上,也可以写在自制的卡片上无论是写在同学录上还是贺卡上,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追求豪华时尚,以简单朴素为宜,提倡自己动手制作
⑫ 为母校做点事: “阅读材料”中提出可以给母校、老师写封信,表达自己的心声;可以用演讲的方法,向母校告别;可以把对学校的各种建议写成建议书;可以畅想20年后每个同学都是什么样子的写信,要注意抒发真情实感;演讲,要安排好时间、地点、形式,要调动场内的气氛;写建议书之前要对学校进行调查,针对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尽可能具体
开展“为母校做点事”的活动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是学校所需要的;同时要力所能及,是小学生能做到的
毕业联欢会可以以班级形式进行,也可以以年级组形式(所有的毕业班合在一起搞活动)进行前者准备方便,参与面广;后者气氛热烈,场面隆重
上述这些活动,虽然安排在“依依惜别”板块,但也可以把一些书面的材料和活动照片充实到“班级纪念册”中,让班级纪念册更加丰富多彩
“阅读材料”共选了5篇文章,都是回忆小学生活的
阅读这一课,先要懂得“启蒙”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懂得“我”的启蒙老师使“我”受到了哪些启蒙教育?如,热爱自己的祖国,严格要求学生,写作要实事求是,学习要认真要让学生体会“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明白在课文中“宽”指的是什么,“严”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从而进一步感悟到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
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谢之情阅读时要体会文章通过哪些具体事例的叙述,表达出对田老师深深的感谢之情文章重点写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人的讲述,让孩子“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让我们深深感到,启蒙老师对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宏大的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宏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文章用深情的回忆、具体的事例说明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一个优秀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叙述生动,行文简洁,是本文的特色
《新来的王老师》是一篇小说: 《忘不了的笑声》是一篇描写同学的文章: 《作文上的红双圈》的作者是当代作家黄蓓佳: 《难忘小学生活:依依惜别》课文简说
> 《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一篇豪情高昂的演讲稿文中回忆了六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往事──上小学的第一天、三年级时的运动会和六年级的家长会,表达了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谢,以及对同学的依依不舍以情感人,激发共鸣是演讲稿的基础特点学生可以以此为范本,学写演讲稿
《给校长的建议》是一位六年级毕业生写给校长的信,侧重于提出建议信中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开放图书室的建议不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还提出了具体的改良方法,言辞恳切,以一种特殊的方法向母校表达了热爱之情以这封建议书为范例,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发明学校存在的不足,学习本文的写法,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
《同学录》是一首短短的诗同学录,是种在校园里永远的记忆,是留在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这首诗也是一个情味浓浓的倡议,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懂得同学录的作用,也来做一个自己班级的同学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习作内容】 【写法点睛】
一、内容要具体,理由要充分
二、态度要真诚,说话要得体 这次习作要求我们用书信的方法给学校领导或老师提建议,书信的格式我们比较熟悉,这里主要讲一讲建议书的写法建议书是个人或团体就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向有关领导或部门反响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的一种常用应用文它一般分为标题、称呼、正文、署名、日期等五个部分,格式跟一般的书信没有多大区别 此外,书写要正确、工整、规范,不可写得龙飞凤舞,这既体现出作者的学识修养,又包含着对阅读者的尊重之情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预案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教学目标:
1、教育: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选做)
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选做)
6、发展: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教学重点:
1、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2、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教学难点:
3、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选做)
1、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选做)教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督促指导。学法:自主开展活动,分工协作。
教学准备:
1、读《阅读材料》。
2、搜集班级“成长的足迹”的材料。
3、回忆小学生活。课时安排:7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懂《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教学目标:理解这几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语:
小学的几年生活,我们有多很多老师,有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是不是各有特色?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位让学生一直怀念的老师。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体会作者的情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生小组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启蒙”是什么意思?
2、“我”的启蒙老师使“我”受到了哪些启蒙教育?
3、“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中的“宽”指的是什么?
4、从作者回忆的三件事中,你感悟到什么?
5、《老师领进门》中,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6、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7、从哪里可以看出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
8、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9、《新来的王老师》中,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10、王老师是怎样对待“ 差生”的?
11、你认为王老师的做法好吗?为什么?
五、通过学习这三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懂《忘不了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教学目标:理解这几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在小学生活中,老师的教导让我们记忆犹新,同学的笑声也永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接下来我们阅读两篇文章,《忘不了的笑声》和《作文上的红双圈》,会引起你的哪些回忆?
二、《忘不了的笑声》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体会作者的情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学生小组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① 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② 文章通过笑声表现了同学们的什么特点? ③ 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感情?④ 你知道本班同学的什么特点?能选择合适的角度把他们的特点写下来吗?
三、《作文上的红双圈》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体会作者的情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学生小组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
3、检查自学效果。① 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② 你从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想到了什么?③ 作者在文中赞颂的是什么?
四、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写写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生活、难忘的一节课或难忘的一次活动。
教学目标:能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六年了,我们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与同学一起学习、劳动、游戏。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情景,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深刻的老师、同学,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
二、拓宽思路。
1、翻阅自己近年来的日记,把自己心里特别想说的内容简要得记录下来。
2、同学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概括板书:
3、自由交流,引出要求。(1)小组讲述,老师引导学生先构思,有条理地讲述。(2)全班交流。
指名讲述:大家要注意倾听,等他讲完后,你们可以有礼貌地举手,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对他在讲台上的讲述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
在学生评议的过程中引出习作要求:(要在习作中表达出对母校、老师、同学的真情实感)写事:过程具体,融入感受。写人:事例典型,有真情实感。
4、习作指导:(1)同学们,你们的讲述很精彩。现在,你们就用笔把它们描述下来吧。在写之前,我们先读一下习作要求。
(2)指名读题,指导审题3)学习前面读过的五篇阅读文章的写法。
(4)动笔完成草稿。
三、修改并完成习作。
教师根据学生写的习作草稿,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点评优点,同时对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化建议,点评时应注意语言艺术,以褒扬和鼓励为主。
1、自改自评。(1)教师出示学生的一篇习作,请同学们找一找写得好的地方,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2)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3)用符号画出你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他同学倾听、评议。
2、互评互改。(1)交换习作。
①用赞赏的符号画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②你认为他的习作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2)再读习作,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1)指名朗读习作。(2)师生评议。
四、誊抄习作。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畅谈成长故事。教学目标:和同学们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搜集资料。教学过程:
一、畅谈成长故事。
1、导语: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啊,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2、学生在班里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3、把印象最深刻的成长故事记下来。
二、共同寻找班级的“成长足迹”。
1、搜集。内容包括照片、奖状、实物等,并与每个同学提供的材料放在一起。
2、分类整理。
3、根据材料确定纪念册的各个栏目的名称。
4、做好班级纪念册的策划,并将任务分解到各个小组或每个学生。
第六、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制作“班级纪念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经历中选取习作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习作。
3、说写结合,完成两篇习作。教学过程:
一、导语。
你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必定有些依依不舍。为了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你们每人挑选一张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汇集成一本“班级纪念册”送给母校。你们乐意吗?
二、范例及评讲。你为什么带这张照片来?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它能说明什么?先想一想,谁愿意说说?
评讲重点:有无具体内容,是否介绍清楚。板书:围绕一个意思要有具体内容,特点介绍清楚。
三、练习。
1、独立思考: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
2、小组交流,;练习口述。
四、大组交流。请各小组推荐,哪位同学说得较好? 评讲:进一步启发思维,介绍各自的特点。
五、当堂习作限定时间,快速习作。
六、相互修改。找一个朋友,征询意见,自行修改。
七、小结。
第2篇:古诗词背诵
“古诗词背诵”的使用
本册教材在最后一组——“综合性学习”后面,安排了10首古诗词背诵,包括7首古诗和3首词。这10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不要求教师像以前教学古诗那样,占用教学时间来详细讲解。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自学时,要利用每首诗词下面的注释大体了解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家长或同学,重点放在读读背背默写上。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课外古诗的背诵,而很多孩子在前五年中已经形成了背古诗的好习惯,这十首中前六首大多数孩子都能背诵,因此老师们开学之初就可以有计划地安排背诵后面四首和其它的。适宜时间再安排专题性学习课如“古诗词赏析课”“古诗诵读过关课”“分类复习古诗词”擂台赛等。
附:分类复习古诗词
一、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 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联想到: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
咏物言志诗── 《石灰吟》《竹石》 联想到:
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 写景诗──
《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 联想到: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杜甫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用这样的方法把孩子头脑中零散的珠子串起来,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背诵相关的古诗,同学间相互启迪,轻松愉悦中温习了很多古诗词。
第3篇:背诵古诗词作文
背诵古诗词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背诵古诗词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背诵古诗词作文1
午自习,黄老师走进教室,打开电脑,说:“今天我们进行古诗词初赛,请大家准备好。”同学们反应不一,有的惊讶,有的欲哭无泪,也有的兴高采烈。
老师在电脑上打开一个文件,我们看见了几个字:古诗词75首。还有一个开始键、一个停止键、一个抽中内容键和一个重新开始键。正当我纳闷是怎么回事时,黄老师点了开始键。电脑上就有数字在不停滚动,黄老师一点停止键,数字停止滚动。黄老师一点抽中内容键,上面就出现了抽中古诗的标题。能够背过关,背不出淘汰。从1小组第一个轮流。
到了我背的时候,我额头上直冒汗。前面的人只有两个背出来了,我应该也背不出吧。
电脑的屏幕上出现《古朗月行》,这个我背过。我听见孙恺直说:“《古朗月行》《古朗月行》,李思张未
第4篇:古诗词背诵挑战赛作文
古诗词背诵挑战赛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背诵挑战赛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走到四楼,我就听到了我同桌的声音。小跑进教室一看,同桌正在认真地背古诗呢。不止我的'同桌,教室里其他同学都在全神贯注地背着诗,整个教室热闹非凡。这都是因为等会两节语文课,我们班要进行古诗词背诵挑战赛,我们为了这个比赛可花了不少的时间来准备呢。
上课铃声响起来了,只见老师拿着抽签盒走进了教室,这时教室里还有同学在小声地读着诗。老师让我们停下来,并向我们说明本次古诗词背诵挑战大赛的规则:每个人按顺序上来抽签,每次抽出两张写有诗的纸条,抽出来之后直接交给老师,老师报诗的题目,然后开始背诵。总分100分,每首诗40分,背错一个字扣两分,还有20分表现分,老师要求每当有同学在背诗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听,不能吵闹。听着老师在讲台上说比赛规则,大家坐在座位上都十分紧张。
第5篇:7古诗词背诵
古诗词总复习
第一册
1、《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第二册
2、《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村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第三册
6、《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7、《山行》杜牡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9、《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e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第四册
10、《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
第6篇:七年级古诗词背诵
淮安市东城开明中学“日有所诵”之一
与经典同行(七年级版)
1、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煮豆持作羹,
第7篇:古诗词背诵总结
四年级语文古诗词背诵总结
11月29日下午,我校初二年级经过精心准备,举行了首次古诗词背诵比赛。本次活动以“诵经典诗词,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目的在于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激烈比赛,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古诗词背诵之星,此次活动,必将在学生中掀起了一次背诵古诗词、感受国学经典的热潮。
在这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1、很多学生背诗时只背正文,不知题目和作者。
2、教师古诗词背诵的热情没能很好地激发,教师中尤其是班主任、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背诵指导较欠缺。
3、在古诗词背诵活动中,浓郁的氛围没能创设,学生背诵的热情还没能激发。主要是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比较欠缺背诗词的宣传督促,活动开展期间,也缺乏学生背诵成果的展示。开展古诗词背诵活动不是一时半会的事,而是长期的持久的工作,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扬长避短,不断改进,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现将本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等奖张文博
二等奖马玲娇雷子慧
三等奖努尔达娜阿依布兰乌克拉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