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第1篇: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
任课教师:
教学方面 (一) 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2、数的运用:(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2)两位数乘两位数。3、常见的量:年、月、日。
(二) 空间与图形:1、测量:面积。2、图形与位置:位置与方向。
(三) 统计与概率:统计。
(四) 实践与综合应用:解决问题。2、数学广角。3、实践活动。
教养方面 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知识 重点 难点
1、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 两位数乘两位数。
3、 面积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1、 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多位数乘一位数,还有小数的理解与计算。
2、在多种内容的混合训练中,能够区分各部分内容,做到多而不乱,得心应手。
单元 重点知识训练目标 教法与手段 课时
1 1、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辩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 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调查 7
2 1、 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
2、 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 14
3 1、 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调查 5
单元 重点知识训练目标 教法与手段 课时
4 1、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 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进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 6
5 1、 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品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2、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调查 8
6 1、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掌握和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 9
7 1、 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 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 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 6
8 1、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调查 6
9 1、 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演示、实际操作、谈话、观察、 4
周次 教学进度
1 1-8 5 34-41 9 65-72 13 93-100 17 复习
2 9-16 6 42-49 10 73-83 14 101-107 18 复习
3 17-25 7 50-57 11 五一放假 15 108-111 19 考试
4 26-33 8 58-64 12 84-92 16 112-120 20
第2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8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万以内进位加法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三、教学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四、教学方法:
练习法、讲解法
五、板书设计:
158+645=3216+6465=6974-545=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二、教学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四、教学方法:
练习法、讲解法
五、板书设计:
89+98=56+65=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练习课
二、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三、重点难点:
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四、教学方法:
练习法、讲解法
板书设计:
798-555=564+385=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讨论法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整十整百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法简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4、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5、加法与减法简便算法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练习法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
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板书:135+48=183(元)
135
+48
183
师:看小精灵说什么?
生: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板书:加法的验算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①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生2:我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生3:我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
②做一做:教科书第27页。
③数学门诊部。
④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
175329259
+62+464+148
137843307
●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讲解法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回家调查一下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
●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会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
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⑤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实践活动:回家把昨天你调查到的情况,用验算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②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课堂小结: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第3篇:三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一、复习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提高计算能力,使其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归纳、整理和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综合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期末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心态不太稳定,急于求成失误较多,集中体现在数与代数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生对草稿本使用不当,匆忙计算容易出错,个别学生还会将乘法和加法混淆,这个毛病让学生对于求平均数中,涉及到总数上千的数计算也容易错误。在解决问题(应用题)中,一些学生往往对题目阅读和理解不够就匆匆下笔,导致失误,在比较灵活的面积问题
第4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安排(人教新课标)
教学进度表
9.1 第一周 周末放假
9.2-9.8 第二周 千米的认识 4
9.9-9.15 第三周 吨的认识、加法 4
9.16-9.22 第四周 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二)加法 4
9.23-9.29 第五周 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二)减法 4
9.30-10.6 第六周 国庆放假
10.7-10.13 第七周 验算、整理和复习4
10.14-10.20 第八周 四边形 4
10.21-10.27 第九周 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 4
10.28-11.3 第十周 有余数的除法 4
11.4-11.10 第十一周 时分秒 4 期中考试
11.11-11.17 第十二周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4
11.18-11.24 第十三周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4
11.25-12.1 第十四周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4
12.2-12.8 第十五周 整理和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4
12.9-12.15 第十六周 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 4
12.16-12.22 第十七周 数学广角、掷一掷 4
12.23-12.29 第十八周
第5篇: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东白湖镇小吴金勇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
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
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
第6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NO4
课题 连续退位的减法 课时 1 教学内容 课本第22页例1
教具学具
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退1”的减法连续退位方法,并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联系生活情景进行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连续退位的方法(哪一位上的数不够,都要向前一位退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课件出示)
80-7= 35-8= 63-4= 26-7=
42-5= 43-6= 32-9= 65-9=
竖式计算。(学生板演)
54-21=79-37=65-24=
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学习新知
(1)谈话:放暑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
课件出示例1图: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做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
提问: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我们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
问: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观察到了什么线索?
学生畅所欲言,请小组代表讲图意。
师:我们可以
第7篇:上册复习计划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一、 复习目标
1、 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有长度
和质量单位、时间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2、复习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复习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复习内容分析(▲为学生重点,●为学生掌握不够好的地方)
1、测量: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
2、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特别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
3、四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有余数的除法: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5、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第8篇: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学生整体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班里还有4名学生对于独立解决两步应用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力争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成绩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二、指导思想
1、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的动力。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3、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4、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更要深沉。
三、复习内容
1、除法。2、年、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