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1篇:第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XX县第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既是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又是加快市场经济发育、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整体效益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XX县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XX县着眼长远发展,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商贸服务、交通运输、餐饮娱乐、汽配修理等为主的第三产业,着力构建与工业化相配套、与城镇化相吻合的现代服务发展体系,使第三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三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初步呈现。以县城城区和XX省级重点示范镇为核心,充分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凭借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全方位开放、多成分竞争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初现雏形。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消费品市场始终繁荣活跃,永德宏商贸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都购物中心落户县城中心,各类批发零售市场数量增多,加快了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县域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长武县境内人流、物流迅速聚集,餐饮娱乐业不断发展壮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亭南煤矿年产量趋于稳定,苹果产业规模壮大,推动物流运输业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随着城镇住房消费各项政策的陆续出台和落实,县城住宅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商品房个人消费不断扩大,有力的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二)第三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1-
县域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稳步提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长武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为主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调带动转变。2011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亿元,同比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达到20%以上。
(三)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科技水平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使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出大批富余劳动力,加上人口自然增长使新的劳动力不断增加,城乡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一大批剩余劳动力投入进来,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大大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为顺利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改善一、二、三产结构的同时,其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商贸服务、住宿餐饮、物流配送等传统行业仍居主导地位,新兴的三产行业迅速崛起。整修维护了习仲勋革命活动旧址,红色旅游文化开始起步;房地产业日上中天,从破旧、低矮的民房,到美观大方的商住小区,连片的房地产开发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为居民营造了惬意舒心的居住环境。
二、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机遇
近年来,尽管长武县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发展水平却远远低于发达地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第三产业起步较晚,总体发展水平低;二是产业规模小,增加值占GDP份额较少,牵动县域经济总量增长的作用不强;三是第三产业中传统行业占主导地
位,新兴产业仍然处于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制约了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我们扎实有序地开展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然而,从经济总体发展对第三产业的需求来看,长武第三产业发展又有着巨大的优势和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竞争能力,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要求。长武县经济总量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财富的积累,消费结构逐渐向享受型、休闲型过渡,人们对服务产品的质量、层次、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导致消费、服务产品市场需求空前膨胀。
(二)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体制和舆论环境越来越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计划》将XX县纳入了革命老区,发展旅游业的机遇千载难逢。《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将XX县列入了14个三级城市范围,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实现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正当其时。
(三)城市扩张增容为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消费支撑。根据《XX县“十二五”规划》,XX将进一步扩大县城城区面积,到2015年,城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超过10万人。旧城拆迁改造、对违章违规建筑进行规范和拆迁、农民进城落户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吸纳农村富余人口,使城镇消费群体更为庞大。
(四)发展第三产业的区位优势明显。XX县地处陕甘交界,位于“咸铜庆平宝”五个城市的中心区域,为将XX打造成服务周边地区、辐射西北三省的陕甘交界商贸服务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在县委十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中,XX县再次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相关措施,指明了“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的发展道路。鉴于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及机遇,今后一段时间,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长武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围绕县城新区建设,坚持规模与特色并重,瞄准丹尼尔等知名商贸企业,招大引强,借力发展,加快培育服装、家纺、建材、家具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竞争力强、辐射面广的大型专业市场。以万村千乡工程、农超对接工程、镇超工程建设为契机,鼓励支持全民创业、自主创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专卖经营等新的商贸流通业态,形成以先成为核心区,以乡镇为带动区,以农村为辐射区的现代商业发展体系。力争到2016年,建成商贸流通网点4198个、商贸流通企业达到20户。
(二)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迅速完善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化解交通建设的资金难题,不断优化交通路网,为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充分利用XX苹果产业规模大、煤炭开发力度大、建筑行业市场大、商贸流通空间大的明显优势,以果品、煤炭、建材运输为重点,鼓励支持发展中、长途运输,力争2012年新增运输车辆90辆。
(三)大力发展餐饮娱乐业。抢抓彬长矿区开发建设、人流物流聚集的大好机遇,按照“催生一批、培育一批、做强一批”的思路,大力发展餐饮娱乐业。加快香丽花园国际酒店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入使用。积极支持餐饮业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扩大经营规模。引导昭仁、亭口等镇群众发展“农家乐”,不断拓宽农民
增收渠道。
(四)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文物旅游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加大开发力度,启动昭仁寺大殿维修工程和东岳庙扩建项目,完成北魏造像修复及习仲勋革命活动旧址建设任务,恢复文物古迹、革命遗址历史风貌,着力打造一批传承历史文化、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
(五)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切实加强对房地产业的指导,完善政策措施,严格规划和管理,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适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用地供应,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引导房地产企业强化自身素质,创新经营理念,拓宽发展思路,优化管理模式,树立精品意识,创造品牌优势,实施品牌战略,争取做成一批有概念、有主题、有规模的房地产项目。
(六)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重视人力资本,积极培养和引进第三产业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在各个地区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知识经济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各地对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长远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持。因此,XX第三产业要想加快发展,提高经营水平,就要注重引进第三产业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
第2篇: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三产业具有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有利于突破资源约束瓶颈,减轻环境压力,对拉动城市升值、集聚人气、解决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就XX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摸清第三产业情况,找出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采取切实措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XX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XX区强力实施“工业强区、生态名区、物流活区、人才兴区”四大战略,推动了工业和商贸物流经济迅猛发展,拉动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7%。全年完成税收4960万元,占全区税收收入的28.8%。全区物流行业实现产值2.5亿元,实现税收1100万元。物流吞吐量为460万吨,仓储面积13万平方米。全区物流企业17家,其中自开票企业11家。2007年税收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家(安阳市运输一公司、192万元,安阳市运输十分公司、160万元,安阳市运输十一分公司、164.8万元,宏刚运输公司、107万元)。大华商贸城一期已经建成运营,目前,已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实现税收1150万元。大型商贸物流市场达到5个(豫北家俱中心、商贸城食品中心、豫北金属材料市场、三家庄农贸市场、寺沟废旧家俱市场),总占地面积228亩,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年营业额达4.4亿元,形成税收2500万元。汽车市场7家(恒源汽贸、鑫源汽贸、华通汽贸、万通汽贸、大桥汽贸、福尔福汽车广场、吉星照汽车销售公司),总占地面积207万平方米,年营业额达8600万元。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37918万元,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25280万元,餐饮服务网点达148个,营业收入17696多万元,实现税收708万元。房地产业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4亿元,其中住宅投资1.8亿元。商品房屋施工面积5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4.6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7.9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31039万元。
二、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三产比重小、增速慢、贡献少。2007年全区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4.8%,比二产增速低12.7个百分点,比三次产业平均增速低7.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为6:67:27,三产占GDP的比重仅为27%,作为城区仅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4.77%。
2、新兴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传统产业比重偏大,新兴产业发育不足。商贸餐饮、运输仓储业比重大,旅游、文化等新兴的、高附加值的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3、物流仓储发展还处于低层发展阶段。物流仓储企业投入高、回报低,特别是土地成本高。如全区仓储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267亩),实现税收570余万元,亩均税收仅为2.13万元,远远低于目前XX区要求的亩均全额税收不小于8万元最低标准。
4、市场建设进展缓慢。目前全区新建市场不多,除东风金属材料市场为区划调整后新建外,其它市场均为原有市场。围绕107国道的诸多门面房没有统一规划且档次低。
5、三产大项目少,进展不快。目前正在建设的三产大项目仅有大华商贸城二期,华强文化产业项目尚在前期运作阶段。
三、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
1、XX区三产发展的不利因素。一是城市人口只有6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仅仅7平方公里。人口少、面积小,同时城市建成区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且不完善,商业不发达,不利于城市三产发展。二是XX区农村地域面积广阔,农村人口相对较多,有16万人。但是人口不集中,小城镇建设落后,基础条件差,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2、XX区三产发展的有利因素。一是辖区内有安烟、安彩、安化集团等省属大型企业以及豫北金铅、岷山公司、中原异型钢等重点企业,为发展交通物流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107国道、安林高速、省道303等公里穿境而过,梅东路、钢花路等道路正在建设,县乡公路日趋完善,基本形成了发达交通网络。同时XX区地处市郊,发展交通物流和仓储有着较大优势。三是XX区山水地貌风景独特,花木种植历史悠久,林果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业巨大的潜力和明显的优势。
3、XX区第三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从XX区三次产业比重来看:一是XX区三产比重较低。2007年XX区三次产业中三产比重为27%,比全国三产比重低12.1百分点。而发达国家的三产比重达到了60%以上,我国先进地区如广东、上海等地,三产比重也都达到了45%以上。二是XX区三产总量小。2007年三产总量为5.5亿元,贡献率仅为24.77%。就我市而言,XX区三产比重和总量都明显低于其它三个区。通过比较,XX区三产总量小、发展差距较大,但也表明了XX区三产发展有着较大的幅度空间。
4、XX区加快三产发展的重点。从XX区总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2007年XX区二产比重达到了67%。工业经济发展快速,比重高,节能减排压力很大,结构调整任务繁重,要调整经济结构必须加快三产发展。工业强区是XX区发展的主导战略,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围绕工业强区主导战略,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延伸链条,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才能尽快有效地缓解工业发展的压力和加快经济结构优化步伐,XX区三产经济应该突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结合当前三产发展的形势,针对XX区三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应该拓展空间,突出重点,抓住优势,转化劣势,挖掘潜力,加快三产发展,促进XX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拓展空间,完善三产要素。针对XX区三产发展的环境现状,加快三产发展,必须加快“三化”(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拓展三产发展空间,丰富三产发展要素。结合XX区实际,要做好“三化”建设和三产发展规划,推动“三化”和三产融合、协调发展。当前重点要加快“一区”、“一口”、“一道”建设,以城市化促进三产快速发展。“一区”即建设XX政治、经济、文化新区(区域总面积约5100亩)。要以党政综合办公楼建设为龙头,以梅东路建设和区域内商业住宅开发为两翼,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以开发促建设。“一口”即安林高速西出口工程。要积极配合市交通和规划部门搞好前期各项工作,加快项目工程进度。结合实际搞好沿线区域规划,总体上围绕生态建设,规划建设商业、住宅、仓储等区域,大力发展物流服务业。“一道”即107国道(华祥路)改造。在107国道两侧150米区域内,和市城市总体规划搞好对接,高标准规划建设物流、仓储、各类市场、商贸服务区。
2、突出重点,抓好交通物流。突出物流活区,坚持配套大工业、服务大工业的战略定位,以仓储、交通运输为重点,促进物流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区域中心。根据物流经济现状,加大物流企业引进力度,整合运输散户,改造和组建自开票公司;重点围绕安彩、安烟和岷山集团、中原异型钢等企业,以市运输一公司、十公司和玻壳运输公司为龙头,改造传统仓储基地,发展仓储物流型园区。围绕安化集团,以安化集团运输公司为龙头,发展化工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围绕马投涧贺驼煤矿和四个洗煤厂、以贺祥运输公司为龙头,发展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围绕在建新王家岭煤矿、鑫盛机床铸造厂、红岩铁合金厂,整合龙泉运输企业,发展龙泉物流经济。围绕豫北金铅、在建三丰铜带等项目,发展田村有色金属物流配送中心。巩固改造文昌汽贸市场,提高档次,引进大型汽贸经营联锁,形成西部汽车商贸中心。加强107国道有色金属市场和大坡附近各类市场建设,高标准规划,逐步形成建材市场经济发展带。注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建立全区物流信息网络,形成内部统一的物流市场,提升物流经济水平。
3、发挥优势,抓好生态旅游。XX区生态旅游发展可以归纳为“突出抓好点、建设两条线、形成一个面”的总体格局,加快建设安阳城市后花园。突出抓好点即抓好精品景观点建设。依托丰富的文物古迹和山水、生态等资源优势,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大对中国安阳腊梅园、龙泉冬枣雪枣基地、彰武水库旅游区、龙泉花卉苗木基地和九龙山云门寺、白龙潭庙等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建设两条线即抓好龙泉“中国花木之乡”旅游线路和南水北调绿化景观带建设。积极整合旅游资源,高起点规划设计,紧紧抓住龙泉花卉生态园、蜡梅园、彰武风景区等,搞好南水北调工程绿化配套景观点建设,连点成线,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辉映、优美宜人的景观线路。形成一个面即全面加快花卉游园建设。按照生产与观光相结合,以旅游促产业,以产业促生产的思路,以中国安阳蜡梅园为核心区域,充分利用龙泉花卉传统优势,依托龙泉水库、森林公园、花卉苗木种植区、冬枣雪枣采摘区和彰武水库,加大开发力度,逐步形成以旅游、观赏为主,科普、科研为辅,融生态旅游和经济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旅游区,打造安阳市后花园。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发展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加大推介力度,提高知名度,扩大辐射面,逐步创建旅游品牌,发挥旅游综合效益。
4、转化劣势,抓好城市三产。针对城市三产发展人口少、面积小的不利因素,不能仅仅依靠自身消费发展服务业,要发展外向型商贸,重点是带动性强、辐射性强、吸引力强的项目,实现发展一个项目带动一批商户,影响和调动周边地区,吸引外来投资,形成贸易集散地。当前要突出以下三个重点。一是加快大华商贸城建设,与安阳商贸城相联,逐步形成新的`日用品、家俱商贸物流商业发展中心。二是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大力发展大型购物中心,逐步形成骨干,发展连锁超市、专卖店、便民店为基础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商业网络,优化商业网点布局。三是支持专业配送、仓储经营、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型业态发展,带动城市三产经济。
5、立足发展,抓好农村三产。发展农村三产经济,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长效途径。针对农村特点,一是围绕农业生产,加强主产、主销和集散地大型批发市场建设,完善贯通城乡的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流通体系。二是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支持开展农产品加工储藏、市场营销、技术和信息咨询等服务。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规划,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生活服务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6、打造亮点,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结合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城中村改造,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以商住房为主体,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园区、街区和商务楼宇。把西南片区开发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来抓,以XX行政新区、城区主干道路开发建设为着力点,按照市场化和公司化运作模式,推动行政办公大楼、城市主干道和商业房地产开发齐头并进,逐步建成XX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娱乐休闲中心,打造安阳市西南新型城区。加快龙泉、彰武、马投涧、田村等四个小城镇建设,逐步完善区域配套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聚集发展要素,为加快三产发展提供载体和平台。城中村改造突出一村一品特色,与周边规划衔接好,融合到整体经济发展中,突出三产服务业,力争改造一个城中村,建成一个商住一体的经济街区,形成一个特色经济园区。
7、强化招商,加强三产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三产发展后劲。大力扶持北京冀东诚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兴业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锴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等物流企业;重点抓好华强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前期运作,争取早日落地建设,尽快产生效益。加强物流、仓储、商贸服务业资源整合,培育壮大三产服务业龙头企业。加强大型商业企业建设,支持大华商贸城等企业加快建设,引领商贸流通业发展。
8、积极营造三产发展的良好环境。树立“工商并重”、“抓第三产业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尤其是在当前,要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制定和落实三产发展的优惠政策,支持和扶持三产发展,推进传统服务业改造,促进第三产业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的加快发展。转变政府职能,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依法加强市场等行业管理,维护良好的发展秩序,全面推进第三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第3篇: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工商局《关于转发〈工商局办公室关于报送第三产业发展有关情况的通知〉的通知》要求,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组织落实调研工作,于2008年11月11日制定了科学可行的调研方案,组织骨干力量通过查阅历年统计报表和登记信息、电话联系相关部门采集数据、上门走访第三产业经营者进行调查了解情况等多种方式,开展了第三产业发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我区市的中心城区,濒临北部湾,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是广西既沿海又沿边的县级区,全国最大的金花茶保护基地,南珠主产地之一,中国八角之乡、肉桂之乡,总人口约XX万人。2007年进入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行列。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大好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区第三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总量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形成了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邮政电信业等为支柱,居民服务、房地产、中介服
第4篇:第三产业调研报告
桂林高新区七星区服务业
调研报告
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的先后获批,赋予了桂林市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先行先试的权力,也为我区的服务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为科学制定我区服务业的十二五规划,由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肖立华牵头组建了区服务业调研工作小组对我区的服务业进行调查摸底。调研小组由副调研员徐新能以及经贸局、统计局、商务局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11月份开始,调研小组采取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网络搜集等形式掌握了我区服务业的一手资料和数据,对我区的服务业发展情况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一、服务业“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及基本评价
(一)总量稳步增长
近年来,全区服务业总量稳步增长,贡献能力不断增强。2005~1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区别
1、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即把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而服务业的范围是以生产或提供服务来确定的。
2、按三次产业划分的第三产业是供给分类,它与第一、第二产业间是单向依赖关系;服务业同农业、制造业的划分
第5篇:第三产业发展报告
第三产业发展报告
一、2007年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2007年,我市第三产业总体上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完成投资342.61亿元,同比增长21.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8.47%;完成增加值326.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高于全市GDP增幅0.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46.84%,三次产业结构为6.47:46.69:46.84,初步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但服务业增加值仅比二产增加值多1.03亿元,还未明显领先第二产业。
在第三产业的七大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36.62亿元,同比增长6.8%;批发和零售业完成增加值58.4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完成增加值14.08亿元,同比增长8.4%;金融业完成增加值39.08亿元,同比增长9.4%;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24.01亿元,同比增长7.8%;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完成增加值58.15亿元,同比增长19.9%;非营利性服务业完成增加值95.8亿元,同比增长26.5%。
(一)第三产业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