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_微生物检查室管理制度
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微生物检查室管理制度”。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求,结合科室实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制定本制度。
一、实验室内的布置和准入
1.各实验室须合理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2.实验室工作人员、外来合作者、进修和实习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及其岗位之前必须经过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3.非实验有关人员和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
4.实验室内不得进食和饮水,或进行其它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二、工作人员资格及培训
1.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在进行独立工作前还需经主管或中级技师培训考核达到合格标准,方可开始工作。
2.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所有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
3.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被告知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
4.从事、接触一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之规定)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必须留本底血清进行相关检测,必要时进行相关免疫注射;
5.不得从事存在严重生物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感染性标本,而现有实验室条件及个人能力不具备开展检测此类标本的资质的相关实验活动。
三、生物危险标志的使用
1.二级以上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入口明显位置必须贴有生物危险标志,并注明生物安全级别。
2.所有盛装传染性物质的容器表面明显位置须贴有生物危险标志,并按所在生物安全实验室标明安全级别。
四、工作环境日常清洁消毒
每个工作日必须做好实验室环境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实验室整洁,每天用1000mg / L含氯消毒剂擦拭工作台面、桌面、地面、仪器表面和其它物面,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实验室(空气、工作台面等)不少于一次,并有记录。
五、个人自身防护
1.普通防护 个人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无菌观念,穿戴好工作衣、帽、实验操作时戴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离开实验室时工作服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区内,不得穿着工作服进入办公区等清洁区。用过工作服须定期消毒,每周至少一次。
2.特殊防护 在BSL-2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活动,在普通防护基础上还须外
加罩衫或防护服,口罩。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当微生物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应使用面部保护装置。实验室内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
六、医疗废弃物处理
1.一次性用品消毒、毁形、无害化处理加样枪头、滴管、吸管等使用后立
即放入含2000mg / L有效氯的专用容器内消毒浸泡,锐器(采血针、注射针头等)单独放专用容器(内含2000mg / L有效氯)浸泡,以上物品须浸泡24小时后毁形,放入防渗漏垃圾袋打包,专人送相关部门焚烧;手套、口罩、帽子及防护服使用后放入垃圾袋打包,专人送相关部门焚烧。
2.废弃标本处理液体标本(尿、穿剌液等)检测结束后先倒入专用桶,用
2000mg / L有效氯处理30分钟以上,倒入排污管;血液标本拧紧容器盖后放入防渗漏垃圾袋打包,专人送相关部门焚烧;粪便标本先用漂白粉处理后放入防渗漏垃圾袋打包,专人送相关部门焚烧;废弃培养物(即使无菌生长)、用无菌容器盛装标本先用压力灭菌(121℃30分钟)处理后,放入防渗漏垃圾袋打包,专人送相关部门焚烧;
3.回收物品处理回收物品使用后应单独盛装,压力灭菌(121℃30分钟)
处理后清洗,晾干。
4、记录每工作日产生的医疗废物须有详细的处理过程及去向。
5、严禁向外界出售医疗废物,危者后果自负。
七、意外事故处理
1.菌(毒)外溢在台面、地面和其它表面先作必要的自身防护(手套、防护服,必要时戴眼罩),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从外围向中心区域向纸巾上倾倒适当消毒剂,并立即覆盖周围区域。作用30分钟以上,清扫现现场。
2.菌(毒)外溢在防护服上立即进行局部消毒,更换。污染的防护服用2000mg / L有效氯浸泡30分钟以上,进行压力灭菌。
3.菌(毒)外溢到皮肤粘膜 立即停止工作,能用消毒剂的部位用消毒剂消毒,再用水冲洗15—20分钟。处理后安全撤离,视情况可进行隔离观察,适当的预防性治疗。
4.皮肤剌伤立即停止工作,对伤口进行挤血,用水冲洗15—20分钟;视
情况可进行隔离观察,适当的预防性治疗。
5.离心管破裂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关闭机器电源,停止后密闭离心桶至少30分钟,使气溶胶沉积;机器停止后发生破裂,应立即盖上盖子,并闭至少30分钟。戴口罩及结实手套,用镊子取出碎片,用镊子夹着棉球清洁污物,再用无腐蚀性且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剂处理破碎的离心管、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
6.发现相关症状 若操作者或其它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与所接触的病原微生物导致疾病类似症状,应视为可能发生实验室感染,应及时就诊,如实主诉工作性质和发病情况,采取必要的隔离防护措施。
7.意外事故报告凡出现以上意外事故,经紧急处理后,还须填写《意外事故、伤害登记表》,同时上主管部门报告,不得瞒报。
八、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在从事各种实验活动时,必须遵照执行。搞好自身防护工作,做好日常消毒灭菌工作台,医疗废物管理,并有相关记录。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最大限度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尤其杜绝重特大严重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发生意外事故应及时有效处理。
检验科
2013年01月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 则1.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制度。2.医院和科内实行对实验室的实验活动进行......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进入微生物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2.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外来参观、学习、进修人员进入实验室应得到批准......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一、生物安全管理1、实验室主任(对实验室直接负责的人员)负责制订和采用生物安全管理计划以及安全或操作手册。2、实验室安全主管(向实验室主任汇报)提......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tiger一、目的制订本规则,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实验设备安全卫生以及防止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人员......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2017版)Dr.Tiger(修订说明:CNAS-CL09实施后,对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提高了要求,对实验室人员在配制培养基过程的生物安全、高压锅的生物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