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_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2020-02-28 章程规章制度 下载本文

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

目的本制度是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作业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规范职业健康监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评价、作业环境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等的管理。

定义

职业病: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噪声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责 人事行政部

负责组织新入司人员的体检、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环境人员的体检,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负责根据体检情况合理分配员工是否从事相关岗位;

负责对存在职业禁忌症员工的合理安置和职业病员工相关待遇的办理; 安全部

负责组织对现场职业危害设施的定期检测。

各部门

负责日常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督、检查,执行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规、制度和标准。

程序规定 无

职业危害告知

公司职业危害岗位和因素

职业危害岗位:电焊、油漆、打砂、维修、电工、修箱、打磨、工装。职业危害因素:

粉尘类:电焊烟尘、打磨粉尘(铁); 化学物质类:苯、二甲苯; 物理因素:高温(中暑);

职业性皮肤病:电光性皮炎(紫外线); 职业性眼病:电光性眼炎(紫外线); 职业噪声聋:噪声。岗前告知

公司新招聘的人员(含劳务工及临时工),如涉及职业危害岗位的,应在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等方式,将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防护措施等书面告知员工。

劳务工由人事行政部监督劳务派遣公司在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将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防护措施等如实告知其所属劳务工。

作业场所告知

用工部门应在作业场所设置规范、醒目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公司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公司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职时和应急健康检查。人事行政部根据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接触水平等情况,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有计划地到法定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员工(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新进厂员工必须经职业健康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对长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组织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进行登记,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满一年以上,每年安排一次体检。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离职,可以申请职业健康体检;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90日内,可视为离职体检。员工可以选择放弃进行离岗前体检,并签订相关协议。

职业健康体检后90天内调离职业病危害岗位,离职时不得申请职业健康体检。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症和有健康损害的员工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应及时告知用工部门和员工本人,并进行复查和医学观察。辅助岗位的员工每2年由人事行政部组织进行一次健康性体检。安全部要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作业场所健康促进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健康风险评估,改善作业条件、改变员工不健康作业方式、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降低职业病风险。

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视为正常出勤,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公司承担。对于接害工龄在5年以上的有害作业人员将进行重点保护。由人力资源部每年年底进行一次工龄情况的统计,根据公司生产组织等有关情况,与用人部门协商确定后安排调岗。

不得安排未经岗前体检、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和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个人、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公司应按照相关管理规定为员工提供职业病防护用品,所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职业健康档案管理

公司应当为从事职业危害岗位人员建立并终生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接触史; 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职业性疾病诊疗、医学观察等健康资料。

人事行政部应将体检结果及时告知相关部门及个人。除职业禁忌症外,其他体检结果不得公开,确保医学资料的机密,维护员工职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体检结果存入个人健康档案保存。

人事行政部应将年度职业健康检查的资料整理归档,妥善保管,并建立职业健康体检台账(记录),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定期监督检查与考核。职业危害设备设施的管理

安全部组织对建设项目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进行识别,做好职业危害因素的治理和控制工作。

相关部门在新设备新材料导入、工艺变更、生产能力增加、新改扩建及改善活动策划时要对现场环境及人体危害程度进行先期的识别与评价,治理项目尽可能采用成熟、先进的治理技术和方法。

对生产现场由于防护措施效果不好,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各部门应及时进行整改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严禁将有害作业以外包形式交给没有防护设施的企业。安全部组织各部门确定职业危害作业点,形成《职业危害作业点明细》,并制作《职业危害作业点平面图》。

安全部每年联系卫生防疫站对各职业危害作业点进行检测,并将检验报告及时反馈各部门,对检测超标的职业危害作业点通知相应各部门进行整改;对于因设备或工艺存在困难或尚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时,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

职业病诊断应由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由三名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职业医师共同签署,并经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审核盖章后生效。

已被确诊为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者,相关的待遇由人事行政部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员工体检制度》

记录

《职业健康体检台账》(记录)由人事行政部长期保存

附录 无

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

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为了加强职业卫生和职业病和管理,加强对尘毒危害点的控制,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规定。1、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

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

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1 总则1.1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及有关权益,促进生产发展,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办法》等法律、法规......

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

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一、总则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按照公司的“分级管理、分片负责”原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保护......

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018

职业病-尘肺预防管理制度版本号:A 文件编号:工作文件-紫-2-018 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消除粉尘危害,有效地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做到安全生产,特......

12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

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JFPGW-ZZ 1.目的及要求1.1.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

《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 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 职业病
[章程规章制度]相关推荐
[章程规章制度]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