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121学习制度1_学习部规章制度1
坚持121学习制度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习部规章制度1”。
坚持“121”学习制度 提高理论武装实效
中共固原市委讲师团 杨廷文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理论学习是思想建设的先导。改革开放30年,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伟大成就,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所掌握,并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进而推动实践不断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论学习,特别是对在职党员干部来说,并非“务虚”。但长期以来,干部理论学习制度中的某些环节,及其取得的实效,值得思考。如何改善学习方式,创新学习制度,建立与时代进步、与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思维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相适应的长效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市委今年专门作出决定,要求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及其班子成员和在职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制定和落实“121”和“知道、说到、做到”学习制度。“121”和“知道、说到、做到”学习制度,就是要求在职党员干部,每两个月看一本好书,每一个月读两篇好的理论文章、写一篇好的读书笔记,达到——“知道、说到、做到”的目标。“知道”:即学习,认识事物,了解事物。主要指,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学习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精神、重要决策部署,学习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军事科技、民风民俗等,以及其变化发展情况。“说到”:即进行深入研究,广泛宣传贯彻。主要指,掌握对象的本质属性,把握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性。进一步说,要把学到的、认识到的党的思想、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整理,进行深入理解和研究,抓住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找出其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做到真学、真懂,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贯彻,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做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队和“播种机”。“做到”:就是付诸于行动,自觉进行实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是指把学到的科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中央和地方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真抓实干。这一制度,与当前正在实施的理论学习制度不是彼此否定的、相互对立的,而是对当前理论学习制度的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同时,“121”和“知道、说到、做到”相互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一个有机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其一,这是对理论学习制度必要的完善和创新。“121”和“知道、说到、做到”学习制度,是以灵活的形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新机制,是激发党员干部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就当前理论学习制度而言,无论是中心组的集中学习,还是在职党员干部的集中辅导、教育培训,都是集中在一定时间段以内的。这种学习形式,尽管时效性较强,但在理解的深度上和宣传的广度上都存在一定局限,尤其是针对党的重大思想、理论以及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决策部署来说,要做到“深入”理解和“广泛”宣传贯彻,仅靠听一两次报告、开几次学习会,仅靠媒体的宣传贯彻,是远远不够的,主要的还在于党员干部平时的自学,平时对群众的宣传贯彻上。其次,党的思想理论和精神,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着的,对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精神,只有不断学、持续学、深入学,才能把握其实质要领,才能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121”和“知道、说到、做到”学习制度,弥补和完善了集中学习制度的不足和缺憾,是对理论学习的强化,是集中学习的延伸,是对在职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坚持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必须要有一条适合人们工作节奏生活
节奏不断加快的、行之有效的途径。“121”和“知道、说到、做到”学习制度,正视在职党员干部业务工作比较繁忙的实际,把党员干部平时工作生活的时间,进行充分科学合理的利用和发掘,使学习与生活、与工作紧密衔接,成为在学习中工作生活,在生活工作中学习,实现了学习就是生活,学习就是工作的要求。
其二,是一个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化过程。当前学习制度中的理论学习,常常是上级党组织具有某种强制性的规定和要求。基本形式是,安排具体的学内容和篇目,检查学习笔记、心得体会或调研报告等的字数和篇目,督促学习计划和制度的完成和落实情况等。这项制度的不完善之处主要在于,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习主体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忽视了学习的实际效果。往往使学习者因迫于上级的要求,而“不得不学”。但学习的背后,往往会产生一些应付检查的、甚至是厌倦学习的情绪,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效果难以保证的“被动学习”。
而“121”和“知道、说到、做到”学习制度中的,每两个月“看一本好书”,每个月“读两篇好的理论文章”、“写一篇好的读书笔记”,不仅是党员干部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完全能做得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而且没有具体的强制性和规定性。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本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对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文化素养、工作能力、专业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有所帮助、有所提高的书籍。这本书,可以是哲学方面的,也可以是文化方面的,可以是理论书籍,也可以是小说、文艺、科技、历史、法律等方面的。每月看“两篇好的理论文章”的要求也很灵活。学习者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只要选择两篇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文章就可以。但对这两篇文章,要做到精读、细读,吃透精神,使自己有所提高、有所收获。每月写“一篇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是要求学习者,在读书和看理论文章的前提下,把那些使自己受到启发的、已经收获的、提高的、心灵受到震撼的、对工作有所促进的、思想有所触动的东西,尽可能地上升到理论层面写出来,并且可长可短。这样做的实际效果至少有三个:一是学习者本人对要学的东西有选择的余地;二是学习者能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学习的兴趣,在轻松中学,在兴趣中学;三是学习的实际效果比较理想。使学习者由过去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化成主动学习、我要学习,否则“我”就会落伍。
第三,是一个由主动学习到自觉实践的转化过程。制度的科学性,首先在于要符合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学习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也是有规律的。它的规律性就在于,从认识事物的现象,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21”和“知道、说到、做到”学习制度是完全符合认识的规律性的。从长期坚持看“一本好书”,读两篇“好的理论文章”,写一篇好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从——“知道”开始,日复一日,长此以往,就会形成知识的沉淀和积累。如果进一步对这些“沉淀”和“积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综合、归纳、整理,或者加工、演绎,在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自然地就会进行“再思考”、“再认识”。这样一来,认识就会“升华”,做到深入理解,把握精神实质,就会达到——“说到”。“说到”,既是深入理解、把握精神实质的过程,又是广泛宣传、深入贯彻的过程。只有真正理解了、把握了的东西,才能准确地去说、去宣传、去贯彻,才能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周围一大片、带动一大片,也才能使党的精神实质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所欢迎、所支持,并最终才能把科学理论上升到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达到——“做到”。这个过程,就是从认识事物的现象、到把握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过程,就是认识的升华,是认识的规律,是学习的内在逻辑。其中,沉淀和积累的越多,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可能性就会越大。而我们所说的理论学习,其目的,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实践。科学理论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121”制度中的“知道”、“说到”的根本目的,在于“做到”。无论是学到的、还是经过加工整理演绎得到的理论,最终都要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经过实践的检验,为了使实践获得成功。缺少了这个环节,就缺少了这一制度的内在活力,就谈不上真正坚持这一制度,就会让这个制度的科学性打了折扣。这个过程,既是科学理论产生的过程,理论创新的过程,又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当然,我们所说的这个过程,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人的理论学习都要创新理论,而是说,要通过对科学理论的学习,自觉运用、自觉实践,进而掌握实践的本质特征,减少盲目性。
第四,是好习惯、好情趣、好作风的养成过程。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务实优良的工作作风,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品德,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流,历来为人们所赞赏。它的“养成”,虽然涉及到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涉及到党员干部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涉及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但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都与平时的学习积累和生活养成息息相关。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好习惯好情趣好作风是一种生活养成,坏习惯坏情趣坏作风也是一种生活养成。从坚持每两个月看一好本书,每个月读两篇好的理论文章、写一篇好的读书笔记开始,天天如此,一如既往,长期积累,既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明白了事理、开拓了视野;又强化了道德意识,坚持道德修养,严格道德自律,注重道德积累,培养了健康的生活情趣,讲操守、重品德,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计名利,不计得失,使人的品位境界得到了提升。总之,使我们的党员干部,既丰收了“才”,又获得了“德”,做到品德高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既以自己的学识为人民的事业建了功、立了业,又以个人的品德修养为党的形象增添了光彩,这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于个人的发展进步都是有裨益的,可谓“两促进”、“双丰收”。这个过程,就是克服不良习惯、不良情趣、不良作风的过程,是干部作风不断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带动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过程。
总之,“121”和“知道、说到、做到”学习制度,既是对理论学习制度的一次重大创新,一次必要的补充完善,也是培养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干部的好的长效机制,值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
坚持学习制度。每周三下午为学习日,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工作进度检查和工作交流、工作研讨和学校有关大事通报等内容。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新技术的学习、......
如何坚持和创新党内学习制度党内学习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最基本、最经常的制度。我们党强调思想建党,十分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和业务学习。坚持、创新、完善党员、干部......
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xxx区委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活动形成了制度化。通过开......
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切实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xxx区委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习中心组理论学......
学习制度为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制定本制度。一、牢固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学习促进工作、工作推动学习的理念,在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