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_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

2020-02-28 章程规章制度 下载本文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1、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相对独立,病人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互串病房或随意外出。

2、传染病病房医院感染管理,除了按普通病房管理外,病房内部严格“三区”“两通道”,设有“缓冲间”,且应标识明确。

3、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不同病种分室收治。疑似病人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应单独安置。

4、隔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入口应设缓冲间,病室内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设独立卫生间。并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5、工作人员应严格防护规定着装。工作人员从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应洗手→戴帽子→戴口罩(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应穿隔离衣或防护服→必要时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工作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去手套→消毒双手→摘掉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于专用污染容器内)。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去口罩→去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下班)

6、非传染病区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传染病区时,应经传染病区

医务人员许可,并接受消毒隔离要求的指导。进入传染病区的化验人员、会诊医师应严格遵守各项消毒隔离制度。

7、隔离衣应专室专用,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用过用后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浸泡和擦拭消毒,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8、病室内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在无人情况下每天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进行消毒,地面和物表(如凳、柜、门把手等)保持清洁、干燥,地面每天湿试拖地,抹布、拖把等清洁用具要专区专室专用、标记醒目,用后分别洗净、消毒(抹布用250mg/L、拖布用5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冲净凉干备用。地面有明显污染时,用用吸湿材料随时去污、再用5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清洁消毒,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

9、病人使用的一次性的盆、便器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

10、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应进行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11、每季度对感染性疾病科的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消毒液进行监测。报告单存档(保管三年)。

12、严格陪客、探视管理制度,一般不设陪客、探视。病情需要时,应由床位医师签“同意”意见。对陪护、探视者先做好卫生宣教同时发放最基本防护用品等。(如鞋套、口罩等)

13、病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视为感染性医疗垃圾,置双层黄色塑料袋中,进行有效封口后专人密闭运送。严格做好医疗废物交接、登记等。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皖医弋矶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1)按照《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要求,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病科统一整合为感染性疾......

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4.9.2.1—C1 YG—019: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生效日期:年 月 日 修订日期: 2012年5月12日 一、门诊管理(一)门诊独立设区,有明显标识。(二)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

感染性疾病科终末消毒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终末消毒制度一、室内进行彻底的封闭熏蒸或紫外线照射消毒1小时。二、病人的随身用物如衣物、食具、玩具、书报等均需消毒处理后方可带出。病室消毒后,室内家具......

体检科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

体检科消毒隔离制度一、具有相对独立的健康体检场所和候检场所。二、健康体检区域布局和流程合理,环境整洁,通风良好,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要求,健康体检人员与就医......

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一、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 性疾病 制度 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 性疾病 制度
[章程规章制度]相关推荐
[章程规章制度]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