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文化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_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2020-02-27 企业文化建设 下载本文

论儒家文化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论儒家文化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

[摘要]一个企业是需要灵魂的,企业的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它引领着一种希望,指引着一个目标,明确着企业未来的理想和趋势,从某种特定的角度来说,只要企业的文化还在,整个企业就一定可以在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个社会是需要规则的,正确的思想指引就是这个社会的规则。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孔子儒家的文化思想体制始终是经久不衰的,它成为了东方乃至世界的文化经典。儒家的思想精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就是将儒家的经髓融入现代企业文化构建之中,从仁者爱人、见利思义、克己复礼、知人善任、无信不立这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把儒家思想中的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经验结合起来,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建立起优秀的管理理论,最终使中国现代企业迅速发展,茁壮成长。

[关键词] 儒家文化;企业文化;启示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早在春秋站国时期就是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空前盛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以儒家为主,兼容各家各派的思想文化体系。从此,儒家成为了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武器、理论基石,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之中大放异彩。当今社会,现代企业需要不断面临技术更新,成本增加,市场竞争等各方面压力,那么如何使企业保持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个企业是需要灵魂的,企业的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它为企业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明确着企业未来的趋势和目标,从某种特定的角度来说,一个拥有优秀文化的企业,一定可以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果我们可以把儒家文化的精华部分运用到企业管理之中,那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特指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行为、仪式符号等内容组成的文化形象。良好而有效的企业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于其文化的理念。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微观组织文化,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烙印。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制国家,其企业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英、法、德、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其企业文化

强调个人的价值观、理性与科学;日本是一个单民族国国家,社会结构长期稳定统一,思想观念具有很强的共同性,同时深受儒家“和、信、诚”伦理观念影响,其企业文化以团队精神为核心。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新中国成立之前,深受外国资本、封建官僚和买办的控制,主要是以民族资本主义为主,其企业文化具有“民生精神”。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主要是国企)受高度集权管理模式的影响,其企业文化表现为大集体观、艰苦奋斗和“官本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西方企业文化的软浸入,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复杂的选择,是全盘接受西方企业的文化还是坚持中国传统的企业精神?窃以为,文化并非一定要与国际接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应该以儒家文化之精髓为灵魂来构建。

儒家学说由孔子所创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为儒学,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儒家思想的内涵是“仁、义、礼、智、信”,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其思想及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本文主要从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角度进行浅显的分析:仁者爱人、见利思义、克己复礼、知人善任、无信不立

一、仁者爱人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主旋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仁”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对之加以新的诠释,对企业管理大有裨益。

那么,“仁”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孔子在一次与弟子的对话中就透彻的解释了“仁”的含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简简单单两个字,孔子就简单而深刻的回答出了“仁”的本质,即“仁”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平等,彼此相爱。

孔子的“仁者爱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当“仁者爱人”这种精神境界融入到我们的企业管理之中时,就是指我们应该把员工看作是有理智、有情感、有自尊心的对象,任何工作都应该以维护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也应该以人的利益为终结点。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使上下级能够理解沟通同事间能够协作合作。而这也正是人本管理所追求和倡导的。在企业中,满足人的需要,“仁”是儒家伦理哲学的中心范畴与最高道德标准。作为现代企业,要想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与知名度,应树立为国、为民,服务社会的企业理想,把仁爱之德施之于人民大

众,真诚有好的对待别的企业或客户,加强双方的沟通、理解和联系。当收到别的企业的帮助后,应当铭记不忘,寻找机会予以报答;当别人有难之时,追求卓越的企业则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其排忧解难。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广大用户的真情厚意,建立牢不可破的联系,并会得到别人的鼎力支持和忍心关照,从而促进本企业的蓬勃发展。

二、见利思义

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资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的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平合宜的道德或举动。利,则指的是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般的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得可以去取,不该取得不能占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俗话说的好:“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作为一家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义”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好未来发展之路,不断地扩大规模,成就天地人和的美好明天。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单单从企业定义中的“盈利性”三个字,我们就不难看出盈利还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多企业见利忘义,甚至为了牟取暴利铤而走险这就有悖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 义与利说到底并无必然对立, 义也是一种利, 作为“公利”的义, 强调一种集体的大义, 社会的大义。即强调应该把整体的利放在首位, 私利的追求应以不损害公利为原则。从长远利益看, “义”其公益行为必能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经济环境, 使得企业得以长久的发展。在义利观上, 儒家一方面承认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合理追求, 另一方面, 又强调这一追求必须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儒家的义利观, 正确解决了义与利的关系, 对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三、克己复礼

我们无法想象没有法律制度的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同样一个企业也需要合适的制度加以规范。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选用什么样的规章制度?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礼记·曲礼》)。即人如果没有礼,就和禽兽没有区别。“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有礼自知别于禽兽”

在现代企业里,我们可以把“复礼”理解为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克己”理解为克制

自己的主观随意性。而“克己复礼”则是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礼”就是一种规矩,就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者制度。几乎没有一个企业是在无制度的情况下实施其管理的。可以说越是成功的企业,规章制度越是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要坚决执行,无论是谁,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下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能超越于制度之上。儒家的礼制思想认为,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得礼,不同的行为规范。人人都应该尊礼守法,才可维持理想的社会秩序,国家才可以达到长治久安。

四、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短短四个字,看似简单,实则很难。能知人不易,能善任更难。就像下棋,有的人似棋盘上坚忍不拔的“马”,有些人像勇往直前的“车”人们各有各自的特点,各有各自的道路。通过知人,明确其是走哪条“道”的,再将其安排到相应的“岗”上去发挥作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要使组织发挥功效,必先使员工发挥他的专长。所以领导者在用人之前,必须要了解员工的专长。彼得·杜拉克曾经说过,有效地领导者才能使人发挥其长处,他知道人不能以弱点为基础;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唯一的目的;管理者的任务,即在于运用每一个员工的长处,作为创造共同绩效的基础。

五、无信不立

明恩溥在《中国人的气质》一书中特别强调中国商人的不诚实和彼此之间毫不信任。明恩溥的说法虽然有待商榷,但拐款潜逃、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的确层出不究,豆腐渣工程、地沟油、染色馒头、三聚氢安、假酒假药等不断冲破伦理道理底线,甚至威胁到国人的健康或生命安全也在所不惜。所以,企业信誉体系重建势在必行,要真正做到“诚招天下额,誉从信用来”。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来重视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语,形象的概括出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正所谓“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诚信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首先要赢得信誉,不要光看眼前的蝇头小利,而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身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良好的信誉不仅企业的市场形象、影响着企业的商誉。更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只有把好了“信誉”这一关,才能更好地抓住身边的每一次发展机遇,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处于不败之地。

六、总结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至今仍然对现代企业文化建立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意义,儒家的思想是以治国平天下为其最终目标,以管理者的自我修养为管理的前提条件,强化对人的内外控制。企业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修炼内功,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品德修养。因此,现代企业文化可尝试以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为背景,用传统文化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我们要把儒家思想中的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经验结合起来,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建立起优秀的管理理论,最终使中国现代企业迅速发展,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谭飞《当孔子遇上企业》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 楼宇烈 《中国的品格》 南海出版公司2009.04

[3] 于丹《论语感悟》中华书局2008.03

[4] 罗争玉《企业的智慧》 人民出版社2012.01

[5] 《四书五经》 中华书局2010.11

[6] 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 2010.032011.09

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启示

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几点启示当前中西方管理思想有着不断交流融通的趋势。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是一个博......

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

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以尊重人的人格和价值、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摄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创造和接纳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眼光、新的精神,结合当代先进的管理策略,为职工......

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首先,提出我国现代企业中存在的三个不良现象:一是,“窝里斗现象”,也就是谁都想当“老大”,结果导致窝里斗。二是,在企业文化中存在制度失控,尤其是财务上常常出现失控之类的很糟糕......

论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论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儒学,自东周春秋时期起,就开始书写她源远流长的历史。从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到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的......

儒家文化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

儒家文化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摘要 儒家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我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深具启发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

《论儒家文化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论儒家文化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 启示 儒家文化 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 启示 儒家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相关推荐
[企业文化建设]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