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煤矿企业文化科教人才文化(推荐)_煤矿企业文化理念

2020-02-28 企业文化建设 下载本文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科教人才文化(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煤矿企业文化理念”。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科教人才文化

一、理念

1、何以解忧,唯有技术;何以生忧,唯有技术。

2、集团公司和矿两级总工程师任同级行政常务副职。

3、始终追求瓦斯治理、建井技术、地压治理等在行业的领跑地位。

4、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是企业腾飞的两个翅膀。

5、技术要先进、适用、集成、节省。

6、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与资本、资金结合,才是现实生产力,否则只是潜在生产力。

7、评判技术创新的标准,一是技术新不新,特不特,好不好;二是技术是否靠得住、成本低、效率高;三是是否方法简、传得开、存得久。

8、建设好四支人才队伍,即复合型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创新型的专业技术队伍、高素质的班队长队伍和高技能的技师队伍。

9、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

10、德好是人才,有真才实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是人才,岗位不可替代的是人才。

11、基层出人才,实践出人才,艰苦环境出人才,吃苦精神出人才。

12、人才队伍是领导带出来的、指标压出来的、制度管出来的、纪律罚出来的,文化熏陶出来的。

13、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才,在使用过程中评价人才,在干事创业中培养使用提高人才。

14、现场是课堂,大拿(高技能拔尖人才)当教练,领导是老师。

15、职业技术教育倡导实学、实用、实习、实训、实践,注重技术、技能、技巧。

16、职业技术教育重在培养好工人、好技师、好班长、好队长。

二、文化现象

1、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亮于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安徽本土产

生的第一位院士。

2、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为企业一张名片,将技术服务作为

一个产业来发展,实现了技术服务的产业化、资本化。

3、淮南煤矿向政府和其他企业输出大量人才。

4、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分数线远高于同类院校,甚至一些大学本科毕业

生也到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回炉”学习煤矿专业技术。

5、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7%,位居安徽同类院校前列。

6、企业面向专业院校招聘技术工人,不使用农民工。

7、国家在淮南矿业集团建设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基地,服务整个华

东地区,主要担负重特大、特别复杂矿山事故救援。

三、成果

(一)组建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

国家先后批准在企业设立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生态环境

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深部煤炭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企业发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优势,在三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基础上,申请组建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企业为主体,针对全国煤矿安全、科学、绿色开采遇到的难题,深化产学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和组织力度,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搭建全行业研发、实验平台,将技术创新从经验式上升为探索工程理论,突出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特色,强化技术的对外输出服务。

广泛开展产学研活动。利用工程中心和瓦斯、地质、资源环境等机构平台,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煤科总院各分院、日本能源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德国鲁尔集团等开展了50多项合作研究。同时,参与承办每年一次的中国(淮南)瓦斯治理技术国际会议,目前已举办四次,世界10多个主要产煤国的专家和学者、国内重点煤矿企业等1200多人次参加会议。

(二)锤炼四支人才队伍

1、复合型的经营管理者队伍。现有中层管理以上领导人员456人。其中集团公司领导13人,副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助理10人,机关部门和二级单位正处级领导人员104人,副处级领导人员329人。

年龄结构:35岁以下的3人,占0.7%;36-40岁的22人,占4.8%;41-45岁的81人,占17.8%;46-50岁的207人,占45.4%;51-55岁的68人,占14.9%;56岁以上的75人,占16.4%。

学历结构:研究生56人,占12.3%;本科265人,占58.1%;大专125人,占27.4%;中专10人,占2.2%。

职称结构:正高级28人,占6.1%;副高级233人,占51.1%;中级163人,占35.7%;助理级及以下32人,占7%。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对于进入企业工作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给予每人2万元的“进门费”。各矿均建有“大学生公寓”,搭建人才成长的创业发展和精神需求平台,重视提拔使用。每两年召开一次科技创新大会,对完成创新项目的团队和解决重大安全生产技术难题的人员进行重奖。实行专业技术岗位津贴制,井下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月600元,中级400元,其他聘任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400元,中级200元。自2005年开始推行拔尖人才选拔,实行拔尖人才津贴制,井下岗位每人每月2000元,地面岗位每人每月1600元。截至2011年,集团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7347人,占全部职工的10.6%。其中煤矿工程技术4389人;本科及以上4088人;高级技术职称957人,中级2754人。

3、班队长队伍。取消科区的班队长任免权,上提至矿党委组织部管理。严格选拔任用条件和程序,从任用源头和过程提高标准,规范操作,理顺管理机制。强化培训,2009年到2011年对在职班队长轮训了一遍。在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煤矿主体专业中专学历班,3000人参加学习,1500人取得学历。2011年开始,建立班队长备选库,推行班队长任职资格制,对在职班队长和班队长后备人员进行培训,目前已有5000多人取得班队长任职资格证。2006年以来,共淘汰置换班队长1500多人,年度淘汰率在10%以上。

截至2011年底,集团公司共有井下生产及生产辅助班队长3792人,其中,高中技校以上学历3002人,占79.2%;具有初级工以上技能等级及职称的2376人,占62.7%;45岁以下2778人,占74%。与2006年底相比,班队长中专技校及以上学历提高了37.7%,接受过煤矿主体专业教育的增加了40%;具有

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人员比例提高了10%。年龄结构逐步优化,45周岁以下的为主体,占74%,35周岁以下人员比例约提高了10%。

4、技师队伍。自2002年以来,从淮南职业技术学院14000名毕业生中择优录用了9100人。同时委托其它专业院校订单式培养急需操作人才,企业招用3900人,彻底告别了使用农协工时代。举办技师培训班,已培养技师500多人。

集团公司现有高技能人才13880人,技师(高级技师)653人,高级工13230人。

(三)办好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大批优秀毕业生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备案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代表安徽省同类高校参加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良好”等级;2004年,学院被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教工委联合授予“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2008年成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高职;2010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学院还先后获得“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先进单位”、“全国煤炭系统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学院组织编写的《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机电》、《煤矿地质》、《矿井测量技术》等5本教材被列为煤炭高职专业核心教材。

2003年——2011年,职业技术学院共毕业学生15025人,就业人数14527人,就业率达97%。在淮南矿业集团就业的学生中,近70%已经成为企业一线的技术能手,近50%的人员已经担任科区、班队长的领导岗位。在淮南矿业集团2008年授予的100名高技能拔尖人才中,学院毕业生有65名;淮南矿业

集团2008年表彰2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学院的2名毕业生在众多名牌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榜上有名;2006年集团公司举行的万名青工技术大比武中,26名技术状元中有14名是学院毕业生。

企业对职业技术学院给予大力支持。管理支持。派出一名副总经理担任学院院长兼董事长,代表集团公司参与学院管理。除此之外,学院高度独立。资金支持。每年拨付办学经费3000万元,另外又为学校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5亿元,累计共投资近5亿元。教学支持。近年来为学院无偿调拨了价值2000多万元的设备,并将矿井和电厂作为学院煤炭主体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就业支持。优先招聘学院毕业生,大幅度提高了学院的就业率。智力支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学院授课或开展专题讲座,派出一线技术人员组成了学院的各专业专业指导委员会。特别是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也应邀担任学院特聘教授,定期开展教学活动,亲自为学生讲课。

2011年11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视察学院时指出:“现在高校存在一方面招生难,一方面就业难,对中国来讲,最缺的就是职业技术教育,办这样的学校就要有这样的设备,很有特色。很适合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煤矿企业的发展建设,淮南矿业集团创办这样的一所学校,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持。你们的学校很有特色。”

2004年2月,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全国第三次高职产学研经验交流会上说:“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于煤炭行业发展的需要,面向淮南矿业集团开展各类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走出一条‘产学合作、产学双赢’的发展道路”。2011年5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视察学院时由衷地赞叹:“只有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创办的高职院校才能有这样的条件,才能办好、办像高职院校,真正实现产学结合,为企业培养出学得好、用得上、留

得住的煤矿高技能人才”。

(四)企业及员工获得多项荣誉

1、在2004年全国煤炭教育工作会议上,企业做了经验介绍。在2010、2011年安徽省人才工作会议上,企业连续两年作为先进单位进行交流发言。

2、2002年以来,企业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成果奖12项,其中国家级4项;享受国务院津贴5人,享受省政府津贴6人;20人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上获奖;42人获得省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17人获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其中国家级2人;11人获得省级以上五一劳动奖章,其中国家级4人。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安全文化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瓦斯文化一、理念(一)一般安全理念1、安全上必须万无一失,否则一失万无。2、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发展之功抵不了安全之过,效益之功抵不了安全之过。3、工伤事故......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管理文化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管理文化一、理念1、管理体制:煤矿实行垂直管理,电力、房地产、港口等实行深度产权管理。2、领导层和机关部门主要职责:衔接市场,组织创新,制度建设,服务监管......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生态文化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生态文化一、理念1、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环境自律,趋利避害,化害为利。2、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可以统一于发展循环经济。3、大的生态环境治理坚持地企统筹,政......

煤矿企业文化

煤矿企业文化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煤矿企业在推行的一种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它是以提升人的潜意识为出发点,建立起以人为核心内容的安全文......

煤矿企业文化

一、目前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将安全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很多煤矿领导者认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寄希望于通......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科教人才文化(推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科教人才文化(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煤矿企业文化理念 企业文化 文化 淮南 煤矿企业文化理念 企业文化 文化 淮南
[企业文化建设]相关推荐
[企业文化建设]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