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文化不仅仅是企业文化[优秀]_华为企业文化的分析
华为文化不仅仅是企业文化[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华为企业文化的分析”。
华为文化,不仅仅是企业文化
更新时间:2011-5-6出处:本站原创作者:党建锋编辑录入:吴秀荣
华为文化,不仅仅是企业文化
2000年,任正非写下《华为的冬天》之时,华为的销售收入不过220亿元人民币;10年后,2010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增长了7倍,高达1852亿人民币(280.6亿美元),距离全球电信设备商巨头爱立信年308亿美元销售额仅一步之遥。是什么让华为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是他的企业战略?是他的管理模式?是他的营销策略?还是华为的企业文化?笔者认为,是以企业文化为基础的上述因素的综合体现。
提起华为的企业文化,很多人都自然联想到“狼性文化”,敏锐的市场嗅觉,严密的团队合作精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精神,共同打造出华为在通讯设备制造市场攻城拔寨、无所不能的利器。其实“利器”只是表面的工具,要真正洞悉华为卓越业绩的玄机,则要追索华为始终如一坚守的“道”,也就是弄清华为的企业文化,弄清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一、“产业报国、创新图强”的核心价值观。
通读《华为的企业文化》一书,笔者认为,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可概括为“产业报国,创新图强”。《华为基本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华为以产业报国和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公司的发展为所在社区做出贡献。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华为总裁任正非是一位有着多年军龄的军人背景的企业家。华为创业伊始,只有六名员工,两万元注册资金,办公、研发条件简陋至极,但这位有着浓厚军人血统和报国情怀的创始人,从创业初期就树立了产业报国、创新图强的深切信念,这也正是华为与一般民营企业的根本区别。
心怀高昂理想,面对残酷现实,华为人认为要在竞争激烈的通讯设备制造行业站稳脚跟,就要掌握核心技术,就要拥有自己的优势产品。不管多么困难,华为在近十年来每年都坚持拿出销售收入10%以上的资金来搞研发。华为的经营模式是,抓住机遇,靠研究开发的高投入获得产品和性能价格比的领先优势,通过大规模席卷式的市场营销,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正反馈的良性循环,充分获取“机会窗”的超额利润。
正是因为对研发的高度重视,1994年,华为就成功开发出第一代拳头产品——数字程控交换机。产品面世的喜悦还没来得及品尝,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华为就要面对如何推销产品的大难题。面对产品无人问津的可怕现状,华为人拿出了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以为客户服务为华为生存的唯一理由,通过不断努力,终于把产品从无人问津做到了“席卷式”的销售规模。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华为也催生出了独特的“利益共同体”文化。
二、“以人为本、利益均沾”的共同体文化。
华为以“产业报国、创新图强”为核心价值观构筑的上层建筑并不是空中楼阁,相反,从创业伊始,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深深植根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任正非说过,一个人追求意识形态范畴的境界,必须是物质条件在一定条件下能满足人们工作生活要求,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企业文化不是空中楼阁,保障建立基于绩效的企业文化,保障核心价值观获得员工认同,一定是以完善健全的公司规章制度和薪酬福利体系为基础的。
从华为创业初期,任正非就坚持把员工利益放在一个真实的位置上,通过基于工作绩效的员工薪酬回报体系,及在企业公开配发内部股,实现“工者有其股”,把员工与企业结成了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难能可贵的是,随着研发投入增加,产品获得市场认可,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丰厚利润滚滚而来之时,任正非和华为高层都主动稀释或出让股份,以便让新来者也能加入华为的利益共同体,这些都极大地增进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除了重视员工利益,华为更把满足客户利益放在了关乎公司生死存亡的高度上。“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客户服务”,“客户是华为之魂”,要能够通过使客户的利益实现,进行客户、企业、供应商在利益链条上的合理分解,各得其所,形成利益共同体;不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把市场做大,让合作对象都有合理的回报是华为的一贯做法,这也是华为能够挣到“大钱”的秘诀。
《华为基本法》第五条规定:“华为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我们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回报。”华为除了与客户、员工、合作者结成利益共同体,连竞争对手也被华为称为友商,华为一直在探索跟国际同行在诸多领域携手合作,力求通过合作取得共赢,分享成功,实现“和而不同、优势互补、互惠共赢”(这与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提出的“竞合”的思想不谋而合)。
正是这一整套“利益均沾、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文化,使华为能够调动起各方积极力量为我所用,能够建立起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联盟”。利益共同体文化帮助华为从早期的默默无名到迅速占领市场(华为在1997年提出组建合资公司时,允许客户参股,一方面解决了销售渠道问题,另一方面还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据统计参股客户的年分红率高达70%),从当初的六人创业的私企小作坊发展成如今产品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的世界第二大通讯设备提供商。
三、“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充满危机意识”的企业精神。
华为的企业精神包括主人翁精神、敬业精神、诚信精神、团队精神、服务精神、创新精神等,而这一系列企业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充满忧患意识”。华为一直坚持“不奋斗,华为就没有出路”的奋斗理念,从华为创业初期的“垫子文化”,到如今取得辉煌的成就,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华为人认为:“我们没有国际大公司积累了几十年的市场地位、人脉和品牌,没有什么可以依赖,只有比别人更多一点奋斗,只有在别人喝咖啡和休闲的时间努力工作,只有更加虔诚地对待客户,否则怎么能拿到订单„„客户让我们有了今天的一些市场,我们永远不要忘本,永远要以宗教般的虔诚对待我们的客户,这正是我们奋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正非说:“我们会不断改善物质条件,但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可忘记,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我们永远强调在思想上艰苦奋斗。思想上艰苦奋斗与身体上艰苦奋斗的不同点在于:思想上艰苦奋斗是勤于动脑,身体上艰苦奋斗只是手脚勤快。”
华为的奉献精神可分为若干层次,第一层次是为华为人奉献自己的价值,使自己的团队更加卓越;第二层次是为客户奉献价值:一方面通过自己的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华为采用“营销+咨询”模式,为客户提供电信运营解决方案;第三个层次是要为整个社区、整个社会奉献华为的价值。实现这个价值华为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生产优质产品,另外一个是设立各种回报社会的基金,如寒门学子奖学金等。
而华为奉献哲学的精髓则体现在:让每个员工都明白,工作上的奉献、成就其实是对自己的最高奖励;鼓励员工形成自动自发、自我充电、自我学习,视工作为快乐的工作哲学。持有这种工作哲学的员工,他的身心就会与工作融为一体,从而体验到高度的工作乐趣和成就感,也比较容易在工作上坚持创新,取得发展,做出成就。当然华为的奉献哲学是与回报机制成正比的,华为一直秉承“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回报”的合理的薪酬回报机制。
任正非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到,华为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一股危机意识,要能够在太平时期居安思危,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华为的冬天随时都会来临。如此强调危机意识并非危言耸听,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经营过程中难免产生各种风险和危机事件,如果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和危机意识,很可能就会因疏忽而导致企业覆灭或消亡。只有注重培养员工强烈的危机感,才能使他们时刻具备忧患意识,时刻以全身心状态投入到企业的生产革新中,尽早发现和消除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风险。
华为在建立企业危机感方面主要强调三方面:经常审查经营环境,找出危机所在;经常向员工表述危机;要做出一种象征危机性的行动。任正非说:“要深刻意识到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要好。”
四、超越企业文化狭义框架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华为公司建业二十多年至今,在参加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展会时,都会在公司展区上庄严地挂一面五星红旗。这不是作秀,而是体现了华为公司深切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
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出口大国和制造大国,但是,制造大国并不意味着制造强国。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前三位,但世界知识产权的97%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我国自己的产品出口真正获得的利润很低,许多工厂甚至没有自主品牌,依靠代工生产来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即便如此,强权国家在经济形势不好时,还会随时挥舞反倾销的大棒,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把市场风险强行转嫁给中国企业。要扭转这种局面,首要任务就是应该发扬民族精神,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品牌。华为总裁任正非很早就提出:“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一定要在通讯领域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民族品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
在发扬民族精神、振兴民族电子工业、创造民族品牌理论的指导教育下,华为造就了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这支“铁军”得到了优秀民族文化的感召,继承了“艰苦奋斗、乐
于奉献”的民族精神和企业精神,塑造了“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时代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拼搏进取,使华为在世界市场经济的多次波动起伏中,保持了稳健、高速的发展,终于从一个民营的通讯设备小厂,发展成如今一家令国际竞争对手寝食难安的通讯制造业巨头,创造了中国通讯产业乃至世界通讯产业的发展奇迹。
华为的诞生、成长、发展和繁荣,已经不单是一家企业的成就故事;华为文化,也已不单是局限于企业本身的企业文化,它代表着这个时代最令人骄傲的中国人产业报国的爱国精神,以民族品牌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以“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为灵魂的时代精神和企业精神,以“乐于工作、追求成就”为荣的员工职业精神。
华为总裁任正非说:“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华为始终如一坚守的艰苦奋斗文化、乐于奉献文化、敬业诚信文化、务实创新文化和团结协作文化等,为当下有些人们迷恋拜金主义、享乐文化、个人主义、价值迷失、生活空虚、追逐物欲等各种低俗文化提供了一次难能可贵的反思和学习机会。
【参考文献】
[1]陈广.华为的企业文化[M].海天出版社.2007.[2]韦华伟.文化驱动企业[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3]程东升,刘丽丽.华为真相[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铺镇2号信箱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
近几年来,随着卷烟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加入WTO对中国烟草市场的冲击,烟草行业上下形成了这样一致的观点:中国烟草要有大的作为,要能与国际烟草巨头相抗争,必须形成大品牌。卷烟......
华为: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获得生存与发展,需要企业文化作支撑。而如何打造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关键词】华为企......
序号:158学号:3111008162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2班姓名:许庆平浅谈华为的企业文化华为向来以狼性企业文化著称,甚至被管理界引为经典,华为也正是通过其独特的狼性企业文化逐步强大起......
核心文化的成功典范—华为:生生不息的原动力目录一、企业文化及企业文化建设 ..............2二、华为简介及其发展历程 ...........2(一)华为简介: ...............2(二)发展历程......
解剖华为——企业文化与华为每一个组织形式都会伴随着一种企业文化,尤其对于华为这种神话式的企业,必然有鲜明优越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本文针对华为的企业文化的特点,探讨华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