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导游词(精选7篇)_柳州古镇导游词200字
柳州导游词(精选7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柳州古镇导游词200字”。
第1篇:柳州的导游词_导游词
关于柳州的导游词3篇
柳州,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是全国唯一拥有大区铁路局总部的非省会城市。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柳州的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关于柳州的导游词范文1: 位于广西省中部的柳州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
从考古发掘到的文物来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生活着“柳江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20xx年)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称柳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此设龙城郡。
柳江绕着柳州市区回流,北岸城中心三面环水,形成一个巨大的“U”字,古籍称其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故又有“壶城”之称,也有人将它形容为一个“巨大的天然盆景”。柳州市区内外由石灰岩构成的奇山峻峰拔地而起,千姿百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而且柳州气候温和,四季长青,任何时候都很适合旅游。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全市现有工业企业2100余家,有4家企业进入国家500强,有11家进入国家大型企业行列。全市现已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即以微型汽车和中吨汽车为主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以工程机械和通用机械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以钢铁和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为主的冶金为业。以这 1 / 5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三大支柱产业和轻工、化工、造纸、建材等主导产业为龙头,柳州已经初步建立起涵盖30多个行业、4000多个品种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桂柳工”、“解放”柳特、“金嗓子”、“两面针”、“花红药业”、OVM预应力锚具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
柳州国民经济整体上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xx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7.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名列全区第一。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79亿元,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9.36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52.5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70亿元,同比增长6.0%。
柳州,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是全国唯一拥有大区铁路局总部的非省会城市。铁路网络直接联通湘、渝、黔、滇、粤五省市,是沟通大西南与华东、中南、华南地区的铁路枢纽。柳州,是中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桂海高速和梧州至贵州高速公路在柳州交汇,209、322及323国道在这里会合,柳州已经被高速公路网络所围合,向南4个小时可以直达海岸港口,向北可以贯通中、西部腹地。
柳州白莲机场达到国家4D级标准,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航线。柳州拥有国家一级口岸,五级航道,全年可无障碍通航300吨级船只,上溯可至贵州,下航可达香港、澳门。
柳州交通便利、区位优良、物产丰富,素有“桂中商埠”之美誉,2 / 5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历来是中南和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经济区位上,柳州东临粤、港、台等经济发达地区,南接北部湾、东南亚等高速发展地区,西靠云、贵、川,北抵长江中下游,由此形成背靠中南、西南,面向东南亚和东部沿海的有利区位。柳州商贸活动频繁,各类商品批发市场健全,供需两旺,物流通畅。具备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构建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的良好地理和区位优势。
柳州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先后与45多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柳州正在成为一片充满希望、充满商机的投资开发热土。
关于柳州的导游词范文2:枊州雨卜 融水苗山旖旎如画的风光,有巍巍的元宝山、莽莽的林海、飞瀑、深潭和幽洞。清清的贝江水,伴有“贝江飞虹”--铁索桥,还有寿星岩寺庙等景观。这里是天然的动植物园,第四纪冰川的孑遗植物“广西冷杉”200余株,是新发现的稀有珍贵树。这里吹笙踩堂、拉鼓、踩脚求爱、斗马、打同年等渊源流长的民俗是苗族传承千年的文化奇观,苗锦、蜡染、银饰等手工艺品是苗族文化皇冠上的明珠。
来到广西枊州雨卜民族风情旅游度假村您可以观赏到原生态的苗族风情歌舞表演,芦笙踩堂,跳竹竿,踩脚求爱,苗族婚俗,芒篙,拉鼓等游客参与 的节目,还有篝火烧烤,打油茶,坐妹,对歌宾主联欢等活动,让您度过一个难忘的良宵。您还可以看到芦笙斗马之乡 3 / 5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精彩激烈的斗马活动,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刺激的溜索,溪降,漂流,到清澈的天然游泳池中观鱼戏水。
广西枊州雨卜民族风情旅游度假村位于广西北部,交通十分方便,枝柳铁路穿县而过,公路由县城至柳州118公里,至桂林168公里,水运可直达柳州、广州。境内居住着苗、瑶、侗、壮、汉等民族。包含着苗族历史、文化和习俗积淀的民族坡会,已成为苗山各民族人民的精神坐标和文化盛会,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柳州的导游词范文3:枊州三江侗乡 三江侗乡位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毗邻地带,临河沿溪一带,会有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民舍木楼,这就是保留完整的侗乡民居,它们带有浓郁的传统民间文化和神秘色彩,令人向往。
以低山和丘陵地貌为主的三江县,属云贵高原的雪峰山、越城岭和苗岭山脉的延伸地带,县境内山岭叠翠,蜿蜒起伏;在这里生活的主体民族是侗族,占全县人口的53.6%。由于侗族同胞的衣、吃、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再加上侗乡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使三江成为桂中地区民族风情与风光旅游的一个热点。
走进柳州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不仅使人感受到浓郁奇的侗族风情,更以独特的侗族建筑艺术令人称赞。只要走进侗乡,不论向哪个寨子望去最先进入眼帘的就是风格独特、结构精巧、雄伟壮观的侗族风雨桥和鼓楼,其中,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最大,最具有代表表性,这 4 / 5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些独特的建筑与周围秀丽的自然田园园风光相交织,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5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第2篇:柳州旅游导游词
柳州旅游导游词
导读: 柳州旅游导游词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天有我陈导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希望各位能在八达岭度过愉快的一天。
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了一条“长龙”的面前,它就是-长城。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长呢!你们现在听了是不是目瞪口呆了?爬上长城你们会更大吃一惊,想去吗?那就跟我Let,s go!
亲爱的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龙”的背上,这条龙是用巨大的城砖和条石筑成的,它的背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都能并行。你们看,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t望口和射口,是供瞭望和射击用的。古时候,国家之间打仗时,我们就站在“龙”的背上。砰 啪啪“把敌人打的落花流水。
游客们,你们可以轻轻的抚摸这龙的龙磷,不过,为了保护长城不被破坏,你们千万不要用刀刻!要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下面就是烽火台,看到烽火台,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烽火戏诸侯》,周朝有个国君叫周幽王,他有一个美女叫褒似,她脾气很怪,总是不笑,幽王就想办法。于是他点着了求救信号,结果引的诸侯白来一趟,可褒姒却哈哈大笑,幽王也很开心。可是,真有敌人来进攻的时候,幽王点着了烽火,却不见人来,幽王就被杀死了。
时间如流水,一眨眼大家就要再见了,走之前我告诉大家我们公司名称”****旅游集团“,以后要旅游找我哦!
柳州旅游导游词2
各位游客好!我姓林,叫我林导游,今天去的景点叫长城,希望大家会喜欢这个地方。现在我给你们介绍一下长城,长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7月7日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长城从东边的山海关到西边的嘉峪关,共有一万多千米,你们肯定走不到尾的'。长城是用整齐的方砖和条石建筑而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整齐,像宽阔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共行。城墙外沿有两三米的成排垛子,垛子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提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一段距离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好帮手。
现在,我们站在长城上,大家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三千公斤重,那时没有火车、汽车等,就靠着无数的肩膀和手,一步一步抬上去的,多少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才建筑而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条石,我们理所当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说到长城我给大家讲一个民间故事:古代有个叫孟姜女的妇人,她的丈夫被秦始皇捉去修建长城了。过了很久的一段时间,还没回来。于是她就找到长城。到了长城,她得知丈夫早就累死在长城上了。孟姜女伤心的大哭,哭了三天三夜,把长城哭倒了一大片。
怎么样,大家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人啊,这就是有名的《孟
姜女哭长城》。现在就让大家一起自己去看看这伟大的长城吧!一个小时大家在这里集合。在玩中可以用相机留下自己美好的身影,但是请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乱扔塑料袋、矿泉水瓶、废纸、果皮等垃圾。让我们共同维护祖先留下的遗产和美丽的名胜名地吧!【柳州旅游导游词】 1.柳州景点导游词 2.柳州都乐公园导游词 3.关于柳州导游词 4.柳州鱼峰公园导游词 5.柳州鱼峰公园的导游词 6.有关柳州景点的导游词 7.柳州大龙潭公园导游词 8.柳州雀儿山公园导游词
上文是关于柳州旅游导游词,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第3篇:柳州三江导游词_导游词
柳州三江导游词
柳州是一座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柳州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橙子给大家整理的柳州三江导游词,欢迎参考!柳州三江导游词1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支柳铁路贯穿县域内的丹洲镇、老堡乡、程村乡、周坪乡、八江乡五个乡镇89公里。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有1000余年历史;文化以侗族文化为核心—— 全县36万人口中,侗族人口占了57%。获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称号并不让人意外,因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农民文化活动遍地开花,生机勃勃;农民画获得青睐也在意料当中,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
近年来,根据各乡镇民族文化活动特点,三江侗族自治县在梅林、林溪、同乐、独峒、良口等乡分别建立了“侗族大歌”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侗族刺绣”“侗族农民画 ”“侗戏 ”“侗款 ”六大传承基地,并把专业开进中小学,极大激发了当地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热情,丰富了农民朋友的业余生活。
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点有:程阳桥景区、侗族生态博物馆、三江鼓楼、丹洲景区、马胖景区、良口景区、独峒大塘坳区、孟寨景区等。
柳州三江导游词2 三江侗乡位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毗邻地带,1 / 3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临河沿溪一带,会有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民舍木楼,这就是保留完整的侗乡民居,它们带有浓郁的传统民间文化和神秘色彩,令人向往。
以低山和丘陵地貌为主的三江县,属云贵高原的雪峰山、越城岭和苗岭山脉的延伸地带,县境内山岭叠翠,蜿蜒起伏;在这里生活的主体民族是侗族,占全县人口的53.6%。由于侗族同胞的衣、吃、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再加上侗乡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使三江成为桂中地区民族风情与风光旅游的一个热点。
柳州三江导游词3 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东经108°53′~109°52′,北纬25°22′~26°2′,是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属于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山地谷地气候区。
三江侗族自治县总面积为2454平方公里,东连龙胜县、融安县,西接融水县、贵州省从江县,北靠湖南省通道县、贵州省黎平县,南邻融安县、融水县。县城古宜镇距离柳州市203公里,距桂林市167公里。
20xx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26亿元,同20xx年增长8.1%。截止20xx年初,三江侗族自治县辖15个乡(镇),总人口36.7707万(20xx年),有侗族、汉族、苗族、瑶族、壮族等民族。
三江侗族自治县著名景点有:石门冲自然生态景区、程阳八寨景 2 / 3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区、丹洲景区等。贵广高铁途经三江,设有三江南站,20xx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三江南到广州南,贵阳分别只需3.5小时、1.5小时/ 3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第4篇:柳州龙潭公园导游词
柳州龙潭公园导游词
【篇1:龙潭山公园导游词】
龙潭山公园导游词
游客们:
大家好!我叫悦悦。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去龙潭山游览,请您随身带好贵重物品,注意安全。
游客们,我先介绍一下吉林远近闻名的龙潭山。
龙潭山公园是是中国著名城市森林公园,它位于吉林省东北地区,松花江东岸,占地234公顷,始建于1957年。因山上有古池“龙潭”而得名,现在尚存1500多年前修建的高勾丽古城遗迹。一会儿我们进去的时候,会看到更详细的介绍。
看!我们已经位于龙潭山了。龙潭山山势雄伟,呈卧虎形西东走向。西路峰峦陡峭,拔地而起;东路绵延远去,没于群之中。龙潭山被近百种,一百二十余万株乔、灌木所覆盖其中百年以上古木有一百三十余株,不愧是森林公园。
游客们,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龙潭山中的龙潭,亦称水牢。
在龙潭山高勾丽城西北角最低处,是古人利用泉眼修建的贮水池。因为,传说有一条孽龙被所在潭中,铁链系与潭边一棵大树上,传说有人拉动铁链,立刻就会风云变色,潭水翻腾。故称“龙潭”。龙潭四壁以花岗石条垒砌,呈长方形。东西长52.8米;南北25.7米,水深约10米。潭水主要以山上的雨水和积雪聚集而成,又因泉下有泉眼,故水深而碧,无涨无落,终年不固。每当浩月当空,倒影荡漾湖心,吉林八景“龙潭印月”即指此处。
与水牢距离250米处,是一圆形石砌深坑,称其“旱牢”,其实是高勾丽时期古城堡储存军需物资的地窖。
好了,我们这次“龙潭山一日游”就到次结束了,请大家玩好,欢迎大家常来游玩,一定会收获更多知识的,谢谢!
【篇2:寒坑龙潭风景区导游词】
寒坑龙潭风景区导游词
导游线路:团龙青石雕—“龙潭”石刻—山门—巨龙—龙王印—龙潭—滴水廊、群臣朝圣—龙挣岩—摇摇岩—七龙卧涧、观音度鲤
【概况】 各位游客,欢迎到寒坑龙潭风景区旅游。寒坑龙潭风景区位于温岭市城南镇沿坑村,距市区南8公里,景区面积2平方公里。这里的山是北雁荡山余脉,花岗岩地质构造,呈现低山丘陵地貌,属山地峡谷型风景。当地民间传说,潘郎南嵩岩的白龙被大鹏鸟无辜啄断尾巴后,隐居在寒坑上潭,成为寒坑龙。因为寒坑龙没有了尾巴,所以不带雨,只带冰雹,它带冰雹是向大鹏鸟报复,结果,把寒坑这一带的烟叶,庄稼全砸坏了。当地的汪应龙总太公把寒坑龙告到天庭,结果天庭把寒坑龙打到了下潭。寒坑龙潭风景区布满了和“龙”有关的景点和与“龙”有关的传说,风景区的文化核心是“龙”。
【团龙青石雕】 这是青石雕刻的团龙。我国龙的雕刻形状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游龙,包括腾龙;另一类是团龙;再一类是缠龙,缠龙主要雕在殿宇的柱子上。这条青石团龙由我市长屿石工精心制成的。把团龙青石雕两侧的潭坝游道设计成一片一片的形状,表示龙鳞。大家知道,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它行云布雨,造福人间,象征幸福吉祥,兴旺发达。这条团龙在大门口迎接游客,也是对各位游客的美好祝愿。
【“龙潭”石刻】 这两个石刻篆字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刘江题写。游客们有没有注意到:“龙潭”的“谭”字不是“水”旁的“潭”而是“言”旁的“谭”。用这个“谭”字自有它的深意:“谭”字有一种解释是“修业久居”,也就是“隐居修道”的意思。传说寒坑龙从头潭开始修炼,修到这最后的第五潭的时候功德圆满了,就把这潭作为龙府永久居住,所以潭边的石刻为“龙潭”两字。
大家看,在“龙潭”石刻东边,有三个潭,这就是三潭、四潭、五潭,那三个潭是人工筑造的。三潭连成一体,两坝相隔,水从源头下来,沿途没有任何污染,水质特好,不愧是“龙宫仙府”。
【山门】 这个山门是石坊造型,由我市诗书画名士题写对联。正面外联的上联是“去笼远岫山凝翠”,下联是“瀑泻清潭水跳珠”,说的是寒坑龙潭风景区云烟缭绕,山林耸翠,瀑布飞泻,潭水跳跃的自然景观;内联的上联是“潜地腾天福涌八极”,下联是“行云布雨泽披四方”,这是对“龙”的赞颂,也说出了这里把“龙”文化作为背景的人文景观;门额是“寒
坑龙潭”四个字。这是因为风景区所在地是沿坑村,“沿海”的“沿”。那么,为什么用“寒”字而不是“沿”字?因为“寒”和“沿”温岭本地语音相同,加上“寒”字还有一个含义是“管水神仙”,和“龙”文化相合,所以把“沿”字改作“寒”字。山门前面也有两副对联和一道门额。外联的上联是“连山绝壑钟神秀”,下联是“怪石幽泉得性灵”;内联的上联是“泉洌潭清且喜为神龙邸宅”,下联是“林幽石趣居然是仙侣家乡”;门额是“龙乘是气”四字。联额说的是:龙潭风景区的青山绿水融合了龙的文化后更增添了一股灵气。
【巨龙】 山岗上这条巨龙身长71.5米,高2.8米,从龙的头颈可以进入龙的肚子里,从尾巴的地方可以出来。在巨龙上方有一块竖立的岩石,紧贴这块岩石的右上方还有一块扁圆型的岩石,这两块岩石组成一个风景,叫做“仙人撑伞”。“仙人撑伞”右边一块大岩石很像一只大象,眼睛、耳朵、鼻子、牙齿都能清楚看出,这叫“象岩”。“仙人撑伞”左边有一块岩石叫做龟岩,它很像伸着头的乌龟,在它的下面还有一只“小龟”。左边山坡上的一块岩石很像向山顶攀爬的青蛙,这就是蛙岩。这巨龙和山峰上的这么多岩景组成一幅群景图,叫做“青龙过山降甘霖,仙人撑伞赏美景,龙印华彩
映山岗,百兽沾光成仙灵”。这样一来,“蛙”成了“金蟾”,“象”成了“仙象”,“龟”也就是“神龟”了。那么,龙王印在什么地方,我们先从龙肚子里穿过,再沿溪上去就能看到。
【巨蟒问道】 请看峡谷对面的山上有一块岩石,好看一个蛇头从岩石堆中伸出来。传说蛇修道成功后成为龙。因为龙潭峡谷是龙的世界,充满龙气,这个蛇想从峡谷中的龙那里学点经验,争取早一点变成龙,所以这个景点叫做“巨蟒问道”。
【龙王印】 这块巨石就是“龙王印”,它重6000斤。传说龙王在山上的龙王庙处理事,刚要用龙王印,突然,远处山洪爆发,大水冲了龙王庙,也冲走了龙王印,龙王印被大水冲到了这个转弯的地方形成这一景观。“龙王印”三个石刻大字为我市书法家毛孝弢题写。那么,龙王印下面刻的什么字呢?只要有勇气上山,在龙挣岩就可见到龙王印下面的字,这颗印盖在龙挣岩上。信不信,大家去看了就知道。
【龙潭】 这就是龙潭,由头潭、二潭组成,头潭和二潭一上一下,由瀑布串联,瀑布终年不断,潭水清洌。头潭深2米,瀑布下有一个洞,传说寒坑龙最先就宿在这里。相传有个老头用钹去头潭舀水喝,不料钹从手中一滑,掉进无底深渊。后来有人发现,在横山的湖头井有一片钹。原来这片钹是老人掉下去的。这当然是个传说而已。这头潭、二潭的山崖上,长着很多龙须草,要是没有龙宿过,哪来那么多的龙须草呢!龙潭东边有个“三撞岩”景点,大家不妨上去看看,在那里可以居高观龙。
【滴水廊】【群臣朝圣】 大家看这条悬崖水渠,它的底是整片的岩石,上通“龙挣岩”,下通“龙潭”,这就是滴水廊。远看水渠白色的岩石中有一溜弯弯曲曲的青石,水在上面流过,叫做“青龙兜水”。在这里看对面山上,一块块岩石竖立,就像一群大臣拱手迎接布雨回来的龙王,这叫“群臣朝圣”。
【龙挣岩】 这条涧水从山上流下,到这里从一块拱形的岩石下穿过。溪涧拐了一个弯后,使右壁留有一个深1.5米左右的大坑,可以躺下一个人。传说寒坑龙睡在嵩岩顶上,被大鹏鸟吃掉尾巴,负伤后疼痛难忍,从南嵩岩龙犟门冲出,飞到这里穿过这个洞,拐弯时,龙头碰到岩壁上留下这个印痕。凹坑中还留有龙角、龙眼、龙鼻、龙须的痕迹,凹坑上面还有龙爪的痕迹呢!这个景点就叫“龙挣岩”。前面我们看到过龙王印,在这里可以看到龙王印下面刻的字,原来是“龙王玉玺”四个字。回头看我们来的路:两山相拢,形状像山门,这里环境幽深,确实是观山听水、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摇摇岩】 这里两块大岩石紧贴,中间只有一条细缝,就像大力神用剑把整块岩石劈成两片。岩石像沙发椅,只要一个人坐在左边岩上,两脚各跨一块岩石,右手轻轻推动右边的岩石,右边的这块岩石就会前后摇动。这块岩石就叫“摇摇岩”。这块“摇摇岩”经测算重6万多斤。奇怪的是,有时轻轻地推就会摇动,有时用力推它,它就不动,这个奥秘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够破解。
【七龙卧涧】【观音度鲤】 这里的溪涧也是整块岩石作为底,平整宽阔,溪水在石床上轻轻流过。有趣的是白石面上横向间隔的一道一道的青石,共有七道,远远看来,好像7条青色小龙在溪中游动,所以这里叫做“七龙卧涧”。请看山顶有一块岩石,很像朝天的鲤鱼,右边的一块岩石很像观音。这条鲤鱼已经跳过龙门,观音菩萨正在引度它成龙呢,这叫“观音度鲤”。
【结束语 】 各位游客,寒坑龙潭风景区的游览到这里就结束了,请大家在下山的时候注意安全,欢迎下次再来。
【篇3:柳州城导游词】
恩施柳州城遗址位于七里坪乡州城村柳州城。柳州城原名椅子山,讹呼柳州城,南宋开庆初年(公元1259年)至元世组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年)曾将施州州治移于此。城内属省、州级文物重点保护的宋城遗址、碑刻等古迹众多。柳州城依托其峻险秀美的山势,优美的林场风光,浓郁的乡风民俗,以及丰富的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古迹而闻名于省内外,城内西瓜碑享誉国外。恩施柳州城又名旧州城、州基山,位于恩施市城区东面约10公里的椅子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施州城址”的一部分,区内有南宋开庆初到元代至元中(公元1259-1276年)的施州城遗址,有云台观遗址,是鄂西南覃氏家族的发祥地,古城西门坎下,矗立着闻名于世的我国目前唯一一块记载农事的摩崖石刻—西瓜碑。
柳州城旅游景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约0.5公里,海拔高度为800-1006米,南部地势较平缓,有大片农田,有水库和池塘20多个。北部山势陡峭,有大小山峰20多个,森林面积达1700多亩,自然风光秀丽,冬暖夏凉,是一处旅游度假休闲胜地。一、地理位置及形势
七里乡是恩施城东郊的一个行政乡。相传很早以前,有人从恩施城的下官坡起丈量路程,经洗脚溪、公媳坡、礓碴子到此坪刚好7里路长,故名。该乡属恩施低山区,西南低,西北和东南高,中部有一道长山梁。它是恩施东郊较高的山头,也是七里乡中部制高点。站立山头,俯视四周,七里乡全境尽收眼底:溪沟河流纵横,山槽坪坝交错,良田沃土,山寨民宅,组成一幅壮丽的山河图画。
柳州城原名椅子山,因山顶中间低平,四周较高,形如一把大圈椅而名。此山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大有“一人把关,万夫莫开”之势。《恩施县志》(同治版,后同)载:“椅子山在城东十五里,宋开庆初,郡守谢昌元移州治于此,以据险要,亦名州基山,俗名旧州城,讹呼柳州城,土瓷器皿多出于此。”柳州城山体呈南北走向,南部是平地,北部是缓坡,东西两面较陡,有一段呈悬崖峭壁,南北长4000米,东西宽800米,总面积3.2平方公里,山顶有大小山峰20余座,其主峰海拔1001.5米。这里山峦起伏绵延,泉水沟溪众多,山顶建有东风水库和椅子山水库。山上植被茂密,华山松、马尾松、油松、水杉、楠木等树木郁郁葱葱。柳州城不但风景优美,而且山泉甘甜,清凉纯净,远近闻名。地下资源也丰富。享有盛名的有陶土、耐火石、翻砂、煤、磨子石、磨刀石,先后建有耐火石材料厂、陶瓷厂、焦煤厂、采石场、打砂厂。这里的磨子石,经民间工匠打制成石磨,曾作为民族工艺品赠送给外宾。
自七里镇至柳州城,有长达4公里的乡村盘山公路直达山顶,沿公路一线镶嵌着南宋(公元1253到1276年)通天洞石刻、西瓜碑、州城遗址。驱车在公路上,漫步于山村小道,寻迹于文物古迹之中,仿佛是穿过时间隧道,又返回到740多年前的南宋施州城。二、文物古迹分布
施州建治源于后周。前代在这一地区也曾设官建治,但仅是置于治所,在四川巫山、湖南沅陵、湖北荆州等“郡”辖下的“县”级行政单位。自后周起,始在当地设“州”级单位,下
辖“郡”、“县”,并为后代因袭。施州的设置,使该地逐渐成为湘鄂川黔边境地区重镇。清《太平御览》载:“北周建德二年,酋长向邹四人相率内附,置施州。”“北周建德二年”即公元573年。另据《恩施县志》载:“东晋末,恒元子诞窜蛮中,自称施王,筑城监施水,号施王,子孙袭王,至后周保定初年(公元561年)始平之。以其地置施州,乃施王屯余地。”“施王屯”又名蛮王寨,位于恩施城西2公里瓦店子,坐落于山间坪坝之中,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临施水有一出口。山如刀削,两相倾斜,形如开然城墙。本世纪60年代以来,出土了大量瓷片、陶片和铁器。隋唐五代各朝建治名称更迭无常,宋设施州并创建土城,元仍其旧,明设施州卫,清设施南府,历经1000余年,逐渐形成了以恩施作为鄂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南宋淳祐三年五月(公元1243年)庚子,诏施州筑土城及关隘60余所,地址即今象牙山及瑞狮岩,因山为之。南宋开庆初年(公元1259年),郡守谢昌元移州治于柳州城。《恩施县志》载:“谢昌元开庆元年四月乙酉知施州,自备缗钱百万,米麦千石,筑郡城有功,诏转一官。”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迁因原址。相传在迁州址时,有人曾将恩施城、大龙潭、柳州城的土各一升,进行称重比较,结果恩施城的土最重,加之临清江,故决定迁回现址。
柳州城内遗址保存较多。城内众多。城内众多山峰、山岩、沟槽名称,尚有旧施州城之格局。如:北门沟、南门槽、将军岩、玄武峰、朱雀峰。有许多山岩,当地民称雅名。如“狮抢宝”、“龙戏珠”、“崖勒马”、“凤朝阳”、“鹿含花”、“鸡冠岩”、“老鹰岩”等。现南面建筑的城墙、饮马池、云台观、宝塔,山顶的校场坝和点将台,东面的城门旧址尚可辨识。东北有县崖绝壁自成城墙,西南人工砌成的城墙保存较多,城墙垛保存仍有。点将台有一似圆形垒砌的台基,台上有大量素面筒瓦。校杨坝尚有铁柱一根,相传是当年演武厅旁的縻马桩。城内原建有寺庙两座。云台观为五进七殿,供大小佛像60余尊,殿前有六角亭、戏楼、看台等,有柱联“白云瑞雪兆州地,玉竹苍松满旧城”。云台观大约在1956年左右才予拆除。今恩施市二中退休教师王寿襄老家即在柳州城天池岭,在他孩提时代,曾跟其善大叔(庙里和尚)去过云台观。去的那天,正值中秋,天晴,见有大约300余香客坐在石桌旁看“人大戏”——《汉宫秋》。云台观后有一壁岩叫打儿岩,岩下有一古槽,求子的人在庙里烧香许愿后,再到庙后捡石块抛向石槽,若打中了便认为许愿灵验,即可生子。打中几次石块,便认为可得几子。尼姑庙建在天池岭(又名天竺山),为四合院式庙堂。西楼是尼姑室,东殿供佛像20余尊,西厢是香客憩息之所。原庙旁锣石和鼓石之间,立有清宣统年间《重修尼姑庙记》石碑一块,庙毁后多年不见。1985年,王寿襄在一农户墙基上寻得。碑文共300余字,形容了天池山、柳州城等处山峦起伏错落、山泉清纯的胜景,记载了先年李氏于此修建尼姑祠乐善好施及清宣统年间当地百姓捐资重建尼姑庙经过等。尼姑庙于1948年才拆除。
在南门口城门处,有“渐入佳景”石刻4字。南门关外,摩岩题刻一处,碑文为:“宋咸淳丙寅季冬(即公元1266年),郡守张朝宝平削险巉,拓砌此路,以便行役。”说明了当年建州城之状况。《恩施县志》载:“张宝臣,咸淳初知施州,开拓险径,人皆便之。”张宝臣即张朝宝,宝臣一或为字,一或为号。位于州城村二台坪的西瓜碑,是以高4米、宽3.5米、厚3米的自然砂岩削面镌刻而成的。刻铭框高1.49米,宽1.85米。全文如下:
郡守秦将军到此栽养万桑诸果园开修莲花池创立接客亭及种西瓜西瓜有四种内一种云头蝉儿瓜一种团西瓜一种细子儿名曰御西瓜此三种在淮南种食八十余年矣又一种回回瓜其身长大自庚子嘉熙北游带过种来外甜瓜梢瓜有数种咸淳五年在此试种种出多产满郡皆与支逸其味甚加种亦遍及乡村谷刻石于此不可不知也其瓜于二月尽则以种须是三五次埯种恐雨不调咸淳庚午孟春朐山秦
伯玉谨记
地处地鄂西地区的恩施自治州,在今天来讲,西瓜种植仅为小部分地区,而史志中更少见记叙。清代湘鄂川黔边等县撰修的地方志中均无有西瓜一名的记载,仅有民国7年(公元1918年)卷永禧所著《施州考古录》,曾记录了这一块有关西瓜种植史的碑文资料。解放后,恩施州、市文博工作者对西瓜碑进行了数次调查,发现该碑刻保存完好。它不仅对鄂西南山区瓜果种植史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是鄂西南、湖北省乃至全国都属罕见的并且最早的、完整的西瓜碑刻,明确记载了西瓜种类、种植方法、引种路线等情况。1988年,恩施自治州博物馆馆长邓辉所撰《鄂西南西瓜种植史小考》一文在《农业考古》上发表后,1990年《今日中国》将该文以日文译介到国外;1997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法制日报》、《科技日报》、《文汇报》、《中国文物报》、《湖北日报》等数十家报刊又都相继刊载、转载恩施市委宣传部全平的《恩施南宋西瓜碑》一文,再度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注。
碑文所提秦将军,应为1270年左右知施州。城内原建有将军基墓。于今50年代修东风水库时废。据咸丰《覃氏族谱》称:原世居恩施椅子山,元时迁咸丰。椅子山奉将军墓是其族祖宗。覃与秦为同音借用。
位于距七里镇1公里处通天洞内的石刻,与恩施州公安局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和七里乡中心小学毗邻。通天洞系一天然石灰岩大溶洞,坐东朝西,洞体形似张开的蛤蟆口。洞门呈半圆形,高约30米,宽约40米,因洞内正中顶部有一直径约2米的窍孔直通山顶,可见云天,故名通天洞。《恩施县志》载:“通天洞在城东10里,其洞宽敞,上有石窍通天,内有田、有溺爱、有古碑。元、明时人多题咏,即木杪仙人洞。”明代诗人沈庆有诗咏:“胜日寻芳迹,山中洞府宽。碧桃千树古,流水一溪寒。火伏丹应结,云凝龙沿蟠。登天知有路,即此跨青鸾。”诗人刘子历亦作诗云:“一窍中通小天,旁开门户揖群仙。金丹合就悬钟乳,玉粒收成废石田。残榻欲醒卢氏梦,断碑犹记至元年。游来似作寻游客,洞中桃花莫浪传。”通天洞造型独特,犹如人工雕凿一般。洞底部有两子洞,可供出入,洞左侧有清泉涌出,涓涓泉水长年不干。每当正午太阳当顶时,阳光穿过山洞窍孔,形成一束大光柱,直射洞内田中,十分壮观。原洞内有宋代以来碑刻诗文众多,惜已废。今仅存记载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郡太守王次畴侍亲游览该洞盛景的碑刻一块。清代诗人彭人檀《题木杪仙人洞》诗亦提及此事:“木杪仙人洞,出城东七里余。宋宝祐元年,清江郡守王公次畴侍其亲,挈僚佐一游,称?洞府窈深奇怪,不类人间世?。”现碑刻长80厘米,宽60厘米,碑文共89字:
宝祐元年岁在癸丑郡太守潼川王次畴侍亲游木杪仙人洞约贰车开封赵兴端郡从事重庆焦震雷清江令忠南青阳龙孙法曹橡眉山蔡昌文偕行洞府窈深奇怪不类人间世亲年八十步履如飞观者瞩目莫春十有二日
在西瓜碑所处的二台坪,尚存现代文物州城养猪场遗迹,保存有养猪用大池塘一座,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尤为珍贵的是猪场石大门保存较好,拱形门额上雕刻“农业学大寨”5字。两旁石门柱上雕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975年4月8日”。石门旁刻方形石碑一块,文为“毛主席语录:养猪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柳州城附近,还有寨沟魏晋南北朝崖墓、阳鹊坝清代黄氏墓群、活龙溪洪宪元年墓等重要文物点。根据《恩施县志》关于“清江县在卫城东十里”和“马公泉”等记载,沮江县旧址也应在通天洞一带。
三、历史背景
四、可供开发的优势条件
柳州城是恩施自治州境内具有740多年悠久历史、保存现状较好、具有重大历史、科研价值和唯一的古代城址遗址,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恩施的重要内容。1988年9月19日,恩施市人民政府将柳州城遗址及西瓜碑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12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3年,湖北省文物处处长周崇发到恩施察看文物后说:恩施有二件宝贝,一是西瓜碑,二是恩施城南门外武圣宫。1994年4月21日,恩
施自治州人民政府将通天洞石刻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5月28日,恩施市人民政府公布柳州城遗址及西瓜碑城墙残基及题刻四周50米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3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恩施南宋旧施州城——柳州城遗址及宋代碑刻文物在全州文物古迹分布网络中已形成一大特色,这是发展地方经济与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和资源。
柳州城地处恩施自治州首府城郊,交通便利,水源纯净充足,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内涵丰富。特别是在西瓜碑处看恩施城全景,在天池岭观恩施城(含红庙、龙凤一带)夜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若把柳州城作为森林公园规划并保护,将其建设成为集避暑、疗养、文物访古游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具有良好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近年以来,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已着手规划,加强了文物保护和环境建设及对外宣传。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柳州城遗址必将迎来一个璀璨的明天。
第5篇:柳州龙潭公园导游词
柳州龙潭公园导游词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柳州龙潭公园导游词,欢迎参考!柳州龙潭公园导游词1柳州龙潭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柳州十大旅游名片,素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林茂、花香之美誉。
园内林木苍翠、四周群山环抱,佳境天成,24座山峰耸立于一湖二潭四谷地之间,潭水四季恒温,每逢隆冬烟雾缭绕,形成“龙潭烟雨胜景。
园内名胜古迹、遗址众多,民俗风情浓郁,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风情风貌与秀美的自然景色浑然一体。
座落在龙潭公园内的侗乡深处、侗族风雨桥和鼓楼,是集侗家建筑群、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体验服务为一体的旅游风情点。
走进侗乡深处,热情淳朴的侗家姑娘和小伙会给你端上三道侗族油茶。
侗族打油茶始于唐代,有“侗不离茶之说。
侗族油茶久负盛名,油茶分为“苦、咸、甜三道,寓意先苦后甜,苦尽甘来。
油茶不仅口感酥脆解渴,还能治疗感冒,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除了“打油茶,还有如“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
它以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的原生态演唱形式,靠着人声模拟大自然的高山流水、鸟叫虫鸣之声,通过歌唱自然、劳动、爱情及人间友谊,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柳州龙潭公园导游词2龙潭公园又叫大龙潭景区,位于柳州市中心南面三公里的地方。
这个喀斯特石山集中的免费公园面积很大,其中景致能称得上奇山异水,碧波荡漾的湖面、随处可见的青山翠竹与桂林一些收费景点比起来也毫不逊色。
春天的桃花和秋天的桂花更是“锦上添花的一抹色彩。
龙潭公园是一个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科研、科普、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
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镜湖)二潭(龙潭、雷潭)四谷地之间。
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间汇成“龙潭古称“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
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湖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注入园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少当地人喜欢来这儿散步、锻炼身体,欣赏雷山的摩崖石刻和最经典的风雨桥,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在湖面上划船。
此外,公园内也有适合小朋友玩的小游乐场和露天游泳池,以及一些融入民族元素的侗寨、苗寨等,需另外收费。
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镜湖)二潭(龙潭、雷潭)四谷地之间。
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间汇成“龙潭古称“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
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湖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注入园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雷龙二潭水温如恒(18—22度),每逢隆冬,水汽蒸腾,烟雾缭绕,故称双潭烟雨。
雷、龙二山夹水相峙,相传雷、龙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称“龙雷胜境。
又因崖壁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贤之一的张摩崖石刻诗“山下清泉出,林间百发来。
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
“龙潭胜境仿佛蓬莱仙境。
芦笙坪上几根芦笙柱拔地而立,各柱彩雕均不雷同,或盘龙绕柱,或牛轭垂悬,或锦鸡翘羽,凡临此境,仿佛笙歌阵阵回荡山间,舞姿幢幢跃入眼帘,自擅一方之胜。
西来镜湖流水汇渊成薮,湖光山色,美女迫形,桃红柳绿,草坡起伏,满目葱笼。
风情线上的“壮乡便坐落其间,对歌亭,镇水亭隔水相望,榕树桥形动。
龙潭公园园内还建有南方少数民族的村寨、风雨桥,游人可乘矮马旅游车漫游各民族村寨,品尝风味小吃和民族菜肴,参加和观赏壮族的抛绣球、瑶族的射弩、苗族的芦笙踩堂、侗族的抢花炮、布依族的笑酒等合唱,其乐无穷。
看过”柳州龙潭公园导游词 “的还看了:1.大龙潭公园导游词2.太原龙潭公园导游词3篇3.龙潭山公园导游词范文3篇4.关于柳州的导游词3篇5.北京龙潭公园导游词
第6篇:柳州三江导游词
柳州三江导游词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柳州三江导游词,欢迎参考!柳州三江导游词1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
支柳铁路贯穿县域内的丹洲镇、老堡乡、程村乡、周坪乡、八江乡五个乡镇89公里。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有1000余年历史;文化以侗族文化为核心—— 全县36万人口中,侗族人口占了57%。
获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称号并不让人意外,因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农民文化活动遍地开花,生机勃勃;农民画获得青睐也在意料当中,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近年来,根据各乡镇民族文化活动特点,三江侗族自治县在梅林、林溪、同乐、独峒、良口等乡分别建立了“侗族大歌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侗族刺绣“侗族农民画 “侗戏 “侗款 六大传承基地,并把专业开进中小学,极大激发了当地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热情,丰富了农民朋友的业余生活。
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点有:程阳桥景区、侗族生态博物馆、三江鼓楼、丹洲景区、马胖景区、良口景区、独峒大塘坳区、孟寨景区等。
柳州三江导游词2三江侗乡位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毗邻地带,临河沿溪一带,会有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民舍木楼,这就是保留完整的侗乡民居,它们带有浓郁的传统民间文化和神秘色彩,令人向往。
以低山和丘陵地貌为主的三江县,属云贵高原的雪峰山、越城岭和苗岭山脉的延伸地带,县境内山岭叠翠,蜿蜒起伏;在这里生活的主体民族是侗族,占全县人口的53.6%。
由于侗族同胞的衣、吃、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再加上侗乡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使三江成为桂中地区民族风情与风光旅游的一个热点。
三江侗族自治县总面积为2454平方公里,东连龙胜县、融安县,西接融水县、贵州省从江县,北靠湖南省通道县、贵州省黎平县,南邻融安县、融水县。
县城古宜镇距离柳州市203公里,距桂林市167公里。
2013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26亿元,同2012年增长8.1%。
截止2014年初,三江侗族自治县辖15个乡(镇),总人口36.7707万(2010年),有侗族、汉族、苗族、瑶族、壮族等民族。
三江侗族自治县著名景点有:石门冲自然生态景区、程阳八寨景区、丹洲景区等。
贵广高铁途经三江,设有三江南站,2014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三江南到广州南,贵阳分别只需3.5小时、1.5小时看过” 柳州三江导游词 "的还看了:1.关于柳州的导游词3篇2.柳州鱼峰山导游词3篇3.柳州园博园导游词3篇
第7篇:柳州的导游词1
关于柳州的导游词范文1
关于柳州的导游词范文1:
位于广西省中部的柳州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
从考古发掘到的文物来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生活着“柳江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称柳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此设龙城郡。
柳江绕着柳州市区回流,北岸城中心三面环水,形成一个巨大的“u”字,古籍称其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故又有“壶城”之称,也有人将它形容为一个“巨大的天然盆景”。柳州市区内外由石灰岩构成的奇山峻峰拔地而起,千姿百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而且柳州气候温和,四季长青,任何时候都很适合旅游。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全市现有工业企业2100余家,有4家企业进入国家500强,有11家进入国家大型企业行列。全市现已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即以微型汽车和中吨汽车为主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以工程机械和通用机械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以钢铁和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为主的冶金为业。以这三大支柱产业和轻工、化工、造纸、建材等主导产业为龙头,柳州已经初步建立起涵盖30多个行业、4000多个品种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桂柳工”、“解放”柳特、“金嗓子”、“两面针”、“花红药业”、ovm预应力锚具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
柳州国民经济整体上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7.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名列全区第一。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79亿元,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9.36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52.5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70亿元,同比增长6.0%。
柳州,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是全国唯一拥有大区铁路局总部的非省会城市。铁路网络直接联通湘、渝、黔、滇、粤五省市,是沟通大西南与华东、中南、华南地区的铁路枢纽。
柳州,是中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桂海高速和梧州至贵州高速公路在柳州交汇,209、322及323国道在这里会合,柳州已经被高速公路网络所围合,向南4个小时可以直达海岸港口,向北可以贯通中、西部腹地。
柳州白莲机场达到国家4d级标准,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航线。柳州拥有国家一级口岸,五级航道,全年可无障碍通航300吨级船只,上溯可至贵州,下航可达香港、澳门。
柳州交通便利、区位优良、物产丰富,素有“桂中商埠”之美誉,历来是中南和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经济区位上,柳州东临粤、港、台等经济发达地区,南接北部湾、东南亚等高速发展地区,西靠云、贵、川,北抵长江中下游,由此形成背靠中南、西南,面向东南亚和东部沿海的有利区位。柳州商贸活动
频繁,各类商品批发市场健全,供需两旺,物流通畅。具备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构建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的良好地理和区位优势。
柳州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先后与45多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柳州正在成为一片充满希望、充满商机的投资开发热土。
关于柳州的导游词范文2:枊州雨卜
融水苗山旖旎如画的风光,有巍巍的元宝山、莽莽的林海、飞瀑、深潭和幽洞。清清的贝江水,伴有“贝江飞虹”--铁索桥,还有寿星岩寺庙等景观。这里是天然的动植物园,第四纪冰川的孑遗植物“广西冷杉”200余株,是新发现的稀有珍贵树。这里吹笙踩堂、拉鼓、踩脚求爱、斗马、打同年等渊源流长的民俗是苗族传承千年的文化奇观,苗锦、蜡染、银饰等手工艺品是苗族文化皇冠上的明珠。
来到广西枊州雨卜民族风情旅游度假村您可以观赏到原生态的苗族风情歌舞表演,芦笙踩堂,跳竹竿,踩脚求爱,苗族婚俗,芒篙,拉鼓等游客参与 的节目,还有篝火烧烤,打油茶,坐妹,对歌宾主联欢等活动,让您度过一个难忘的良宵。您还可以看到芦笙斗马之乡精彩激烈的斗马活动,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刺激的溜索,溪降,漂流,到清澈的天然游泳池中观鱼戏水。
广西枊州雨卜民族风情旅游度假村位于广西北部,交通十分方便,枝柳铁路穿县而过,公路由县城至柳州118公里,至桂林168公里,水运可直达柳州、广州。境内居住着苗、瑶、侗、壮、汉等民族。包含着苗族历史、文化和习俗积淀的民族坡会,已成为苗山各民族人民的精神坐标和文化盛会,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柳州的导游词范文3:枊州三江侗乡
三江侗乡位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毗邻地带,临河沿溪一带,会有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民舍木楼,这就是保留完整的侗乡民居,它们带有浓郁的传统民间文化和神秘色彩,令人向往。
以低山和丘陵地貌为主的三江县,属云贵高原的雪峰山、越城岭和苗岭山脉的延伸地带,县境内山岭叠翠,蜿蜒起伏;在这里生活的主体民族是侗族,占全县人口的53.6%。由于侗族同胞的衣、吃、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再加上侗乡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使三江成为桂中地区民族风情与风光旅游的一个热点。
走进柳州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不仅使人感受到浓郁奇的侗族风情,更以独特的侗族建筑艺术令人称赞。只要走进侗乡,不论向哪个寨子望去最先进入眼帘的就是风格独特、结构精巧、雄伟壮观的侗族风雨桥和鼓楼,其中,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最大,最具有代表表性,这些独特的建筑与周围秀丽的自然田园园风光相交织,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柳州导游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柳州景点导游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柳州三江导游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关于柳州导游词柳州,简称柳,又称壶城、龙城,中国五大汽车城之一,下面小编整理了柳州导游词,欢迎大家参考借鉴!柳州导游词从考古发掘到的文物来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生活着“柳江......
柳州旅游导游词导语: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磨难,我们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坚强的信念。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柳州旅游导游词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柳州旅游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