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精选8篇)_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2021-12-17 活动方案 下载本文

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精选8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第1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以《弟子规》为德育载体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良好行为贵在养成。人的优秀品德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染、陶冶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而国学精华是熏染、陶冶青少年的最好材料。通过对国学名言警句的诵读,青少年德性与智性共同成长,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养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居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位置,是良好校风、学风形成的关键。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并且培养学初步具有批判性思维。同时也对加强教职工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工作责任心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弟子规》是清朝人所编写的,它浓缩了我们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也是我们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

二、机构设置

“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教育活动有条不紊,富有实效,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本次活动的实施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直接规划、组织、监督活动的实施。

组长:林鸿杰校长

副组长:陈敬钦、方胜、郑伟煜、邹旭明

组员: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三、活动原则

1、坚持三结合原则,即要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通过联系、沟通和合作,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

2、坚持培训教育者原则: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对学校行政领导、班科任教师、家长三者进行培训。

3、坚持丰富多彩的原则,做到“读、抄、做、写、评、演”等环节一起抓,够采用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

4、坚持实效性原则,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

5、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不是运动,要在统一安排在逐步推进。

6、坚持学生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根据《弟子规》要求改变自己一些不良习惯,完成实践行动报告。

7、坚持各处室相配合的原则,政教处负责对家长、教职工培训,各种活动安排,制定各种考评制度、细则、检查评比,教务处负责教学安排,总务处负责后勤服务,团委会负责宣传出版,校刊《撷真》刊登优秀文章。

8、坚持实践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原则:在实践过程中,资料、案例、心得、论文收集,进行课题研究。

四、指导教师职责

1、管级领导、年级长、班主任负责对家长、学生进行动员,使他们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

2、全体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关注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态度和表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要求每个指导教师随时记录每次指导学生活动的内容、观察到的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收集,老师自己的设计意图、自己的知识更新的情况和收获体会。

4、指导教师负责各学生小组的资料保存、分析、归类,并指导学生的资料收集工作。

5、班主任老师上交教案。

五、具体实施步骤

(一)培训教育者阶段(2008年1 ~2月)

培训对象行政领导和班主任老师。1月27日、2月14日行政领导班子,分发《弟子规》学习资料,观看教育有关影碟片、讨论、读感受。2月15日全体教职工培训,2月17日班主任教师培训。行政领导承担对班主任教师培训任务。

(二)动员准备阶段:(2008年2月18日~23日)

班主任教师根据政教处的具体安排,制订出本班的计划。

(三)具体时间安排。

1、2~8周,学习主题为“孝”;

⑴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集体诵读经典,要求学生能够背诵; ⑵写一篇有关“孝”的作文;

⑶出一期以“孝”为主题的黑板报,讲一个“孝”的故事;

⑷观看《背起爸爸上学》影片、写观后感;

⑸收集现实生活中“孝”的故事;

⑹开展“孝行”活动。“孝行”活动是指导学生把“人则孝”当中的一些好的,适合的做法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要求学生每天都能把一天做的“孝事”记录下来,达到自我监督的效果;

⑺发放《弟子规生活力行表》,对照《弟子规》要求,每周一次自我评价,每月一次自我总结和家长评价;

⑻在第7周组织“孝道”为主题讲故事演讲比赛;

⑼硬笔书法比赛:抄写《弟子规》“孝”内容;

⑽每天课间操,中午2:00~2:30播放广播;

⑾计划每两周安排一个晚上组织初一级的学生家长观看《幸福人生讲座》影碟片,学习《弟子规》内容。

2、第9周总结第一阶段资料收集;

3、第10~14周学习主题“悌”;

4、第15~20周学习主题“谨”;

5、学期末,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选出“美德标兵”“孝悌之星”,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6、下学期第1~6周学习主题“信”;

7、下学期第7~12周学习主题“爱”和“仁”;

8、下学期第13~16周学习主题“学文”;

9、下学期第17~20周为比赛阶段、奖励阶段、总结阶段;

10、对教师心得、优秀论文、教案评选并评选出“优秀德育教师”。分期刊登在校刊上。

六、预期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上能有一个大的飞跃,道德规范能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做到在校是一个好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家是一个好孩子,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社会是一个好公民,能遵纪守法,富有公德心、仁爱心。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以《弟子规》为德育载体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良好行为贵在养成。人的优秀品德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染、陶冶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而国学精华是熏染、陶冶青少年的最好材料。通过对国学名言警句的诵读,青少年德性与智性共同成长,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养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居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位置,是良好校风、学风形成的关键。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并且培养学初步具有批判性思维。同时也对加强教职工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工作责任心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弟子规》是清朝人所编写的,它浓缩了我们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也是我们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

二、机构设置

“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教育活动有条不紊,富有实效,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本次活动的实施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直接规划、组织、监督活动的实施。

组长:林鸿杰校长

副组长:陈敬钦、方胜、郑伟煜、邹旭明

组员: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三、活动原则

1、坚持三结合原则,即要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通过联系、沟通和合作,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

2、坚持培训教育者原则: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对学校行政领导、班科任教师、家长三者进行培训。

3、坚持丰富多彩的原则,做到“读、抄、做、写、评、演”等环节一起抓,够采用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

4、坚持实效性原则,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

5、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不是运动,要在统一安排在逐步推进。

6、坚持学生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根据《弟子规》要求改变自己一些不良习惯,完成实践行动报告。

7、坚持各处室相配合的原则,政教处负责对家长、教职工培训,各种活动安排,制定各种考评制度、细则、检查评比,教务处负责教学安排,总务处负责后勤服务,团委会负责宣传出版,校刊《撷真》刊登优秀文章。

8、坚持实践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原则:在实践过程中,资料、案例、心得、论文收集,进行课题研究。

四、指导教师职责

1、管级领导、年级长、班主任负责对家长、学生进行动员,使他们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

2、全体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关注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态度和表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要求每个指导教师随时记录每次指导学生活动的内容、观察到的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收集,老师自己的设计意图、自己的知识更新的情况和收获体会。

4、指导教师负责各学生小组的资料保存、分析、归类,并指导学生的资料收集工作。

5、班主任老师上交教案。

五、具体实施步骤

(一)培训教育者阶段(2008年1 ~2月)

培训对象行政领导和班主任老师。1月27日、2月14日行政领导班子,分发《弟子规》学习资料,观看教育有关影碟片、讨论、读感受。2月15日全体教职工培训,2月17日班主任教师培训。行政领导承担对班主任教师培训任务。

(二)动员准备阶段:(2008年2月18日~23日)

班主任教师根据政教处的具体安排,制订出本班的计划。

(三)具体时间安排。

1、2~8周,学习主题为“孝”;

⑴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集体诵读经典,要求学生能够背诵; ⑵写一篇有关“孝”的作文;

⑶出一期以“孝”为主题的黑板报,讲一个“孝”的故事;

⑷观看《背起爸爸上学》影片、写观后感;

⑸收集现实生活中“孝”的故事;

⑹开展“孝行”活动。“孝行”活动是指导学生把“人则孝”当中的一些好的,适合的做法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要求学生每天都能把一天做的“孝事”记录下来,达到自我监督的效果;

⑺发放《弟子规生活力行表》,对照《弟子规》要求,每周一次自我评价,每月一次自我总结和家长评价;

⑻在第7周组织“孝道”为主题讲故事演讲比赛;

⑼硬笔书法比赛:抄写《弟子规》“孝”内容;

⑽每天课间操,中午2:00~2:30播放广播;

⑾计划每两周安排一个晚上组织初一级的学生家长观看《幸福人生讲座》影碟片,学习《弟子规》内容。

2、第9周总结第一阶段资料收集;

3、第10~14周学习主题“悌”;

4、第15~20周学习主题“谨”;

5、学期末,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选出“美德标兵”“孝悌之星”,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6、下学期第1~6周学习主题“信”;

7、下学期第7~12周学习主题“爱”和“仁”;

8、下学期第13~16周学习主题“学文”;

9、下学期第17~20周为比赛阶段、奖励阶段、总结阶段;

10、对教师心得、优秀论文、教案评选并评选出“优秀德育教师”。分期刊登在校刊上。

六、预期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上能有一个大的飞跃,道德规范能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做到在校是一个好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家是一个好孩子,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社会是一个好公民,能遵纪守法,富有公德心、仁爱心。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以《弟子规》为德育载体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良好行为贵在养成。人的优秀品德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染、陶冶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而国学精华是熏染、陶冶青少年的最好材料。通过对国学名言警句的诵读,青少年德性与智性共同成长,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养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居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位置,是良好校风、学风形成的关键。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并且培养学初步具有批判性思维。同时也对加强教职工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工作责任心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弟子规》是清朝人所编写的,它浓缩了我们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也是我们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

二、机构设置

“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教育活动有条不紊,富有实效,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本次活动的实施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直接规划、组织、监督活

动的实施。

组长:林鸿杰校长

副组长:陈敬钦、方胜、郑伟煜、邹旭明

组员: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三、活动原则

1、坚持三结合原则,即要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通过联系、沟通和合作,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

2、坚持培训教育者原则: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对学校行政领导、班科任教师、家长三者进行培训。

3、坚持丰富多彩的原则,做到“读、抄、做、写、评、演”等环节一起抓,够采用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

4、坚持实效性原则,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

5、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不是运动,要在统一安排在逐步推进。

6、坚持学生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根据《弟子规》要求改变自己一些不良习惯,完成实践行动报告。

7、坚持各处室相配合的原则,政教处负责对家长、教职工培训,各种活动安排,制定各种考评制度、细则、检查评比,教务处负责教学安排,总务处负责后勤服务,团委会负责宣传出版,校刊《撷真》刊登优秀文章。

8、坚持实践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原则:在实践过程中,资料、案例、心得、论文收集,进行课题研究。

四、指导教师职责

1、管级领导、年级长、班主任负责对家长、学生进行动员,使他们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

2、全体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关注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态度和表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要求每个指导教师随时记录每次指导学生活动的内容、观察到的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收集,老师自己的设计意图、自己的知识更新的情况和收获体会。

4、指导教师负责各学生小组的资料保存、分析、归类,并指导学生的资料收集工作。

5、班主任老师上交教案。

五、具体实施步骤

(一)培训教育者阶段(2008年1 ~2月)

培训对象行政领导和班主任老师。1月27日、2月14日行政领导班子,分发《弟子规》学习资料,观看教育有关影碟片、讨论、读感受。2月15日全体教职工培训,2月17日班主任教师培训。行政领导承担对班主任教师培训任务。

(二)动员准备阶段:(2008年2月18日~23日)

班主任教师根据政教处的具体安排,制订出本班的计划。

(三)具体时间安排。

1、2~8周,学习主题为“孝”;

⑴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集体诵读经典,要求学生能够背诵; ⑵写一篇有关“孝”的作文;

⑶出一期以“孝”为主题的黑板报,讲一个“孝”的故事;

⑷观看《背起爸爸上学》影片、写观后感;

⑸收集现实生活中“孝”的故事;

⑹开展“孝行”活动。“孝行”活动是指导学生把“人则孝”当中的一些好的,适合的做法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要求学生每天都能把一天做的“孝事”记录下来,达到自我监督的效

果;

⑺发放《弟子规生活力行表》,对照《弟子规》要求,每周一次自我评价,每月一次自我总结和家长评价;

⑻在第7周组织“孝道”为主题讲故事演讲比赛;

⑼硬笔书法比赛:抄写《弟子规》“孝”内容;

⑽每天课间操,中午2:00~2:30播放广播;

⑾计划每两周安排一个晚上组织初一级的学生家长观看《幸福人生讲座》影碟片,学习《弟子规》内容。

2、第9周总结第一阶段资料收集;

3、第10~14周学习主题“悌”;

4、第15~20周学习主题“谨”;

5、学期末,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选出“美德标兵”“孝悌之星”,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6、下学期第1~6周学习主题“信”;

7、下学期第7~12周学习主题“爱”和“仁”;

8、下学期第13~16周学习主题“学文”;

9、下学期第17~20周为比赛阶段、奖励阶段、总结阶段;

10、对教师心得、优秀论文、教案评选并评选出“优秀德育教师”。分期刊登在校刊上。

六、预期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上能有一个大的飞跃,道德规范能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做到在校是一个好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家是一个好孩子,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社会是一个好公民,能遵纪守法,富有公德心、仁爱心。

第2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以《弟子规》为德育载体的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良好行为贵在养成。人的优秀品德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染、学精华是熏染、陶冶青少年的最好材料。

陶冶中不知不觉形成的。

而国

通过对国学名言警句的诵读,青少年德性与智性共同成长,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养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居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位置,是良好校风、学风形成的关键。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并且培养学初步具有批判性思维。

同时也对加强教职工思想品德

是启蒙养正,教育子修养、增强工作责任心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弟子规》是清朝人所编写的,二、机构设置“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教育活动有条不紊,富有实效,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本次活动的实施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直接规划、组织、监督活动的实施。组长:林鸿杰校长副组长:陈敬钦、方胜、郑伟煜、邹旭明组员: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三、活动原则1、坚持三结合原则,即要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通过联系、沟通和合作,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2、坚持培训教育者原则: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对学校行政领导、班科任教师、家长三者进行培训。3、坚持丰富多彩的原则,做到“读、抄、做、写、评、演”等环节一起抓,够采用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4、坚持实效性原则,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5、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不是运动,要在统一安排在逐步推进。6、坚持学生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根据《弟子规》要求改变自己一些不良习惯,完成实践行动报告。7、坚持各处室相配合的原则,政教处负责对家长、教职工培训,各种活动安排,制定各种考评制度、细则、检查评比,教务处负责教学安排,总务处负责后勤服务,团委会负责宣传出版,校刊《撷真》刊登优秀文章。8、坚持实践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原则:在实践过程中,资料、案例、心得、论文收集,进行课题研究。四、指导教师职责1、管级领导、年级长、班主任负责对家长、学生进行动员,使他们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2、全体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关注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态度和表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3、要求每个指导教师随时记录每次指导学生活动的内容、观察到的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收集,老师自己的设计意图、自己的知识更新的情况和收获体会。4、指导教师负责各学生小组的资料保存、分析、归类,并指导学生的资料收集工作。5、班主任老师上交教案。五、具体实施步骤(一)培训教育者阶段(2008年1 ~2月)

它浓缩了我们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也是我们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

²¢´Ù³ÉÈ«ÐÂÊýѧѧ¿ÆµÄ·¢Õ¹£®Êýѧ¼ÒÒ²Ñо¿´¿Êýѧ£¬Ò²¾ÍÊÇÊýѧ±¾Éí£¬¶ø²»ÒÔÈκÎʵ¼ÊÓ¦ÓÃΪĿ±ê£®ËäÈ»ÓÐÐí¶à¹¤×÷ÒÔÑо¿´¿ÊýѧΪ¿ª¶Ë£¬µ«Ö®ºóÒ²Ðí»á·¢ÏÖºÏÊʵÄÓ¦Óã®ÑÇÀïÊ¿¶àµÂ°ÑÊýѧ¶¨ÒåΪ¡°ÊýÁ¿Êýѧ“£¬Õâ¸ö¶¨ÒåÖ±µ½18ÊÀ¼Í¡£´Ó19ÊÀ¼Í¿ªÊ¼£¬ÊýѧÑо¿Ô½À´Ô½Ñϸñ£¬¿ªÊ¼Éæ¼°ÓëÊýÁ¿ºÍÁ¿¶ÈÎÞÃ÷È·¹ØϵµÄȺÂÛºÍͶӰ¼¸ºÎµÈ³éÏóÖ÷Ì⣬Êýѧ¼ÒºÍÕÜѧ¼Ò¿ªÊ¼Ìá³ö¸÷ÖÖеĶ¨Òå¡£ÕâЩ¶¨ÒåÖеÄһЩǿµ÷ÁË´óÁ¿ÊýѧµÄÑÝÒïÐÔÖÊ£¬Ò»Ð©Ç¿µ÷ÁËËüµÄ³éÏóÐÔ£¬Ò»Ð©Ç¿µ÷ÊýѧÖеÄijЩ»°Ìâ¡£¼´Ê¹ÔÚרҵÈËÊ¿ÖУ¬¶ÔÊýѧµÄ¶¨ÒåҲûÓдï³É¹²Ê¶¡£ÊýѧÊÇ·ñÊÇÒÕÊõ»ò¿Æѧ£¬ÉõÖÁûÓÐÒ»ÖÂÒâ¼û¡£[8]Ðí¶àרҵÊýѧ¼Ò¶ÔÊýѧµÄ¶¨Òå²»¸ÐÐËȤ£¬»òÕßÈÏΪËüÊDz»¿É¶¨ÒåµÄ¡£ÓÐЩֻÊÇ˵£¬¡°ÊýѧÊÇÊýѧ¼Ò×öµÄ培训对象行政领导和班主任老师。1月27日、2月14日行政领导班子,分发《弟子规》学

2月15日全体教职工培训,2月17日班主习资料,观看教育有关影碟片、讨论、读感受。任教师培训。行政领导承担对班主任教师培训任务。(二)动员准备阶段:(2008年2月18日~23日)班主任教师根据政教处的具体安排,制订出本班的计划。(三)具体时间安排。1、2~8周,学习主题为“孝”;⑴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集体诵读经典,要求学生能够背诵;⑵写一篇有关“孝”的作文;⑶出一期以“孝”为主题的黑板报,讲一个“孝”的故事;⑷观看《背起爸爸上学》影片、写观后感;⑸收集现实生活中“孝”的故事;⑹开展“孝行”活动。“孝行”活动是指导学生把“人则孝”当中的一些好的,适合的做法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要求学生每天都能把一天做的“孝事”果;⑺发放《弟子规生活力行表》结和家长评价;⑻在第7周组织“孝道”为主题讲故事演讲比赛;⑼硬笔书法比赛:抄写《弟子规》⑽每天课间操,中午子规》内容。2、第9周总结第一阶段资料收集;3、第10~14周学习主题“悌”;4、第15~20周学习主题“谨”;5、学期末,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选出“美德标兵”励;6、下学期第1~6周学习主题“信”;7、下学期第7~12周学习主题“爱”和“仁”;8、下学期第13~16周学习主题“学文”;9、下学期第17~20周为比赛阶段、奖励阶段、总结阶段;10、对教师心得、优秀论文、教案评选并评选出“优秀德育教师”六、预期效果通过这次活动,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上能有一个大的飞跃,道德规范能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做到在校是一个好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家是一个好孩子,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社会是一个好公民,能遵纪守法,富有公德心、仁爱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以《弟子规》为德育载体的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良好行为贵在养成。人的优秀品德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染、学精华是熏染、陶冶青少年的最好材料。

陶冶中不知不觉形成的。

而国

通过对国学名言警句的诵读,青少年德性与智性共。分期刊登在校刊上。“孝悌之星”,并给予表彰和奖

“孝”内容;

学习《弟

2:00~2:30播放广播;,对照《弟子规》要求,每周一次自我评价,每月一次自我总

记录下来,达到自我监督的效⑾计划每两周安排一个晚上组织初一级的学生家长观看《幸福人生讲座》影碟片,同成长,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养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居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位置,是良好校风、学风形成的关键。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²¢´Ù³ÉÈ«ÐÂÊýѧѧ¿ÆµÄ·¢Õ¹£®Êýѧ¼ÒÒ²Ñо¿´¿Êýѧ£¬Ò²¾ÍÊÇÊýѧ±¾Éí£¬¶ø²»ÒÔÈκÎʵ¼ÊÓ¦ÓÃΪĿ±ê£®ËäÈ»ÓÐÐí¶à¹¤×÷ÒÔÑо¿´¿ÊýѧΪ¿ª¶Ë£¬µ«Ö®ºóÒ²Ðí»á·¢ÏÖºÏÊʵÄÓ¦Óã®ÑÇÀïÊ¿¶àµÂ°ÑÊýѧ¶¨ÒåΪ¡°ÊýÁ¿Êýѧ”£¬Õâ¸ö¶¨ÒåÖ±µ½18ÊÀ¼Í¡£´Ó19ÊÀ¼Í¿ªÊ¼£¬ÊýѧÑо¿Ô½À´Ô½Ñϸñ£¬¿ªÊ¼Éæ¼°ÓëÊýÁ¿ºÍÁ¿¶ÈÎÞÃ÷È·¹ØϵµÄȺÂÛºÍͶӰ¼¸ºÎµÈ³éÏóÖ÷Ì⣬Êýѧ¼ÒºÍÕÜѧ¼Ò¿ªÊ¼Ìá³ö¸÷ÖÖеĶ¨Òå¡£ÕâЩ¶¨ÒåÖеÄһЩǿµ÷ÁË´óÁ¿ÊýѧµÄÑÝÒïÐÔÖÊ£¬Ò»Ð©Ç¿µ÷ÁËËüµÄ³éÏóÐÔ£¬Ò»Ð©Ç¿µ÷ÊýѧÖеÄijЩ»°Ìâ¡£¼´Ê¹ÔÚרҵÈËÊ¿ÖУ¬¶ÔÊýѧµÄ¶¨ÒåҲûÓдï³É¹²Ê¶¡£ÊýѧÊÇ·ñÊÇÒÕÊõ»ò¿Æѧ£¬ÉõÖÁûÓÐÒ»ÖÂÒâ¼û¡£[8]Ðí¶àרҵÊýѧ¼Ò¶ÔÊýѧµÄ¶¨Òå²»¸ÐÐËȤ£¬»òÕßÈÏΪËüÊDz»¿É¶¨ÒåµÄ¡£ÓÐЩֻÊÇ˵£¬¡°ÊýѧÊÇÊýѧ¼Ò×öµÄ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并且培养学初步具有批判性思维。同时也对加强教职工思想品德

是启蒙养正,教育子修养、增强工作责任心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弟子规》是清朝人所编写的,二、机构设置“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教育活动有条不紊,富有实效,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本次活动的实施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直接规划、组织、监督活动的实施。组长:林鸿杰校长副组长:陈敬钦、方胜、郑伟煜、邹旭明组员: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三、活动原则1、坚持三结合原则,即要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通过联系、沟通和合作,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2、坚持培训教育者原则: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对学校行政领导、班科任教师、家长三者进行培训。3、坚持丰富多彩的原则,做到“读、抄、做、写、评、演”等环节一起抓,够采用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4、坚持实效性原则,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5、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不是运动,要在统一安排在逐步推进。6、坚持学生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根据《弟子规》要求改变自己一些不良习惯,完成实践行动报告。7、坚持各处室相配合的原则,政教处负责对家长、教职工培训,各种活动安排,制定各种考评制度、细则、检查评比,教务处负责教学安排,总务处负责后勤服务,团委会负责宣传出版,校刊《撷真》刊登优秀文章。8、坚持实践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原则:在实践过程中,资料、案例、心得、论文收集,进行课题研究。四、指导教师职责1、管级领导、年级长、班主任负责对家长、学生进行动员,使他们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2、全体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关注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态度和表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3、要求每个指导教师随时记录每次指导学生活动的内容、观察到的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收集,老师自己的设计意图、自己的知识更新的情况和收获体会。4、指导教师负责各学生小组的资料保存、分析、归类,并指导学生的资料收集工作。5、班主任老师上交教案。五、具体实施步骤(一)培训教育者阶段(2008年1 ~2月)

1月27日、2月14日行政领导班子,分发《弟子规》学

2月15日全体教职工培训,2月17日班主培训对象行政领导和班主任老师。

它浓缩了我们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也是我们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习资料,观看教育有关影碟片、讨论、读感受。任教师培训。行政领导承担对班主任教师培训任务。(二)动员准备阶段:(2008年2月18日~23日)班主任教师根据政教处的具体安排,制订出本班的计划。(三)具体时间安排。1、2~8周,学习主题为“孝”;

²¢´Ù³ÉÈ«ÐÂÊýѧѧ¿ÆµÄ·¢Õ¹£®Êýѧ¼ÒÒ²Ñо¿´¿Êýѧ£¬Ò²¾ÍÊÇÊýѧ±¾Éí£¬¶ø²»ÒÔÈκÎʵ¼ÊÓ¦ÓÃΪĿ±ê£®ËäÈ»ÓÐÐí¶à¹¤×÷ÒÔÑо¿´¿ÊýѧΪ¿ª¶Ë£¬µ«Ö®ºóÒ²Ðí»á·¢ÏÖºÏÊʵÄÓ¦Óã®ÑÇÀïÊ¿¶àµÂ°ÑÊýѧ¶¨ÒåΪ¡°ÊýÁ¿Êýѧ“£¬Õâ¸ö¶¨ÒåÖ±µ½18ÊÀ¼Í¡£´Ó19ÊÀ¼Í¿ªÊ¼£¬ÊýѧÑо¿Ô½À´Ô½Ñϸñ£¬¿ªÊ¼Éæ¼°ÓëÊýÁ¿ºÍÁ¿¶ÈÎÞÃ÷È·¹ØϵµÄȺÂÛºÍͶӰ¼¸ºÎµÈ³éÏóÖ÷Ì⣬Êýѧ¼ÒºÍÕÜѧ¼Ò¿ªÊ¼Ìá³ö¸÷ÖÖеĶ¨Òå¡£ÕâЩ¶¨ÒåÖеÄһЩǿµ÷ÁË´óÁ¿ÊýѧµÄÑÝÒïÐÔÖÊ£¬Ò»Ð©Ç¿µ÷ÁËËüµÄ³éÏóÐÔ£¬Ò»Ð©Ç¿µ÷ÊýѧÖеÄijЩ»°Ìâ¡£¼´Ê¹ÔÚרҵÈËÊ¿ÖУ¬¶ÔÊýѧµÄ¶¨ÒåҲûÓдï³É¹²Ê¶¡£ÊýѧÊÇ·ñÊÇÒÕÊõ»ò¿Æѧ£¬ÉõÖÁûÓÐÒ»ÖÂÒâ¼û¡£[8]Ðí¶àרҵÊýѧ¼Ò¶ÔÊýѧµÄ¶¨Òå²»¸ÐÐËȤ£¬»òÕßÈÏΪËüÊDz»¿É¶¨ÒåµÄ¡£ÓÐЩֻÊÇ˵£¬¡°ÊýѧÊÇÊýѧ¼Ò×öµÄ⑴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集体诵读经典,要求学生能够背诵;⑵写一篇有关“孝”的作文;⑶出一期以“孝”为主题的黑板报,讲一个“孝”的故事;⑷观看《背起爸爸上学》影片、写观后感;⑸收集现实生活中“孝”的故事;⑹开展“孝行”活动。“孝行”活动是指导学生把“人则孝”当中的一些好的,适合的做法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要求学生每天都能把一天做的“孝事”果;⑺发放《弟子规生活力行表》结和家长评价;⑻在第7周组织“孝道”为主题讲故事演讲比赛;⑼硬笔书法比赛:抄写《弟子规》⑽每天课间操,中午子规》内容。2、第9周总结第一阶段资料收集;3、第10~14周学习主题“悌”;4、第15~20周学习主题“谨”;5、学期末,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选出“美德标兵”励;6、下学期第1~6周学习主题“信”;7、下学期第7~12周学习主题“爱”和“仁”;8、下学期第13~16周学习主题“学文”;9、下学期第17~20周为比赛阶段、奖励阶段、总结阶段;10、对教师心得、优秀论文、教案评选并评选出“优秀德育教师”六、预期效果通过这次活动,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上能有一个大的飞跃,道德规范能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做到在校是一个好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家是一个好孩子,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社会是一个好公民,能遵纪守法,富有公德心、仁爱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以《弟子规》为德育载体的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良好行为贵在养成。人的优秀品德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染、学精华是熏染、陶冶青少年的最好材料。

陶冶中不知不觉形成的。

而国

通过对国学名言警句的诵读,青少年德性与智性共。分期刊登在校刊上。“孝悌之星”,并给予表彰和奖

“孝”内容;

学习《弟

2:00~2:30播放广播;,对照《弟子规》要求,每周一次自我评价,每月一次自我总

记录下来,达到自我监督的效⑾计划每两周安排一个晚上组织初一级的学生家长观看《幸福人生讲座》影碟片,同成长,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养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居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位置,是良好校风、学风形成的关键。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并且培养学初步具有批判性思维。

同时也对加强教职工思想品德

是启蒙养正,教育子修养、增强工作责任心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弟子规》是清朝人所编写的,二、机构设置“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教育活动有条不紊,富有实效,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本次活动的实施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直接规划、组织、监督活

它浓缩了我们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也是我们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

²¢´Ù³ÉÈ«ÐÂÊýѧѧ¿ÆµÄ·¢Õ¹£®Êýѧ¼ÒÒ²Ñо¿´¿Êýѧ£¬Ò²¾ÍÊÇÊýѧ±¾Éí£¬¶ø²»ÒÔÈκÎʵ¼ÊÓ¦ÓÃΪĿ±ê£®ËäÈ»ÓÐÐí¶à¹¤×÷ÒÔÑо¿´¿ÊýѧΪ¿ª¶Ë£¬µ«Ö®ºóÒ²Ðí»á·¢ÏÖºÏÊʵÄÓ¦Óã®ÑÇÀïÊ¿¶àµÂ°ÑÊýѧ¶¨ÒåΪ¡°ÊýÁ¿Êýѧ”£¬Õâ¸ö¶¨ÒåÖ±µ½18ÊÀ¼Í¡£´Ó19ÊÀ¼Í¿ªÊ¼£¬ÊýѧÑо¿Ô½À´Ô½Ñϸñ£¬¿ªÊ¼Éæ¼°ÓëÊýÁ¿ºÍÁ¿¶ÈÎÞÃ÷È·¹ØϵµÄȺÂÛºÍͶӰ¼¸ºÎµÈ³éÏóÖ÷Ì⣬Êýѧ¼ÒºÍÕÜѧ¼Ò¿ªÊ¼Ìá³ö¸÷ÖÖеĶ¨Òå¡£ÕâЩ¶¨ÒåÖеÄһЩǿµ÷ÁË´óÁ¿ÊýѧµÄÑÝÒïÐÔÖÊ£¬Ò»Ð©Ç¿µ÷ÁËËüµÄ³éÏóÐÔ£¬Ò»Ð©Ç¿µ÷ÊýѧÖеÄijЩ»°Ìâ¡£¼´Ê¹ÔÚרҵÈËÊ¿ÖУ¬¶ÔÊýѧµÄ¶¨ÒåҲûÓдï³É¹²Ê¶¡£ÊýѧÊÇ·ñÊÇÒÕÊõ»ò¿Æѧ£¬ÉõÖÁûÓÐÒ»ÖÂÒâ¼û¡£[8]Ðí¶àרҵÊýѧ¼Ò¶ÔÊýѧµÄ¶¨Òå²»¸ÐÐËȤ£¬»òÕßÈÏΪËüÊDz»¿É¶¨ÒåµÄ¡£ÓÐЩֻÊÇ˵£¬¡°ÊýѧÊÇÊýѧ¼Ò×öµÄ动的实施。组长:林鸿杰校长副组长:陈敬钦、方胜、郑伟煜、邹旭明组员: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三、活动原则1、坚持三结合原则,即要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通过联系、沟通和合作,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2、坚持培训教育者原则: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对学校行政领导、班科任教师、家长三者进行培训。3、坚持丰富多彩的原则,做到“读、抄、做、写、评、演”等环节一起抓,够采用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4、坚持实效性原则,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5、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不是运动,要在统一安排在逐步推进。6、坚持学生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根据《弟子规》要求改变自己一些不良习惯,完成实践行动报告。7、坚持各处室相配合的原则,政教处负责对家长、教职工培训,各种活动安排,制定各种考评制度、细则、检查评比,教务处负责教学安排,总务处负责后勤服务,团委会负责宣传出版,校刊《撷真》刊登优秀文章。8、坚持实践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原则:在实践过程中,资料、案例、心得、论文收集,进行课题研究。四、指导教师职责1、管级领导、年级长、班主任负责对家长、学生进行动员,使他们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2、全体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关注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态度和表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3、要求每个指导教师随时记录每次指导学生活动的内容、观察到的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收集,老师自己的设计意图、自己的知识更新的情况和收获体会。4、指导教师负责各学生小组的资料保存、分析、归类,并指导学生的资料收集工作。5、班主任老师上交教案。五、具体实施步骤(一)培训教育者阶段(2008年1 ~2月)

1月27日、2月14日行政领导班子,分发《弟子规》学

2月15日全体教职工培训,2月17日班主培训对象行政领导和班主任老师。习资料,观看教育有关影碟片、讨论、读感受。任教师培训。行政领导承担对班主任教师培训任务。(二)动员准备阶段:(2008年2月18日~23日)班主任教师根据政教处的具体安排,制订出本班的计划。(三)具体时间安排。1、2~8周,学习主题为“孝”;⑴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集体诵读经典,要求学生能够背诵;⑵写一篇有关“孝”的作文;⑶出一期以“孝”为主题的黑板报,讲一个“孝”的故事;⑷观看《背起爸爸上学》影片、写观后感;⑸收集现实生活中“孝”的故事;⑹开展“孝行”活动。“孝行”活动是指导学生把“人则孝”当中的一些好的,适合的做法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要求学生每天都能把一天做的“孝事”

记录下来,达到自我监督的效

²¢´Ù³ÉÈ«ÐÂÊýѧѧ¿ÆµÄ·¢Õ¹£®Êýѧ¼ÒÒ²Ñо¿´¿Êýѧ£¬Ò²¾ÍÊÇÊýѧ±¾Éí£¬¶ø²»ÒÔÈκÎʵ¼ÊÓ¦ÓÃΪĿ±ê£®ËäÈ»ÓÐÐí¶à¹¤×÷ÒÔÑо¿´¿ÊýѧΪ¿ª¶Ë£¬µ«Ö®ºóÒ²Ðí»á·¢ÏÖºÏÊʵÄÓ¦Óã®ÑÇÀïÊ¿¶àµÂ°ÑÊýѧ¶¨ÒåΪ¡°ÊýÁ¿Êýѧ“£¬Õâ¸ö¶¨ÒåÖ±µ½18ÊÀ¼Í¡£´Ó19ÊÀ¼Í¿ªÊ¼£¬ÊýѧÑо¿Ô½À´Ô½Ñϸñ£¬¿ªÊ¼Éæ¼°ÓëÊýÁ¿ºÍÁ¿¶ÈÎÞÃ÷È·¹ØϵµÄȺÂÛºÍͶӰ¼¸ºÎµÈ³éÏóÖ÷Ì⣬Êýѧ¼ÒºÍÕÜѧ¼Ò¿ªÊ¼Ìá³ö¸÷ÖÖеĶ¨Òå¡£ÕâЩ¶¨ÒåÖеÄһЩǿµ÷ÁË´óÁ¿ÊýѧµÄÑÝÒïÐÔÖÊ£¬Ò»Ð©Ç¿µ÷ÁËËüµÄ³éÏóÐÔ£¬Ò»Ð©Ç¿µ÷ÊýѧÖеÄijЩ»°Ìâ¡£¼´Ê¹ÔÚרҵÈËÊ¿ÖУ¬¶ÔÊýѧµÄ¶¨ÒåҲûÓдï³É¹²Ê¶¡£ÊýѧÊÇ·ñÊÇÒÕÊõ»ò¿Æѧ£¬ÉõÖÁûÓÐÒ»ÖÂÒâ¼û¡£[8]Ðí¶àרҵÊýѧ¼Ò¶ÔÊýѧµÄ¶¨Òå²»¸ÐÐËȤ£¬»òÕßÈÏΪËüÊDz»¿É¶¨ÒåµÄ¡£ÓÐЩֻÊÇ˵£¬¡°ÊýѧÊÇÊýѧ¼Ò×öµÄ果;⑺发放《弟子规生活力行表》结和家长评价;⑻在第7周组织“孝道”为主题讲故事演讲比赛;⑼硬笔书法比赛:抄写《弟子规》⑽每天课间操,中午子规》内容。2、第9周总结第一阶段资料收集;3、第10~14周学习主题“悌”;4、第15~20周学习主题“谨”;5、学期末,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选出“美德标兵”励;6、下学期第1~6周学习主题“信”;7、下学期第7~12周学习主题“爱”和“仁”;8、下学期第13~16周学习主题“学文”;9、下学期第17~20周为比赛阶段、奖励阶段、总结阶段;10、对教师心得、优秀论文、教案评选并评选出“优秀德育教师”六、预期效果通过这次活动,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上能有一个大的飞跃,道德规范能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做到在校是一个好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家是一个好孩子,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社会是一个好公民,能遵纪守法,富有公德心、仁爱心。

。分期刊登在校刊上。“孝悌之星”,并给予表彰和奖

“孝”内容;

学习《弟

2:00~2:30播放广播;,对照《弟子规》要求,每周一次自我评价,每月一次自我总⑾计划每两周安排一个晚上组织初一级的学生家长观看《幸福人生讲座》影碟片,²¢´Ù³ÉÈ«ÐÂÊýѧѧ¿ÆµÄ·¢Õ¹£®Êýѧ¼ÒÒ²Ñо¿´¿Êýѧ£¬Ò²¾ÍÊÇÊýѧ±¾Éí£¬¶ø²»ÒÔÈκÎʵ¼ÊÓ¦ÓÃΪĿ±ê£®ËäÈ»ÓÐÐí¶à¹¤×÷ÒÔÑо¿´¿ÊýѧΪ¿ª¶Ë£¬µ«Ö®ºóÒ²Ðí»á·¢ÏÖºÏÊʵÄÓ¦Óã®ÑÇÀïÊ¿¶àµÂ°ÑÊýѧ¶¨ÒåΪ¡°ÊýÁ¿Êýѧ”£¬Õâ¸ö¶¨ÒåÖ±µ½18ÊÀ¼Í¡£´Ó19ÊÀ¼Í¿ªÊ¼£¬ÊýѧÑо¿Ô½À´Ô½Ñϸñ£¬¿ªÊ¼Éæ¼°ÓëÊýÁ¿ºÍÁ¿¶ÈÎÞÃ÷È·¹ØϵµÄȺÂÛºÍͶӰ¼¸ºÎµÈ³éÏóÖ÷Ì⣬Êýѧ¼ÒºÍÕÜѧ¼Ò¿ªÊ¼Ìá³ö¸÷ÖÖеĶ¨Òå¡£ÕâЩ¶¨ÒåÖеÄһЩǿµ÷ÁË´óÁ¿ÊýѧµÄÑÝÒïÐÔÖÊ£¬Ò»Ð©Ç¿µ÷ÁËËüµÄ³éÏóÐÔ£¬Ò»Ð©Ç¿µ÷ÊýѧÖеÄijЩ»°Ìâ¡£¼´Ê¹ÔÚרҵÈËÊ¿ÖУ¬¶ÔÊýѧµÄ¶¨ÒåҲûÓдï³É¹²Ê¶¡£ÊýѧÊÇ·ñÊÇÒÕÊõ»ò¿Æѧ£¬ÉõÖÁûÓÐÒ»ÖÂÒâ¼û¡£[8]Ðí¶àרҵÊýѧ¼Ò¶ÔÊýѧµÄ¶¨Òå²»¸ÐÐËȤ£¬»òÕßÈÏΪËüÊDz»¿É¶¨ÒåµÄ¡£ÓÐЩֻÊÇ˵£¬¡°ÊýѧÊÇÊýѧ¼Ò×öµÄ

第3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以《弟子规》为德育载体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良好行为贵在养成。人的优秀品德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染、陶冶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而 国学精华是熏染、陶冶青少年的最好材料。通过对国学名言警句的诵读,青少年德性与智 性共同成长,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养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居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 位置,是良好校风、学风形成的关键。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并且培养学初步具有批判性思维。同时也对加强教 职工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工作责任心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弟子规》是清朝人所编写的,它浓缩了我们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启蒙养正,教育 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也是我们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二、机构设置

“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教育活动有条不紊,富有实效,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 小组”,领导本次活动的实施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直接规划、组织、监督活 动的实施。

组长:林鸿杰校长

副组长:陈敬钦、方胜、郑伟煜、邹旭明 组员: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三、活动原则

1、坚持三结合原则,即要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通过联系、沟通和合作,及时发 现学生的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

2、坚持培训教育者原则: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对学校行政领导、班科任教师、家长三者进 行培训。

3、坚持丰富多彩的原则,做到“读、抄、做、写、评、演”等环节一起抓,够采用喜闻乐 见的生动形式。

4、坚持实效性原则,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

5、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不是运动,要在统一安排在逐步推进。

6、坚持学生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根据《弟子规》要求 改变自己一些不良习惯,完成实践行动报告。

7、坚持各处室相配合的原则,政教处负责对家长、教职工培训,各种活动安排,制定各种 考评制度、细则、检查评比,教务处负责教学安排,总务处负责后勤服务,团委会负责宣 传出版,校刊《撷真》刊登优秀文章。

8、坚持实践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原则:在实践过程中,资料、案例、心得、论文收集,进行 课题研究。

四、指导教师职责

1、管级领导、年级长、班主任负责对家长、学生进行动员,使他们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2、全体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 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关注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态度和表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要求每个指导教师随时记录每次指导学生活动的内容、观察到的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收 集,老师自己的设计意图、自己的知识更新的情况和收获体会。

4、指导教师负责各学生小组的资料保存、分析、归类,并指导学生的资料收集工作。5、班主任老师上交教案。五、具体实施步骤(一)培训教育者阶段(2008 年 1 ~2 月)

培训对象行政领导和班主任老师。1 月 27 日、2 月 14 日行政领导班子,分发《弟子规》学 习资料,观看教育有关影碟片、讨论、读感受。2 月 15 日全体教职工培训,2 月 17 日班主 任教师培训。行政领导承担对班主任教师培训任务。(二)动员准备阶段:(2008 年 2 月 18 日~23 日)

班主任教师根据政教处的具体安排,制订出本班的计划。(三)具体时间安排。

1、2~8 周,学习主题为“孝”;

⑴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集体诵读经典,要求学生能够背诵; ⑵写一篇有关“孝”的作文;

⑶出一期以“孝”为主题的黑板报,讲一个“孝”的故事; ⑷观看《背起爸爸上学》影片、写观后感; ⑸收集现实生活中“孝”的故事;

⑹开展“孝行”活动。“孝行”活动是指导学生把“人则孝”当中的一些好的,适合的做法 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要求学生每天都能把一天做的“孝事”记录下来,达到自我监督的 效果;

⑺发放《弟子规生活力行表》,对照《弟子规》要求,每周一次自我评价,每月一次自我总 结和家长评价;

⑻在第 7 周组织“孝道”为主题讲故事演讲比赛; ⑼硬笔书法比赛:抄写《弟子规》“孝”内容;

⑽每天课间操,中午 2:00~2:30 播放广播;

⑾计划每两周安排一个晚上组织初一级的学生家长观看《幸福人生讲座》影碟片,学习 《弟子规》内容。

2、第 9 周总结第一阶段资料收集; 3、第 10~14 周学习主题“悌”; 4、第 15~20 周学习主题“谨”;

5、学期末,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选出“美德标兵”“孝悌之星”,并给予表彰和奖 励;

6、下学期第 1~6 周学习主题“信”;

7、下学期第 7~12 周学习主题“爱”和“仁”; 8、下学期第 13~16 周学习主题“学文”;

9、下学期第 17~20 周为比赛阶段、奖励阶段、总结阶段;

10、对教师心得、优秀论文、教案评选并评选出“优秀德育教师”。分期刊登在校刊上。六、预期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上能有一个大的飞跃,道德规范能成为他 们的自觉行为,做到在校是一个好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家是一个好孩 子,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社会是一个好公民,能遵纪守法,富有公德心、仁爱 心。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以《弟子规》为德育载体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良好行为贵在养成。人的优秀品德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染、陶冶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而 国学精华是熏染、陶冶青少年的最好材料。通过对国学名言警句的诵读,青少年德性与智 性共同成长,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养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居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 位置,是良好校风、学风形成的关键。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并且培养学初步具有批判性思维。同时也对加强教 职工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工作责任心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弟子规》是清朝人所编写的,它浓缩了我们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启蒙养正,教育 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也是我们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二、机构设置

“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教育活动有条不紊,富有实效,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 小组”,领导本次活动的实施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直接规划、组织、监督活 动的实施。

组长:林鸿杰校长

副组长:陈敬钦、方胜、郑伟煜、邹旭明 组员: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三、活动原则

1、坚持三结合原则,即要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通过联系、沟通和合作,及时发 现学生的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

2、坚持培训教育者原则: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对学校行政领导、班科任教师、家长三者进 行培训。

3、坚持丰富多彩的原则,做到“读、抄、做、写、评、演”等环节一起抓,够采用喜闻乐 见的生动形式。

4、坚持实效性原则,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

5、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不是运动,要在统一安排在逐步推进。

6、坚持学生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根据《弟子规》要求 改变自己一些不良习惯,完成实践行动报告。

7、坚持各处室相配合的原则,政教处负责对家长、教职工培训,各种活动安排,制定各种 考评制度、细则、检查评比,教务处负责教学安排,总务处负责后勤服务,团委会负责宣 传出版,校刊《撷真》刊登优秀文章。

8、坚持实践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原则:在实践过程中,资料、案例、心得、论文收集,进行 课题研究。

四、指导教师职责

1、管级领导、年级长、班主任负责对家长、学生进行动员,使他们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2、全体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 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关注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态度和表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要求每个指导教师随时记录每次指导学生活动的内容、观察到的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收 集,老师自己的设计意图、自己的知识更新的情况和收获体会。

4、指导教师负责各学生小组的资料保存、分析、归类,并指导学生的资料收集工作。5、班主任老师上交教案。五、具体实施步骤

(一)培训教育者阶段(2008 年 1 ~2 月)

培训对象行政领导和班主任老师。1 月 27 日、2 月 14 日行政领导班子,分发《弟子规》学 习资料,观看教育有关影碟片、讨论、读感受。2 月 15 日全体教职工培训,2 月 17 日班主 任教师培训。行政领导承担对班主任教师培训任务。(二)动员准备阶段:(2008 年 2 月 18 日~23 日)班主任教师根据政教处的具体安排,制订出本班的计划。(三)具体时间安排。

1、2~8 周,学习主题为“孝”;

⑴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集体诵读经典,要求学生能够背诵; ⑵写一篇有关“孝”的作文;

⑶出一期以“孝”为主题的黑板报,讲一个“孝”的故事; ⑷观看《背起爸爸上学》影片、写观后感; ⑸收集现实生活中“孝”的故事;

⑹开展“孝行”活动。“孝行”活动是指导学生把“人则孝”当中的一些好的,适合的做法 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要求学生每天都能把一天做的“孝事”记录下来,达到自我监督的 效果;

⑺发放《弟子规生活力行表》,对照《弟子规》要求,每周一次自我评价,每月一次自我总 结和家长评价;

⑻在第 7 周组织“孝道”为主题讲故事演讲比赛; ⑼硬笔书法比赛:抄写《弟子规》“孝”内容;

⑽每天课间操,中午 2:00~2:30 播放广播;

⑾计划每两周安排一个晚上组织初一级的学生家长观看《幸福人生讲座》影碟片,学习 《弟子规》内容。

2、第 9 周总结第一阶段资料收集; 3、第 10~14 周学习主题“悌”; 4、第 15~20 周学习主题“谨”;

5、学期末,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选出“美德标兵”“孝悌之星”,并给予表彰和奖 励;

6、下学期第 1~6 周学习主题“信”;

7、下学期第 7~12 周学习主题“爱”和“仁”; 8、下学期第 13~16 周学习主题“学文”;

9、下学期第 17~20 周为比赛阶段、奖励阶段、总结阶段;

10、对教师心得、优秀论文、教案评选并评选出“优秀德育教师”。分期刊登在校刊上。六、预期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上能有一个大的飞跃,道德规范能成为他 们的自觉行为,做到在校是一个好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家是一个好孩 子,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社会是一个好公民,能遵纪守法,富有公德心、仁爱 心。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以《弟子规》为德育载体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良好行为贵在养成。人的优秀品德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染、陶冶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而 国学精华是熏染、陶冶青少年的最好材料。通过对国学名言警句的诵读,青少年德性与智 性共同成长,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养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居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 位置,是良好校风、学风形成的关键。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并且培养学初步具有批判性思维。同时也对加强教 职工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工作责任心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弟子规》是清朝人所编写的,它浓缩了我们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启蒙养正,教育 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也是我们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二、机构设置

“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教育活动有条不紊,富有实效,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 小组”,领导本次活动的实施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直接规划、组织、监督活 动的实施。

组长:林鸿杰校长

副组长:陈敬钦、方胜、郑伟煜、邹旭明 组员: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三、活动原则

1、坚持三结合原则,即要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通过联系、沟通和合作,及时发 现学生的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

2、坚持培训教育者原则: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对学校行政领导、班科任教师、家长三者进 行培训。

3、坚持丰富多彩的原则,做到“读、抄、做、写、评、演”等环节一起抓,够采用喜闻乐 见的生动形式。

4、坚持实效性原则,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

5、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不是运动,要在统一安排在逐步推进。

6、坚持学生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根据《弟子规》要求 改变自己一些不良习惯,完成实践行动报告。

7、坚持各处室相配合的原则,政教处负责对家长、教职工培训,各种活动安排,制定各种 考评制度、细则、检查评比,教务处负责教学安排,总务处负责后勤服务,团委会负责宣 传出版,校刊《撷真》刊登优秀文章。

8、坚持实践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原则:在实践过程中,资料、案例、心得、论文收集,进行 课题研究。

四、指导教师职责

1、管级领导、年级长、班主任负责对家长、学生进行动员,使他们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2、全体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 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关注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态度和表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要求每个指导教师随时记录每次指导学生活动的内容、观察到的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收 集,老师自己的设计意图、自己的知识更新的情况和收获体会。

4、指导教师负责各学生小组的资料保存、分析、归类,并指导学生的资料收集工作。5、班主任老师上交教案。五、具体实施步骤

(一)培训教育者阶段(2008 年 1 ~2 月)

培训对象行政领导和班主任老师。1 月 27 日、2 月 14 日行政领导班子,分发《弟子规》学 习资料,观看教育有关影碟片、讨论、读感受。2 月 15 日全体教职工培训,2 月 17 日班主 任教师培训。行政领导承担对班主任教师培训任务。(二)动员准备阶段:(2008 年 2 月 18 日~23 日)

班主任教师根据政教处的具体安排,制订出本班的计划。(三)具体时间安排。

1、2~8 周,学习主题为“孝”;

⑴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集体诵读经典,要求学生能够背诵; ⑵写一篇有关“孝”的作文; ⑶出一期以“孝”为主题的黑板报,讲一个“孝”的故事; ⑷观看《背起爸爸上学》影片、写观后感; ⑸收集现实生活中“孝”的故事;

⑹开展“孝行”活动。“孝行”活动是指导学生把“人则孝”当中的一些好的,适合的做法 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要求学生每天都能把一天做的“孝事”记录下来,达到自我监督的 效果;

⑺发放《弟子规生活力行表》,对照《弟子规》要求,每周一次自我评价,每月一次自我总 结和家长评价;

⑻在第 7 周组织“孝道”为主题讲故事演讲比赛; ⑼硬笔书法比赛:抄写《弟子规》“孝”内容;

⑽每天课间操,中午 2:00~2:30 播放广播;

⑾计划每两周安排一个晚上组织初一级的学生家长观看《幸福人生讲座》影碟片,学习 《弟子规》内容。

2、第 9 周总结第一阶段资料收集; 3、第 10~14 周学习主题“悌”; 4、第 15~20 周学习主题“谨”;

5、学期末,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选出“美德标兵”“孝悌之星”,并给予表彰和奖 励;

6、下学期第 1~6 周学习主题“信”;

7、下学期第 7~12 周学习主题“爱”和“仁”; 8、下学期第 13~16 周学习主题“学文”;

9、下学期第 17~20 周为比赛阶段、奖励阶段、总结阶段;

10、对教师心得、优秀论文、教案评选并评选出“优秀德育教师”。分期刊登在校刊上。六、预期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上能有一个大的飞跃,道德规范能成为他 们的自觉行为,做到在校是一个好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家是一个好孩 子,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社会是一个好公民,能遵纪守法,富有公德心、仁爱 心。

第4篇:中华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三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身边的传统文化

学习目标:

1、通过调查走访,向身边的人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培养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

2、感受活动的过程,初步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交流活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过程设计:

一、激发兴趣,明确要求。二、指导实践,分工合作。

1、指导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并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分工。(活动内容见附表)

2、分组提出活动建议,指导开展活动。

三、学生课下自主合作,通过调查走访,向身边的人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逐步完成各项活动内容,分组填好表格。教师适时了解各组活动开展情况并相机指导。(时间两周)

四、课堂展示活动成果(一课时)。(一)、谈话激趣,明确课堂展示要求。

1、谈话: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一定非常丰富、充实、有趣,因为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了解了身边的传统文化,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许,以前,我们沉浸在过春节贴春联的兴奋中时,从没意识到它是一种传统文化;我们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可口的粽子时,不曾想到其中包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坐在电视机前轻松地欣赏黄梅戏时,没有想到它是我们石牌人的骄傲。而现在,一提起这些,我们会互相会心地一笑,因为我们不仅走近了它们,而且亲手揭开了它们神秘的面纱。对于它们,我们有许多想说的,想告诉大家的,想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对吗?

2、明确课堂展示要求:

(1)先在小组内展示并整理活动成果。

(2)班内展示时根据老师的提示,分小组按活动内容逐个展示。说,要清楚明白;演,要大大方方;评,要先举手,再发言。

(二)小组内展示并整理活动成果,教师巡视了解,为班内展示做准备。(三)组织班内展示活动成果。1、导语:同学们通过近半个月的调查走访和动手实践,收获真不小。大家主要分组选择了我们很熟悉的端午节、春节的风俗文化和家乡戏——黄梅戏文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现在,先让我们一起过一过端午节,感受一下端午节的文化氛围吧。

2、引导展示关于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1)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学生介绍,教师相机出示屈原的图象及简介。(2)关于吃粽子、赛龙舟和插艾草。学生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的来历、粽子的作法以及自己对赛龙舟的了解等,教师相机出示有关图片及资料。

3、引导展示关于春节的传统文化。

(1)说一说,我么家乡过春节有那些传统习俗。教师相机出示交流展示提纲。

(2)关于贴春联:为什么贴春联?展示自己搜集的春联和自己或家人书写的春联;说说其中一幅春联的意思。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搜集的及教师搜集的春联。

(3)关于贴门神:为什么贴门神?介绍门神上的人物和贴门神的传说。(4)关于祭祖:说说为什么祭祖;介绍一下你家祭祖的情形。(5)关于吃年夜饭:介绍一下你家吃年夜饭的情形。(6)其他。

4、引导展示对黄梅戏的了解。(1)播放黄梅戏片段,谈话引导。

(2)介绍黄梅戏与石牌的关系,说说你熟悉的黄梅戏演员及剧目。(3)关于黄梅戏的角色行当。(4)学生表演一段黄梅戏。(四)交流开展此次活动的感受。(五)小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

(六)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剪纸、中国结、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戏剧、国画、书法;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春节贴春联,元宵节闹花灯,三月三放风筝……同学们可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去了解,去体验,有些传统文化还优待你们去继承和发扬呢!

了解家乡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 小组成员:

我们准备运用的方法:1、请教家长或其他人,2、查资料,3、自己动手做一做、试一试

分工: 1、了解贴春联的风俗

2、了解贴门神的风俗

3、了解吃年夜饭的风俗

4、了解祭祖的风俗

贴春联:1、我知道了为什么贴春联——

2、我搜集了一些有关春联的知识——

3、我们搜集了很多春联——

4、我写了一幅春联——

贴门神:1、我了解了为什么贴门神——

2、我了解了门神的来历——

吃年夜饭:1、我知道了吃年夜饭的习俗—— 2、我想告诉大家我家是怎样吃年夜饭的—— 祭祖:1、我了解为什么祭祖—— 2、我想告诉大家我家是怎样祭祖—— 其他:

了解家乡过端午节时的风俗习惯

小组成员:

我们准备运用的方法:1、请教家长或其他人,2、查资料 插艾草:1、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艾草——

2、我了解为什么插艾草——

包粽子:1、我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

赛龙舟:

2、我了解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我了解了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 2我见过赛龙舟,物品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了解黄梅戏

小组成员:

我们准备运用的方法:1、请教家长或其他人,2、查资料,3、学一学,演一演

我知道案情和石牌与黄梅戏的关系—— 我能说出的著名黄梅戏演员的名字有——

我知道的黄梅戏去木有—— 我家中喜欢听的黄梅戏有—— 我还知道黄梅戏中有哪几类角色—— 我能唱几句黄梅戏——

学期又走向结束了,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年级老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引导本年级学生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课程。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近“综合实践活动”,老师们认真学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坚持讨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更能达到预想目标,而趋于完善,逐步向形成比较完整规范的校本课程努力。

由于本语文课本中有关水果的课文,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水果在学生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围绕“水果”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发动家长带孩子上水果市场观察水果,了解产地,价格,并拍摄照片,再让孩子上网查找关于水果的资料,并加强课堂上资料的整理和选择。在这项活动中,加强评价,如同一小组中组员的评价,不同小组间的评价,包括活动方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

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查找资料时,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广阔无垠的世界。水果的悠久历史,美丽的色彩,鲜美的味道,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尤其在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评价的过程中,更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水果的神奇魅力。但由于他们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在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如:更恰当地选择资料,包掌握的方案设计的更完美一些等等。

短短的一个学期,学生们在运用知识,用本领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深切的体验,产生了积极的思想感情,激发了孩子们那种研究生活和研究科学的欲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一、重视过程评价? ?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二、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三、评价的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 反思本学期的综合实践工作,我想有成功也有不足!? 成功之处是:? 1、激发了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巨大热情。? 2、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不足之处有:? 1、面对这门课程,深深了解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后还需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给自己不断充电。? 2、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好的主动学习、主动发现、主动研究的精神。? 3、对于身边的资源利用的还不够,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寻求其他相关人士的帮助。? 展望下学期的工作,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吧,尽我的所能把这门课教好,使学生获得发展与进步。?

第5篇: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开学第一课------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加强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动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校特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结合各科教学,积极开展经典诵读、传统礼仪和古代书画等专项教育,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以提升我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活动时间

2015年8月26日

三、活动主题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化精粹

四、活动安排

1、全面开展以“经典诵读”为核心的学习活动。

(1)一二三年级利用校园文化墙并结合我校现有的校园文化布置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2)四五六年级诵读《弟子规》并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绘画和手抄报比赛。

(3)七八九年级观看感恩教育视频《疯娘的故事》并组织学生写观后感。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剪纸和软笔书法比赛。

五、具体实施

1、古诗文诵读活动:校园文化墙、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 责任部门:教务处、德育处、少先队、班主任

活动载体:各班级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将活动的图片、资料上交教务处。

2、中国书画艺术、剪纸工艺: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了解民族审美立场,陶冶道德情操和塑造完美人格,增强孩子的自由与创造精神。责任部门:教导处、德育处、团支部、艺体组、班主任

活动载体:各班在8月28日前将活动的图片、资料、学生作品上交教务处(每个班级至少教5份,其余存档)

七、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谭新海(校长)副组长:对山(书记)

成员:牛宏 梁玉霞 田小红 王焕焕 小图娅 郭振丽

各班班主任

昭苏县喀尔坎特学校教务处 2015年8月24日

第6篇: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爱心助教活动总结

为了响应十八大关于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号召,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本次爱心助教活动围绕"中华文化”这一主题展开。

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本次活动分为:唐诗宋词、茶文化、京剧和刺绣四个部分,孩子们对此显示出极大的兴趣。在“唐诗宋词大比拼”这一环节中,孩子们积极踊跃的举手抢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志愿者们还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茶文化的视频,听了京剧。很多孩子们都跟着京剧一起唱了起来。本次活动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活动形式不够创新,仅仅局限于PPT的形式;二是现场互动不够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授孩子们知识。

总体来说,本次爱心助教活动具有很大的意义。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其内涵博大精深。作为大哥哥大姐姐的我们在助教课程中用爱心和知识,浇灌每一棵嫩苗,播种每一个小太阳,为孩子们搭建一个畅游知识海洋的平台。孩子们在娱乐与学习并进的同时,了解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多样,增长了自身的知识。

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作为爱心助教的志愿者们,虽然每个星期我们与他们待在一起的时间只有短短两个小时,并不能够教给他们很多的知识。但是我们仍然要把助教当成自己的一种职责。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志愿者们会将传递中华传统文化一直继续下去。(孙琦)

第7篇:中华传统文化

难忘的中秋节

研究:单小龙

这是宋代米甫对中秋节诗歌的赞美。这是宋代米甫对中秋节诗歌的赞美。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让我告诉你的!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大段,它代表了家庭团聚,意味着快乐。据说今年中秋节是一年中最大的月亮,最圆,最美的一天。不能回家在流浪汉会错过家庭,所以中秋节定制:吃月饼和满月。

中秋节的一天,我父亲来到我们大家都爱着芬芳的月饼。因为美味,所以我和我的母亲害怕背后,争着赶快吃饭,只看到一个月饼,我的眼睛很快接管了。只想吃,突然想:我不能太贪婪,我妈妈只吃了两个,给她吃吧!我把月饼送到母亲吃饭,我妈妈吃了美味。

吃月饼后,我们开始看月亮。圆月亮,所以我有一种幻觉,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无与伦比的宝石,在天空使用的星星闪耀发出柔和的银灯,到 地球覆盖着银地毯,阴霾的银光到地球是更不可预测的。

在这一点上,我似乎模糊地看到月亮Chang娥。我看到她走路的光,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用彩带绑着,拿着一只白雪兔,用优雅的声音轻轻地对我说:你必须学习,每天上来哦

我们有一个难忘的中秋节,当下一个中秋节呢?这时耳朵似乎听到了一首歌:八月十五个月圆,我的祖父教我玩月饼,月饼和甜蜜芳香的.........传统美食端午节

作者:刘悦

端午节是我们伟大诗人曲元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节,人们都有种族龙舟,吃饺子海关。

种族龙舟,坐在十几船人的龙船,他们坐在船上。龙舟团队领导是一个鼓手,在激烈的鼓,团队成员诉诸全面前进,难以结束,为了游戏的胜利。

一说说吃饺子让我唾液DC。传说袁元江自杀,人不会被鱼和虾吃掉,所以去河边饺子饺子,鱼吃饺子不会吃曲圆。所以端午节吃饺子定制。我们每年都要吃饺子吃饺子,绿饺有三个尖角,这混合了叶子和糯米的香味,咬了一口,真的香的啊!吃也想吃。

这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我喜欢春节,因为它给人们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快乐春节

作者:王浩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国家。它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春节是更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

你知道春节的起源吗?让我告诉你春节的起源!在古代有一年的怪物,长寿命在海底,往往岸上生活和牲畜,大家为了摆脱它,在家里,张贴红纸,房子蜡烛明亮。而且随着爆炸声爆炸声轰鸣,全身颤抖,不再向前倾斜,我们终于明白了,年怕红,火和油声,这是春节,贴上Couplet,鞭炮这个定制起源。

只要春节对人们会穿新衣服,张贴在自己对面的前面,挂灯笼,鞭炮,这部电影是阳光明媚的,整个城市变得美丽和充满欢乐。

记住那一年,我们去了她母亲的家人到春节。妈妈已经买了一个红色的对联和一对红色的灯笼,在路上,当我们买了各种烟花和爆竹。对她的婆婆,母亲和父亲,祖父开始粘贴对联,挂灯笼。本来我也想帮助粘贴对联和挂灯笼,但我太短,所以我不能帮助。这时候开始鞭炮,但这是我的特技,但我父亲说我只能放一个小烟花,噢,为什么我不能鞭炮,我父亲说很危险。[U15]后来,小烟花也很有趣啊!我先用点火器火,然后一个小烟花变成一个五颜六色,并瞥见辉煌的火反映了我的眼睛。晚上我们打开电视看春节晚会,她妈妈也来到香饺子,过了一会儿她妈妈给了我一个幸运钱,我看见有六百美元,我很高兴。

春天真的很开心,我真的希望每一天都能有春节!

中国新年

作者:Qinchu Jun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个家庭都应该吃团聚晚餐。当春节,祖父会做一张大桌子的食物,鱼是必须的一道菜,为什么要吃鱼?因为鱼代表每年多,而不能吃鱼光,必须留下哦!

新年的时间,但也粘贴对联,鞭炮,因为它可以是可笑的删除的动物。有人会问什么是野兽?然后我会告诉你!传说有一年的怪物,经常鬼,欺负人。有一天,一个人在火中,野兽来了,他看见火迅速逃跑,那人不知道为什么,原来是一个野兽害怕声音和红色的东西。所以一到新年,人们会敲响鞭炮的声音,粘贴红色对联,赶走可怕的年头野兽。

我喜欢新年,因为老人要给我们的钱,家里会有很多美味的,比如:巧克力,开心果,糖等,你可以去游乐园玩,买玩具,玩游戏,许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成年人不会反对。想想这些有趣的事情,美味的东西,我希望明天是春节。

看,我们的传统中国节日春节

作者:朱晨杨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这是我最喜欢的春节。

每年三十年,购物的人来,拥挤,我们正忙着购买新年的物品。但你知道吗?在新年有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你想听到吗?让我跟你说话!

传说,在一个谷里生活着一个被称为年的怪物,除夕年将出来攻击山脚下的一个村庄。村里的人都非常害怕多年,准备到城市新年,在路上,人们看到一个仙女,仙女人说年最害怕的红色东西和声音,人们听不朽的话,很快买了对联打击乐器。到了傍晚一年,它看到红色的对联,听到锣和鼓快速逃离,从村里的和平。

现在,每次我们去新年,吃饭后,是除夕。成年人会给孩子们新年的钱,当我得到幸运的钱,打开一看,哇!100元毯子!我高兴地说,然后高兴地跑下楼放烟花。[U21] 各种烟花,看到我的眼花缭乱,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放火,我父亲帮我选择一些烟花,而打火机则在发射后有一个更轻的灯光到天空,只要听着啪啪的声音,一堆美丽的烟花挂在天空,多彩,非常好。[U23]烟花爆发后,我们不愿意回家,其他人在家里看春节联欢晚会。当我看着这个聚会,我爸爸来到一个饺子,看到我想吃的饺子,我去吃,它是如此美味!我在边说。

春节,真的是个好假期啊!我特别喜欢你?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

我认为去年春节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新年,我们都聚在一起,可以活泼,我们有一个家庭,姐妹家庭,我妹妹在爷爷奶奶家新年。当我吃团圆晚餐时,我看到桌子上有很多美味和美味的菜肴,最有吸引力的是我的食物是一个炖鱼,好的颜色和香味让我羡慕,我听到几乎太香。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吃饭,我妈妈抚摸我的头友好,说:我不必点头,慢慢吃了,我妈妈问:你知道为什么新年 吃鱼?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我问她的婆婆,春节吃鱼是希望每年更多,知道吗?婆婆回答说,我说,吃。吃饭的晚餐迎来了最令人期待的新年,因为感谢一年有幸运的钱,我们从妹妹一个一个开始到老人新年的问候,我轮到我,这么快乐,快速地说祝福祖父那么高兴我的祖父,祖父给了我一个红包,她妈妈说:要获得幸运钱,但你知道幸运钱的意思是什么?我说:不知道我妈妈让我祖父告诉我们祖父想的:老人给你幸运的钱是祝福孩子可以健康快乐快乐成长。哦,原来的新年钱有那个意思我终于明白了。

在晚上,全家在院子里放了各种烟花,烟花在空中爆发开多彩,色彩艳丽,美丽。

第二天早上,最有趣的是,她的母亲在房子的每个角落都给我们一些钱找我们,谁应该找到谁是第一。婆婆说:开始,我们三个兄弟姐妹飞到无处不在找到第一个找到钱是姐姐,但阿姨帮助,我妹妹也找到了。我很焦虑,害怕他们 部门找到完成,我告诉自己不急,小心,在我仔细的发现终于找到了一美元,虽然只有一美元,但我很高兴。我总是希望下一个春节快到来。

这是传统节日桂林有春节的习俗。

当春节,每个家庭都快乐,喜欢同样的奖品。狮舞团锣鼓也是家庭新年,无处不在拥挤,鞭炮也敲响,无处不在欢乐,快乐。我们在家吃晚饭,鸡,鸭,鱼,必要的培根和着名的肉。我们是美味,吃食物。吃饭后,我奇怪地问我的母亲:为什么新年吃这些?因为这代表了一年多!母亲笑着解释。听完母亲的解释后,我和小伙伴们打闹闹,玩得开心!

春节还要打扫,贴对联,发红包!我们开始清洁,扫地,我看到地面干净,一尘不染。我们张贴对联,一些联盟写的顺利航行,和一些阅读所有最好的。我们去新年,我看到长老说:老人新年好。他们看到我有礼貌,给我一个大红包,我很高兴!

春节真的很有趣,好玩,快乐,真的希望下春节快来!新年

作者:张和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如吃月饼中秋节,吃饺子端午节......但是,我们最注意的节日还是春节。

春节是一个新年假期,它告别旧年,迎来新的一年。新年的原因,有一个传说,慢慢听我走:传说,古代中国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头长的触角,非常凶猛。年生活在海上,每年除夕,人们都要逃到山上庇护。后来,人们发现这一年害怕红色的东西和爆竹的爆炸声,这些人都知道驱动多年的方法。从那时起,每年的新年除夕,每个家庭都贴红色对联,家居蜡烛光明,保持更多年龄。这种风俗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最传统的中国民间节日。

一年的最后一天被称为除夕。在这一天,每个人都会清洁房子干净,明亮和干净的新。然后贴上红色对联,写有许多祝福,对事情的意图,财政资源滚动,吉星高,获得和平......表达新年的良好祝愿。除夕晚上,一家人一起吃团聚晚餐,团聚大米会有鱼,代表 每年超过。晚饭后,年轻一代给长辈新年,长者给了年轻一代的新年钱,它代表了自己年龄的维持,永不老化的良好愿望。12:00,我们采取了丰富多彩,各种鞭炮在开放的地方,烟花照亮夜空,鞭炮声震耳欲聋。

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农历新年

作者:杜家珍

中国历史上五千年来,有许多传统文化,歌剧,食品,节日,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

每年春节,外面工作的人都回来了,人们乐意为富有的新年做好准备。除夕晚上,每个家庭都摆上一个丰富的食物桌子,有:鸡,鸭,鱼......一切和味道,头,鸭头等都是老人家在家吃饭,说尊重老人,我希望老人长寿的意思。家庭坐在一起,享受食物,同时看着美妙的春节联欢晚会。在门口还贴了红色的对联,挂在晚上繁盛灯笼的象征上,还放了各种各样的 爆竹和烟花。在晚上,人们希望早晚睡得更好,称为保持老,长寿,健康和健康。元旦早上起床越早越好,还要拿起一把柴火回烧,打进钱钱。但也要吃美味的糯米饭团,说家庭生活甜蜜蜜,圆圆。长老也给他们的孩子胖的钱。

这是我们的中国传统节日农历新年

作者:蔡静杰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元旦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春节熙熙攘攘,夜里也可以看到烟花,到处都能听到鞭炮的声音。[U50] 除夕到街头卖新年的货,买新年的人。在路的两边,灯笼挂,无处不在飘飘的旗帜,它特别活泼。每个家庭都必须贴上红色对联,饭前团聚应该放下鞭炮,一张大桌子的丰盛晚餐。晚饭后,家人坐在一起看了聚会,用烟花,烟花打扮天空多彩。

新年,孩子们穿着漂亮的新衣服,带来微笑,给长者带来祝福新年的问候,孩子们最喜欢说的话是:恭喜发财,红包带来。老人会准备幸运的钱给她(她),拿着老钱是非常快乐的孩子。如果我得到一个红色信封,你会很高兴地跑来买玩具,买美味。希望太早结束。

我真的期待今年春节的到来。

快乐春节

作者:肖连成孩子们都应该喜欢春节,对吧?因为春节可以很多幸运钱,吃美味的饺子。

每年春节,我们都要敬拜新年。粘贴美丽的对联。爆竹。可以快乐。

春节,人们穿着漂亮的衣服,是快乐,微笑,多姿多彩,很开心。

我吃了一顿饭,立即去我母亲去新年的钱,我高兴地说:祝贺你的财富,红包带来,不要带红包,标记熊猫。妈妈带我100元,我很高兴。

第一天早上可以吃美味的饺子。母亲给一美元硬币裹在饺子里面,谁吃,今年和平,幸福的心。门上挂着红灯笼,这被称为红星高。门也张贴了红色对联,保持安全。

这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我真的很喜欢快乐的春节。

活泼的端午节

作者:陈一鸣

中国有许多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和节日,特别是端午节令人印象深刻。端午节,也被称为节日的结束,它是纪念诗人曲元的假期。这个端午节的悠久历史,直到今天,人们还定期举行隆重的仪式,纪念已故的伟大诗人屈元。

农历五月第五天,是传统的端午节,每个家庭都必须挂艾叶和菖蒲,吃饺子,盐渍鸭蛋,雄黄,和我最喜欢保鲜的菠萝,还要看美妙的龙舟种族。

清晨,我的母亲去市场买叶子和菖蒲和草本。回家后,母亲把叶子和菖蒲挂在门上,草药准备在晚上煮沸沐浴,据说这些可以避免邪恶,疾病预防和治疗哦,当然这些都是老传说,我们有治疗科学哦很快,我妈妈准备好了一顿丰盛的饭,罐子饺子香,结束在桌子上,满屋都漂浮饺子香,让我唾液流三千英尺,我不能等 去皮饺皮,直口发送,吞食吃掉,那味道真的难忘啊!

用完美的饭菜,我们跑到河里去看龙船。在这一点上,游戏已经开始,河流已经拥挤,我们终于推到一个地方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看到赛车是裸露的上身,挥舞着桨,敲打震耳鼓,动作极其一致,像箭头一般冲向前方,龙舟你抓住我,场景特别激烈。最后,在龙舟前面冲到最后,然后两,三,四,五...虽然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的是热闹的端午节。

中秋节

作者:任新义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节日更多,有春节,重阳节,端午节......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中秋节,因为在这一天,所有的家庭团聚。

中秋节也被称为团聚节。农历八月在秋天,8月15日和8月,使中秋节。秋天,月亮当天空,它是满月和月亮上的习惯月亮带来了团结的团聚,使中秋节更加根深蒂固。唐朝会 Chang娥到月球和中秋节,更浪漫,诗人以中秋节为主题的很多诗歌。

今年的中秋节是我们学校后的第一个周末。那天晚上,我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在一起。在家吃饭,我们坐在院子里聊天,满月。过了一会儿,我妈妈来到月亮像月亮蛋糕,而我吃美味的月饼,看着月亮在天空中。我听说中秋月的月亮是最大和最高的,圆形和圆形,我看起来像一个银盘像月亮:月亮真的活樟宜吗?她怎么有傻瓜?想想这个,也想到我们的家庭可以在一起中秋节,我突然觉得很开心,很开心。

中秋节太好了,我喜欢中秋节。

快乐春节

分析:陈山

我希望春节,因为除了可以吃菜,放烟花,我希望是收到幸运钱。

除夕,有很多习俗,如贴纸对,粘贴词,新年,爆竹,压力老钱。妈妈和爸爸在厨房里准备了很多美味的米饭,一碗小碗,把它放 孩子们,我很高兴啊!我母亲会饺子,我妈妈吃面团,用勺子勺子把肉舀在房子的中间,然后蘸一点水筷子触摸皮肤的边缘,然后,面团一起,捏捏成为各种饺子。我很好奇地说:你为什么要吃饺子?母亲耐心地说:因为吃饺子象征着家庭与新年一起。

我们的家人忙着一整天下午,终于一桌充满了晚餐,摆在桌子上。我们的家人坐在餐桌旁边,看着充满香味的餐桌,妈妈们在杯子里装满葡萄酒和饮料,然后说:在一年的最后几个小时结束,迎接新年的第一天,我们有一杯!每个人都说笑,快乐对方祝福,吃晚餐晚餐......晚饭后,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晚会,等待新的一年来。当新年的钟声响起的时候,地球立刻变成了爆竹,世界的烟花啊!烟花五颜六色,混合,夜空成了一个大花园。什么!天空是如此美丽!

什么是春节的喜悦,什么意思!一年春节来了。

快乐春节

作者:秦丽来源

中国文化是深刻的,有悠久的历史,有许多传统节日,有春节,Tanabata节,中秋节......这是我最喜欢的春节。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家庭聚会的一天。到今天,千里之外的叔叔和阿姨的工作将回家和亲戚团聚,亲切和亲切的老人微笑,无辜的孩子们快乐。每个家庭挂红灯笼,贴上全新的对联,街道锣鼓,灯结,繁华,充满欢乐满满的节日。

每年春节,我会和父亲和母亲一起买很多吃喝东西,糖果,牛奶,水果......大袋子提到,充满了祖父母的快乐家庭新年。祖父母准备了丰盛美味的晚餐,有清炖的鸡肉,炖鱼,辣鸭......忙着一年,坐在一个大家庭,快乐吃饭和聊天,愉快,在欢笑新年快乐。

吃晚饭,我弟弟和姐姐去祖父母新年,祝他们健康,万寿没有边界。祖父母从耳朵到耳朵快乐,飞到我们胖老钱,我们希望我们的年龄安全,长寿。

午夜钟声响起,我最期待的时刻,我父亲会带我到烟花爆竹,鞭炮,啪啪啪啪作响,震耳欲聋的声音代表未来一年会蓬勃发展。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五彩缤纷,像一颗恒星从天空中,慢慢变成盛开的鲜花盛开,明亮明亮,点燃夜空。我看起来这么醉,快乐跳,大喊。

春节是一个团聚的一天,既快乐又美丽!

快乐的灯节

作者:黄艳

元宵节是中国四个节日之一,元宵节,春节即使结束。所以这一天非常盛大和活泼,观看烟花将成为庆祝这个节日的方式之一。

灯会在晚上,我,父亲和母亲在家烹饪汤吃。我们等到晚上来,去彩虹桥看烟花。

我们拿彩虹坚强的路,我看到很多人喜欢我们,想看到烟花,我们都看起来很不错 快乐。

我们来到彩虹桥,人可以真的啊!拥挤,包装开始放烟花,我只听到几个声音,一束烟花上升到天空,在空中开始美丽的花,黄色,紫色,粉红色......多彩,多彩!最有趣的是白色的烟花,因为它上升时天空看不到怎么看,像我们一样玩捉迷藏游戏就像原来的,这种烟花爆炸后会上升到天空白色花烟花。看到五颜六色的烟花,人们不禁赞叹,他的脸上显示出幸福的微笑,多么美好的生活!

这是灯节烟花的习俗。

第8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分为“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3个类别。

“小小百家讲坛”旨在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墨香书法展示”旨在激发和培育学生书法的热情,促进学生扎实开展传统书法练习,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寻访红色足迹”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活动内容

1、小小百家讲坛

学校将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千字文》、《弟子规》、《尚书》、《三字经》、《百家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长期的践行,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

2、墨香书法展示

通过扎实开展书法教育,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成立“书法兴趣小组”、“书画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学书法、练书法,采取字画展、书法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3、寻访红色足迹

让学生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歌唱红色歌曲、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讲红色故事”、“红色感悟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三、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3月—2015年6月)

学校将利用年级集会、操后点评、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栏橱窗等形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讲开展“少年传承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活动内容、方法等,以此为载体,构建学校“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2015年9月—20115年11月)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德育主题文化活动,传播传统文化,践行传统文化:

1、建立学生《“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学生成长手册》

2、将“学雷锋”活动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相结合,长期广泛地开展相关活动,文明和谐校园。

3、组织开展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的红色歌曲大合唱、故事会、朗诵会、优秀事迹报告会、表彰会、演讲比赛、情景剧等。

4、结合“七·一”、“八·一”、“十·一”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开展寻访革命老前辈等系列革命教育活动。

5、结合“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继续开展“我们传统的节日”活动,并大力进行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6、成立“书法、书画兴趣小组”,开展传统书法大家练活动。

7、在校园网上开辟“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专栏,长期进行“传统美德有奖征文”活动。

8、建立“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广播站,编辑相关文集、校刊。第三阶段:阶段性总结表彰(2015年12月)

学校结合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进行对“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进行阶段总结,并表彰奖励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第四阶段:全面推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2016年—2017年)学校在认真总结实施“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常抓常新、突显特色,使之成为我校德育工作有效途径。

每年都要根据上级要求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活动,活动中提倡人人参与,人人展示,通过展示,海选出优秀节目,优秀个人参加上级活动,并进行表彰。

四、活动评价:

组织开展审美素质测评,并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成长电子档案。

五、活动反思:

1.通过本次主题实践活动,学生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通过本次主题实践活动,学生激发和培育学生书法的热情,促进学生扎实开展传统书法练习,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为日后其他类型的传统文化相关活动做好铺垫。

3.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以《弟子规》为德育载体的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良好行为贵在养成。人的优秀品德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染、陶冶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而国......

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汇总19篇)

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前制定相应的对策。所谓较为完美的方案是指在可行性和效果方面达到最优的方案。下面是一些成功方案的案例,供您参考和借......

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大全(22篇)

方案的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跟踪和监控,及时调整和改进,以保证实施效果。制定方案时,我们要评估各种可能的影响和结果。方案是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一种计划或方法。在制定方案之......

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范文(15篇)

仔细评估不同方案的优劣,并选择最佳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在制定方案时,应该充分调研,了解相关信息和情况,为方案制定提供充足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方案案例,供大家......

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实用18篇)

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问题的背景和目标,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制定方案时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学习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深入......

《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精选8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精选8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免费 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免费
[活动方案]相关推荐
[活动方案]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