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社会实践_思修社会实践活动
思修社会实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思修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方案制定)(试行)
教学目的:
本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目的,在于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到社
会实践过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一、社会实践教学总的要求
本课程社会实践教学包括“选题——实践——论文成果”三个主要环节,要求学生带着
问题,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了解国情,了解社情,了解民情;支农、支教、支医、帮困;运用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总的要求是:
第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观点指导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努力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
第二、学生从开始社会实践选题、成立社会实践课题小组,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任课教
师和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撰写调研报告或实践论文。第三、社会实践课题要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题,最终完成的实践
成果要以本课程学科理论为支撑。
第四、成绩评定由社会实践过程评价、实践成果评阅和交流答辩(优秀)等方面组成。
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模式方向的确定,直接影响和决定调研论文报告写作思路与质
量。广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在活动的内容与效果的类型上分为社会调查活动、社会调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三个层次:
社会调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带着一种既定的结论和观点去社会调查某种现象。先入
为主而难以保证调查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种状况是必须在选题中就要克服的。二是带着社会对某种现象产生的问题和看法去深入社会调查。调查数据公正准确、揭示问题较深刻、结论可信度高。但若社会调查没有预设指导性的理论,是不会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的。这种一般性社会调查不符合课程学科的要求。
社会调研是运用课程学科的相关原理作指导,对社会某种现象产生的问题和看法进行深入社会调查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研比起一般社会调查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上更进一步,但仅仅停留在调查层面上而没有参与和研究,还不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形式和最高要求。
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社会调研的区别是,社会实践更强调参与性。按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实践不“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者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服务,在调研的基础上努力改变一些现状。如支农、支教、支医——帮困。“帮困”并不是一种狭隘的“帮忙”,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论文成果方面,拟定论文并非实践总结报告,而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或修正一些错误观点,有自己的体会、见解和认识,用一种学术化的形式从理论上进行提炼(创新)。
本课程社会实践综合论文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课型,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学术)活动与创新能力训练。本课程社会实践理想模式有五个要素:“问题——理论——调研——实践——成果”。
三、社会实践选题要求
社会实践选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系到课程实践活动能否成功的第一步。选题的思考点:
1、联系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选题参见附录)。带着问题调研与团委学生会组织的“三下乡”、“四进社区”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2、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强化国情认识。可以采用社会调查形式,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调查,而是关注与课程知识理论相关的问题。
3、可以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但又不同于专业实习,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为指导。
4、要有可充分利用的资源,有实施条件保障。不可盲目选择脱离自己条件可能性的问题。但又不等同于校园活动和书本网络的学习活动,必须走出校园深入社会生活。
选定题目要具备“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
第一、思想性——选题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题
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社会性——题目符合走出校园深入社会的要求
本课程社会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反映人
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实践性——题目强化深入调研和亲身体验的目的效果
本课程社会实践的活动有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大力倡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要拓展社会服务的新领域、新载体、新形式,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贫困地区支教计划、青春红丝带志愿行动等活动。
四、实践计划、调研方法与成果要求
第一,实践计划:选指导老师时交开题报告,确定2至5人小组、列出参考资料文献、选定主题和题目、确定调研方案和计划。在第四学期前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利用寒暑假完成课题论证、实践调研、问卷数据统计。
第二、调研方法:参与法、访问法、观察法等。数据分析详实(时间、地点、人物、通讯)透彻(图表),结论部分具有一定的价值。
第三、论文报告:人均分析论述在3千字以上,可插入用于论证说明的图片等,每个人要有自己的心得、感言。论文报告主体部分文字用小四号字,其它如摘要、关键词、标题、注释、作者等格式,参照《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具体要求将另行规定。
第四、成果形式:社会实践综合论文的成果形式主要是论文调研报告,少数可结合专业特点,以作品形式呈现,如文艺作品、网页、动漫、课件等。成果形式的确定除指导教师外,每门课程任课教师将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第四学期在教师指导下撰写调研报告论文和完成成果制作。要进行成果交流与答辩;有价值的要注重成果转化,如课题立项、发表、进网络、被相关部门采纳等。
华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基础教研室
2008年5月第四次修订
实践活动小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逐步加入到国家建设的进程中来。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
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班级与班级代码专 业指导教师:学 号:姓 名: 提交日期: 2012 年 9 月 8 日广东商学院教务处 制姓名 陈晓纯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班级:12自动A1姓名:王昌明小组:第6组思修社会实践感想经过了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小组通过调查了关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资料,我们深深的认识到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十......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思修社会实践报告,......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周个人项目实践报告项目类别:影视观览题目:《诚信》观后感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财务管理(证券与投资)学生姓名:左冬亭班级/学号:201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