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认知实习报告_建筑工程认知实习报告

2020-02-28 实习报告 下载本文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建筑工程认知实习报告”。

厦门大学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

建筑认知

业:

建筑学

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级:

2013级建筑班

号: 25120132201546

名:

许婷婷

指导老师:

张燕来、李芝也

2015年9月30日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目录

一、实习目的.........................................................................................3

二、实习概况.........................................................................................3

三、实习内容.........................................................................................3 1.同济大学建筑系馆C楼..............................................................3 2.陆家嘴——高楼林立的金融贸易区......................................53、苏州园林——如在画图中.......................................................6 4.苏州博物馆——一座古典园林风格的现代建筑................75、同里——一座古代建筑的博物馆..........................................8

四、实习总结.........................................................................................9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为了加强我们对建筑和建筑文化的理解,学院在开学之初安排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建筑的认知实习。通过参观上海的现代建筑和苏州的传统园林,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建筑理念等方面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且开阔我们的眼界,发散我们的思维,同时也意识到自身思维的狭窄和不足。通过实习,参观上海和苏州的典型建筑,以及其他院校的建筑系馆,我们增强了对建筑和建筑的感性的认识,增强我们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二、实习概况

1、实习时间:2015年9月5日——9月11日

2、实习地点:上海、苏州

3、实习流程:

9月5日——9月8日这三天在上海地区进行建筑认知实习。9月5日这天主要参观了同济大学、陆家嘴和上海K11;9月6日主要参观了美术馆、豫园和城隍庙;9月7日主要参观了上海嘉定新区;9月8日主要参观了复旦大学和凌空SOHO;

9月9日——9月11日这三天在苏州地区进行建筑认知实习。9月9日主要参观了拙政园、苏州博物馆和狮子林;9月10日主要参观了留园、园区、平江路和山塘街;9月11日主要参观了沧浪亭和同里古镇。

三、实习内容

1.同济大学建筑系馆C楼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就集体去了同济大学的四平路校区,而在上海之行的最后一天我们又去了同济大学的嘉定校区。感慨其不愧为培养中国建筑师的摇篮。

在四平路校区的东北角,我们看到了城建学院的C楼,他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将厚重与轻盈以一种更为现代的方式结合起来。色彩上的银、白、灰也就与旁边的红楼形成了冲击和对比,在立面上充分运用了材质本来有的表现力。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进入内部,我们可以感受到建筑系馆所要彰显的开放和交往的精神。C楼的收两层和地下一层都是大的空间,里面可以用于模型的制作和学生作品的摆放。各组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我们在其中看到了各种建构的模型、高跟鞋模型、椅子的模型等等。从这当中可以看出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这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建筑系馆地下一层有一个休息中庭,钢琴、竹子和暴露出来的清水混凝土构成了一幅柔和的画面。

而从3到7层则为学生和老师的工作室,主要分布于南侧,而南北两侧中间有一连廊。C楼设计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光线贯穿了东西向的连廊,使得光线成为建筑物的主导。这样的内部空间与其三明治的形体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居中贯穿的连廊系统中包含着一部贯穿所有工作面的直跑楼梯和一些上下贯穿的光井。同济大学的建筑系馆正以一种现代化的手法影响着其中学习的同学们。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2.陆家嘴——高楼林立的金融贸易区

在上海之行的第一天下午,我们就去了上海位于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陆家嘴是中国长江经济带的两大金融核心区之一。陆家嘴因形似一只巨大的金角兽伸出脑袋、张开嘴巴在此饮水而得名。在这个地方,高楼林立,与黄埔江岸的外滩形成视线上的呼应。陆家嘴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应该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和即将投入使用的上海中心大厦这三大超高层建筑。

(从左至右依次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

这三栋超高层建筑也在民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有人戏称其造型为“厨房三件套”,开瓶器、注射器和打蛋器。而官方则称,金茂代表上海的过去,环球金融中心代表上海的现在而上海中心大厦则代表上海的未来。也有信风水一派提出,金茂大厦为保守的塔形,而环球金融中心却想日本的武士军刀般锐利,形成“天斩煞”,那么这个时候上海中心大厦的出现则为与其斗法。在100个人心中对上海三大件有着100种解释,但无论如何,这三栋建筑已然成为上海的标志。

我们选择登顶金茂大厦。金茂大厦楼高420米,外形形似东方塔形。金茂大厦采用框筒结构。中间的核心筒为八角形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外侧有8根钢巨型柱和8根复合式巨型柱。在核心筒与复合巨型柱间设3道钢结构的外伸桁架以保证结构刚度。登上88层的观光厅可以俯看贯穿全楼的核心筒。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3、苏州园林——如在画图中

来到苏州,不能不提的便是苏州园林。苏州之行我们一共走了4个园林,拙政园、狮子林、留园和沧浪亭。大小园林各有特色,但又都充满着中国传统园林特有的风味。苏州大多园林都为私家园林,通过引景、借景、对比等手法在方寸之地内再造乾坤。下面仅以留园为例谈谈对传统私家园林的建筑认知。

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期间经历过多任主人,但不变的是他独树一帜、受访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庭院富于变化,整体有强烈的节奏感。留园整体氛围四个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华丽宽敞的厅堂和轩廊间列。中部为山水花园,是全园的精华之所在,以中部山池为中心,楼阁相环,廊桥贯穿。西部是土石假山,粗犷雄浑。北部则为田园风光。有竹篱笆围成的小院和苏州盆景之名品。

留园或是苏州园林中常有的三大元素是建筑、山和水。建筑依据位置的不同有亭台楼阁榭,与山水共同组成一幅画面;园林假山多以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少数采用粗犷浑厚的黄石)用来布景,有的孤峰兀立,有的连嶂起伏,叠彩竞秀,构成美景如画。而留园中更有名宝冠云峰,齐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最后一个元素却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水,水可以起到调整画面虚实的效果,同时,流动的水给园林一种灵动的美感。

留园的入口的处理也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入口用虚实变换、欲扬先抑的手法,形成曲折巧妙的空间序列,引人步步深入,先是幽闭的曲廊,进入“古木交柯”后视野逐渐开阔,并与“华步小筑”空间相互融合。曲廊上还有各种图案的漏窗,人们可以通过漏窗望向园中的山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池。绕出“绿荫”后就豁然开朗,到达园子中心,假山、池水、亭台楼阁尽显眼前、通过这样的手法给人以惊叹其设计之巧妙。

4.苏州博物馆——一座古典园林风格的现代建筑

在到达苏州的第一天我们就去了贝聿铭先生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将苏州园林的精髓以一种更加现代化的方式给表现出来。

苏州博物馆的整体布局是传统合院式的布局,核心是中部的大厅和主庭院。西部是展厅,而东部主要为办公区域。整个苏州博物馆最具特色的就是中部八角形的大厅的形体上的提炼,这是对苏式传统园林形体的呼应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而在立面的设计上,反映了苏州传统民居的白墙黑瓦的特点。主庭院内景色开阔,除了有八角形的小亭子之外,也有曲廊、看台和水面。设计师还将假山片石至于白墙之前,形成于传统假山不同却另具特色的景观。苏州博物馆在馆内也运用了诸多如八角漏窗等的苏州园林中的元素。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可以看出苏州博物馆中有诸多中国传统或是苏式传统的元素,但是支撑起整个建筑的是几何形状的钢结构。故此,可以看出在苏博里,苏州元素以一种更现代化的方式存在着。

5、同里——一座古代建筑的博物馆

同里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四面临水,八湖环抱,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据考古证实,同里的历史可以追朔到距今五六年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同里旧名为“富土”,唐初,因其名太奢,改名“铜里”,宋代又改名同里,其名沿用至今。

同里的民居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61%。他的民居和街道都充满了古老的江南小镇的韵味。水磨青砖式的石墙、高翘的屋脊、砖雕的门楼和明代的瓦窗。各家各户也都有天井或几进庭院,用于采光。而同里最为特色的应该是水乡同里中建筑与水的关系。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同里四周临水,镇上的建筑大多依水而建。青石板铺成的道路也就在河流的两岸,而两边的建筑就都朝向河流,也有人家搭建了伸向河面的小阁楼,以便欣赏河中风光。特别的是,镇内的房屋旁都在临水一侧建了石阶,是为水河桥,可以下到河里洗漱、取水等。

而与水最脱不开的莫过于桥了。同里最为著名的就是位于古镇中心的“三桥”(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太平桥属于梁式桥,小巧精致。而吉利桥是半月形的拱桥,处于太平桥和长庆桥之间。同里更有“走三桥”的风俗,寓意健康、平安。

悠长的弄巷,斑驳的青砖,烟雨迷蒙中粉墙黛瓦。无怪乎被人称之为“一座古代建筑的博物馆”。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在上海和苏州的实习,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建筑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7天去了上海和苏州,上海的建筑更加现代化,而苏州的园林则为我国传统,但是好的建筑都通过了各自的方法创造出了灵动和丰富的空间。建筑之为建筑是它为某些人的某些活动创造了空间并且让人感到舒适,而非为了哗众取宠。建筑的本源是生活,而生活和它所对应的建筑文化也是需要我们去用心学习、感受和沉淀的。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许晋 学 生:王鑫 学号:201003050104建筑认知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为了扩大学生眼界,了解设计图与实际建筑之间的区别、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通过参观典型建筑,......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建筑认知实习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西安是我国最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次的建筑认知实习选择在西安,更多的是它有较为完善的历史风貌,在现代建筑中融合了地域文化,做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品,古建筑与在它基础之......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建筑认知实习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建筑工程认知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认知 建筑 建筑工程认知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认知 建筑
[实习报告]相关推荐
[实习报告]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