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文地理实习报告_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西安人文地理实习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西安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 人文地理实习 实习地点: 陕 西.西 安 实习时间: 2013年3月 班 级: 201003 姓 名: 王云川 学 号: 201012440311 日 期: 2013年4月4号
目录
1.前言„„„„„„„„„„„„3 1.1实习的背景
1.2实习时间及流程安排 1.3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2.正文„„„„„„„„„„„4—11 2.1西安的区位与环境 2.2西安的旅游业 2.3西安的宗教文化 2.4西安的科研教育
3.总结„„„„„„„„„„„„12
1.前言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如今的西安是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2011年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西安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基地”。
1.1实习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经济的不但发展,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何学习应用好相关知识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文经济地理现象对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2实习时间及流程安排
2013.3.20 前往西安,并观察沿途景观变化
2013.3.21 参观游览古城墙、乾陵、永泰公主墓、法门寺 2013.3.22 参观游览秦始皇陵兵马俑、华清宫
2013.3.23 参观游览陕西历史博物馆、曲江公园、大雁塔 2013.3.23-24 返校并在途中谈西安实习感想
1.3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西安各知名旅游景点的游览及风土人情了解,熟悉当地的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状况,进而了解中国南北方城市在自然环境,文化习俗,消费习惯,城市体系等方面的差异。并结合所学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培养并提高同学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2.正文
2.1西安的区位与环境
2.1.1位置
位于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西安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偏南地区。
2.1.2 气候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平均为507.7毫米~719.8毫米。年最高气温在40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尤以秋雨连绵为显著特点。年平均湿度为69.6%。年平均降雪日为13.8天(由于气候暖化,近年降雪较为罕见)。冬季多东北风,夏季多西南风,受地形地势影响,年平均风速1.5米/秒,明显低于北方大多数地区。天空云量较大,年日照时数明显低于北方地区。
2.1.3 地形
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渭河平原),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大体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与西南低,呈一簸箕状。秦岭山脉横旦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
2.2西安的旅游业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历史悠久,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著名的世界历史名城。西安周围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围绕。“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 4
馆”的美称。西安不仅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还不断进行各种旅游题材的开发。是的现在的西安处处有旅游,处处能旅游。
2.2.2景点简介
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
气势雄伟壮观。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1]
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 5
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1]
“唐高宗乾陵”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是在1974年发现的,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
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古城西安由于有了秦兵马俑博物馆,很快就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国内外游人纷纷慕名而来。来我国访问的外国元首和其他贵宾,多数都要把参观兵马俑列入日程。
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半,先后发一、二、三号三个坑。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先后发现二、三号坑。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宽61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在这个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个。在地下发现形体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造型如此逼真的陶俑,实在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华清宫
中国古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公元644年(唐贞观十八年)唐太宗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公元747年(天宝六载)改名华清宫。当时这里台殿环列,盛况空前,但安史之乱后皇帝很少游幸。至唐末废圮,五代成为道观。1982~1986年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汤池8个。其中2号池为上下双层台式,上层台缘作莲花形,东西10.6米,南北6米,6
池深0.8米,下层台缘为八角形,深0.7米,推测即唐玄宗的御汤九龙殿,又名莲花汤。位于2号池西的4号池,平面形状酷似海棠花,应即玄宗为杨玉环所修之海棠汤,又名芙蓉汤。据载唐华清宫内有汤池18所。按方位推测,1号池可能是太子汤,5号池为尚食汤。
2.2.3旅游的特点
旅游与交通: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桥梁,是旅游的通告和媒介。西安的公交,铁路,航空等都比较便捷。交通便捷程度直接影响到当地旅游业的发
展。同时旅游的开发也有利于促进当地交通环境的改善。
旅游的季节性:旅游地文化的季节性与旅游活动的季节性相对应。西安地处关中地区,温带季风性气候为主,在西安的几天是西安气候较为舒适的季节,属于旅游旺季。环境较为舒适。
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旅游通过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扩大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西安旅游的深入开发,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近年来,西安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业已成为西安市真正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西安市还首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2.3.西安的宗教文化
宗教是人文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宗教不仅影响到国家的政治,还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而在今天,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仍然并存于西安,且呈活跃之势。在数千年的风雨沧桑中,西安为各派的宗教发展提供了发展基础,提供了方便,甚至为各派的发展提供了庇护;而各宗派的发展,又为西安添了无数的精彩的文化底蕴和色彩,使得宗教文化,潜移默化地从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厚重的文化底蕴使得古都西安处处体现着文明的气息,形成了一道当亮丽的风景线。
法门寺
法门寺(Famen Temple)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的扶风县法门镇。据传始建于东汉明帝十一年(公元68年),周魏以前原名也叫阿育王寺,隋改称成实道场,唐初改名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2]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
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2.3.2西安的建筑
西安建筑风格 立意古都求品位、重振汉唐展雄风。钟楼和鼓楼是两座楼,是西安市的标志和象征,近看宏伟壮观,远观姿色动人。古老的钟鼓楼,雕梁画栋,气势雄浑,以大清真寺为和钟鼓楼为主体建筑物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仿唐建筑群。
整合特色空间要一脉相承。西安历代古都, 都是在轴线与轴线、轴线与山水及地形变化的交汇点上选择标志性地段, 布置标志性建筑。这些交汇点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称之谓“节点”,已列为西安城市规划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地段。
2.4西安的科研教育
西安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在校学生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是全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西安的教育资源丰富,在西部地区和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三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
高等教育
西安现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民办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36所,博士点334个,硕士点826个,学科范围遍及所有一级学科,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6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85个,另外有8 所军事院校,在校大学生120多万人。
2.5西安的特色文化
2.5.1饮食文化
饮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陕西(尤其是西安)的饮食文化和全国各大菜系比较,文化味更强、更厚重。一方面,陕西(尤其是西安)饮食文化之博大精深与其历史悠久有很大关系。陕西饮食文化更多表现为皇室文化、帝王文化、宫廷文化和地域文化。西安的名小吃很多,独具特色:
biángbiang面
关中人最基本最普通的面食,除了蒸馍,恐怕就是“油泼辣子面”。关于“biángbiang面”的得名,有着这样一个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扭右一扭,东一长(zhang)西一长,中间加个马大(dai)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搭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多少年来就一直听老人言传下来。西安饺子宴
西安市著名小吃宴席,是在发掘研究唐代和我国传统饺子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饺子宴选料考究、工艺独特,制出的饺子造型生动,一饺一格,一饺一形,观之赏心悦目,食之回味无穷。西安饺子宴的得名,主要因这种宴宾筵席由千姿百态的饺子组成。
秦镇凉皮
秦镇凉皮已有2000余年历史,秦镇本地传说在秦始皇时期已经开始有凉皮,为皇朝供物。乃为全国各种凉皮之祖。以大米粉为原料制成,因主产于户县的秦镇,也叫秦镇米皮,制作时把大米粉调成糊状。
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市著名小吃。用优质牛羊肉加佐料入锅煮烂,汤汁备用。把烙好的“虎背菊花心”——坨坨馍,掰成碎块,加辅料煮制而成。其特点是: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更觉余香满口,回味悠长,吃的时候配一叠特制的糖蒜,口感更好。牛羊肉泡馍,是独具西安地方特色的著名小吃,西安老孙家饭庄从一八九八年开始经营,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老童家腊羊肉
腊羊肉选料精细,工艺讲究,辅料齐全,火功得当。卤煮出的肉,色泽红润,质地酥烂,香醇可口,是佐餐下酒菜。锅盔
锅盔,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
3.总结
几天的人文实习不知不觉就结束了。通过本次实地实习,我对西安文化有了更新的一层认识,了解了更多西安人文经济地理方面的知识。在实习中,我逐渐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同时还提高了自己运用书本理论知识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几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造就了西安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实习的几天里,我们收获很大: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领略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壮美河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凝聚力,团结力也得到了增强。这将是我们大学生活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地理科学系实习报告实习名称: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 陕 西 .西 安 实习时间: 2010年6月 班 级: XXXXXX 姓 名: XXX 学 号: XXXXX 日 期: 2011-7-05目录 1.引言„„„„„„„......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09级地理科学1班谭晨晨 2010年7月 ——陕西师范大学09级地理科学——摘要:我班在本次人文地理实习中,分组对不同区域进行商业业态调查,调查区域基本沿长安路呈......
黄冈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实习报告实习名称:实习地点:实习时间:班 级:姓 名:学 号:日 期: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陕 西 .西 安 2013年3月 201012440312 2013-4-3目录1.引言„„„„......
一、前言人文地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而实践教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实习既是人文地理课程教学的继续,也是让我们学生掌握好人......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运用经济地理的科学理论,实地考察攀枝花市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布规律;学会经济调查的基本方法,增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