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读后感_读后感科普
科普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后感科普”。
读《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后有感
本书是我的个人坦白,向你们讲述我对科学终生的爱情故事。
——卡尔·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之一——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卡尔·萨根逝世了。在他逝世前半年,他完成了《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一书。
读完这本书我能真正去明白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从根本上扫清迷信存在的土壤。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
《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该书由二十五篇令人读来饶有趣味的短文组成,主要探讨伪科学和非理性的问题,该书集中了萨根终其一生所搜集到的伪科学材料,赞美了科学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萨根以科学的卫道者立场向公众解释了科学的特点和本质、科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剖析并批判了那些长久以来人们生活里出现的赤裸裸的谎言,揭露了种种敌视科学、借科学之名对公众进行欺骗和愚弄的行为和反科学思想。不可否认,伪科学的谎言污染了许多人的生活,但是更多的人甚至不了解自己正生活在荒谬之中。对科学而言,谎言和伪科学就像一个个狞笑的魔鬼,魔鬼们正举着宗教、迷信、偏见、暴力的旗帜对人类的良知和探索精神进行残暴的吞噬。在《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一书里,我看到萨根作为一名正直的科学斗士所流露出来的对真理、对人类至死不渝的热爱,以及他维护科学的坚定立场。萨根原本可以坐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拿着研究经费做一些高深莫测的研究,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人们会认为,一个无知的妇女因为占星师的预言而自杀了,这和一个天天坐在实验室里观测数据的科学家有什么关系呢?他有比拯救这个妇女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恰恰相反,萨根的职业追求并不仅仅是他的研究室,他的热情始终是指向全社会,甚至是那些对他的研究毫不了解或是带有偏见和敌意的人。正是这一份热情打动了世界上数以万计的读者,使无数对科学存在误解或偏见的人们,和那些对科学一无所知却又饶有兴趣的人们顺利地走进科学的门槛,用自己的脚步接近真理。萨根在科学的道路上行走了一生,他以丰富的经验来贴近公众对科学的直观感觉,剖析各种伪科学的表象和实质特点,用趣味性的方式来引导普通读者撤下成见、进入奇妙而又严谨的科学世界。
萨根撰写该书是为了用科普的方法向公众传达科学知识和伪科学的特点;向公众展示科学发展的历程,是公众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他在继续自己的天文研究的同时,始终不遗余力地向他的学生们和普通民众传授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他从未放弃自己对科学教育的关注与热忱。本书还特别留出一部分做了宝贵的自我检讨,他谈到一些科学家包括他自己在科学研究上犯错误的现象,同时也承认科是不能避免错误的发生,虽然科学有自己内在的纠错机制。凯伊戴维森说萨根在《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里“做了一件在科学家中很少有人做的事情”,就是指萨根在自己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回顾自己的科学事业历程,敢于承认自己曾经的一时轻率,武断和犯下的错误。萨根一直以来都喜欢用直率而真诚的方式宣扬他的科学观点和思维方法,无论是对他的同僚或是对普通大众。
在本书里,我发现,萨根同样是用这样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经历和过错。那时的他已经获得许多的社会名誉,在美国科学界里他已经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了,这对他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争议自从萨根成名之时就一直伴随着他,无论是关于他的专业观点或者是他的私人生活的。萨根是一个具有鲜明自我个性的科学家,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当然他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针对他的“敌人”,他是很固执而热情的,然而他一直是清醒的。所以在本书中他毫不忌讳地坦诚了自己在科学的迷宫中遭遇到得所有迷惑以及所犯下的错误,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科学的精神,也证明了他自己作为一名科学“传教士”的正直和高洁。正如他所言,他要做的就是向世界坦白他和科学的恋爱终身的故事。
这本书在是萨根在患骨髓癌期间的抱病之作,他特别在全书的开头题字表明将此书献给
他的孙子托尼奥,这也是他对科学未来的希望,只有把科学的精神传承到下一代的心灵之中,人类才有进步和发展的可能。他表达了自己对整个科学家和科普作家队伍的期望,他是这样要求别人,也是这样要求他自己的。他关心的不是个人的生老病死,不是自己的个人荣誉,而是整个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他是如此的无私,如此的伟大!然而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同样有着极其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封建迷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封建迷信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随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出生,到死亡,而越来越从人们的脑子里淡化,而是更加猖獗起来,封建迷信和科学向来是两个冤家,但是高科技发达的今天,封建迷信反倒穿上了对手的外衣,从而形成了一个牢固的保护层,坚实的外衣,那些信星座,生辰八字,血型的所谓新新人类的人们,已经完完全全被旧的迷信思想给困住了,有的孩子因为网上算命说今天不宜出门,于是就干脆旷课待在家中;有的青年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理想的恋人,但算命先生说是星象不合,于是便断然决绝;有的学生哪怕考试前复习功课是应该坐在床上还是书桌旁,面朝什么方向,都要预先到风水网算一算。至于买进或卖出谁家的股票,选什么号码的彩票,甚至生了病如何改个姓名,便能用“名间治疗”替代吃药打针,网上全都能找到答案。类似这些事例,举不胜举,林林总总,都能写本小说了!这些正体现出了中国科学的普及程度,还不够深,力度也不够大,虽然天天嚷嚷着要进行科学普及,但是目前的状况无疑是在给自己一个耳光,扇的脸都肿了。
中国科普的市场化
市场化,无疑是现在的一个时髦词语,是提高社会经济效应的一个有力渠道,然而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需要市场化?答案是不!理由很简单,科学这种东西是需要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精神的支持的,也就是说它需要一种钻研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支持,你难道要把这些崇高的东西和铜臭联系在一起么?
目前在中国有些科技栏目为了逗乐,提高收视率,已经改变了他科学栏目的本质,为了娱乐效应,放弃了一项本来崇高的工作,那么它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科学普及就是要普及到每一个普通公民,那么他应该平民化,普通化,但不是变得娱乐化,偶尔娱乐一下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永远不应该成为目的。早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就有着《科学画报》,《科学大众》等杂志,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我们的先人们都没有忘记普及科普知识,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在这一个歌舞升平,人民安康的和平年代,做得还不如他们好呢?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提出科教兴国的国家,而且制定了科普法,这些都让同是科普工作者的外国同行们十分羡慕,但是可曾有一个制作“科学算命”网的人受到过科普法的制裁?如果没有说明了,这个法律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如果情况继续下去那么,这些也就仅仅是一个个标语而已。
中国科普的未来
既然要科普,那么首先得把封建迷信给破了,否则,他将向一块巨石压在中国科普的肩上,让科普无法进行下去。所以当务之急就是严惩一批制作算命网站的人,坚决打击迷信的出现,当然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也比一只放着不去做要强,在社区中,张贴一些必要的科学宣传海报也是十分关键的,而且应该不断的更新,要重视,不能出现像某些地方,海报都发黄了,甚至被雨水冲掉了都无人问津,另外举办科普宣传讲座,也是重要的,当然讲座也要注意一点趣味性,谁愿意干听枯燥的东西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科普对于中国来说很有可能使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育体系要改动,你不可能让一些学生一边接受填鸭式教学,一边进行科普教育,法律体系要改革,向有名无权的科普法应该落到实处。
科普的未来仍然十分渺茫,能不能真正做到科学普及,是一个21世纪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科普读物的读后感环保读后感 自从读了《善待家园》这本书后,使我受益匪浅,书里面讲了如何保护地球和我们面临着怎样的灾难。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六种主要的资源,是:淡水、森林、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科普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读《危险地球》有感渝北区双湖小学五六班可能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地球这颗行星就是家园。甜蜜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可是,我们现在的地球已经开始变暖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读《科普读物》有感八滩实验小学 四(3) 潘亚杰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科普读物》这一本书。它使我深有感触。 《科普读物》的内容数不胜数。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琐事,每篇文章都......
高一、十六班科普读后感目录 《世界未解之谜》董佳宁 《生命、宇宙及一切》陈旭 《科技魔术》王舒 《世界未解之谜》王鑫鑫 《生命起源》安琪 《海底两万里》张联 《围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