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_幼儿园课程论读后感

2020-02-28 读后感 下载本文

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幼儿园课程论读后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

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

胡翠红

厚厚的一本《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刚接到手中时,一有空就拿出来研读几页,现在终于在零散片段的整合下看完了。静静地合上书想一想,这是一本多么及时的书呀,它犹如雪中送炭,给我这个在黑暗中摸索的行人点亮了一盏明灯。

虽然说理论来源于实践,但是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工作前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是必要的。在这本书的指导下,我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真理。区新教师培训和我园教师业务学习时曾强调过,要变过去的教育目标为发展目标,变教师的主导性为孩子的主体性„„。这些教育理念谁都知道,但是具体到教育活动设计时往往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看完这本书,特别是关于活动设计的案例分析,最大的收获是自己教育观念上的一种转变,现在自己已经尝试着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引下,自己对课程的设计及对孩子游戏、生活等内容的指导也会有一个新的转变。

一、课程设计遵循理论框架,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1)课程目标以幼儿为主体。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课程设计的终点,既是课程内容选择、编排和具体教育活动组织的依据,也是进行课程评价的标准。在系统教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制定生成性目标,包括促进幼儿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在进行我园特色活动——项目活动时,教师更多地是制定表现性目标。它强调孩子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我们班刚刚进行了《我爱我家》这个主题活动,由于中班孩子对于情感的领悟还不是太深,所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延伸出项目活动就比较难。于是我们老师就把教室里的小阁楼分隔了一下,隔成了厨房客厅、宝宝房间和爸爸妈妈房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共同装扮。这时,孩子的兴趣就有了差异,同时这个活动分成了三个项目小组,分别由三位老师指导完成。

做一个前思考,即对这节课的内容有哪些想法,如需要变更的材料、增加的细致提问、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等。

(5)课程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评价主体的局限性。课程评价只是少数权威人士的事情,处于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大多只是课程评价的局外人和旁观者,更多的时候是作为课程评价的对象而被评价,很少有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课程评价的机会。但是我园却为一线教师参与课程评价创造了很多的机会。在这近一年的教学过程中,每节课上完后,我都会在晚上将上午的课作一个活动评析或反思,将课堂上认为比较好的和还需要改进的方面及时记录下来,并且分析其原因,这对我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每个星期四我园还会有一个半天的专题研讨活动。活动上完后,首先是执教老师的自我反思,然后才是听课教师各抒己见,对这节课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发现现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以便对课程计划作出调整,而且有助于教师领会课程变革的目标,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二、教师以各种角色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

幼儿游戏的内容来自于现实生活,并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它没有强制的目的,是在一种愉悦、假想的情境中进行的;幼儿自主控制活动;它是幼儿对成人世界的模仿和迁移;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是一种感知和操作活动。幼儿每天晨间锻炼和角色游戏时间约为一个半小时,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遵守游戏规则,教师可以以平行者或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

(1)晨间锻炼中,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孩子共同游戏。

在晨间锻炼的时候,我一开始是漫无目的地指导。看到孩子们没有按照规则玩时,就跑过去告诉她们该怎么玩,但是往往效果不是太明显。锻炼结束时,自己也不知道今天到底指导了哪些项目,而且自己也很累,满场地跑个不停。现在我会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反复练习游戏的规则,孩子们很喜欢而且很期待和老师一起游戏。她们甚至会邀请老师和她们一起游戏。

(2)角色游戏中,教师作为平行者、合作者与孩子共同游戏。

在角色游戏中,我一开始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每次游戏前,怕她们记不得自己的游戏牌插在哪,我都会一个一个地请孩子到自己的游戏区域,并且提醒她们的,是为了不让老师批评而约束自己的。通过前几天的业务学习,我知道了可以用“找小领头羊”(即请个别不遵守规则的孩子示范)的方法约束孩子的行为。以前午睡时,我会站在床边催促孩子快快脱衣服、睡觉。后来我有了一个好办法,并且孩子们很喜欢。那就是孩子们在睡觉前,老师给睡得好的孩子摸摸头,说句悄悄话。孩子们听后,脸上都会露出甜美的笑容,安然入睡。

对照书本上对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我还存在很多差距。如:还不能深入地挖掘教材的教育价值;对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或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课堂上幼儿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师幼互动的形式过于单调„„但我相信,只要自己乐于钻研,乐于思考,乐于学习,这些问题都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漫长的教书育人之路,我刚起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住前走。多读书、多学习、多请教„„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2007.4.21-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题目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一、单选&判断1.课程定义的几个维度:①.学科维度:将课程看作是教学的科目,注重教材,学科体系。 ②.经验维度: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综合课程......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对于幼儿园课程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而且走过不少的曲折路程。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辈学前教育的先驱,如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人,对当时那些严重脱......

读《能行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感

读《能行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感 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应用;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往往是抱怨的多,鼓励的......

读《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有感

读李炳亭的《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有感赫山实验学校刘国珍接触高效课堂一年半了。虽然,学校领导时常为我们相关的培训、指导,但因为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在我的头......

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感

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感在参加嵊州市领雁工程培训期间,我得到了一本很好的书——《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

《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幼儿园课程论读后感 幼儿园 理论 课程 幼儿园课程论读后感 幼儿园 理论 课程
[读后感]相关推荐
[读后感]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