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红色旅游景点有感
观红色旅游景点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观周恩来故居和周恩来纪念馆有感
张伊人 清明节三天,我们一行人来到驸马巷7号的周恩来故居进行参观。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的周恩来故居是周恩来总理童年时生活、学习的地方。在这里,他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二个春秋,也是在这里,他渐渐萌生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整个建筑皆是青砖、灰瓦、木质结构的平房,具有着明清时期苏北民居的典型建筑风格。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周恩来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读书房。在这里,周总理接受了他一生中最初的基本知识。
向西通过一道腰门,是三间面南的正屋。这是周恩来父母——周劭纲和万氏十二姑当年的居室。格扇的门窗上糊着洁白的绢纸。东厢房便是周恩来的诞生地。堂间内置周恩来青年时代铜像一尊。
向正屋天井向西,便进入一道南北走向的狭长的走廊,走廊南端西侧,是两间别具一格的亭子间,这是童年周恩来和他的嗣母以及乳母的住所。陈设简陋的小小亭子间仍可寻得陈氏博学的蛛丝马迹。在这位博学多才又忧国忧民的母亲的悉心抚养与教导下,年幼的周总理开始了他文化知识的启蒙教育。也正是在这位母亲的影响下,周总理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
陈氏居处的对面便是乳母蒋江氏的住所。蒋江氏虽然是穷苦人家出身,但她对周总理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总理曾自己说过,许多作风与说话方式等都与这位母亲相似。而最令我感动的是,这位目不识丁的女性,为了支持周恩来总理北上读书,不顾家境贫寒,为总理借高
利贷凑够路费。这种无私的爱令人感动,也正是在这种浓浓的无私的爱包围下成长起来的周恩来总理才能拥有乐观的心态与博爱的胸怀。在乳母住房的对面是一口水井,是周恩来总理童年时期用过的,小时候,他就常跟蒋妈妈一起从这口井里打水浇瓜浇菜。他对这口井的印象很深。1960年,他在接见淮安县委负责同志时,还深情地提起过这口井,他问:“我家的那口井还在吗?”并向在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淮安的地下水位很高,吊桶上只要系上庹把长的绳子,就能把水打上来了。”周恩来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品德的形成应该与他从小就跟乳母、过继母等一起劳动有关。
宣统二年,12岁的周恩来总理在乳母的资助下北上投奔四伯。四伯母杨氏是他的第五位“母亲”。周恩来总理出国留学等均是由于这位思想开放的母亲的鼓励。
在井台东南角不远的厨房前,有一块不大的菜园,总理当年跟着乳母蒋妈妈在那里学会了种瓜、种菜、种向日葵,并用汗水拌着井水辛勤地浇灌。在这最初的劳动实践中,他悟出了嗣母所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的周总理却有着远大的志向与抱负,有着革命的热情与远见。这正是因为周恩来总理的五位母亲为他的成长付出的心血。在正确的思想教育与坚实的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才能确立伟大志向,进而为人民做出贡献。
我们继续向前,走进总理的生平图片纪念馆。这里陈列着周恩来童年及其世家的资料、图片和实物。这一切,无不纪录着人民公仆周恩来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坚持真理、磊落光明的伟大一生。
“少小离家,老大不回”,在图片展中,我们了解到,周恩来总理从12岁离开故乡,到逝世时的66年中就一直没有回来过,但他生前曾多次接见原淮安县委负责同志。他十分关心家乡的经济建设,为了鼓励淮安人民,他在去北京的一位领导同志的笔记本上写下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1965年周恩来总理带头移风易俗,指示亲属将祖坟深埋。在深埋的过程中损失了部分青苗,周总理为此还寄给生产队七十元钱作为补偿。
周恩来故居参观完毕,导游的介绍却在我脑海里久久回荡。以前认识的周总理是他为中国人们呕心沥血,辛劳工作的一幕幕;今天认识的是:总理不幸的童年、勤奋刻苦的学习生涯、克己奉公的精神。
继而,我们又来到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市楚州区桃花垠,整个馆区由两组气势恢宏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所组成。纪念馆外形庄严肃穆,形式朴实典雅。
纪念馆的每个部分寓意深蕴。纪念馆主馆底部基台呈方梯形,而馆体呈八棱柱体,寓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缅怀着对周恩来的敬意;基台周围四根巨大的花岗岩石柱撑起锥形大屋顶,寓意他最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四个现代化的千秋大业。除此之外,纪念馆的整体设计是“人”字型,充分体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主题。
辅馆与之前的牌楼构成“八一”二字,纪念周恩来成功领导了八一
南昌起义。
继续沿着纪念馆的中轴线向深处走,便来到了西花厅。我们参观到了周总理曾经乘坐过的红旗轿车,以及模仿北京周恩来故居恢复的周恩来居室。值得一提的是,周总理曾经有机会换得一辆更加“高档”的公务车,总理却说:“还是把车让给外交部其他的工作人员吧。中国人还是坐中国车比较好。”
周恩来纪念馆的上空持续回荡着纪录片《百年恩来》的主题曲《你是这样的人》,使得一种对周总理尽职尽业、鞠躬精粹的敬意油然而生。纪念馆体现着设计者匠心独运,也表达了亿万人民缅怀周总理的心愿,周总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这次观赏,我深受启发,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周总理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应该要向周恩来总理学习无私奉献、高风亮节的崇高精神!我们也许无法经历周恩来总理所经历过的种种磨砺,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端正思想态度,夯实文化基础,为国家之发展需要时刻做好准备。
观周恩来纪念馆有感10体11 石威 11351020 清明三天假,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周恩来纪念馆,感受总理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令人尊崇的恩来精神。周恩来纪念馆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红色之路不朽,前进之力不衰——哈达铺、岷县、南梁、吴起、延安等纪念馆参观学习有感王霏近几日,在县委宣传部和榜罗镇会议纪念馆领导的带领下,我随大家先后参观学习了红军长征......
全国红色旅游景点大全2011-10-11来源:辽宁北方国际旅行社北京市1.**广场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宛平城3.新文化运动纪念馆4.李大钊烈士陵园5.中国国家博物馆6.中国人民......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
观《红色家书》有感车队党支部组织观看《红色家书》系列纪录片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六位人物与亲人、战友、朋友间的书信为线索,讲述了书信背后的故事,再现了不同时期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