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实用12篇)
观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篇一
今天晚上,我看了一部纪录片《唐山大地震》。
姐姐竟奇迹般地活下来了,她恨妈妈,认为她不爱她。汶川地震时,她遇见了弟弟,知道了母亲这几年来的后悔,终于释然了,回家跟母亲相见,结尾,又是我最喜欢的大团圆。
整部影片非常感人,我看的潸然泪下,感触万千。尤其是我看到结局时,我哭的更厉害了,真正的以泪洗面啊。
整部影片是灾难性的,既感人,又励志,希望大家有功夫去看一下。
看完我感触很深,觉得有一股情绪在我的胸腔里回荡,极想把它挥洒出来,于是,才有了这篇作文的问世。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篇二
32年后,5月12日下午2:28分,地震以四川汶川为震中向四方扩散而去,7.8级,万人受灾。老师教过,地震每升一级,能量就提升30倍。那就是说,这次地震产生的能量是唐山地震的若干倍。
看到听到许多相关新闻,我想给大家讲讲。
一张相片,是在直升机拍的。相片左侧是一个高速公路,路旁有一些楼房。右侧是一个洞——直径与高速路宽相仿。洞的深黑和旁边的白亮格格不入。
第二张。也是一条高速路,裂痕把路开成两半,并且,其中一半已塌陷到地面以下。
第三张。这里好象是一个广场。广场很大,很亮。一些伤残人站在那里,无辜的站在那里。地上大部分都是死尸,还有一片一片发黑的血迹。
第四张。是在墙角,几个愁眉苦脸的孩子靠墙站着。似乎是一个休息场地,躺着几个长眠的人——有的用报纸盖一下,有的用破衣服,有的就只有走时穿的一身。
第五张。两个忙碌的护士,一个血肉模糊的孩子。
还有一段记事录象。拍的是一位大学生。拍时他正在桌子下面。画面不断的抖动,不时桌上床上的物品跌落下来。一会,画面转到了窗子上,从楼上向下看,依然是强烈的抖动,楼下是全速跑的师生。
老师跟我们讲,“你们想想,这次地震有多少人死亡,又有多少妻离子散;假设一对夫妻有一个孩子,那么又有多少家庭被拆散……”
我不想多说:大家挺挺,再挺挺。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篇三
地震灾害是全世界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不能解决人员伤亡问题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预防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停的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巨大的力,当这股力累积倒一定程度时,岩层会变形、弯曲。一旦承受不了这种变化时,岩层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释放出巨大能量,缠身强烈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地震,另一类是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包括:火山地震、陷涡地震等。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幸存的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矮小的房间、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户外的场合遭遇地震时,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
当大地剧烈摇晃,使人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身边的建筑物。但是你完全想错了,这些看上去结结实实、安安全全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很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厚毛巾等物保护好头部。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对各种困难。但是,要逃生,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免遭不该有的损失。
如果不能自行脱险,一定要沉住气,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不能可大声哭喊,勉强行动。这样反而伤害自己。应该尽量闭目养神,时间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积极参与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获救。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容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同学们,地震发生时,只要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的。有时,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灾难性地震还是少数。
只要沉着、冷静地静观灾变,就有可能躲避这次地震。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篇四
3月28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地震科普_携手同行“士趣石动后队式,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了防震减灾的知识。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的震级大、频度高、灾害重。观看了记录地震的视频和图片,我感受到地震是残酷的,让许多人流离失所、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地震后的城市更是一片废墟,里面有哭声,惨叫声,看着这些让人心痛不已。
我上小学以来,我们学校经常会组织防震演习活动。警报声一响,我们就赶快往桌子底下钻,一分钟后,警报声停止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每人拿一本书挡住头,有秩序的下楼跑去操场,注意不要拥挤,我和同学们掌握了逃生技巧。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减轻灾害,确保生命安全,有案例证明接受过防震演习要比没有接受过的挽救更多生命。
所谓“防震减灾,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小学习地震知识,学会如何预防地震。让这些知识伴随着我们一辈子,让我们把这些知识传给每一个人,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知道防震意识,心中有“防震减灾,人人有责”的想法,共创美好明天!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篇五
-->
青海玉树的地震可真是可怕,又对于我们的祖**亲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玉树在四月十四日的早晨7:49分发生了里氏7.1级的地震,这次地震让许多还在沉睡中的老幼妇女来不及逃生就被无情的压在了水泥板下。天灾也让我们的青海玉树同胞十分哀痛,也让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朋友,失去了最亲最爱的人。在黄金时间“72小时”过去了之后,我们仍未放弃能够救援青海玉树那些在废墟中命悬一线的同胞,我们依旧尽自己的全力去救援那些同胞们,所以我想告诉那些正在咬牙坚持等待救援的人们“你们一定要挺住,一定要给我们一个救援你的机会。”七天里举国悲哀,大家纷纷捐款捐物,希望能够通过一种方式来奉献自己的爱心,来让远处的同胞们感受到全国人民都在关心他们,都在挂念着他们。
在玉树地震发生的第七天,我们将这一天定为“青海玉树遇难同胞”的哀悼日。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今天早上为青海玉树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
在此时此刻,我想告诉青海玉树的同胞们:错过了黄金时间的我们跟应该坚强起来,用坚强之心,去寻找废墟之下的亲人。坚强也是我们现在唯一能够做的事情。请你们一定要坚强,祖国人民无时无刻都在关注这着你们,你们没有失去亲人,也没有失去了朋友,因为全球华人都是你们的亲人,你们的朋友,别害怕,无论如何我们永远陪伴在你们的左右。
“青海常青,玉树不倒”。这是全球华人的心声,我们也希望在这次灾难过去之后,玉树人民能够振作起来,与我们一起重建他们的家园。炎黄子孙是打不垮的,是坚持不懈的,所以“玉树,加油!”“玉树,雄起!”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篇六
今天,我认真观看了“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启动仪式的直播,我收获满满。防震减灾的意思是预防地震,减少灾难,保护生命和财产是人们都希望的。可是大家都知道,灾难来无影去无踪,而且无情无义。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科学家们发明出很多探测仪器,如果有地震,仪器就会显示出来,提醒人们及时转移。
在今天的直播中,我深入了解了地震波。地震波是从地球深处传出来的,而且会越来越剧烈,会将处在震源区域的所有房屋、树木等倒塌毁坏。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只有不幸,虽然我们这里从没有发生过一次毁灭性的地震,让我们不必为地震发生而心寒胆战,但是中国有23条地震带,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地震,所以我们要学习关于地震的知识,天灾是不可避免的,但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让我们一起携手防震减灾,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篇七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的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地震。正在上课的学生们一瞬间就被无情的灾难夺去了生命,还有很多的学生还在学校的废墟中呻吟,呼救……看到这一些,我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汶川地区大地震,事先没有预报,人们也毫无思想准备,对此,我感到很奇怪。因为我在《十万个为什么》中知道,在地震发生前会有很多的预兆,比如:在地震前常有小地震,许多动物在临震前会表现出惊惶不安的异常状态。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在地震预报上是比较先进的,现在还有了先进的观察仪器和卫星图像,可这次没有一点预报,这是为什呢?看来我们在预报自然灾害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啊!
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办?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果地震来临时,我们正在上课时,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等地震停止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如果地震来临时,我们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不要回到教室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如果一旦不幸被埋在废虚下,一定要坚强,不要吓得大减大叫。要保存体力,利用一切资源自救。面对灾难,我们要保持求生欲,不要被灾难吓倒。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虽然不能人为的制止和改变,但可以通过了解、认识和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常识来进行自救,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所带来的灾害,保护自身安全。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篇八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篇九
四川地震是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的,而且让世人非常震惊又非常感人。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去四川汶川把埋在屋子下面的人救出来,可是我还要上学去不了,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捐钱。过了几天,学校广播上说:“四川汶川发了一次地震,明天捐钱。”这天晚上,爸爸给了我100元钱,第二天早上我到学校过了一会儿,老师说:“同学们都知道了吧,我们祖国的四川发生了重大的地震灾害。让我们为灾区的人民奉献自己的爱心。”于是同学们纷给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我把自己的零花钱和爸爸给我的钱一起捐出去。这也是我为灾区人民献出的一点爱心。
每天晚上我们一家人都会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抗震救灾的节目。有位谭老师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救出了53位同学,最后还有四位同学没有跑出来,老师就把他们抱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了一道保护墙,学生得救了,而这位可敬的老师却献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和壮举。还有一位广东到四川旅游的医生,他们一家及其他的九个人全部在地震中遇难,而他却没有哭泣,也来不及包扎自己的伤口,就投入到了抢救伤员的行列中。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平静的说:“我没有时间为家人哭泣,这里更需要的是医生。”……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看着这感人的情节,我的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恨不得立刻飞到灾区,却抢救那些被埋在废渣下面的人们。
灾区的人民不哭!我们不哭!祖国不哭!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篇十
星期一真是一个让人开心的日子,我们在张家港日报社阿姨和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张家港市的三个社区,这些社区都有着丰富的社会活动平台、宽敞明亮的活动场地、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如:巧手乐工作坊、乐活手工坊、绚彩童年阅读服务站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金塘社区的民生安全科普馆中的地震馆。
走进地震馆,首先是地震的两种震动方式的活动模型,一种是地面隆起运动、一种是断层运动,今天通过这个可以操作的模型,我们很形象地了解了地震的两种运动方式。接着科普馆的阿姨让我们进入地震模拟小屋,小屋里晃动的昏暗的灯光、电视里的警报声,脚下地面不停地晃动着,一会上下震动,一会左右震动,感觉好像真的是地震来了,好可怕呀!在模型的对面是一个倾斜小屋,我们在科普馆阿姨的指引下,一个挨一个进入了倾斜小屋。倾斜小屋模拟的是地震后房屋遭到破坏而倾斜修建的,小屋的墙面、地面都是倾斜的,一走进这个倾斜小屋我就感到一阵昏眩,想快一点走出去,可是手和脚都有点不听使唤,小屋很小,可是我感觉走了很长很长的时间。走出倾斜小屋后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心想,地震真可怕呀!学习地震自救和救援知识真的很重要,这个科普馆让我们小朋友和社区居民对地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体会。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篇十一
-->
20_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这次地震震惊全国。全国人民都降半旗,默哀三分钟。
在这三分钟里,小学、中学、大学的校园里寂静无声,好像学校里没有一个人。在这三分钟里,汽车、火车、地铁都停止了运行,响起了刺耳的鸣笛。这次大地震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在地震发生的当时,有一件事让我感动。小林浩在安全地逃出了以后,发现有几个同学还没有逃出来,就返回楼内接二连三地把同学救出来,虽然那几位同学获救了,但小林浩的左手和头部多次被石头砸伤。
小林浩返回楼内救人的那些动作让我感动。因为小林浩今年刚刚九岁半,一个刚上四年级的小学生能够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救人让我吃惊。如果当时是我,我可能会不管那些没有安全逃出的同学,只顾我自己的生命,自己去安全的地方。
现在小林浩已经被称为“小班长”了,由此可以看出小林浩的尽职尽责,来保护其他同学。我要向小林浩学习,学习他那种不顾自己生命危险去救他人的精神,他真不亏是尽职的“小班长。”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篇十二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人们经济损失最严重与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正确地掌握避震与自救、互救的方法。
我们要听地震预告,学会看地震发生前的预兆,比如:动物们的异常惊飞、逃窜、狂叫等,也可以预防灾害的发生,以防在先及早报告、撤离。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小的地方,还有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桌子、床下等坚固家具空间的地方都可以避震。及时得用坐垫等保护好头部,不要盲目跳楼,使用电梯等。我们一定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好自己与家园,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
我们还要多看防震减灾的书籍。把防震减灾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些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个人都知道在地震来到时,人人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灾害。让这些知识伴随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个人都有防震意识。
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保卫者,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防震减灾,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本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zuowen/3653519.html】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欢......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范文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地震科普携手同行”直播观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观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直播观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