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_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2020-02-27 观后感 下载本文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

院系:外国语学院姓名:黄亚菲学号:

2013415848

最近一直在追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看完后感慨万千,心潮澎湃。虽然才看到四集,但已经被邓小平在经历了“三落三起”、“文化大革命”复出后的坚定不移、力挽狂澜的气魄所深深吸引和打动。更值得称道的是,剧情并不只是反映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和一代伟人的累累壮举,而同时揭示了上至国家领导人、国家干部,下到知识青年、普通百姓,各个社会阶层在经历了十年浩劫后,重拾信心、振奋精神的历史画卷,还为我们普通百姓揭开了了国家领导人鲜为人知的一些决策过程和日常生活面纱,满足了大家了解事件背景、来龙去脉的好奇心。

通过剧情,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特别善于抓主要矛盾,在复出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科学教育工作,主持召开了具有转折意义的科学大会、教育大会,力排众议恢复了停滞长达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使得在文化大革命中最遭受迫害的广大知识分子首先感受到了政策的春风,释放出被禁锢已久的奉献热情,其中看到小平同志在中港青年足球友谊赛中出席、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呼的场面,不禁也热泪盈眶了:为人民做主、为人民着想、替人民说话的人,才是受人民热爱的领袖!

再就是,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论断,把拨乱反正后的人们疑虑、怀疑、动摇的思想给统一起来,思想指挥行动,只有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才能行动统一,才能齐心协力搞建设,——这对当前也有非常实际的可借鉴意义!

后面的剧情还没有看,但最值得期待的还有两件大事:一是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关于香港回归的谈判经历;二是1992年南巡讲话,拉启了大陆改革开放的大幕。这些改写历史的转折点上,邓小平一代伟人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与大多数人按部就班、思想固化、小改小闹的平庸相比,作为国家领导人所需要具备的大智慧、大魄力、大作为对一个国家的改变是起主导作用的,尤其是从思想意识层面去影响广大民众,是最能起到好的效果的。

其实,本人作为一个中型国有企业的小干部、一个以健康生活为主要追求的小女子,对政治、对官场是从来不算感冒的,但看了这部剧,深切感受到:大河有水、小河满,每个人都离不开国家和社会这个大环境。

时代造就人,我们这一代很幸运,赶上了拨乱反正后的好政策、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富裕路,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在国际地位上的攀升,我们国民的腰杆子也硬起来了,虽然“中国大妈狂扫华尔街”的新闻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但总归是我们是傲人的姿态占在了世界舞台上,尤其在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主张下,在中国维护领土主权方面、在清理党内腐败分子方面都有了卓有成效的效果,这无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广大人民又一次被点燃希望、奋发向前的好起点,为着美好的明天,以史为镜,奋发向前!

这,也许就是一部好的文化作品,所能带给人们正面影响的巨大威力吧!愿这样的好片子,能广为人知、广为流传!

荧屏上,出现了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如何在危难之际一举粉碎“四人帮”,出现了在北京西郊玉泉山开7小时政治局会议时人人一脸严肃的历史画面。虽然在怀仁堂抓捕“四人帮”的历史一幕没有正面表现,但剧中通过耿飚带部队接管电台并宣布宣传纪律,通过李先念把手表留给家人说:“万一我回不来可做个纪念!”通过邓小平家说话要打开自来水来掩护话音……这些真实细节把当年这一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生死考验表现得淋漓尽致。荧屏还用滂沱大雨来强化紧张气氛的雨夜,使之更具悬念。尽管历史上的10月6日那一夜,夜色很美,天遂人愿,一轮满月穿透乌云。

这是一段非常特殊环境下的重大历史,许多政坛重要人物都是首次在影视剧中出现,如当年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吴德、纪登奎、陈锡联、陈永贵等都出席玉泉山会议,只有四把椅子是空着的,象征王、张、江、姚已被抓。邓家庆贺这一事件时还用吃“三公一母”螃蟹来象征“四人帮”,这在当年十分流行,重现这些历史场面令人倍感真切。一个平淡的细节,引起我无限的感慨,深深地感到邓小平就是那拨开云雾,唤来教育春天的巨人。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四集中,有一个非常平淡的细节,叶帅征求邓小平恢复工作的意见,邓小平主动要求做一些具体的工作,主抓科技和教育。后来,邓小平给中央写信,主动请缨主抓科技和教育。

作为一个恢复高考后的1977级大学生,看到这个情景心情激动,为邓小平的深邃、博大、崇高而折服。中国教育的春天,就是邓小平拨云化雾,给我们带来的。没有邓小平复出后立即在教育界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就没有我们坐进大学的教室的机会,我们这一代人也不可能成为今天共和国的顶梁柱。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有着高远而深邃的眼光,在粉碎“四人帮”百废待兴、万事重启的纷繁局面下,邓小平思考的是国家的现代化和发展。他在剧中深刻地指出: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必须要从科学和教育入手。他还没有正式恢复工作,就开始部署科学和教育工作。正是这两个大会,吹响了科学技术和教育现代化的进军号,也使千千万万科技人员、“臭老九”被解放出来,重新回到知识的殿堂。

邓小平对教育的重视和关心,是长期一贯的。早在1954年,邓小平就要求办好学校,培养好的干部,要整顿教学纪律,要提高教师待遇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待遇。1958年邓小平指出“办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并强调保证教育的经费,提高师资质量。1977年8月,邓小平在讲话中肯定了全国教育战线17年是红线,广大教育工作者是辛勤劳动、努力工作的。指出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知识分子特别是“臭老九”的名誉要恢复。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又红又专的人才,“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并要求教育事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聆听着剧中邓小平的铿锵话语,回顾邓小平对教育事业的重大贡献,使人感慨万端,为我们这一代人在人生关键时刻,遇到了伟人邓小平感到无比的幸运,让我们灰暗、看不到未来的人生,从此有了光明,有了无数精彩、远大的未来。《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一部重大历史题材,史诗性质的电视剧,写的是伟人,出场的很多是曾经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高级干部。但是剧中有一种务实的精神,抓住历史事件、历史场面,在细节上入手。第一集中,领袖们先后去世,被批判的邓小平赋闲在家,为儿子擦身,鼓励子女靠真本事吃饭。出门为国家,在家为父母,这些细节写出了邓小平朴实、平凡而伟大的情怀。在中央与“四人帮”搏击的关键夜晚,邓小平淡定地吩咐给孩子们分家产:每人留下一张照片。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清平、廉洁和艰苦奋斗的写照。第二集中,粉碎了“四人帮”,老百姓家家户户吃螃蟹,邓小平一家也吃螃蟹,面对针对他的两种社会舆论,邓小平处变不惊,要大家继续吃螃蟹。这反映出邓小平关心的是国家和民族的走向,而没有把个人荣辱放在心上。第三集中邓小平得急病住院,高级干部纷纷前往探望,尤其是出院后他和叶帅的热情拥抱,反映了民心党心,表现了生死与共的老战友的真挚情怀。邓小平主动请求抓科技和教育,也是他一贯务实作风的体现,要做具体的实事,而不是空谈!我惊叹于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逆境之中奋然前行的乐观心态。1969年10月,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邓小平作为“走资派”被打倒,默默地承受着抄家、批斗、下放的痛苦。1973年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得以恢复。1975年初,邓小平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主持党、政、军的日常工作。1976年,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这就是邓小平,一个在三起三落中仍保持乐观心态的共产党人,一个在逆境之中仍然心系国家、心系人民的政治家!他有着豪迈乐观的性格,勇敢坚毅的品质,难怪外国人称邓小平是“永远打不倒的小个子!”

我折服于他高瞻远瞩的意识和勇往直前的精神。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越过当时国人心中“毛主席无与伦比”的观念。为解放思想,他本着实事求是的作风,客观的评价了毛泽东。他推翻了华国锋“两个凡是”中对毛泽东的盲目崇拜,指出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就其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过失。“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1978年12月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方针。会议结束了1957年以来长达21年的“左”倾错误思想,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去,制定出了适合中国人自己的社会主义路线:那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的解放,对引进外国技术有着根本性的作用,对日后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具有重大的历史贡献,是中国历史的一大转折。可以这么说,邓小平的方针是具有建设性的,长远性的,是最适合中国发展的。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书写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几十年来的革命实践表明,邓小平同志不愧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我们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根据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和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更敬佩于邓小平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为统一祖国,邓小平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一国两制这个独特的政策使得香港、澳门都已回到祖国的怀抱,收复台湾的时间也指日可待!

我怀念这位世纪伟人的同时,也从这位伟人身上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胆怯畏缩。相反,我们需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的去面对。不仅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还要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在失败中学习,在失败中崛起。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得到磨练和进步,为今后自身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江东去,淘尽了多少风流人物?悠悠往事,化作了多少美好的回忆。在邓小平精神的鼓舞下,我要拥有乐观的心态,意气风发,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紧握时代的脉搏,书写自己美好而壮丽的人生!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值此,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央视综合频道于本月8号开始每晚黄金时间段在全国首播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每晚两集连......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

央视“黄金档”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引来巨大反响。该剧讲述了邓小平1976年复出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带领党和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重重阻力......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 后 感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四班2013101156宋丽莎今年是抗战胜利70年,在国庆节期间进行了宣扬国力的阅兵仪式,在观看途中感慨道我国建......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一)这几天,中央电视台一台黄金时间播放《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个片子有新闻记录片的风格。再现了当时重大历史转折时期......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毛概课上观看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前两集,整部电视剧有48集,说实话,我以前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但不得不说这部电视剧的确经典,课后看了几集电视......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观后感 历史 邓小平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观后感 历史 邓小平
[观后感]相关推荐
[观后感]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