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_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2011年10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接受了一堂生动而又深刻的革命精神洗礼。
生活在北京的我,一直觉得南京大屠杀,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与我离得好远。然而,当我真正穿过那片炙热的石子地,走下那沉暗深邃的地道,那一瞬,似是大屠杀正发生在我的周围,整个人整颗心变得深沉起来。
沿着古城墙而下,手指摩挲着筑墙的砖,上面还有清晰的筑砖人和筑砖时间,那是我们祖先的智慧,我们的珍宝,怎么刹那间就能湮灭在敌人的炮火之中。时间的流逝,砖上的字已不再清晰如初,但它们却在这昏暗的地道内,怒吼着,呐喊着,诉说着它们、南京、中国的不幸!
确实是不幸的。在那个空荡的展厅,黑亮的地板上,点点白光,如同成千上万颗白烛,悼念着30万亡灵。两边的墙上,暗黄的,浮雕着部分遇难者的名字。似是有些名字,与生活周围的人相同,哀痛涌上心头,像死去的是他们。放眼扫过墙上的名字,一个个鲜活的身影,恰似又出现在身边。大屠杀不远,不远……满墙的名字远远只是部分,30万亡灵中有太多太多的面目全非,身份难识,他们的尸骨与名字,全这样被埋没在尘土之中。他们有的仅仅的是30万遇难者,这样一个代号。站在灵堂前,默哀,祈福……愿他们下一世好过些,愿世间再少些这样无情无义的悲痛事。
不幸中中就是有有幸的,我们有很多好将军好士兵。他们明知实力悬殊,却依然死守南京城,用尽生命中最后一滴汗,最后一滴血,保护着这座六朝古都。他们的名字被展览于众,被牢记于心。看看照片中,他们曾经的英姿,心中的敬佩感激油然而生。
继续走下去,越来越多的残酷史实显现在我的眼前。拉贝、京特、威尔逊等外籍证人的日记、信函、墓碑、手杖、望远镜等一批文物;日本老兵东史郎等人的日记、勋章等;日军中国战区投降典礼受降桌;李济深、张治中等 11 位国民党军政要员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题词和留言;侵华日军南京司令部使用过的挂钟、保险柜、军旗;日军使用的指挥刀、机枪、手雷、炮弹、毒气弹、毒气武器箱、皮带、绑腿、军装、军毯、钢盔、啤酒瓶、饭盒、警报器等,日军焚烧遇难者尸体用的汽油桶、残害南京市民的铁钉、抢劫财物毁坏的木箱;日军当年发放的“良民证”、“支那事变纪念章”、1644 细菌部队使用的手术剪刀和证章,慰安所日军题字墙、战死在紫金山的日军官兵碑……眼前的件件实物,都哭诉着那段血色历史的存在。
30万死者,那样幸存下来的“幸运儿”,只是保住了性
命。他们或是伤了手臂,或是伤了双腿,各种伤痛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他们都至少失去了至亲,失去了家,失去了曾经温暖的一切……这样的伤,这样的痛,谁来补偿他们? 真的不明白,日本人是以怎样的手段去磨灭这段历史,去磨灭死于他们手中30万人的事实。凭什么他们就可以无视那样鲜活的生命?
即将走出展览馆,“答——答——滴”的声音吸引了我。每12秒一次水滴声,象征着一个生命的消逝。30万生命一个星期,相当于12秒1个人。一声声清脆的声音,落在心中,却掷地有声,生命的消逝就这么容易么?
饮水思源,南京大屠杀的确离我们很远,然而,若没有那些英烈,能否会有今天的南京,今天的中国,甚至今天的我们?如今的南京城,已没有74年前的惨绝人寰,巍然严立地古城墙,道路两旁绿叶成阴的老梧桐,现代化的建筑。74年前的一切,难觅踪影。但那段国耻,那30余万条生命,不能如过去那些残破的建筑一样,随着时间被人们淡忘、遗忘……
这次参观学习,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我十分珍惜这次党组织为我们提供的思想政治学习和党性锻炼的机会,我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洗礼。面对血淋淋历史,我清醒的意识到:任何妄图掩盖罪行的行为都是徒劳的。日本政府一再否认事实,试图掩盖真相,这反而更反映了那
段历史的血腥与残酷。今天,我们祭奠南京大屠杀,不是沉于历史的伤痛,而是得到心灵的震撼,我们年轻一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着兴国安邦的历史重任,我们唯有牢记历史,痛定思痛,奋发图强,把自己变得强大,我们才能站得直、立得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史为鉴,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发扬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勇拼搏、艰苦奋斗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和工作斗志,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完成好领导交付的每一项任务,切实履行好自身肩负的办公室秘书职责,不断学习,勤奋工作,积极主动,勇于创新,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历史的教训不可以忘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证明,战争是人类文明的浩劫,战争是滋长兽性虐杀人性......
背景:我曾经去过两次南京大屠杀历史纪念馆。一次是在国庆期间的假期,一次是在开学后的十月份的团日活动组织班级一起参观。第二次的参观没有了众多的人流,更令人在细细品味中印......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陈逸凡六(1)暑假,我怀着一颗沉重的心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进门一个大大的“3”在我眼前。那是侵华日军在南京留下的血腥的数字。3的生......
铭记历史 把握未来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关键词:历史 未来 南京大屠杀 爱国 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 摘要:历史最残酷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事实,是不可更改的事实。无论事实是多......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五月的南京,若是下了雨,就会让人觉着,呼吸时候鼻腔里也全是湿润的水汽。 就仿佛,灵魂都因这雨,而有了凉意。就是在这样一个湿润的雨天,决定去大屠杀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