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影视《建国大业》观后感(小编推荐)
红色影视《建国大业》观后感(小编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建国大业》观后有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
第三次看了这部献礼国庆60周年的电影《建国大业》,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小时候常说:“五星红旗是用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这句话写出了革命先烈们为祖国和平统一做出的伟大贡献。感受到我们现在生活的和平年代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多少革命先烈用勇敢,无畏,热血,斗志换来的,我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社会,并努力建设成为一个更为和平昌盛的国家。
今年的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与当年的开国阅兵场面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对比,开国阅兵时,各种武器不齐全,甚至车都要开两个来回,但今年整齐划一的方队,先进的武器,武装都展示了我国军事实力的增长,而那句不变的“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首长好,为人民服务。”显示了我国党和政府不变的初心,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在享受政府服务的同时,爱党,拥护党。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创和谐美好未来。
影片从重庆和谈开始拉开序幕,那时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但随之而来的是国内的党派之争,刚刚经历了战争的人们,都不愿再回到战乱纷争中去,开始寻求和平统一。各党各派,众多社会人士以各种形式开始了这场斗争。在国家的和平面前,他们舍小我,求大我,矢志不渝,很多人为此付出了性命,但他们不曾放弃过自己对和平的追求。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他的出场便是站在街道中央的高处进行着激情洋溢的演讲,揭露和批判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杀害了李公朴先生,他的口气充满着对反动派的抗议和对和平的渴望,然而晚上他在一片黄色的灯光中被国民党特务人员暗杀,缓缓倒下的身躯仿佛在叙说着他对这个还未和平统一的国家的不舍,和对这个国家的期望,一代文人身上却有着战士的热血,他的人生献给了国家,这个在战火中正在蜕变的国家。还有冯玉祥将军,他在一生戎马中生存,却在1928年7月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途中,却被人安排成轮船失火去世,他所期待的和平即将到来,但是他却没有等到。
影片中有几个片段深深的铭记在我的脑海中,其中一个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率部围剿延安时,毛泽东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会以一个延安换回整个中国。”此时若死守延安,无疑伤亡惨重,毛泽东选择了失去延安,而不是让战士失去生命。一句话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文主义关怀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战争的必胜决心。胜败不骄不馁,以人民为首位,这是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而蒋介石对蒋经国感叹:“不反腐败,亡国,反腐败,亡党。”最后他选择了不反腐败,因为党对他来说代表着权利,而他不想失去权力,也许正是因为他对权力的追求,最后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贯穿了整部影片,共产党在重庆谈判时便听取了张澜的意见,如果国共两党都不在军权上松手,兵争不止,那么和平民主,从何谈起呀?为了早日实现和平民主建国,我们就先让一步。就这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让步,各党派达成了一致,签订了《双十协定》。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想一党独大,不日便撕毁了《双十协定》,想要重新召开一党国大,当宋美龄问蒋介石说:“共产党和中间党派坚持重庆政协会议决议,这事,可怎么解决啊?”蒋介石回答说:“对于张澜呢,安抚为主,对于中共就要一面打一面哄喽,什么时候毛泽东的军队打光了,也就不用再哄了。”而当时国民党内部的权利之争也没有停止,党内斗争激烈,同时上海的商界也出现问题,国民党的弊端显现,内部腐败严重,逐渐失去了党内的拥护和人民的信任,而宋美龄在美国申请资助,也没能成功,终导致政权崩塌,独留蒋介石在门口一个落寞的背影。而共产党力求各党并存,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拥护,为了让李济深,宋美龄等人出席,多次书信邀请,表达了诚意,并且为了让张澜成功出席,将时间地点更改为下年的北平,体现了毛泽东对各党派的重视,和新政协的和平性质,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意志和选择。
还有一幕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幕,便是在开国阅兵上,一个老红军跑到了主席的车前,声嘶力竭的喊道:“报告!我是红二十八团的老兵,我代表活着的,死了的老红军战士向毛委员敬礼!”一段虽哽咽却不失激昂的报告,当两行清泪滑过那坚毅的脸庞,在他的眼中能够清晰的看到他对国家终于和平统一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盼,还有对曾经并肩作战,如今已死去的战友的怀念,那一幕我相信看到的人都会为之动容,那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是他们的信仰,是他的兄弟战友用鲜血终于换来的和平,我想那种心情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而他们是我们应该致敬的前辈,是国家的英雄。
当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然后毛主席和周总理等革命元首,开心的像个孩子,喝着酒手舞足蹈起来,和那个在战场和政治会议上运筹帷幄的身影重合,形成了一个更贴近生活,更现实的人物,他们的喜悦是真心的,因为这是他们的政治诉求,是他们想要建设的国家,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回想它们一路走来的艰辛,经历了多少次的战役,从青年到壮年,突破包围,走出大雪山,万里长征......他们半生戎马,终于保证了一方和平,一方安宁。当党内人士和当地人民跳起当地舞蹈时,那种喜悦隔着屏幕都能感觉的出来,并随之开心,虽然并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但我相信所有中国人民看到那一刻都是激动的,澎湃的,因为那是我们的国家,是上一代人的不懈努力,让我们生活在了这样的一个国家,我们尊敬前辈们,并为他们感到自豪与喜悦。
当毛主席站在**城楼上喊出那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众多好男儿还是红了眼眶,还有的流下了泪水,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情到深处自然会流露,这是他们拼下的江山,拼出来的和平。毛主席又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没错,今天的中国成功的证明了这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断发展繁荣,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毋庸置疑,中国不再是那个被压迫的国家,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压迫剥削终于结束,一个崭新的国家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了世界舞台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建国后的各种建设问题的讨论,关于国旗,国歌等问题,各位代表各抒己见,像是一场激烈且精彩的辩论,但却不显得嘈杂,因为他们是激动的,他们的初心便是让这个国家发展,壮大。当讨论国歌时,在决定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时,有人说:“新中国已经成立,歌词的内容已不大符合中国的国情。”“特别是这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不可行。’又有人说法国的《马赛曲》就是一首很悲壮的歌曲,一直传唱至今。’又有人说:‘各位,这句歌词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过去,我赞同。’李济深发言道:‘《义勇军进行曲》为抗战而生,我唱过,唱的热血沸腾,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要记住历史,这个歌词无需修改。’最后毛主席说到:“我也是个思危的人,赞成。”古有庄子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说明了“居安思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也反应了毛泽东在治国方面的能力。
电影中有一幕是这样的,解放上海时,疲惫的解放军战士们整齐地躺在了路边休息,没有占用民房,宋庆龄看到了,镜头扫过那些躺在地上的人,从那无声的影片中就体会到了解放军的军纪和他们的无私,不由想起昔日岳家军的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宋庆龄女士大概也明白了为什么最终是共产党取得了胜利。
白驹过隙,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六十六年了,那战火纷争的年代好像已经好遥远,但我们不曾忘记,因为那是每一个国人应该铭记的历史,而中国也应该并且也会像毛主席在确定国旗时所说的那句话一样:“现在要团结,将来要团结,永远要团结。”并且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建国大业》观后感营销1103班 崔丽娜 110220143“万岁!万岁!毛主席万岁!万岁······”电影《建国大业》中一色军装的战士,一群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的人民,一个个在此刻......
编辑 | 删除 建国大业观后感小文 发布于: 2009-09-16 22:12看完了,看完了……我不得不表示,韩三平赢了。这部片子也就能赢个票房了。先说说总体的感觉:悲哀,自责,感到了沉重的使命......
观《建国大业》有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电影《建国......
得民心者得天下---------建国大业》观后感今天,一部关于建国大业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可以公开放映,基本不违背历史事实,让政府通过,让百姓可看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我们应该对全体......
《建国大业》观后感班级:09工商企业管理 学号:2009023135013 姓名:侯志强《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在短短2个小时的时间内,一是四十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