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体会_党的历程心得体会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党的历程心得体会”。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体会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桂山林场掀起了学习党史党建知识和读红色金典的高潮,并在读书的过程中使自己对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对新中国成立所经历的风雨历程,或多或少地目睹或经历过。所以,读《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8)这本书,特别有趣,毕竟这本书的很多内容读后才知道,但结合书本内容和自身的经历,感觉深刻,引人深思,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越的生产运动,谋求富民强国的政策方针、路线及作出的成绩是不可否认的,但其中也有许多感慨,抒发自己的体会。
首先讲起的是中国知青上山下乡的狂潮运动,那是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的日子,那时候是响应毛泽东发表的指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大凡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很清楚,对“最高指示”的庆祝是不能过夜的。过夜就是不忠,不忠则意味着不革命,而不革命的罪名那是相当可怕的呀。对“最高指示”中最让人激动并产生联系的话,应该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大有作为,这对青少年或对成年人,也极富巨大的诱惑力和感号力,我的三个姐姐们一起奔赴贺县兴修水利,准备建姑婆山水库的运动中,那时青年人的热情之至,真可以“史无前例”形容,吃饭,干活都唱着歌,经常有模样的是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朝阳沟》以及《蚕花姑娘》等。我们队里来了一批有一批的知青,这些知青刚开始也是干活十足的,由于劳动量大,当然要消耗多些粮食,刚开始他们笑我们吃得多,也不会长肉,后来也是跟着我们一起一餐就吃了两三碗饭,才能把身体顶住,唉!人是铁,饭是钢啊!
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那个“再”高意味着什么?它毫不留情地使知识青年身陷一个很低的层次,从而去接受一次无情的“教育”,用当时贫下中农某些人的理解,就是这些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已经不管用了。城里不稀罕要他们。因此只能放到乡下再接受一次教育,这类话我在乡下时常听到。由此,有些知青因为不好好接受再教育而被批斗,被劳动改造。知识青年在乡下的无助,甚至无情,使知青在生活的环境上越来越有恐惧感,茫然不知所措,何时能熬到尽头„„1974年以后,又有一批小知青到村里插队,但他们集体吃住,还有带队的,与他们当初完全不一样了,跟他们聊起以前的情况时,他们不可理解。村干部和社员也不愿提起那段事,觉得做得不大合适。我现在写这些绝不是翻老账,只是写出自己的感受。想说人的权利和尊严如果在法制被破坏的情况下,是很难得到起码的保障的。而“运动”,曾经或永远是造成这种现象的载体,包括知青内的许多人饱受其苦,许多知青终生受此影响:没学历,早下岗,负担重。现在,往事对他们来说,有些不愿回首,还有不少忧愁。“插队”已变成历史烟云里的一个词,但含在这个词里的众多记忆,却是无法消灭的。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历史转折点。也是我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重大转折点,从那时起,尤其是全国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后,人们开始理智地审视以往走过的历史道路,包括重新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然而,粉碎“四人帮”后,历史遗留问题堆积如山,积重难返,尚待日逐步解决。当时确保社会稳定是大局,为此党中央确定知青工作的暂时方针:继续鼓励支持知青安心农村,有步骤,有计划,稳而不乱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具体做法是:国营农场知青基本稳定不动,农村插队知青进城进一步放宽。原以为农场知青统一集中管理,生活条件比较好,问题比较少,故而采取稳农场,放农村的策略。但是,农村插队知青人数多,分布广,加之国营农场属于国营企业,各地政府分配给农场的招生、招工、征兵指标往往较少,返城人数明显低于农村插队知青。随着年龄增大,婚姻、探亲、生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农场知青不满情绪逐渐加大,强烈要求返城。
如何解决知青的问题,也是一件迫切的事情。当时,有赵凡等几位同志联名向中央写了报告,计划分批分期安排知青返城。在党的政策召唤下,知青流着热泪回到了娘家。
作为社会历史的一潮浪花,上山下乡成为了过去,但作为我们这些亲历者对自己的不寻常的而历史却是刻骨铭心的。因为当时全国的知青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献给了祖国,我们并不是什么牺牲品,也不是碌碌无为的庸人,犹如将军回首戎马生涯一样,我们常常回味那不寻常的蹉跎岁月,在国家机构几乎瘫痪,生产停顿的*时期,百万知青在农村,自食其力,身居茅棚,荷锄掮担,在粮棉油里,我们曾经洒下了多少汗水,这对当时国家经济状况的平衡,社会秩序的稳定当是积极作用的。若不如此,国家又会是何模样?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我们这些知青几乎都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干在农村的老实人。“青春无悔”与“感谢苦难”将是我们心中的感觉,也是我们知青的永恒记忆。
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体会范文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干部群众学好党的历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决胜全面建......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有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有希望则国家有希望!作为一名平凡的大学生,我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理想。在我心中,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和光荣的政治组织,而......
读《中国共产党史有感》怀着崇敬的心情,我读了一本党的专著《中国共产党历史》以及网上的各种资料,仔细阅读并积极思考,认真学习了一番党的历史。通过这次党史的学习,我感受颇深......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汇报人:郭佩雯今天,我读完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这本书。读完以后,脑海里涌现出了很多党在艰难的时期引导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画面,思绪似......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有感2011年是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重要时刻 ,作为一个时刻关心党和国家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时刻,也是一个具有历史重大意义的时刻。在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