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新课改的一些体会_初中生物新课改总结
初中生物新课改的一些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生物新课改总结”。
初中生物课改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摘要: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而实验是它的基础,生物课堂没有了实验就成了纸上谈兵的“假把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生物课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改革创新的能力成为了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如何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直观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同时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从而激发了学生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针对初中生物新课程的实践,探讨初中生物的一些教学体会。
关键词:初中生物;直观教学;可控性
一、让学生实物直观观察形成概念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师发给学生典型的实物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或实验形成概念。此举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或实验能力,而且能让学生自主动手,提高课堂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本人在参加区骨干教师交流公开课《农业益虫》时,就给全体学生分发蜜蜂,让他们用放大镜观察蜜蜂身体的结构,让他们总结特点,归纳出节肢动物的特征。同学们立刻兴趣大增,认真观察,一起讨论,教学任务很快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反思在自己学校里上课时,虽然也用了挂图课件,但效果明显不大,大部分学生没有兴趣听讲,少部分有听讲的同学也只是死记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认真地观察或动手做实验,学生间的讨论,以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在感性知识和学生自己实践、体会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讨论,因此能较快地上升为理性知识,有利于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课堂活动要有可控性
新教材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增设了许多活动项目,仅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就有活动项目66个,即探究
6、实验8个、演示实验4个、调查3个、设计1个、模拟制作1个、课外实验5个、进一步探究5个、技能训练8个、观察与思考9个、资料分析7个。要使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要有融洽的课堂氛围作为保障,学生只有在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里,才能独立地探索,大胆自由地发表见解,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可在实践中,不少老师在课堂中只讲学生的解放而不求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只讲自由、轻松,而不求必要的纪律约束,致使课堂中常出现场面热闹、纪律涣散的现象,甚至有的课堂经常处于失控的状态,尤其大班额的班级此现象更加严重。
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所安排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我在上课时,面对还没养成习惯的新生以及特殊的实验材料“鼠妇”,课堂里
1到处充满了尖叫声、打闹声,无论我怎么喊也无济于事,探究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看来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不能放任学生随意“自由”。实施课改中,老师与学生可共同制定一些相应的班级规律、学习规则,并进行必要的训练,使外在的规则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规则,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取向,学会自我控制。
三、运用视觉直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视觉直观教学即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生物直观教具主要有标本,实物,模型,挂图,录音,录像,幻灯和照片等。要上好以一节生物课,一定要注意合理使用模型,挂图和实物等直观教具。直观教具出现太早或使用不当,反而会发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各种直观教具兼备的情况下,我们还要注意直观教具出现的先后顺序。如有些生物体太小(例如蝗虫),学生看不清,教学可以出示挂图,指示它各部分的结构,让学生自己回答(遇见回答错误,教师纠正);最后在结合模型和挂图的教学基础上,适当放映一些相关录像资料,提高学生的映象和调节课堂学习的气氛。如又如在讲解农业益虫—蜜蜂时,在总结出它们的身体结构后,为了说明它们花粉刷和花粉筐和对农业的利用价值,放映蜜蜂采花粉的视频,提示它跳“8”字舞和“0”字舞的奥秘。,讲到变态叶时,即时放映“捕蝇草”录像,学生对此映象就非常深刻。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相关录像视频,一开始就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当然直观教具的使用要突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新教材(新教材加强了实验和演示部分),它更显得重要。总之,合理恰当地运用视觉直观教学将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欢快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四、加强课堂知识的生活化
生物教学中联系生活实例,不仅可以让学科知识具体化、通俗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让学生形成学有所用的良好感知,做到进一步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蕨类、裸子、苔藓、种子植物时,教师可以从周围环境中收集有关的且具代表性的植物并带入课堂,如马尾松、凤尾蕨、葫芦藓、桃子等,这些都是学生平常可以见到的,学生见到自己熟悉的植物时,必定饶有兴趣的观察并讨论。在讲解无机盐的相关知识时,可问为什么食盐都加碘。这样的课堂既融入了生活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让课堂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中得到乐趣并获得知识。
总之,改革的道路中遇到一些困难和矛盾是正常的。只要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正视并认真研究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勇于探索和尝试,善于反思并寻找可行性的突破方法,相信新课程改革一定可以不断地完善并持续发展的。
论教改后的初生物教学首先,实施新教材,课堂教学要有新观点、新方法。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注重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
新课改体会新课程是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外在表现形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师角色和师生关系的重新建构为手段、是涵盖学校生活各方面的一次整体性变革。我认为,如果......
高中生物新课改学习心得体会郑颖华实现教学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为2012年全面实施新课程做好适应性的准备,这是摆在我们每位高中生物教师面前......
新课改反思之初中生物策源乡学校 谭颖盈从培训到现在,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
2016第二学期教学心得体会从事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断的进行反思,然后在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经过这几年的磨练,我对初中的生物教学有一些心得,现表述如下。 一、初中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