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体会_听课的心得体会
听课心得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听课的心得体会”。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听课心得体会
王 文
开学之初,学校要求每天听一堂课,听两周;3月份,东方中学开放周听了四节语文公开课;4月份,学校承担西固区教学新秀评比工作,我听了10节;听了这些校内校外老师的课,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从这一节节生动、精彩的课堂中领路了老教师的功底、年轻教师的风采,他们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满腔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很好的反映了新课改的精神。着意创设情境,从身边熟悉的问题开始,在浓浓的情感交流中导入新课很自然、很亲切;教材分析的深入透彻,教法灵活多样,在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面也作了很大的努力;发挥了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使我对自己所教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我感受最深的是老师们基本功都很扎实,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都很强,理论水平较高。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
重情境的创设。节节课都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每堂课都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学生在较为亲切自然的情境学习,兴趣很浓。这些情境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既有效也具有合理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做课堂主人。评判教学的优劣,重要标准之一是教学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学生会学,才能更主动地获得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把过去的“听、说、读、写”四个环节改为“读、思、说、演”以求充分发挥学生这个主体的作用,从而优化语文教学。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是了解文章的发端,学生只有在熟读、精读的基础上,才能更深更准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不论是古文、现代文,还是诗歌、散文都要求学生能够熟读成诵,不仅课内读课外还要读,根据不同的文体,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读。
古人云:学起于思。可见,理解课文的关键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如何指导学生思维呢?老师们做法是: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关键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句,抓住关键句理解全文。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以适时的点拨,促进学生及时排疑纠偏,打通思路,准确理解“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老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只能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读能启思,深思必有后果。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多讲话会使人灵感涌现和增加创造力,从而变得更聪明。可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们重视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读诗歌的过程中,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对诗中感觉用得好或不好的词语进行评判,说出自己对该诗的理解,以培养他们发散思维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注重加强学生的实际演练,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领会文章主旨,而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主动发展。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个性也很生动、突出。教师运用角色变换训练,使学生变成作品中的人物,这样利于调动情感因素,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然,目前语文公开课也存在一些误区。
滥用课件,喧宾夺主。多媒体在公开教学中被广泛应用。这是科技进步,教学改革的大好事,应该大力提倡。教师教学借助多媒体的音像画面,可以给学生以新鲜直观的感受,也能起到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但是,“过犹不及”,公开课过份依赖于多媒体,教师不再讲课也不板书,这堂课基本上就变成了学生看电视,不必说显示不出任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我认为,也失掉了普遍推广的可能,丧失了部分示范作用。
盲目拓展,无限延伸。在一些公开课中,有的教师不注意拓展“度”的把握,出现了脱离文本盲目拓展,不求实际无限延伸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使人觉得这节课是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等其它课而不是语文课,使语文教学“变了味”。听了这些课,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都能结合自己所教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听课,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的完善与培养。
首先,缺乏足够的创新精神。新秀课给我的最大感触就是设计的很新颖,往往都是以最新的事件贯穿整节课,其每个环节也很新颖,处处都体现了一种独具匠心。其实我平时对每堂课的准备也都很尽心,我总是力求更好的整合知识点,把知识讲清、讲全、讲透,对每一个例子也不断的推敲,力图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但课堂的形式往往比较单一,处理重难点的方法比较传统,总是以教师的讲为主,整个课堂缺乏更巧妙的设计;例子往往也是使用前人创设好的,对一些时政信息很不敏感,很少挖掘出其对课堂的价值;对教材的运用比较保守,不敢有所取舍;问题的设置往往不够新颖,对问题的深度挖掘不够,使很多问题的价值没有展现。总之,一句话就是在对各个环节的设计和知识点的处理上不够大胆,往往比较的中规中矩,乏善可陈。
其次,对重点、难点问题的挖掘不足,缺乏梯度和深度。优质课的亮点之一还在于教师的善问,教师往往能够只对某一事件设置一些问题链,引导学生通过逐步的全面的认识这一问题,从而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相比之下,平时我的设问往往比较直观,也很少以问题链的形式出现,这样的问题总是显得直来直去,要么比较简单,要么让人一下子很难想到,缺乏思考的深度,很难调动所有学生思考的兴趣。一堂精彩的课往往是以好的问题串联的,一个好的老师往往更是善于提问,更精于提问,因为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的向导,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的关键。所以,我还要在问题的设置上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设计问题,生成问题的能力。
第三,调动学生广泛参与的能力差,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也没有转化为提高学生紧张度或是调动学生参与兴趣的积极因素。“走思”是一部分学生不自觉的行为,如何更好的使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有同等的收获,除了以新颖的形式去吸引他们外,少不了对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我发现优质课的一大特点就是学生能够广泛的参与,而有些课堂显示出了教师超长的调动能力。这使我反思自己的课堂,往往是关注有了,效果却没有。分析其原因,我想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是我想最直接的就是我处理的方式不当。对待“走思”的学生我往往采取的就是简单的提醒,或是临时设问,但问题往往比较简单,因此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样同样没有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所以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让学生渐渐体会到听课的乐趣,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第四,对自己课堂的反思评价往往也比较单一,视线往往总是关注在自己讲得精彩上,这样无形中就降低了对学生关注程度。在听优质课的过程中使我发现越精彩的课学生是越活跃的,而教师的价值往往是有效的创设出能够引发思考的情境,设置出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供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让学生更广泛的接触各类观点,从而生成对一问题全面的认识。总之,课堂上,应该使学生成为最活跃的思考者、参与者,要让学生不断的接受认知的挑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这使我认识到讲清一个问题很简单,但是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掌握,是需要花费一定的心思的,教师首先就应该具备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的方法。
听课心得体会2016年4月16日,我校全体语文老师来到峪道河中心小学,听取了田褚小学高娟老师的关于绘本阅读的讲座----做诗意电灯人。这次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听了......
听课心得体会近期在我校举行了数学评优课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听课,无论是在教学观念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我都学习到了很多。以下就其中几点谈一谈我的感受。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心得体会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教学观摩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教学观摩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2010年10月......
听课心得体会XXXXXX幼儿园 XXXX根据学校安排,这次我们到鸭江参加了,武隆县示范幼儿园的送教活动。活动中,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她们都讲得十分出色,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本次活......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不断增长教学基本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授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