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改实施的心得体会_新课改实施心得体会

2020-02-28 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本文

初中数学新课改实施的心得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课改实施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新课改实施的心得体会

卿仕发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新课程的教学。新课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不要瞻前顾后,要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下面就课改几年教学实践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活力。引导学生变单调的被动学习为活泼的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让他们讲,让他们讨论,使讲台成为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舞台,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现在很多学生都成了小老师了。

二、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结构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进行数学教学时自然应考虑学生现有的思维活动水平。心理学早已证明,思维能力及智力品质都随着青少年年龄的递增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是不相同的.因此,要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必须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下面谈谈与学生思维水平有关的两个问题。1.初中生思维能力之特点 我们知道,初中生的运算思维能力处于逻辑抽象思维阶段,尽管思维能力的几个方面的发展有所先后,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初一学生的运算能力与小学五六年级有类似之处,处于形象抽象思维水平;初二与初三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属于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从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命题能力和推理能力四项来看,初二年级是逻辑抽象思维的新的起步,是中学阶段运算思维的质变时期,是这个阶段的关键时期。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已经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在,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他们思维发展的飞跃来进行适当的思维训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2.学习数学的几种思维形式

(1)逆向思维。与由条件推知结论的思维过程相反,先给出某个结论或答案,要求使之成立各种条件。比如说,我在讲分式方程时给出以列车提速为背景的问题,我们一起列出一个方程来;反过来,我再给一个方程,让学生编出一个速度、时间、路程方面的应用题。后者就属于逆向型思维。(2)归纳型思维。通过观察,试验,探究。在若干个例子中提出一般规律。比如讲分式的概念时,我就由很多问题得出许多分式的式子,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总结出的。

(3)开放型思维。即只给出研究问题的对象或某些条件,至于由此可推知的问题或结论,由学生自己去探索。

了解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数学思维的几种主要形式,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特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思维活动的教学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充分考虑教材的逻辑结构

课改后的新教材是属于“螺旋式上升”的知识构架,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能力。我们觉得新教材中知识的“螺旋式上升”的方法非常适合学生。使学生对新知识不用一下接受,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理解融会贯通的过程,学生学起来也越有兴趣。前面有一个学生对我说:“我觉得现在数学越来越简单了。”

四、考虑积极的教学方法

目前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呈现出一派兴旺的局面,种类之多、提法之广是历史上少见的。我们主张,采用积极的教学法,因课、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比方说,对于教材内容多数是逻辑上分散的数学定义和公理等采用自学辅导法较为适宜;对于教材中的一般公式、定理等采用问题探索法较好;对于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难点,一般采用讲解法较好。教师要灵活掌握。

数学活动的教学实质上是积极性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极为重要。一般来说,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方法的直观性、趣味性,教师和家长的良好评价,学习成绩的好坏,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另外可讲一点数学史方面的知识,比如我在讲勾股定理时,就讲了我国汉代的赵爽弦图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这个图案被选为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微,学生马上对此感到非常有兴趣。

从学习方法上看,随着学科多样化和深刻化,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比小学生更自觉,更具有独立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究竟怎样启发学生去积极思维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方说,创设问题情境,正确提供直观材料让学生从具体转到抽象,也可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如我讲分式的性质就是由分数的性质得到的。还可以把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五、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教学问题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且是思维的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合适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 问题要有方向性。这是指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

② 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这是指问题不宜太难和太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

③问题要有启发性。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我在讲角边角公理时,开始就用一块打破成三块的三角形玻璃引入,把图画出来后,教师问:“若带①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②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③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这就是一个极为关键性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

六、对学生教学评价的转变

学生学习过程中充满老师的赞扬和激励,过去的数学教学评价,为了追求升学率,一味注重其甄别和选拔功能,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紧张的单调的成绩竞赛中,以成绩论英雄;而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想,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功能,从而促进教师由成绩结果的单一评价转向课程学习过程的管理与激励。当然,在课改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观念的问题。

我们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而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对我们教师的评价标准还停留在“唯分数论,唯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体系上,教学中很自然地又走上了传统教育的老路,前怕狼后怕虎,产生了畏难情绪,影响了新课改的实施。

家长的观念“教书、育人”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但长期以来家长,尤其是我们农村家长供孩子上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文化知识,让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家长希望学生在学校受到严格管教,认为学校教学应以传授知识为中心。新课程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致使部分家长不理解甚至反对,认为这样学生学不到更多的知识,将来考不上大学,这学就是白上了,也影响了我们对新课改的实施。

二、课堂上的问题。

课改的核心在课堂,课改暴露问题最多的也在课堂。在教改的氛围下,我们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有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有时全盘否定老教法,浮离教学实际,花架太多。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教学只求“热闹”。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教学手段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异常,学生表现的愉悦、快乐,但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给人以只有温度,没有深度的感觉,与数学学科的特性不符。

2、教学过于追求情境化。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整堂课、每节课都在教学情境上花了太多的工夫。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不能迅速进入数学学习状态。

3、教师的主导性发挥不充分。新课改更强调发现式学习,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新课该的氛围下,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张口讲话,不敢直接陈述结论。

4、教师对课堂的驾驭问题。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情形一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讨论时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教师在课堂上感到紧张,甚至是无所适从,结果造成课堂纪律无法控制,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情形二讨论、自主探究过多。每节课都要有自主探究环节,每节课都要分组讨论,小问题小讨论,大问题大讨论。每个问题的解决都要有符合新课程倡导的“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解决问题”的步骤,面面俱到,浪费有效的教学时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就让我们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天空,让他们用“探究”这一支点去“撬起”整个知识王国吧!

初中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初中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初中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初中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新课改实施心得体会

新课改实施心得体会小学新课改实施心得体会现在小学生接触新事物越来越多元化,在这个教育极速变革的时代,知识的吸收,应该有更合理科学的引导,大胆的尝试,而不是固守原有的模式,裹......

新课改实施心得体会

新课改实施心得体会现在小学生接触新事物越来越多元化,在这个教育极速变革的时代,知识的吸收,应该有更合理科学的引导,大胆的尝试,而不是固守原有的模式,裹足不前。无论对与错,不尝......

初中数学新课改五点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新课改五点心得体会一、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

《初中数学新课改实施的心得体会.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初中数学新课改实施的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新课改实施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新课改 初中数学 新课改实施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新课改 初中数学
[其他心得体会]相关推荐
[其他心得体会]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