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新教材新观念的几点体会_使用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对高中语文新教材新观念的几点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使用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对高中语文新教材新观念的几点体会
从2006年秋季开始,我和同事们开始使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试用本。经过近半年的教学实践,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加深了对新教材的理解。现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整理出来,以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收到更大的成效。
首先,使用新教材要有新思想,要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我的理解和体会是:
新观念之一:对语文人文性认识的深化
在新大纲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写着重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在选文上,注重选取了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如:沈从文、葛剑雄、徐志摩、郭沫若等著名学者、作家的文章入选教材。
二、加大文学教育的份量。在整套教材的选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占了90%以上。课本中六个古文单元23篇课文全都是名家名作。现当代作家的选文大多是审美品位很高的文艺随笔和散文或诗歌,外国作品也是近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如:里柯克的《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等。
三、增加了古代文学作品的比例。作为21世纪的高中生,要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素养,就要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现代化,决不能抛开我们的优良传统。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经历了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的精品,曾经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借助它们对中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是一条快捷便当、回报丰厚的途径。
为了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作品的文化品味,重视道德修养提高审美情趣,我的体会是:一要丰富作品的内容。在教授一篇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尽可能弄懂它的方方面面,前后左右的关系,要把一本薄薄的语文教材讲厚。我们利用这些课文对学生进行教育,既可以培养他们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又能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还有助于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总而言之,能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我们在使用新教材的时候,要注要向学生灌输人文精神,重视文化积淀和情操的陶冶。
新观念之二:对语文工具性认识的纠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只着眼于语文的工具性,只把语文当成工具,把考试拿高分当成培养学生的目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指导下,我们常常是按照“知识----训练----能力”的思路来开展教学活动,对每一篇课文,我们都可以拆解出若干个知识点,热衷于“点”的讲析,淡忘了整体的感悟,让学生整日泡在题海之中,以为学生的语文素质是靠题海战术训练出来的,完全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使他们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而我们教师也不自觉地充当了应试教育的驯服工具,将自己的精力、智力、能力全部投放到应试教育中去,用心可谓良苦,其结果,却使语文教学长期在低层次上徘徊。为了纠正这种陈旧观念,新教材有意淡化了技术操作层面的训练,试图改变过去某些纯工具性的做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新旧教材最大的区别是:新教材对学生认知、操作语言文字这门交际工具不是建立在被动的训练上,而是建立在学生主动获取、灵活运用上。总之,我们对语文工具性的认识应该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应当确立以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为根本的现代教学观,并在语文教学的所有环节中牢固地树立这个新观念,以此来统帅我们的教学行动。
新观念之三:是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性原则的建立
新教材的语文教学原则是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来建立的。课堂阅读教学侧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整体理解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重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课文,领会其中的主旨内涵,吸收文章的精髓养分。这是对现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只重细节不顾整体、只顾绝对不顾相对的教学倾向的否定。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由于盲目地引进了一些西方的教学方法,如在考试中大量地使用标准化试题,强迫学生接受非此则彼的绝对性答案,因而导致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试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文章本来是完整完美的,但经过我们教师的讲解、处理之后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被割裂成知识的拼盘,美文不美,精品寡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索然。长此以往,不仅削弱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而且还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的形成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学生因此养成只见一斑不见全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习惯,看问题缺乏整体意识,读文章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只着眼于细枝末节,这种现象是与语文教改的大方向背道而驰的。在新教材学习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建立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发展学生健全的思维认知能力结构。
从写作教学来看,也要强调整体性。文章的构思总是先有整体,才有局部。写文章如果一开始就孜孜以求于局部,文章肯定写不好,因为文章好坏是由部份同全局的协调来决定的。写文章一定是先立意、后拟题,先有观点、后找材料,先总论、后分论,先分析、后总结,这就是所谓“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在新教材的写作训练中,我们可以看到专项写作指导,这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训练提出总体要求。在这个总体要求下,可先安排片段作文进行某个单项训练,使学生单项写作能力有所提高,或熟练掌握某种写作技能,最后用整篇作文来检查学生的整体布局谋篇的写作能力。
突出整体性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大局观念。而整体意识、大局观念又是21世纪人才素质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新教材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立足于培养时代新人,着眼于发展健全健康的人才素质,这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我们语文教师应当明白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在教学中增强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以上三点体会,是我学习使用了新教材近半年来的总体感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素质情况,以具体生动的教学实践,不断深化我们的认识,丰富我们的理念,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我对高中语文新教材新观念的几点体会江门一中林小红从2000年秋季开始,我和同事们开始使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简称语文新教材。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从中获得一些有......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10篇对高中语文新教材作文教学的思考,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质疑高中语文新教材注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新教材高中语文培训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中语文新教材目录高中语文目录 第一册第一单元1. 毛泽东词二首…………………………………………… 沁园春长沙 采桑子重阳 2.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