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_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
龙凤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
龙凤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状况的调查报告
龙凤镇人民政府黄猛
按照中央推进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为切实加强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2008年6月,笔者对龙凤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进行了调查,以弄清龙凤镇在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全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一、龙凤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龙凤镇位于恩施州城北郊,中心集镇距市区12公里,全镇辖18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全镇人口6.7万,其中农业人口5.4万,全镇共有耕地56589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亩,境内兼有高山、二高山和低山,海拔最高1480米,最低460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近年来全镇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极大促进了全镇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2007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75.8元。从总体上看,目前龙凤镇的农业产业调整现状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初具规模
近年来,龙凤镇围绕本地资源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实施农业产业布局、产业类型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发展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建立了初具的规模板块基地。基本形成了以向家村、三龙坝为主的12000余亩柚子基地,以青堡、碾盘、佐家坝为主要发展区域的5000亩药材基地,以猫子山、佐家坝、龙马村为主要发展区域的8000亩无性系良种茶基地,以三河村为中心向全镇辐射的肉鸡、青脚鸡养殖繁育基地,杉木村已建成两个万头生猪养殖场,并带动全村成为年养殖生猪3万余头的生猪养殖专业村。从种植业看,2007年底,全镇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已达58156亩,粮经比例达到50:37。从养殖业看,2007年,全镇年出笼生猪42000余头,出笼家禽442993羽。比2000年分别增加6000头和22万羽。
(二)调整初显效益
近年来,全镇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除了党的惠农政策及外出务工人员增加
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猫子山的茶农,近年来每年在茶叶上可收入160万元,户均收入4000元,比原来种植单一的粮食收入增加3000元。另如小龙潭村种植的枇杷,丰产年每亩可收入8000元,比单一的粮食收入增加7000元。200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2亿元,其中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的收入达到7700万元。占农业产业总收入的44%。
(三)认识逐步提高
受前些年发展桑蚕、生姜、梨树等影响,部分农民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心有余悸,认为政府发展什么,通常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部分农民不敢尝试,有所顾忌,但通过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驱动,一些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尝到了甜头,使群众普遍看到了结构调整带来的效益,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逐步得到提高。部分农民开始自觉扩大农业结构调整的规模,变“要我调”为“我要调”。
(四)结构趋于合理
通过不断探索,特别是近年来对全镇农业产业的进一步调整,全镇农业产业布局逐步趋于合理,如在高山、二高山村发展魔芋、药材,在猫子山、佐家坝、龙马村形成茶叶发展带,杉木、古场作为生猪养殖专业村予以建设,在城郊和国道沿线的村积极发展蔬菜和小水果,都充分利用了本地优势资源和地理条件。使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五)农业龙头企业及服务组织带动作用得到增强
产业结构的调整,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农产品附加值的增加,离不开农业龙头企业和服务组织的拉动。近年来随着全镇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特色农产品的增加,一些农业加工企业和服务组织应运而生,如猫子山、佐家坝分别建立了茶叶加工厂,向家村建立了全州闻名的兄弟薯片厂,双堰塘村花椒种植户和杉木村生猪养殖户分别组建了九叶青花椒合作社和联强生猪养殖协会。这些农产品加工厂和专用合作社,极大的拉动了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品质不断提升、规模不断壮大、效益不断增长。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龙凤镇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具特色
从种植业上看,近年来发展了小水果、茶叶、药材、魔芋、烟叶、蔬菜等经
济作物,但没有一特色产业,没有一个支柱产业,没有一个名特产品。可谓是“样样都发展,门门无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属传统型。近年来,针对这一现状,也发展了如花椒等新特色产业,但尚处在萌芽期。
(二)质量不优
调整后的部分农特产品品质不优,不适应市场需求。如发展的1.2万亩白柚,已逐步进入丰产期,但柚子品质不适宜外销。发展的枣子品种混杂,果实大小不一,品质不高,难以销售。使得农特产品价格不高,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获得的经济效益尚不明显。
(三)加工滞后,销售不畅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目前龙凤镇农业龙头企业少,规模小,且生产能力低,生产的产品难以上档次。社会化服务组织在销售服务、技术指导上作用发挥不明显。农产品的销售仍然是自产自销的传统模式,没能形成产业键条。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资金投入。农业结构的调整成效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的素质密切相关,对“三农”的资金投入有限,使调整处于较低层次。同时,因资金限制,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使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受到一定局限。
(二)缺乏科技支撑。一是新调整的农产品种植、管理缺乏科技、重发展、轻管理的情况仍然存在,管理不到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必然受到影响。二是农产品的储藏、保鲜、包装和深加工上技术落后,使得农产品的增值受到制约。
(三)缺乏科学发展规划。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没有一个科学发展的规划,致使发展难成规模,难以形成特色。
(四)缺乏龙头企业拉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目的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而产业化的发展,需要龙头企业的拉动,一个产业缺乏生产或销售龙头企业,其发展必然受到限制,也影响农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
(五)信息不灵、农展素质不高、经济方式分数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是信息制约,由于农村信息不灵,使农民在市场经济面前显得束手无策,生产和调整仍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如碾盘村一农户在外看见别人养蜗牛赚钱,回家后便发展蜗牛,等他把蜗牛养出来,市场已发生变化,结果卖不出去。
二是素质制约。由于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掌握科技难,不适应调整后的产品的管理、生产、加工。
三是经营方式制约。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导致难以形成规模,形不成市场主体,更难与国内外大市场接轨,缺乏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对策及建议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全镇要按照“定规划、突特色、扩规模、强龙头、育品牌、增效益”的思路,以工业化理念抓好现代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是定规划、优产业。进一步从抓规划入手,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具有一定地域特色、区位优势的当地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并按计划、分步骤严格按规划进行推进,以确保突出自身特色,科学发展。加快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广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建立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规范体系。在确保粮食稳产的基础上,提高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林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从本地实际基础条件出发,从发挥本地优势出发,从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确立和发展主导产业、产品,形成与资源特色相适应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新格局。就龙凤镇的资源特点和发展基础来看,应以林果、茶叶、烟叶、魔芋、水稻、蔬菜、养猪、养鸡以及特种培植(如蘑菇)和城郊休闲旅游为主导产业,要实施远抓林果茶,近抓烟和菜,基础抓粮食,发展畜禽养殖的农业发展战略。二是扩规模、壮产业。坚持区域布局、规模经营的原则,相对集中连片地安排主导产业、产品生产,实现一村一品、以优促势、以优聚势,向规模要效益。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龙凤镇农业总体布局框架及远景规划应是:山地林果烟药,平地稻粮,庭院畜,环路菜等。三是强龙头、带产业。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缓慢是龙凤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最大的弱点,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现有的农业企业规模小,吸纳农产品的数量少,加工档次低,附加值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必须尽快出台有关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一批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提升技术水平,采用绿色环保生产工艺,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发挥联系市场、基地和农户的核心作用。加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鼓励、支持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企业,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和农民组织化水平。当前应着重培植柚子生产加工企业,精品茶叶生产企业,进一步扶持九叶青花椒协会,杉木村联强生猪养殖协会的发
展,充分发挥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联系纽带作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四是育品牌、兴产业。树立品牌意识,丰富品牌内涵,扩大品牌知名度,积极争取润邦国际收购、兼并龙凤镇现有的几家小型茶叶加工厂,统一“恩施玉露”的品牌,进一步扶持和壮大九叶青花椒、兄弟薯片、三河禽业等农产品品牌。着重培植一批优质农户产品的品牌,增强农户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五是建设施、固产业。要加大投入,不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采取严格的农地保护措施,形成科学的农业要素转移机制,促进农林渔业全面发展,用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绩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搭建平台 调整结构 培育特色促进农民稳步持续增收梨林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报告一、镇域基本情况梨林镇位于济源市东部,东与沁阳接壤,南距洛阳60公里,北距山西晋城65公里,207......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简介今年以来,****党委、政府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土地流转为依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宣传发动、政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的根本性变化,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由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了需求约束。在此形势下,农业进一步发展,须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市场......
龙吟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在全县秋冬农业生产暨农业产业化挤进工作现场会上的发言各位领导: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就我镇农业产业发展思路作如下汇报,不当之处,敬请请参会的......
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镇共有53个村,3.8万口人,3.8万亩耕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丘陵乡镇。历年种植经济作物面积达7000亩。今年以来,按照市、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年规划的总体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