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的调查报告_农业灌溉摸底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的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业灌溉摸底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的调查报告
专业:水利与水电工程
班级:水利与水电工程二班
姓名:朱龙鹏
学号:14624048
调查地点: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
调查人:朱龙鹏
调查时间:2011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几乎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历史。虽然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农耕面积在不断减少,但是农业生产仍然是我国一个十分主要的生产方式。到2010年,全国耕地总面积约1.2亿,占国土总面积的12.5%。地面灌溉是最传统的灌溉方式,包括沟灌和畦灌等。这种方式灌水不均匀,蒸发量大,容易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板层,影响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华维认为,这种方式是浇地而不是浇作物但是随着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节水农业成为当今具有世界意义的焦点问题之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节水农业。我国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历史,几乎与我国近代灌溉的历史一样长。5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开始进行了喷灌的研究和试点,到70年代喷灌技术受到普遍的重视,全国的喷灌面积达到290万亩。进80年代,在喷灌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一套设备和技术,为喷灌的大面积推广创造了条件。截止到1998年,我国的节水灌溉总面积共有2亿亩(其中喷灌面积1300万亩、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4000万亩、微灌面积30万亩)。近20年来,我国在节水灌溉科学技术上也取得了许多成绩,很多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若干研究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本人针对附近农村的农业节水灌溉方式进行了调查,并整理成此稿。
盖州市位于辽东半岛西北部,属于辽南丘陵地带,农业耕地多为山地,农作物主要是苹果,盖州市亦因此有“苹果之乡”的美称。水稻是另一种主要的农作物,主要种植在青石领以及红场一带。另外,万福、杨屯等地种植了大面积的玉米。2008年,盖州市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由辽水计财【2008】162号文件批准兴建,由此拉开了盖州市节水灌溉的序幕。
节水灌溉即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主要措施有:渠道防渗、低压管灌、喷灌、微灌和灌溉管里制度。通过调查,盖州市采取的主要节水灌溉技术有:
1)渠道防渗渠道输水是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传统的土
渠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差的仅0.3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水都渗漏和蒸发损失掉了。渠道渗漏是农田灌溉用水损失的主要方面。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是当前我国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本市青石岭镇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以及指导修建了青石岭北支渠渠道防渗加固工程,该工程全长350m,设计底宽3m,高1.5m,设计边坡为1:1.5,渠道比降为1:6000,加固维修设计采取钢筋护坡。该工程于2009年5月竣工,投入使用之后,大大的提高了水的有效利用率,据当地老百姓反映,在防渗管道建成以前,浇灌1亩地大约需要50—70立方米的水,但是在使用防渗渠道之后,浇灌1亩地大约只需30—40立方米的水,这些数据表明水的利用率大大的提高了,这对于缓解当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因此适宜于地势比较平缓的地区推广。
2)管道输水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以减少水在明渠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发达国家的灌溉输水已大量采用管道。目前我国北方井灌区的管道输水推广应用也较快。常用的管材有混凝土管、塑料硬(软)管及金属管等。管道输水与渠道输水相比,具有输水迅速、节水、省地、增产等优点,其效益为:水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95;节电20%—30%;省地2%—3%;增产幅度10%。盖州市徐屯镇龙湾村于2009年5月建造方塘一座,长160m,宽120m,深4m,边坡为1:1.5,采用干砌块石结构,干砌块石厚400mm,下设150mm碎石垫层和300g/m2无纺布,配套水泵2台套,建泵房1座,铺设主管路URVCφ110长992m,低压架线500m。此外,团甸镇沈屯村于2008年11月打深井5眼,井深50m,井径φ325,配套水泵5台套,建井房5座,铺设主管路URVCφ110长1920m,低压架线1km。另外,白果乡白果村和北山嘴村打深井3眼,井深50m,井径φ325,配套水泵3台套,建井房3座,铺设主管路URVCφ110长3864m,低压架线0.8km。通过对输水管道的使用,减少了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但如果想真正的做到高效用水,还应配套喷、滴灌等田间节水措施。
3)滴灌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
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我市即使用了水窖滴灌的方式,即通过雨水集流或引用其它地表径流到水窖(或其它微型蓄水工程)内,再配上滴灌以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的农田灌溉问题。此法对我市降雨量常年不均的现状有显著的改善,在降雨的高峰期将雨水或河道当中的水引入蓄水池之中,待到干旱期,将蓄水池的储水通过滴灌引流到农田之中,以缓解旱情。
4)膜上灌、膜下灌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膜上灌,在新疆等地已大面积推广。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费用,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此法在苹果浇灌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每棵苹果树根部周围覆盖塑料薄膜,既能有效的防止水分的蒸发,又能防止杂草的生长,一举两得。
5)控制灌溉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进行“薄、浅、湿、晒”的控制灌溉,既节约用水,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改变了以往水稻大水漫灌、串灌的旧习惯。它不需增加工程投资,只要按照节水灌溉制度灌水即可。“薄、浅、湿、晒”(薄水插秧、浅水育秧、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旱育稀植”(旱育旱栽,稀植,适当补水)等技术均属这一范畴,一般每亩可节水100m3,增产稻谷25kg,效益显著。
总结: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由于长期缺水,加之过度开采,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通过节水工程建设,目前我国在灌溉用水总量基本未增加的情况下,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1995年的7.56亿亩发展到2003年的8.4亿亩。科学灌溉可有效保持土壤中水、肥、气、热等各相的良好状态,具有省水、省工、节能、节肥、增产增收等诸多优点,通过发展节水灌溉,有力地促进和支持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我们应该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逐
步实现节水灌溉的普及化,使我们的农业走向科学化,现代化。
农业节水灌溉与发展摘要: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维系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和人类文明的基础因素,。而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农业节约水灌溉技术仍未得到很好的普及利用。我们必须进......
节水灌溉介绍1.定义国家标准《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中,对节水灌溉(water-saving irrigation)这个名词作了如下解释:“节水灌溉——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当地......
农业节水灌溉控制系统系统概述: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的国家。从空间上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地区差异明显;从时间上说,雨季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而旱季又经常造成不成程度......
探索节水灌溉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前郭县位于吉林省西部地区,年粮食产量在30亿斤左右,由于该地区十年九旱,年平均降雨量不足400毫米,干旱成为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因......
44INTELLIGENCE························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伊通满族自治县范家灌区管理所张淑平摘要:当前,我国的旱地农业正向粮食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