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中大学生对网络事件 参与的研究调查报告_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2020-02-28 调查报告 下载本文

网络传播中大学生对网络事件 参与的研究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网络传播中大学生对网络事件

参与的研究调查报告

调查人:商务传媒学院09级新闻二班

20091203218 刘敏

目录

一、前言

二、主体

1、调查背景

2、大学生对网络事件的关注度分析

3、从大学生本身来分析网络事件对他们的影响

4、大学生关注网络事件的类型

5、大学生出于什么目的来关注网络事件

6、大学生参与网络事件的途径

7、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自主议题设置中引导广大网民议题方向

8、网络“议程设置”对当代大学生网络参政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9、“意见领袖”对当代大学生网络参与影响突出

10、性别是影响大学生网络事件参与的重要因素

11、总结与评价

三、附录

1、调查问卷

调查方法:随机抽样调查

调查范围:共分发150份问卷,实收回135份问卷。本问卷调查范围大部分是传媒学院大三新生,部分包涵了其他学院其他年级的同学,故而我们收集到的调查结果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一 前言

在当今社会中,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涉及到人类社会的衣、食、住、行、娱乐、教育等方方面面。尤其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网络传播具有其显而易见的广泛性性及开放性。大学生群体以其特有的行为文化方式,以及强大的影响力,在网络传播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鉴于男生和女生的兴趣爱好不同,那么他们对网络事件的关注度会有什么区别呢?本次调查旨在研究大学生对网络事件的参与程度,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网络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男生和女生对网络事件参与是否不同和各自的侧重点。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在教室、宿舍等地随机抽查了一百五十名兰州商学院各年级学生,并回收有效问卷135份。其中有男生63名、女生62名。在调查过程中,各位同学们都积极配合,显示出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心和热心肠。

二 主体调查背景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19日发布的《第27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有一半以上的网民为10~30岁的少年与青年,而当代大学生正是我国网民最活跃的群体。另据2010年6月国务院《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显示:我国目前有上百万个论坛,超过2.2亿个博客用户,每天网民通过BBS、新闻评论、博客、微博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多万条,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表达思想观点。网络传播的快速、便捷、及时,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言论自由的可能,公民通过网络发表建议和意见,扩展了言论表达空间。大学生对网络事件的关注度分析

相关数据:73%的同学会主动去解网络事件,44%的同学会经常去了解(其中男生占24%,女生占20%),有39%的同学偶尔了解,而8%的同学几乎不了解或想到才去了解。

调查结果分析:当代大学生了解网络事件的主动性较好,比如就有73%的同学会想要主动去了解,可是仅有44%的同学会经常了解。并且其中男生了解网络事件的积极性比女生要高高出4%。高达39%的同学只是偶尔才了解。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大部份同学具有了解网络事件的主动性,可是行动还是不够的。并且女生在对网络事件的关注度上略逊于男生。

3从大学生本身来分析网络事件对他们的影响

大学生群体作为新一代的后备力量,以其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网络传播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代大学生多为80、90后,性格方面有较多的独立性,在知识

层面,技术层面上较高,但是也表现在一些不好的方面,主要反映在大学生群体思想及行为方面的问题有:从众心理、依赖心理、缺乏自我判断、不稳定的情绪、以自我为中心、不确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而由此所引发出来的大学生网民在对待网络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纵观近年网络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的传播在事件传播中起首要作用,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使用便捷,并且能够有效地与公众进行信息沟通。以“浙江温州动车事件”为例,事件一经发生,随即就被无数网站、博客转载,引发了无数网友热议,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中,以“浙江温州动车事件”为关键词的网页 条数之多,其强大的影响力是传统的大众媒体无法企及的。大学生关注网络事件的类型

调查结果分析:大部分同学更加倾向于了解新闻大事,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心存高远,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紧随其后的是炒作事件,对于娱乐事件女生更乐于了解,人数比男生多了一半。

5大学生出于什么目的来关注网络事件

相关数据:78%的同学是出于了解形势,认识世界,增加见闻的目的来了解时事的,38%的同学是为了聊天时有话题,25%的 同学是出于兴趣爱好,剩余同学因考试需要。

调查结果分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了解时事更多是为了拓宽知识面,让自己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让自己更好的融入社会。只有25%的同学是真正喜爱关注时事的。并且高达14%的同学仅仅是出于考试需要。大学生参与网络事件的途径

调查结果分析:经过调查同学们参与网络事件的渠道有很多,大多采用不只一种渠道。而现在网络技术发达,所以大多数同学主要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网络成为了了解时事的主流。很多同学也通过电视和报刊来了解网络事件。部分同学通过与人交流来了解,从这也可看出为什么一些同学了解网络事件的目的是为了聊天时候有话题。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自主议题设置中引导广大网民议题方向

相关数据:从同学们参与网络事件积极性的方面来看,39.1%的同学经常会主动和身边的同学朋友探讨网络重大事件,其中男生的比例是女生的两倍;57.2%的同学偶尔和身边的同学朋友探讨国际国内重大事件;而3.7%的同学则从不会主动探讨网络重大事件。

调查结果分析: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有三成多的同学会有意识的经常和他人探讨网络重大事件,但大部分的同学对网络事件的态度仍然仅仅停留在了解观望而不是积极参与。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当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网络大事中去,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为正确的舆论导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一系列网络事件的传播效果为实证,大学生群体以其在虚拟社群中特有的地位和作用,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推动力量不容忽视,因此,网络传播能否发挥其正面效应,消减网络传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积极促进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发挥积极示范作用意义及其重大。在网络事件的传播中,网民群体的传播始终扮演起重要的角色。正是每个网民对于事件的传播,使大量微小内容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中得以聚合,形成了燎原之势,从而突显出事件的重要性,引发了更多网络群体及媒体的跟风。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无论是其自身的言

论行为还是对各类网民言论发表的态度皆影响着网络舆论发展,大学生群体的个人素质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愈加彰显其重要性,对网络传播产生的效应也具有决定性作用。大学生网民群体,应充分发挥其群体效应,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积极关注国际社会动态,提高其思想凝聚力,坚持个体的思想性和独立性,不为偏见言论所引导,理性对待各种言论,理性发表自己言论和见解,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知识,积极设置自主议题,并赋予议题以新的内涵,在互动与反馈中逐步在网上形成舆论,使事件脱颖而出成为公共议题,充分利用博客、播客、社区论坛、即时通讯等媒体平台,引导事件旁观者根据主流舆论去判断事实,进而凝聚更多的网民,迅速放大正面力量,影响公众舆论,推进网民的判断和决定趋于理性化。网络“议程设置”对当代大学生网络参政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议程设置理论”是由美国传播学研究者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提出来的。它的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受众接收信息时是个主动的过程,往往能迅速绕过自己不需要的信息,将目光直接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网络上的专题、主题社区等议程设置就会直接影响到网民对当前政治话题的判断。在不同性质的网站,其网络议程设置具有巨大的差异,比如:人民论坛、凤凰网、天涯社区。

据调查,大学生网民一般会使用的网站包括:天涯、猫扑、优酷、凤凰网。当问到这些网站所设置的内容和主题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影响时,大多数同学认为,网站的影响时直接的,对已某一感兴趣的主题、专题就会直接点击访问。但是同

时大多数大学生也表示,一般并不会主动访问诸如,人民网、中国政府网等网站,认为访问这些网站并没有意义。“意见领袖”对当代大学生网络参与影响突出

意见领袖是指在大众传播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作为公共意义上的意见代表,意见领袖可以在网络中营造出一定的意见气候,使受众随“沉默的螺旋”而移动,产生从众心理。正是由于“意见领袖”存在缩小(或强化)了网络传播中受众意见的分化(或统一)。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网络名人,特别是“公共知识分子”的意见和评论对大学生网民的影响巨大。时政评论名人白岩松、梁文道的言论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参与网络政治的愿望和意向。韩寒等公共知识分子的网络言论更是被众多大学生网民所追捧,其独特的视角为大学生辨别政治方向有影响突出。据调查超过98%的大学生知道韩寒,对其观点和行为的态度也是泾渭分明,影响重大。性别是影响大学生网络事件参与的重要因素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19日发布的《第27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结果显示,男性网民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2010年,我国网民男女性别比例为55.8:44.2,男性群体所占比重高出女性近11.6个百分点。在本次调查中,笔者有意避开,男女大学生参与网络事件的客观性的差异,发放了男女等比例的问卷。但是在结果统计上来看,性别因素确实对大学生网络参政具有重要影响。据调查结果反应,男大学生对政治更感兴趣,更倾向于对公共事件、政治事件、军事的关注;而女大学生,即使对部分政治事件或公共事件关注,但是,在关注该类事物之前已经受到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对政治的不关心、不关注是比较普遍的的现象。总结与评价

1)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信息交流,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言论;互联网是一个平等的“世界”,大学生可以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畅所欲言。近年来上至国家主席下到地方县长,都传递出对网络舆论、网络民意的关注,直接鼓舞了网民建言献策、参与议论的热情,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无论是对切身利益的表达,还是公共利益的诉求,网络传播确实给大学生利益诉求带来了新的渠道,实现了大学生思想的最直接表达。

2)利用网络参与网络事件,大学生可以更自由、更直接、更方便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明自己的情感,与其他参与者进行自由的交流。在自由和宽松的网络参与环境下,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3)“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11]不对称的网络信息拥有者,相互间的恶意行为也可称为“网络暴力”。拥有一定数量的客观信息和比较成熟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理性进行网络参与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在互联网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自由的发布政治信息,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将现在中的不满情绪带到了网络中来,任意的攻击、侮辱他人,任意的在网络中“杀人放火”,从而导致了第一类“网络暴力”的产生。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容量无限性和网络

信息可操纵性都难以保证大学生所获信息的客观性,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出于种种目的在网上制造虚假新闻,发布蛊惑人心的消息,歪曲事实真相进行宣传,由此产生第二类“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更是令人忧心忡忡。心理的不稳定,以及海量的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使大学生网络事件参与的理性大打折扣,极易导致非理性参与的扩大,所以大学生在进行网络事件参与时应该理性对待。

4)、同学们整体上对网络事件还是相当的关注的;

5)、男生和女生关注的网络事件上方向有所不同,并且在有些问题上有相当的明显的区别;

6)、大部分同学能正确认识到关注与参与网络事件的重要性,但是也有一些直接不关注和参与者

三 附录

附:调查问卷见下

网络传播中大学生对网络事件的参与研究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兰州商学院新闻系的一名大三学生,现在正在进行“网络传播中大学生对网络事件参与的研究”,大学生是由高层次知识结构,有主见的一群人,在参与网络事件中有着独特的的作用,本次调查旨在研究大学生对网络事件的参与程度,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以及网络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等。希望您可以配合我们,认真填写调查问卷,该问卷仅用于学术研究,不会泄露您的隐私或侵犯您的权益。

基本信息填写(请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上打‘√ ’或在横线上填写内容)

性别:A男 B女

年级: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所在学校:______

网络事件参与情况基本调查:

1、您喜欢上网吗?(如不喜欢就不用回答下面的问题)A喜欢 B不喜欢 C一般

2、您经常上网吗? A经常 B不经常

3、您通过下列哪种渠道上网? A电脑 B 手机 C 其他

4、您上网关注网络事件吗?

A关注 B不关注 C偶尔关注

5、您会对网络事件进行评论么? A会 B不会 C偶尔会

6、您关注下列哪类事件?(可多选)A公众事件(如:浙江温州动车事件)B 炒作事件(如:凤姐事件、小月月事件)C新闻事件(如:李刚事件、药家鑫事件)D其他

7、现在存在一些“网络推手”“意见领袖”,他们会对你在进行网络评论时产生影

响么?

A会 B不会 C无所谓

8、您通过下列哪种途径关注或评论事件?

A天涯论坛 B新闻网 C通过朋友、同学得知 D人人网 E猫扑 F腾讯网 G微博 H其他

9、什么原因促使你关注网络事件?

A好奇 B有话语权,可自由表达意见 C消磨时间 D其他

10、同学之间、朋友之间会私下对网络事件进行评论么? A会 B不会 C偶尔会

11、您能从网络事件中得到一些启示吗?(答A请写出的到的启示是什么)

A能 B不能

启示____________

12、您出于什么目的去了解网络事件?

A了解形势 B 出于兴趣爱好 C 怕考试时会用到 D为了聊天时有话题

13、你知道白岩松、韩寒吗? A 知道 B 不知道

中大网络教育上半年传播法规 第一次作业

课程作业:第一次作业 问题 110.商标评审委员会对注册商标争议实质审查的问题主要是 ( B)A.注册商标争议人是否为商标注册人B.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注册的商标是否相同或近似的......

研究区域文化网络传播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研究区域文化网络传播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研究区域文化网络传播论文

研究区域文化网络传播论文1基于Web1.0的“发布——浏览”传播互联网的大众应用始于互联网黄页。第一代互联网技术为区域文化传播提供的是一扇世界了解特定地域文化的“窗口......

网络文明传播

教育科学学院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方案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大学生上网群体的日益庞大,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大学生上网群体的日益庞大,网络在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

网络传播小结

近两月,因为家庭购车原因,经常在国内外各大汽车网站浏览。对国内汽车论坛,感触颇深。写出来,请大家来讨论。相比国外、甚至港台,国内论坛理性探讨的少,情绪发言的多;有一定专业知识......

《网络传播中大学生对网络事件 参与的研究调查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网络传播中大学生对网络事件 	参与的研究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学生 调查报告 中大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学生 调查报告 中大
[调查报告]相关推荐
[调查报告]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