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宣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_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关于武宣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关于武宣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
姓 名:覃舟
学 号:110901404111
班 级:文秘1141班
所在院系:文化传播学院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目录
一.前言-----------------------------3 二.主体-----------------------------3
(一)基本情况-----------------------3
(二)产业结构调整见成效-------4
(三)存在的问题------------------5
(四)坚持的原则------------------6
(五)几点建议--------------------7 三.结尾-----------------------------7 四.附录-----------------------------8 访谈记录-------------------------8 2
一.前言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水平和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的中国,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差距大,所以农村经济发展以及乡镇、贫困县的发展备受瞩目。要发展这些区域的经济,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形式,应该加大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加快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2012年暑假,我对来宾市武宣县的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相关调查,主要是对武宣县工业园区进行调查,对武宣县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和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二.主体
(一)、基本情况
1、区位优势与交通优势
武宣县背靠大西南,面向粤港澳,位于中国东盟经济圈和“泛珠三角”经济圈以及北部湾经济圈的交汇点,处于南宁市与柳州市之间,距来宾市65公里、柳州市95公里、贵港市覃塘区70公里。距柳州机场85公里,南宁机场230公里。目前铁路货运可同时选在覃塘、来宾、柳州,均为一小时的路程。来宾-武宣-平南二级公路、209国道及广西规划建设中的三江至北海、梧州至平果高速公路呈双“十”字形在武宣纵横交错。规划中柳肇铁路南线方案途经武宣。黔江河属珠江水系,绕县城而过,上接柳江、红水河,下与西江交汇直通珠江三角洲,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常年通航1000-2000吨货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后,武宣水运交通优势更加明显,今后武宣将成为桂中重要水陆交通枢纽。
2、工业园区发展成效
武宣工业园区管委会成立于2009年3月底,工业园区规划从2009年4月份开始启 3
动,总体规划面积16.53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13.53平方公里, 其中已开发建设3.86平方公里(企业净用地面积3.14平方公里),剩余建设用地面积9.67平方公里。规划为一区四园,即城东轻纺工业园、河西矿产品加工工业园、黔东制糖产业循环经济工业园和黔西建材工业园。园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3.01平方公里。于2010年1月通过自治区产业园区确认委员会评审确认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成为来宾市县级第一家取得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复确认的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
3、基础设施现状
随着项目建设的平稳推进,县政府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武宣工业园区内的电网、水网、路网、排污排水规模已初步形成,园区内通讯发达,水电供应充足,水陆交通网四通八达。
现有日供水能力6万吨自来水厂1座,日处理2万吨生活污水厂1座(在建),工业污水处理厂2座(即锦兴公司日处理2万吨污水、百欧奇新能源有限公司日处理4000立方米酒精废液及沼气供应项目),排污水量较大的企业自建配套污水处理设施4座。
现有服务工业区中型垃圾压缩中转站1座,垃圾收集站3个。110KV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4座,在建220KV、35KV变电站各1座。现有集装箱码头2个,园区河段配套货运码头4个。工业区全面覆盖电话、移动、宽带等现代通讯网络。园区四个工业园均具备良好基础条件,交通路网发达,其中城东、河西工业园主干道都为二级公路,黔东、黔西工业园为水泥路,在建黔西工业园10.13公里二级公路主干道。
(二)、产业结构调整见成效
武宣县属于典型的农业县,2006年之前,第二产业仅为经济总量的20%。近年来,武宣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农业稳县、科教兴县、商贸旅游活县”的发展战略,在科学发展中谋求开拓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8.56亿元,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4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2.78亿元,增长18.3%,其中:工业增加值11.23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12.44亿元,增长16.3%。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 4
总值47.4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4.9亿元、18.1亿元、14.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1.4:38.2:30.4。工业化率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县转变的重大突破。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为21.5亿元、33.6亿元、1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25%、15%,工业增加值30.8亿元,同比增长29.3%。
武宣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主要经验:
1、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武宣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农业稳县、科教兴县、商贸旅游活县”的发展战略,不断转变观念,在科学发展中谋求开拓创新,扬帆破浪,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实施项目大攻坚,推进工业大发展。
武宣县扩大招商引资领域,打造良好的招商引资品牌。到2010 年底止,成功引进招商项目283 个,项目总投资额68.74 亿元,到位资金58.46 亿元,项目涉及建材、矿产品采选冶炼、码头仓储物流、蔗糖综合开发、服装轻纺、房地产开发、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个领域。大项目的引进投产,使薄弱的工业经济飞速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武宣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城乡面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筑巢引凤的过程中,还建成了广西A类工业园区,为“十二五”的经济航母高速起航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1、武宣县三次产业间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层次偏低
从整体上看,武宣县产业结构的总体特征为:第一产业仍占重要地位,所管辖的乡镇居民大部分都还保持农业户口,都还从事农业生产;第二第三产业虽然比以前有了较大变化,但整体还是发展稍微滞后,直接影响武宣县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从生态环境方面看,武宣黔江糖厂建在黔江附近,河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各乡镇村民也有做木材生意,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变得脆弱。
(四)、坚持的原则 1.发展过程中坚持了的原则(1)坚持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武宣县及其所管辖的乡镇政府,对自身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农村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等方面进行充分思考,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坚持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实事求是,根据其地区特点选择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2)质量效益原则
以往武宣县产业结构调整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进行的,追求的是农产品数量的叠加。而现在,农产品及初级工业品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在稳定基本产品供给的前提下,注重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提高,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应坚持的原则
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武宣县黔江糖厂建立在黔江旁,附近的河流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各个乡镇村民也做起了木材生意,生态遭到破坏变得脆弱。
产业结构调整是个渐进的过程,不是自然过程,它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可能性。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避免操之过急,要搞好总体规划,循序渐进,有步骤、分阶段地把产业结构调整好。
产业结构调整还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是指在满足当代人发展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
因此,武宣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还应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即产业结构调整要从长远目标入手,以服务现在、着眼未来为宗旨,讲求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注意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保护和环境规划结合起来,寻求该地区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发展,促进长远综合效益的持续提高。
(四)、几点建议
1、以市场为主导
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和提高的过程,面对目前买方市场出现的新形式,必须以市场为向导,按照新的思路,真正从质的层面上对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的调整。这既是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2、把招商引资与发展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业结合起来。
更多地引进战略性合作伙伴,把招商引资项目从资源型向地方文化开发、市场建设、旅游开发、高新技术研发等第三产业项目引导。充分利用武宣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大开发利用的综合研究,树立“依托资源起步,超越资源发展”的原则,实现武宣县招商引资工作的科学发展。要在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确定品牌理念和行为基准等因素,充分表现出武宣的“真、善、美”特点。
三.结尾
武宣县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在调整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广西这样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相对滞后,存在调整起步晚、速度慢、难度大,产业结构分布比例不平衡,居民收入状况欠佳等问题,从而导致了城乡差距大、贫富差距悬殊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对适合农村的新兴产业和个体经商户实行减税免税等政策;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对产业调整中的问题进行对症下药的整改等。从实际出发,发展多种经营方式,从而优化村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收入,比便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富裕。
四.附录
访谈记录
访谈对象:鞋厂工人师傅 访谈人:覃舟 记录人:覃舟 访谈地点:大千鞋厂 访谈内容:
问:师傅,您在这儿工作了多久了? 答:差不多半年了,鞋厂刚刚成立不久。问:这里工作环境怎么样啊?
答:说实话,工作环境不错,毕竟是小厂子嘛,车间没有外面厂子那么拥挤,而且没有粉尘。但是食宿条件比不上外边的大企业。问:外边大企业?那您是不是在外边打过工啊?
答:对,我以前在外边打过工,因为听说新开了鞋厂人手不够才回来的。问:哦,您是方便家里才选择在这里打工的吧!
答:就是这样,家里的农活还是挺多的!孩子他妈一人也忙不过来。而且离家近,方便,可以按时上下班回家吃饭,还可以跟孩子们多见面,比在外面好多啦。问:那能不能问您一个私密的问题?像你们这样的工人一般一个月多少收入? 答:这个,(笑...)跟广东下面比起来呢,是比较少一些,差不多就一千块钱左右吧,但是休息时间多了,离家近,方便。
问:那再问一下,你有没有觉得最近这几年这儿有什么变化吗?
答:变化还是有的,但也不是很大,比如县上的小厂子多起来,交通也方便多了,哪里都修好了路,而且现在武宣新增了公车,上下班也方便了很多。问:嗯,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祝您生活愉快!答:哈哈,没事的。
桂阳县仁义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查专业:农村行政管理学号:1043004467140姓名:卢华中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占有农业自然资源贫乏,而且浪费严重,部分资源出现枯竭,有的资源已经不能满......
关于我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 一、全区工业产业结构现状近年来,我区加快调整工业产业步伐,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载体,逐步形成了煤化工、钢铁、建材、煤炭洗运等为支柱......
搭建平台 调整结构 培育特色促进农民稳步持续增收润津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报告一、乡域基本情况润津乡位于克东县中南部,东与玉岗镇接壤,南与昌盛、千丰毗邻,北距县城9公里,2......
下面我再补充几个数据。第一,从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有所提高,二产比重有所降低。这是从上半年产业结构数据来看。上半年,GDP中第三产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
一、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1、做大做强三大主导产业甘薯种植、生猪养殖、淡水养殖、是我镇三大主导产业,镇党委将其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不断加快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