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法制意识调查报告_农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2020-02-27 调查报告 下载本文

农村法制意识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实践方案

调查对象:村民、村干部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法制现状,加快农村法制化进程。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现场走访、调查地点:大坡乡所辖三个行政村

调查时间:

2012年9月6日——9月13日

大坡乡农村法制意识的调查报告

我国已进入“六五”普法时期,在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普及法律知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掌握了一定法律知识,人民群众对如何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办事等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人们的法制观念初步形成,农村法制化进程不断推进,然而,我国的法制化进程仍然缓慢,特别是农村群众的法制意识仍然处在较低水平,甚至一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农村群众的法制意志待提高,法制化进程极为缓慢。怎样推进法制化进程,迫切需要我们调查分析和认真总结。调研中发现问题及解决办法:虽然我国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然而我国仍然是比较典型的农业国,一个有着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为此,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关于权利意识的调查:

一、九大政治权利意识:

一是法律没有规定的事可不可以做,目的是考察村民们是否意识到了“法无明规定即可为”。完全意识到这一点的人数为约40℅,对这一点比较模糊也有约40℅,有20℅村民的理解与这委现代法治基本原则 的内容恰好相反。看来村民权利意识不段提高的同时,还留有“义务法”传统的烙印。

二是在婚姻问题上子女与父母发生争执应该听谁的,中有1℅的村民选择了“听了父母的”,这表明几乎所有人已经意识到当事人拥有婚姻自主权,父母再也不能包办子女的婚姻了。但66℅的“看谁有道理”的答案也告诉我们:人情——这个传统社会遗留的伦理因素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还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三是儿子与女儿谁优先,表明绝大部分村民赞同“男女是平等的”。但约16℅“各家情况不一样”的答案又一次提醒我们”“情“这个因素的重要。虽然“人情”不必然与“国法”相冲突,但不能排除冲突的可能性,好在我们的调查中没有发现种情况。

在遇到纠纷或麻烦时,农民们首先想到的解决方式一般不会用法律来解决,法律方式 往往是他们迫不得已的最后一招。他们经常选择的解决方式往往是找家族内或是村内有威望的人调解。如果纠纷再大一些,就会去找村干部解决,在遇到纠纷时选择通过民间调解方式和通过行政方式解决的农民远远多于选择通过法律解决的。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来维护自身的权利不受侵害在农民的中仍然是一片陌生的领域。总之。不到万不得已,农民们一般不会直接选择通过法律方式来解决纠纷。相较法律而言,它们似乎更相信人的力量,只要通过人与人这间的协调可以解决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去通过法律解决。而且还有相当部分人认为,找官比法律管用,因此出现了信访不信法的误区。

二、权利与权力发生冲突时怎样办

一中家时原田上种 什么谁璾了算:9℅的群众选择了干部了算,8℅的群众选择农技部门说了算,84℅的群众选择了自己说了算。

二是承包合同谁说了算:15℅的是村里说了算,13℅的不清楚,72℅的是与村里商量。

三是交税以后,村、乡还应不应该向你们收钱:不应该的30℅,应该的11℅钱是用在老百性身上就可以收的59℅.四是农村土地是谁的:是国家的24℅,是集体的17℅,是个人的45℅,是家庭的14℅.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农民的政治权利意识总体较底,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于诉讼意识的调查:

“没有救济便没有权利”。在现代社会,诉讼是救济权利、解决纠纷的最正规途径。而在传统社会,人们习惯于一种“无法”的社会生活,把到司法机构打官司的人视为“败类”,而把司法机构视为破坏既定和谐的不祥之物,是“一个包庇叙利亚的机构”。可见,人们对诉讼的认知度、评价度、参与度是反映其法律意识的重要方面。

一是怎样看待打官司行为:值得鼓励占20℅,认为的斤斤计较的占17℅,正常的占63℅.二是打赢官司主要靠什么:靠律师的占19℅,靠和法官的点18℅,靠自己的诉求合理合法的点63℅.三是亲朋借钱,是否需要立字据:不好意思提出的占21℅,需要,以便于今后查证的占28℅,没有想过的占51.四是当您与邻居发生了,您如何解决:找双方都信服的第三人评理占49℅,找村干部占44℅,到派出所反映或到法院起诉仅只有7℅.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在坡乡的农民,已经不认为打官司是不光彩的事了,有90℅的人认为这里“正常的”和“值得鼓励的”。然而绝大多数纠纷在非讼程序中得以解决的事实也是农民对诉讼参与度不高的原因看来,几千年传统文化烙印在中国人心屡深处的“息讼”观念仍然严重。同时,70℅以上的人认为“打赢官司主要身权利的信任。但只有30℅的人认为亲友之间借钱需要写欠条,这表明村民们保证据的意识还有特进一步加强。

总结:

目前,农村接受法律知识的渠道还较单一,法律知识面还较窄,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人还较少,而其中年轻人居多,而中年人,老年人占较低的比例,农村普法的形式还停留在集市上的宣传单。上述情况表明,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必须管齐下,既要政府主动安排,还要民间的积极组织,既要农民主动去学,还要以安说法,通过多种形式家民有更多机会

接触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用法知识武装大脑,既要便农民养成维护其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又要使其形成人人遵守法律的公共意识。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力实施普法下村,还要使其成为一项制度加以落实。

群众农民法律知识的欠缺是导致群众法制意识水平低下的首要原因。正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所以群众才会对法律有很多的不解与迷惑。也导致了他们不信法、不用法。如此一来,便形成了很严重的恶性循环:由于不懂法而不用法,越不用法则更加导致了农民不去学法,不去了解法。群众对于法律知识了解的有限性,既使有所了解也只是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上,甚至根本了解的就是错误的信息。要全面提高农村群众法制,必须将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法治精神的建立,作为农村法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

在校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分析报告调查人员: 班级: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 调查地点: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3篇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群体犯罪率略有上升,各种恶意犯罪事件均有大学生参与其中。表面上,大学生犯罪是个人行为缺失造成的,本质上是由于大学生缺少法制意......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贯彻,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普法教育和法制......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实用17篇)

不同类型的报告可能有不同的格式要求,例如实验报告、市场调研报告或年度工作报告等。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做到言之有物。这是一份有关环......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大全(18篇)

报告通常包括背景介绍、方法论、分析结果和结论等部分。在报告的结论部分,要对主要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同时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如果你对报告的撰写有兴趣,不妨阅读一些相关的......

《农村法制意识调查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农村法制意识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农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法制 意识 农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法制 意识
[调查报告]相关推荐
[调查报告]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