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艺术教育工作汇报_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汇报

2020-02-27 工作汇报 下载本文

人民大学艺术教育工作汇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汇报”。

人民大学艺术教育工作汇报

艺术教育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气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主,兼有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理工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学校自成立以来,一贯重视艺术素质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学校领导和学校各部门的积极努力,积极应对时代挑战、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克服各种困难,在教学、科研、管理、艺术实践以及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逐步开创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相结合的艺术教育模式,有力地推动了艺术素质教育在校园里的开展,在高等学校的艺术素质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认真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和《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的艺术教育工作逐步形成了符合本校特点的工作指导思想,即: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优化美育环境为重点,拓宽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建设和改革的主渠道,发挥学生艺术团的先导作用,搭设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平台,切实提高青年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我们非常高兴借北京大学生艺术团验收和评审工作组来我校指导之际向各位报告我们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以便更好地向兄弟院校学习,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

一、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框架

为切实推动学校艺术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我校专门成立了以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为领导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和指导全校的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结合学校教务处、研究生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以团委和艺术学院为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单位,将校园文化活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和专业艺术学科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搭建起我校艺术教育的工作平台。其工作框架如下: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团委

全校范围内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学生艺术团建设及各类群众性校园文艺活动的开展

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教育室)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和课外实践 艺术学院(专业艺术系科)

专业艺术教育含音乐表演、绘画、艺术设计等专业 研究生院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 教务处本科生教学管理工作

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前共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0000余人,除艺术学院以外,绝大多数学生分布在各类非艺术类专业学习。我们认为,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首先是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并非单纯的专业教育,艺术教育的首要对象是全体同学,我们应该以艺术普及为主要方式,提高全体同学的艺术素质,培养他们的综合鉴赏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则是其中最为直接和重要的途径。

1、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情况

公共艺术教育课的开展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教育体系中的首要组成部分。自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以来,学校在不断恢复和建立教学秩序,完善教学课程体系的同时,高度重视艺术公共课程的开设和授课工作,先后开设各类公共艺术类课程30多门,内容覆盖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各个艺术门类,丰富了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1997年,为进一步加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工作,在原有的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的基础上,学校专门成立了艺术教育中心,先后挂靠在教务处和团委,负责全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和授课工作。1998年,学校又调整了本科生的教学培养方案,规定在校本科生必须修满3学分的艺术类课程方可毕业和取得学位,更是强化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教学工作和学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取得了积极的效果。2004年,艺术教育中心并入我校艺术学院,成为艺术学院的公共艺术教研室,充分整合了艺术学院的专业师资力量,增强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实力。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和兴趣方向,我校在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时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全方位性和多层次性,课程设置丰富多样。在课程设置中,主要有欣赏普及型课程、素质训练型课程和技能提高型课程三类。其中,欣赏型课程如《中外名曲欣赏》、《中国音乐赏析》、《走进音乐》、《舞蹈艺术修养》、《艺术素质教育系列讲座》等,通过对各类艺术形式主要涵盖内容的介绍,辅助以文化和美学角度的阐述,能够让同学们对各类艺术形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此类课程因其浅显易懂,适合于所有同学、尤其是中学阶段缺乏艺术素质课程学习经历的同学。素质训练型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希望能够在大学期间掌握一些基础的艺术技能的同学,这类课程主要有《简谱视唱与练耳》、《五线谱视唱与练耳》、《声乐基本技能训练》、《舞蹈形体与训练》等,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很多同学能够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对于有相当的艺术技能基础,同时希望能够通过大学期间艺术公共课程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生,艺术教育中心还曾专门开设了一些难度较高、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歌曲创作》等课程,以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求。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给予了学生在大学期间了解和深入学习各类艺术的机会。很多同学在中学时期因各种原因没有能够接受艺术教育,进入大学以后,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弥补了自己从未学习过艺术课程的遗憾,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而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艺术公共课程的学习还在大学期间掌握了一些艺术门类的基本技能。因此,艺术公共课程的开设得到了广大同学们的一致欢迎。

2、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公共艺术课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

自我校艺术教育中心并入艺术学院以后,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方面,除了原有的艺术教育中心的教师继续发挥作用以外,艺术学院的许多专业教师在完成自身的专业领域的教学科研任务之余也加入到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的队伍中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整合了师资资源,推动了公共艺术教育课堂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发展。除此之外,我校还从社会各界包括文化艺术界和教育界请了了诸多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和其他方面的专家担任我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顾问,很多专家还被聘任为我校的客座教授,直接参加到艺术公共课堂的教学工作中去。其中,由这些专家们联合开设的课程――《艺术素质教育系列讲座》,因其参与授课的专家均为各艺术领域内的知名人士而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切欢迎,连续开课3年来持续出现听课学生人数超额的现象。这些专家的到来,给中国人民大学的艺术教育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他们带来了专业的技能、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思想,在这些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大学的艺术教育工作不断发展,在水平和规模上得到不断的提高,扩大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在社会各界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动高校的素质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参照模式。

为不断提高艺术师资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促进我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数量上充实艺术教师师资队伍的同时,我们还积极鼓励本校的艺术教育专职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给他们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并以此为基础在专职艺术教师中实行竞争上岗。这些举措调动了专职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准的提高,保证了艺术教育工作的高质量。

3、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为进一步丰富艺术公共课程的教学,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们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特别是学生艺术团的力量,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强化了教学成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很多课堂的教学中,授课老师注重将艺术实践活动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民族器乐概论》课程的授课中,任课教师结合每节课课堂教学的内容,请来学生艺术团民族乐团不同专业的演奏员给学生作现场的演奏,使得学生对于民族乐器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图片、音响的层次上,而是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和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在课程的教授进程中,任课老师还专门安排课堂的学生观摩学生艺术团各分团的排练,使他们能够更进一步融入到艺术实践的氛围中去,感受艺术的魅力。在一些素质训练型课程的讲授中,任课老师甚至直接鼓励课堂的学生在掌握一定程度的艺术技能后直接投入到艺术实践中去,如《舞蹈形体与训练》的任课老师直接带动课堂的学生排演舞蹈节目,并在校园内的文艺演出中汇报,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同学学习艺术技能的热情。对于课堂中比较业务水平比较突出的学生,还在舞蹈教师的推动下加入了学生艺术团舞蹈团。

三、学生艺术团建设与群众性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开展,不仅需要艺术公共课程的开设,更需要动员校内外资源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广高雅艺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营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学生艺术团为先导力量,结合学校团委开展的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我校逐步建立起一个有我校特色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这种校园文化氛围的建立,使得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从课堂教学逐步延伸到课外,扩大了艺术教育的受众范围,潜移默化地实现了艺术教育工作的教学目的,形式灵活,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1、学生艺术团在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中的积极作用。a学生艺术团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成立于1990年,历经十多年的发展,现下设民族乐团、交响乐团、合唱团、舞蹈团、话剧团、键盘乐团后京剧社共7个分团,共有团员400余人,其中文艺特长生约160人。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宗旨是: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给广大同学提供以更多的欣赏高雅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机会,同时代表学校进行各项活动,宣传学校的艺术教育成果,扩大我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学生艺术团由我校团委负责管理和建设。

学生艺术团邀请各艺术院校、文艺团体的知名人士担任艺术指导,在专家们的辅导下,我校学生艺术团在业务建设上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很多团队被专业界人士评价为“业余团队,专业水准”。2002年4月,江泽民、李岚清等国家领导人专门视察了我校学生艺术团民族乐团的排练,也给予了我校学生艺术团民族乐团以“业余团队,专业水平”的高度评价,极大地鼓舞了学生艺术团广大团员的热情和激情。学生艺术团日益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对外宣传的一直重要力量。b学生艺术团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艺术团成立以来,一直以在校园内推广高雅艺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学生艺术团定期举办各类艺术节演出,艺术形式涵盖民乐、交响乐、室内乐、声乐、合唱、舞蹈、话剧、键盘乐、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得广大学生不出校园,便能够欣赏到各种艺术形式的演出,提供给广大同学以了解艺术、学习艺术的机会,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舞台。

学生艺术团还积极参与学校艺术公共课课堂的建设工作,以自身的资源和力量,协助艺术公共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为艺术公共课课堂与实践的相结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除演出和排练之外,学生艺术团还自发组织各类艺术讲座、沙龙、器乐培训班和一些视听活动,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推动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作用。除通过艺术特长生招生政策招来的艺术特长生以外,学生艺术团每年还在校内面向普通同学招收一批有一定艺术技能基础的团员,这些同学进入学生艺术团以后,通过在学生艺术团参加系统、科学的训练和演出,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培养了自身的艺术技能,换个角度来讲,这种面向普通同学招收学生艺术团团员的方式实际是开辟了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对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此外,由于学生艺术团的团员,包括艺术特长生在内都分布在学校的各院系,学生艺术团的训练和演出活动实际上也为各院系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文艺骨干,这些文艺骨干在院系积极作用的发挥,对于带动全校学生对艺术认知能力、欣赏能力和参与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c开拓校外舞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外宣传

在积极开展校园内艺术普及工作的同时,为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还积极放眼校外,为树立学校的社会形象作不懈努力。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补充。

我校学生艺术团积极开拓校外演出空间,努力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在北京地区,结合社会赞助和商业运作,我校学生艺术团每年都在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世纪剧院、保利剧院、国家大剧院等公共演出场所面向社会举行系列演出。在这些对外演出中,为展现大学生艺术团的特点,我们从作品选择、风格定位等方面,均作认真仔细的策划和考虑,使得这些演出既有准专业的艺术水准,同时又极具大学生的特色,这些演出的定期开展使得我校学生艺术团成为首都文艺舞台上的一支令人瞩目的生力军,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此外,我校学生艺术团还将演出活动遍及到大江南北。通过开展的“祖国边疆万里行”活动,把充满青春气息的演出送遍祖国各地;通过组成文化下乡志愿服务队,把精心编排的节目送到城市社区、厂矿和偏远的乡村;通过校际交流演出,加强了中国人民大学与兄弟院校的合作交流关系。此外,应各方面邀请,我校学生艺术团还到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地区举办具有很强专业性的专场演出和综合文艺演出,在当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得到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被各界人士认为具有“挑战专业”的实力和水准。

我校学生艺术团还先后与中国唱片总公司合作出版了《丝竹新韵》、《滇池随想》、《青春舞曲》、《春之声》、《龙魂》、《生活歌唱》、《热情奏响》、《小河淌水》、《火焰》等9张专辑唱片,此外还公开出版了《海内外优秀民乐作品音乐会》专辑vcd及《校园舞蹈作品》专辑dvd。我校学生艺术团在社会上的演出活动得到了传媒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各类媒体均对我校学生艺术团进行过专题报告,扩大了我校学生艺术团在社会上的影响。在建立一定社会影响的基础上,近几年来,学生艺术团还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积极与社会各界展开合作,为学生艺术团的发展争取到了一定数量的资金和设备支持,保障了学生艺术团不断发展的需求。d力争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开创全新的非职业文艺团体的运营模式

最近几年的发展中,我们认识到,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社团,她更应该为社会文艺事业的推广和发展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我们近年来逐步将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定位为“非职业文艺团体”,而不仅仅限于一个学校的社团。我们认识到,社会文艺事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专业团体,而是要全民参与。专业团体的数量毕竟有限,受众范围受到局限,而专业文艺团体所排演的作品也往往有他们的专业特色,很多作品还存在不易被社会大众接受和理解的情况。很多业余的团体,特别是中小学的文艺团体,则往往是对专业团体的模仿,对社会演出的机会也有限。鉴于此,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从作品创作、选择和演出运营方式上均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我们一方面要对专业文艺团体的活动做有意义的补充,力争带动更多的学校文艺团体开创出一片新的演艺空间,这个空间既有当地大学生的特点,同时也是对社会艺术文化的普及的事业的积极推动;另一方面,我们甚至在团队构建管理、演出运营等各方面积极学习海外非职业团体的做法,结合自己的特点,为推动我国非职业团体规范化建立后运营做出不懈努力。实践证明,我校学生艺术团,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分团,如民族乐团,已经成为海内外瞩目的、运营良好的非职业化民族乐团,为我国非职业化艺术团队的构建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2、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和其他学生社团对于艺术素质教育工作的推动。a在学校团委指导下,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举办的群众性校园文化活动。

除了学生艺术团的日常演出活动以外,中国人民大学还积极调动其他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普及高雅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在校团委、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等部门的组织下,中国人民大学每年都举办各类群众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如每年一度的“一二·九”合唱节、“五四”校园文艺比赛、风载我歌行、服饰文化节、研究生文化节等大型文艺活动,这些活动的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接受了很多艺术知识,提高了艺术实践能力。在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中,既有欣赏性、介绍性的活动,如组织校外演出团体进校演出,艺术名人讲座等,同时也有以院系或者个人为单位的竞技性的活动,如每年的“五四”文艺比赛、“一二·九”合唱节等。前者是对学生艺术团校内演出活动的一种有益补充,而后者则因其有比赛的特点,能够极大地激发院系和广大同学的参与热情,具有很强的群众性,通过参与这类活动,很多同学能够得到了了解艺术、学习艺术、实践艺术的机会,推动了学校艺术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以每年的“一二·九”合唱节为例,每个院系都组成一支60—100人的合唱队,聘请校内外艺术老师担任辅导,参加合唱的同学都是本院系的普通同学,很多同学在中学阶段都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参加合唱节的培训和比赛,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到各类音乐知识,并亲身参加了艺术实践,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近年来,在学校团委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我校群众性校园文化活动的规模和水准均有着很大的提高。特别是2006年我校拥有千人座位的综合性剧院——明德堂的建成投入使用,从硬件的角度大大推动了我校校园文化工作的发展,在这个场地的依托下,由教育部、文化部、北京市教委等单位组织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我校经常性举办,极大地提升了校园文化活动的水准和影响力。

b、院系和其他学生文艺社团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各院系学生组织也纷纷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涉及到各类艺术类别,不仅丰富了院系的文化生活,也对全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和艺术教育工作形成了有力的补充。很多院系的学生组织还逐步建立其自己活动的品牌,在校内外均有很大的影响,如新闻学院学生会一年一度举办的“雁渡寒潭”话剧专场演出、商学院学生会举办的“风载我歌行”校园歌咏汇演、财政金融学院举办的“财金之夜”文艺专场等。

在学校和院系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基础上,我校学生还还纷纷自发组建各类文艺社团,如笛箫艺术社、筑轩筝社、爱乐人协会、吉他协会等等,这些协会也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对学校和院系的活动形成了有益的补充,推动艺术教育工作在基层的强化和发展。

四、艺术学院的专业艺术教育

为完善我校的学科体系,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艺术人才,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我校于1999年建立了徐悲鸿艺术学院(现改名为“艺术学院”),成为我校进行专业艺术教育的院系。

1、艺术学院概况

我校艺术学院现有绘画系、艺术设计系、音乐表演系、基础部、徐悲鸿艺术研究院、东方艺术研究所、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中心,招收绘画专业、艺术设计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的本科生,艺术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的硕士研究生,同时还招收美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美术类本科专业教学实行工作室制,有中国画、油画、插图、平面设计、新媒体、动画、景观建筑、书法等工作室。音乐表演专业有钢琴、管弦乐、声乐等专业方向。除声乐专业学制5年外,其他专业学制均为4年。

目前,学院有本科生385人,研究生70人,博士生12人;现任教师5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3人,拥有一批知名画家、学者、教授以及从国内外重点院校毕业的优秀青年学者,同时还聘请国内外业界精英来学院兼职任教,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创新力强的师资队伍。

除了在专业教学方面积极探索,艺术学院还承担了学校艺术素质课程的教学。近年来在全校开设了绘画、音乐、书法、中外艺术鉴赏等课程,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2、艺术学院的建立对于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作用

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学院,艺术学院的成立不仅完善了我校的学科设置,同时,学院还通过自身的活动和课程建设推动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提高了我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业务水平。

正如文章第二部分所提及,艺术学院在从事自身专业艺术课程建设的同时,其专业教师也积极加入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来,开设了如《小提琴演奏》、《中外美术作品欣赏》、《书法鉴赏》等课程,这类课程的开设完善了我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扩大了该类课程的涵盖面。

与艺术学院的教学活动相结合,学院也在校园内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如举办合奏课汇报演出、艺术学院新年音乐会、毕业音乐会、画展、设计作品展等,这些活动在校园内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完善了学校的艺术教育体系,成为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又一支强有力的力量。

综上所述,在推动素质教育、普及高雅艺术和弘扬民族文化上,中国人民大学开拓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相结合的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模式。实践证明,这种将公共艺术教育课堂、学生艺术团体与校园文化建设和专业艺术教育相结合、相促进的办法是行之有效的,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中国人民大学一定还会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艺术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上是我校艺术教育的情况汇报,请领导和兄弟院校的老师不吝赐教,谢谢。

艺术教育工作汇报

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理,陶冶祖国花朵美好情操——高沙镇中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汇报高沙镇地处巍巍雪峰山下,滔滔蓼水河畔,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经济发达,文化底蕴充足,是全省百强......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教育工作汇报

北京工业大学学生艺术团工作汇报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北京工业大学在学生艺术团建设方面做的工作。学校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智力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汇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汇报,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汇报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汇报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接触到汇报的场景越来越多,汇报可以以某个具体项目为单位进行汇报,也可以以某个阶段的工作为单位进行汇报,写汇报都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

北京交通大学艺术教育工作汇报

着力打造学生艺术团品牌 全面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北京交通大学艺术教育工作汇报北京交通大学艺术教育工作在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的关怀与支持下,不断推进、完善艺术教育......

《人民大学艺术教育工作汇报.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人民大学艺术教育工作汇报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汇报 艺术 教育 工作汇报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汇报 艺术 教育 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相关推荐
[工作汇报]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