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资金整合汇报_整合支农资金汇报材料

2020-02-27 工作汇报 下载本文

支农资金整合汇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整合支农资金汇报材料”。

盐城市亭湖区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情况

盐城市亭湖区财政局单文余

(欢迎语)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我区从2006年开始,以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为平台,以切实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整体效益为目的,按照“稳步推进、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明确分工、协调配合”的原则,通过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支农资金,初步形成了支农资金项目科学、安排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使用管理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0年,我区的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并获得了500万元的整合资金奖励,为我区的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增添了后劲。现简要回顾如下:

一、支农资金整合情况

1、强领导,协调配合规范整合。为了确保工作顺利推进,我区及时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主管农业领导和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农业大镇也根据自身实际成立了相应的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在财政局设立支农资金整合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的推进。区委、区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将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列入重点工作督办的内容,保证了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区委、区政府每年都出台激励高效农业发展的文件(见材料范本),并多部门协同动作,强化领导督察,严格奖惩,有效推动高效支农项目的实施。

2、擅规划,打造平台科学整合。科学规划是前提,以发展规划引导支农资金整合。区整合办组织人员深入全区9个乡镇(现合并为6个)进行实地调研,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和发展的重点项目,明确支农资金的重点投向,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支农资金的集中使用。2008年至2010年,我区根据自身为盐城主城区的实际,着眼于市民的“菜篮子”、“餐桌子”,大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并以此为平台,将支农资金进行有机整合使用。在实际操作中,对规划项目实行“扎口制”。一是由各涉农主管部门按照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制定的工作规划,建立各自的项目储备库,然后由整合办负责项目比对,统一管理,对未纳入项目库的项目以及重复报批的项目,一律不予上报,不予投资;二是统一上报项目。所有向上级申报的项目须经领导小组统一研究同意后,再由有关主管部门与区财政部门联合行文上报。有效防止项目过小像“撒胡椒面”以及资金投入如“泥牛入海”现象的发生。三是统一组织项目实施。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各自对应项目的组织实施,并要求符合招投标管理规定的项目必须实行招标,金额较大的物资材料采购严格按有关规定实行政府采购。在构建整合支农资金平台中,注重“抓大放小”,结合区情实际,明确了种植业为重点并向高产、优质、高效上调整;畜牧业向园区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坚持把整合支农资金向优势主导产业倾斜,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集中投入的力度则相对较小。截止2010年底,我区共投入支农资金10300万元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已建成4500亩的核心区。随着“万顷良田”等项目的即将实施,园区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更好的发展机遇。

3、提效能,完善机制推进整合。严格按照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晰、管理监督严格、职责效能统一的要求,形成一整套的规范制度体系,积极推行“项目公示制、竞争立项制、政府采购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县级报账制、决算审计制、管护责任制、绩效

评价制、责任追究制”为主要内容的“十制”管理办法,确保项目建设每个环节监管紧密衔接,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二、支农资金整合成效

1、实现了集中财力办事和优势互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个项目载体,坚持整合资金先整合项目的工作思路,根据建设环节的不同需求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以项目整合来带动资金整合,避免了过去部门间交叉重复申报项目现象,较好地实现了资金有效聚合,保证了集中财力办大事。我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几年来共实施高效农业项目23个,投入资金7500万元,整合农村公路、农网改造项目资金、农桥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业开发、水利建设等资金,对路、桥、电、水等基础设施投入近3000万元,“机耕路上挂葡萄”,“防渗渠旁有大棚”,形成了项目的穿插效应、叠加效应、辐射效应。

2、提高了项目建设档次和资金效能。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整合资金,在同一项目区建立统一、协调、互补的项目申报和资金安排机制,在资金整合前实现了项目的先行整合,避免了项目建设的交叉重复和相互脱节,从而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3、促进了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我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经过几年的项目实施以及农业技术的集成配套运用,有力带动了周边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2010年,园区内外羊角椒亩收入达5000元,菊花达7000多元,西甜瓜6000多元,其他蔬菜近5000元,远远超过棉花、水稻等原有农产品的亩收益。

三、支农资金整合难题

1、资金多头分散管理制约了资金整合。支农资金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目前,省里、市里有关“三农”方面的领导小组就有若干个,都与涉农资金有关。由于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影响了支农资金的整合,使其发挥不了应有的效能,特别是受部门利益的驱使,近些年来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出现了“各路诸侯都分钱”,各报各的项目、各管各的项目,互不通气,投资分散,重复建设,形不成规模的问题,降低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甚至滋生腐败行为。涉农资金虽然较好地为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好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更需要政府多动脑筋。在国家涉农部门职能分配格局不变的情况下,突破目前分配格局已成为资金整合的最大阻力和障碍。

2、资金管理体制不活限制了资金整合。大多数支农资金项目的审批权都集中在中央和省,直接下达到具体项目单位,有的甚至直接到村、到具体地块。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财政支农资金延续条块管理模式,形成了带有明显部门属性和行业特点的制度和方法,导致资金整合条件和环境不宽松,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很难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3、地方匹配能力不强影响了资金整合。中央下达许多支农投资项目,规定省、市、县都要进行资金配套;省下达的支农投资项目,也有一部分规定市、县、乡进行资金配套。但是,像我们苏中、苏北等地方财力有限,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更谈不上整合资金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扶持生产生活项目上,对于要求农户配套资金的项目,很多贫困户的自筹部分根本拿不出来,使这部分农民失去了参与支农项目的机会。

4、资金运行机制不良遏制了资金整合。支农资金监管体系不够完善,支农资金的监管目前主要靠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具

有临时性和不确定性;支农资金整合规划有待于细化,个别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区缺乏统筹规划,致使项目申报不集中,各类支农资金难以实现“打捆使用”;项目计划建设和资金拨付存在时间差的问题,有些工程是季节性工程,往往由于资金到位较晚(有的拖到11月底),项目不能在当年及时实施,没有及时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

四、支农资金整合建议

1、提升科学协调机制建立的幅度。通过“统一规划、捆绑投入、共同实施、统一验收、各记其功”的办法,形成“政府领导、财政牵头、部门联动、责任清晰、科学规划、兼顾特色”的各级支农资金整合新机制。在县区一级层面上,应按照精简机构的要求,屏弃部门利益,避免交叉扯皮,更好地整合支农资金,发挥应有的效能,真正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建立健全系统的支农资金效绩考评体系,最大限度的实现农业投资效益最大化。

2、提高资金整合平台建设的强度。加强以县、区为主整合支农资金的平台,由县、区级政府根据本县、区实际,结合农民意愿,将支农资金整合后统筹安排到重点建设项目。按整合后的项目对上争取资金,打造真正的适合发展的资金整合平台,推行“集中使用、渠道不变、用途不改、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促使不同部门分散管理的资金共同投向农村建设。对不同层级的资金,采取“事权不混、性质不变、上下配套”的办法,形成相互联动机制。当前要进一步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开展资金整合。

3、加快整合资金制度完善的速度。健全项目库制度。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项目申报制度。项目的申报由当地政府提出,经投资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农口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列入项目库。专项资金要实行项目合同管理制度。所有专项资金应层层签定项目合同,明确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大额支农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资金要推行项目单位法人责任制。项目完工后,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和审计。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申报、立项、使用、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督检查,逐步推行“政府主导、财政主管、部门协助、社会监督”的管理体制,实行归口统一管理。要精简项目审核手续,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缩短支农资金运行时间,提升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4、加大财政部门协调作用发挥的力度。财政部门要研究提出支农资金投入的重点区域和项目,积极做好政府的决策参谋。与各涉农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资金的使用管理要与有关部门共同协商,共同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要按照“减少交叉、权责一致、强化协调、增强服务”的原则,调整和归并部门职能分工,理顺投资主管部门和财政主管部门在支农资金管理方面的职能定位,对支农项目实行相对集中管理,逐步实现由财政部门统一拨付支农资金,强化统筹协调,避免重复投资和分散投资,归并支出事项,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金效益。县、区镇财政管理部门除了协同搞好项目的申报立项外,要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及时传递和反馈支农资金信息以及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不做“局外人”,共同参与项目的督查验收和追踪问效,真正将支农工作落到实处。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以上是我对支农资金整合方面的粗浅认识,相信兄弟单位的支农资金整合 “拼盘”做得比我们好,有机会一定前往“品尝”取经。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同仁不吝赐教,谢谢!

2011年6月14日

创新支农资金监管

积极探索支农资金监管模式 努力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近几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等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引起中央及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在财政部门逐年加大对“三农”......

支农资金整合研究

全面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探讨近年来,为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相应地,大幅度增加了财政支农投入,并逐年......

支农资金论文 财政经济论文

支农资金论文财政经济论文中国支农资金整合的经济学分析摘要:基于财政支农资金处于分割和三农发展资金严重短缺的现状,中国提出了支农资金整合的命题。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是一个......

支农资金自查报告(精选4篇)

第1篇:支农自查报告信阳市平桥区卫生局2010年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自查报告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安排,为了贯彻执行河南省卫生厅关于《河南省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实施......

财政支农资金检查自查报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财政支农资金检查自查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支农资金整合汇报.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支农资金整合汇报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整合支农资金汇报材料 汇报 支农 资金 整合支农资金汇报材料 汇报 支农 资金
[工作汇报]相关推荐
[工作汇报]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