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计划_沟通交流能力训练

2020-02-28 工作计划 下载本文

初中语文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计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沟通交流能力训练”。

初中语文沟通与交流能力的培养计划

表达是指采用语言文字等方式把探究内容、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它是一个单向的表达过程;交流即彼此之间把自己已有的只是或观点提供给对方,是一种相互沟通的过程,它是双向的;表达与交流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必备要素,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应理所应当的承载起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培养与训练的任务。所以从小的这种培养和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小组合作学习中自己能力和知识观点的表达;生活中和朋友、同学、老师、家人的交流;工作中自己的才能和意愿的表达等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的教育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首先,大部分孩子们在课堂中不能简单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答案。这主要表现为:

一、语言表达重复啰唆而没有条理性。在一个简单的问题回答中或者自己的观点表达中,他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简练的词语或句子来概括,这样既浪费课堂时间,又会让其他的同学们失去听课的兴趣。

二、心里的想法根本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这类孩子是“保持沉默”的,他心里的观点和想法因为某种原因,他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表达不完整。这类孩子的表达没有重复啰唆,也不会“保持沉默”,但是,过于简单的语言显得没有条理和逻辑,从而使他的语言不完整。与此同时,大部分孩子有一个共同的表达特点,那就是声音非常的细小。

其次,课堂中和课后的交流和表达中出现截然相反的现象。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在课堂中回答问题声音小,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课后,孩子们的声音却极具“穿透力”,即使有时还会啰唆,但是表达的语言多了,说话大声了,在其他同学的面前力争自己的每一个观点都是对的。

最后,孩子在与同学、老师以及家长的交流中极具差别。孩子们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表达时,随意而胆大;而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总是显得非常拘谨,说话声音很小,语言很短,并且总是伴有“老师在批评我”的思想在里面,似乎老师找他说话就一定是做错了事被老师发现了一样,需要老师开导强调很久只是聊天,孩子们才会稍稍舒一口气。我曾问过我们班的孩子,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交流都谈些什么,70%的学生告诉我,爸爸妈妈都和他们说要认真读书,问一问作业。10%的孩子几乎每天只是晚上睡觉时才会被父母问到作业是否做完,然后就睡觉了。还有20%的父母会和孩子一起聊天,看电视,谈论一些学校的事情。由此可见,家庭中的交流还是一个很大的教育难题。

那么,引起这些现象的具体原因又有哪些呢?在我的调查中发现了以下几点:

一、家庭教育中,与父母的沟通少。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为生活而奔波,以致于忽略了和孩子的交流,从而就造成了孩子从小就习惯了不和父母交流谈心,而交流的对象就只有一起上学玩耍的同龄小伙伴。面对父母也就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

二、表达与交流的锻炼减少,让孩子们形成了表达的胆怯性。大部分孩子因为某些特殊的家庭或其他原因而说的少,所以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语言伙

伴面前就会显得胆怯,例如新同学会在新老师的面前怯于表达,来到新的环境产生新的想法也会怯于与父母交流。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大纲也指出“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说明理由”。这是对新一代学生的要求。然而种种的原因造成了孩子们的特殊现象,这会不会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呢?正因为有了如此多的问题,正因为我们教育所承载的责任,我认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培养与课堂教学相融合。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同时大部分学习时间也就是在课堂上,所以,在课堂中融入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培养也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他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一堂枯燥而理论性强的数学课是没有办法让孩子们锻炼到说的能力的,但是,如果换一种方法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例如在讲七年级课程中,我就采用了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摸一摸,谈一谈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摸到的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最后才告知你们感受的就是“什么”。这样学生即能深刻的体会其含义,又能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说的能力,同时在老师的正确和适当引导下自主独立的提炼出较为精炼的语言。

2、给学生更多说的机会和时间。很多时候,老师会因为一节课只有40分钟而不给不能回答完整的学生机会,或者抽到了他们如果回答不了,马上让他们坐下去,担心这样会耽误课堂时间,这样的顾虑是每个老师都会有的,但是如果我们多给他们半分钟效果会不一样的。例如,我们班上有个同学叫小煜,以前从不会主动的举起他的手,我会时不时的抽他起来回答,当他站起来时,所有同学都会用一双不信任的眼神看着他,这时,他会无助望着我,如果我这时立马叫他坐下去,他会觉得自己站起来是出了一次丑。于是我每次会让他思考一下,如果确实一点也说不出来,我会微笑着让他做下去仔细的再想一想怎样的说出来,这样他就会觉得老师在鼓励他,在重视他,他也会或多或少的顺着老师的话想,持续下去在某一节课上,他就会主动的回答老师的问题,说出他的答案和想法。尽管不一定是正确。但至少他会说了。

3、给说错的学生报以微笑和鼓励。很多学生不说的原因也是因为怕说错,说错了同学们会笑,老师会批评。如果这样其实孩子们的表达欲望也就被无形的扼杀在成长的摇篮里了。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学会给学生一个委婉的拒绝,同时用微笑和鼓励的语言激励他继续认真的思考,例如:“你的想法是好的,但出现了一点点的小错误,„„(指出他的错误)你能再想一想吗?”或者:“你今天真的很勇敢,不过这个问题,你还要再仔细听一听,想一想。”等等„„一句鼓励的语言,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温柔的笑容,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重视没有被嘲笑和忽略,他就不会因为怕而闭上自己的嘴巴了,那么他在下一次的表达中就会更努力,更用心。

4、让其它的孩子学会鼓励和包容。当老师在对不会表达的学生报以微笑和鼓励的同时,还必须让班上的其他孩子学会鼓励和包容,让他们也学会用他们的信任去鼓励和帮助自己的同学,而不是去嘲笑自己的同学,这样全班同学所营造出的一个信任和鼓励的空间会让不会表达的同学产生一种安全感,不会有被瞧不起的不安感。

5、激励大声表达。在孩子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往往由于不自信会不自禁的把声音说得很小,这时让他们重复自己的观点,同时不断的激励他们提高自己的声音。这样不仅会锻炼孩子们的胆量,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6、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简练性、条理性,引导孩子们完整的表达。很多还是在描述或说明一个道理事,语言显得杂乱无章,例如,在《背影》中,学生是如何理解自己父母“背影”的,学生自己想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这样学生就能一步一步的准确、简练、有条理的完整表达。

7、最后,养成表达完整的自觉性。在课堂的延续——作业完成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做题表达的完整性,这主要表现在问答题的回答中,要让学生养成完整,有条理的回答问题的习惯,而不是只写一个是或不是,或者只写一个是对非对的结果在作业中。

二、“给”他一个发光点,让他在表达和交流中有“底气”,做汇报员。很多孩子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中总是非常的胆怯和缺乏底气,老觉得我什么都不行,我什么都不如同学们,他们都比我好。面对这种孩子,我们要当着所有孩子“给”他一个发光点,让他在同学、老师、家长面前能抬起头说话,能自信的进行交流;这里的“给”并不是给,而指的是我们老师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们的发光点,给孩子们增添自信的筹码。例如,一个叫小直的女孩,始终不爱说话,同学们也不喜欢和她说话,而我发现她的粉笔字其实写得还可以,于是,我就让她加入了我们班的宣传小组,训练她写得一手漂亮工整的粉笔字,为我们班的板报出了很大一份力,这样,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看到了她的闪光点,她的内心也自信十足,在表达和交流中也就更加的容易了。

三、营造轻松的师生氛围,改善传统的师生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在课堂上的师徒关系,在课后应该是现代的朋友关系,这样孩子们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真诚,才会容易把自己的话匣子打开,才会增加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同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模仿能产生表象,可成为日后思维的准备。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模仿性强,老师必须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不仅包括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中要准确、规范,还包括在和孩子们的交谈中,要自始至终的注意自己的语言,并且可以适当的提醒学生的语言表达,这样,在久而久之的影响和提醒下,学生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便会更上一层楼。

四、把语言表达培养融入小组内、班集体和课外活动中。

学习过程中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融入到我们每次的组内讨论和课外活动中,让小组讨论和课外活动也成为我们语言能力培养的一个载体。例如我们10月份的一次关于手抄报评比中,同学们就对自己对报纸制作的看法踊跃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实行办法的征集中就会锻炼到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纠正,孩子们便会自觉的把自己的语言组织得有条有理。其次,在我们的课外活动策划中,也可以融入我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比如,讲故事大赛;朗诵大赛;主持人比赛;歌舞相声小平;户外义务劳动等等,都可以在实际的行动中培养孩子们各种表达和交流能力。

五、与家长达成语言培养的共识。

孩子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培养,它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和统一。所以,我们老师在学校进行培养的同时,还需要和孩子们的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孩子们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的实施我们可以采用家长会专题讨论,个别家长单独交流等方法。只有家长们有了这样的意识,我们才能一起讨论出培养方案,达成培养理念上的共识,也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对孩子的培养。

以上的几点仅仅是笔者所遇到和感悟到的一些浅薄观点,要充分实践好初中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还必须坚持不懈的探索和研究下去,对孩子们的培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她是一个值得我们年轻一代教师值得探讨和发现的课题,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中必须继续发现新的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更为科学和系统的教育和培养,才能我们的教育事业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发展。

初中语文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计划

东胜乡中学

杨晶

交流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不仅能使事情事半功倍,更能使人际关系和环境氛围变得融洽而愉悦。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交往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是高中不可或缺的一......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从理论到实践,有些许浅见。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难度大,“没有或很少阅读的资料,因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呀!”这是语文老......

沟通与交流

【语文】话题作文“沟通与交流”·2010全品高考猜题【作文题干】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1、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其实,朋友、师生、夫妻乃至民族、国家、种族等......

沟通与交流

一.沟通对我们每个人有哪些重要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学沟通?生理.心理.社会人际关系.学习.自我工作环境.构建和谐家庭.决策的需要人际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手段,只有很好的认识人际沟......

交流与沟通)

猎头顾问如何在为企业推荐人才的过程中与企业交流、沟通猎头顾问的工作并不应该是简单的寻访人才,更主要的是能够帮助企业识“才”。首先,人是复杂的高级动物,每一个人都存在千......

《初中语文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计划.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初中语文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计划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沟通交流能力训练 计划 初中语文 能力 沟通交流能力训练 计划 初中语文 能力
[工作计划]相关推荐
[工作计划]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