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谷杭锦旗届九年级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_七下语文质量检测答案
内蒙谷杭锦旗届九年级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七下语文质量检测答案”。
2013年杭锦旗初中毕业年级质量检测试题
语 文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应各题。(5分)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其实,语文是容易的:母语习得,自然天成;语文是艰难的:微言大义,弦外有音。语文是有趣的:唐诗宋词,英雄美人;语文又是枯躁的:古文百篇,成语如山。语文是快乐的:风花雪月,刀枪剑戟;语文又是痛苦的:咬文嚼字,浩如烟海。苦海无边,何处是岸?勤奋是舟,规律做奖,老师导航,顺利抵港!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3分)
弦外有音()刀枪剑戟()咬文嚼字()
(2)从语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
改改
2.给文段空白处填入恰当的短语,正确的选项是:(只填序号)(4分)
山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我留下①的脚印;园子里第一阵果香飘来了,我留下②的脚印;浑浊的小河边,我留下③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我留下④的脚印。呵,人在前面走,身后留脚印。
A、徘徊与进出B、畏惧和退却C、采撷和追求D、收获和思考
①②③④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正确的排列顺序是:(只填序号)(5分)
①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
②一万年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
③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似乎有了嘲笑古人的资本。
④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
⑤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
正确顺序:
4.古诗文填空。(10分)
①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②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③,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直挂云帆寄沧海。(李白《行路难》)
⑤ 读了杜甫《望岳》中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不禁想起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
⑥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思想,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的远大抱负,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的美好愿望。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各题。(6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用“/”划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2分)
乱 花 渐 欲 迷 人 眼,浅 草 才 能 没 马 蹄。
(2)请对颔联中的“争”和“啄”字进行品析。(2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各题。(11分)
欢迎乘坐“地沟油”航班
①据英国《每日邮报》7日报道,英国汤普森航空公司推出的“地沟油”航班波音757客机7日从伯明翰机场起飞,首航成功。②这架飞机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一个引擎的燃料除了常规的飞机燃油外,还有50%的“氢酯和脂肪酸”,这是以从酒店和饭店的厨房中收集来的废弃食用油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生物燃料。这些废弃食用油与我们在中国俗称的“地沟油”类似。据专家介绍,这种“地沟油”生物燃料能避免生产燃料农作物过程中的碳排放,加之大都本地取油,所以交通方面产生的碳排放也很少,相对传统的化石燃料可以减排60%-80%。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每年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废弃食用油。在对其处理和回收再利用上,各有奇招。④2004年以前英国的废弃食用油大量用于制作动物饲料。但目前废弃食用油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通过特殊的化学程序制成具有无毒、清洁、可再生、可降解等优点的生物柴油,做车辆燃料之用;二是被发电厂用作发电燃料。
⑤美国除了将废弃食用油用作生产生物燃料外,一种可将其直接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自动化热电联产系统”已在马萨诸塞州等地餐馆广泛使用。这种设备直接安装在餐馆的后院,就地处理废弃的食用油,将其转化为热能和电能供餐馆使用。这样,不但解决了餐馆处理废弃食用油的困难,更使餐馆节约了大量的电力、煤气或天然气的费用。
⑥日本也是产生废弃食用油的大国,据日本全国油脂事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统计,2008年日本产生了约45万吨的废弃食用油,其中约有20万吨被加工成饲料;4万吨被作为肥皂、涂料、油漆等工业用原料;2万吨被用于制造生物燃料。
⑦这些处理方式使废弃食用油华丽变身,变成一种低碳排放的清洁能源。科学利用废弃食用油,变废为宝,不仅减轻了排污处理对环境的污染,又能重新为人类所用,无疑是一个缓解能源紧张和环境问题的良方。
6.文中的“地沟油”是指。(2分)
7.第②段中加线语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8.从短文内容来看,我们俗称的“地沟油”经回收和再利用之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用途: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热能和电能、、、。(3分)
9.短文用“欢迎乘坐‘地沟油’航班” 作标题有什么好处?(2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各题。(11分)
被“牛顿的苹果”砸中以后
①很多年以来,大伙都一直对“牛顿的苹果”津津乐道:17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无风无雨,蓝天丽日,牛顿坐在苹果树下沉思,一个苹果突然掉下来,不偏不倚地砸在牛顿的脑袋上,这让他顿生灵感,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概率来说,每个人都有被“牛顿的苹果”砸中的机会,特别是那些经常在苹果树下走动的人,但因此而发现万有引力的人,只有牛顿一人。
②想想我们如果有幸被苹果砸中后会怎样表现吧:一个生性乐观的人,会感谢上帝赐福,把苹果珍藏起来,到处炫耀。一个悲观郁闷的人,会自认倒霉、晦气,一脚踢开苹果,连你也来欺负我,啊呸!一个贪吃的人,会拣起苹果,用袖子一擦,就大口吃了起来,吃得满嘴生津„„
③一万个被苹果砸脑袋的人,可能只有一个人在考虑为什么;一亿个人里可能只有一个人会想到这里边可能有科学价值;而几千年来,数百亿人里只有一个牛顿突然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④牛顿这苹果树下的千年一悟,就叫“顿悟”,意指通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的目的。牛顿可不就是通过苹果砸脑袋的日常生活,认识掌握了万有引力的真理吗? ⑤不过,这里很容易产生一个认识误区,因为我们大都是功利心强的人,总觉得来得干脆一点更好,就像牛顿被苹果砸头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在泡澡时发现阿基米德定律,门捷列夫梦中发现化学元素周期表,瓦特看到水烧开后的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其实,那都是以讹传讹的科学童话。如果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努力和积淀,就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灵感出现,也不可能有任何科学奇迹的发生。否则,科学院遍栽苹果树,研究所改成澡堂子,科学家们只消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再吃,他们就能成果不断,发现惊人,那还不活活气死牛顿,气疯阿基米德。
⑥天道酬勤,功不唐捐,科学上从没什么侥幸成功的事,舒舒服服就能成就大师也从未耳闻。所以,“牛顿的苹果”之类故事还是少说为佳,至少不要过分神化。
10.根据下面解释写出文中相应的成语。(2分)
(1)指很感兴趣的谈论。()
(2)把本来就错误的话又妄传开去。()
11.从文中找出作者要阐述的中心论点。(2分)
12.请模仿文中句子,补充下面人物被苹果砸中以后的表现。(4分)
(1)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会。
(2)一个生活拮据的人,会。
13. 读了本文,你一定会深受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悟。(3分)
童年高尔基
情节链接父亲过世后,“我”一直住在外祖父家。有一年,外祖父卖掉了原来住房,另买了一座,新房比过去住的那幢要漂亮、可爱。新房院子内有一个不大的花园,花园左边围墙外住的是奥夫相尼科夫上校一家,他们家有三个小男孩。外祖父家花园左边围墙外的院子里,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三个小男孩在玩耍。他们都是灰衣灰帽灰眼睛,我只能从个子高矮来分辨他们。我从围墙缝里观察他们,他们从未发现我,可是我倒希望他们发觉我。我喜欢他们那么有趣、快乐、和睦地玩我没有见过的各种游戏,喜欢他们相互关心,特别使我喜欢的是两个哥哥对小弟弟——那个长得挺滑稽的、活泼机敏的小不点儿的态度。倘若他跌跤了,两个哥哥就会笑起来,但并不像通常一些对栽跟头的人那样幸灾乐祸地笑,而是马上就去帮助小弟弟爬起来,如果他跌脏了手或膝盖,他们就用牛蒡叶子、手帕擦净他的手和裤子,二哥还对他说:
“瞧你这笨样儿„„”
有一次,我爬到树上,向他们打了个口哨。他们一听到口哨就都站住了,然后不慌不忙地聚到一起,不时地看看我,开始悄悄地商量。我想,他们一定要用石子扔我,便赶快下树,拾了好多石子,把几个口袋都塞满,停了一会儿又爬到树上,可他们已到离我很远的院子角落里去玩了。很明显,他们已把我忘了。这使我怅然若失,但我也不想先开仗。过了一会儿,有人在通风的小窗口喊他们:
“孩子们,快回家吧!”
他们像三只小鹅,听话地、不紧不慢地走了。
我有好多次坐在围墙上面的树杈上,期待着他们喊我去跟他们一起玩,可他们从来没喊过,但是,我在心中已经跟他们一起玩了,有时入了神,情不自禁地大声叫着笑了起来。这时,他们便一起看看我,悄悄地在说着什么,我十分难为情,便爬下树了。
有一次,他们玩起了捉迷藏游戏,轮到老二找人,他跑到仓库拐角里,两只手老老实实地蒙住眼睛站在那儿,一点儿不偷看。哥哥和弟弟跑去藏起来。哥哥跑得很快,机敏地躲进放在仓库遮檐下的一架宽雪橇里,而那个小弟弟慌了神,围着井旁跑来跑去,找不到可以藏自己的地方。
“一,”二哥喊道,“二„„”
小弟弟急了,猛地一下跳到井栏上,抓住井绳,把两只脚伸进空吊桶,只听见吊桶在井栏壁上咚咚响地轻轻碰了几下,人就不见了。
我惊呆了,眼看着井辘轳飞快地旋转着,但是我很快就明白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一纵身便跳进他们的院子,喊道:
“掉到井里啦!„„”
老二和我同时跑到井栏边,他紧紧抓住井绳,猛向上拉,我及时地上去截住了井绳,就在这当口,他们的大哥也跑到井边,帮助把吊桶往上拉,他说:
“请轻一点!”
我们很快将小弟弟拉上来了,他也吓坏了:鲜血从右手手指上直往下滴,颈上的皮擦伤了好大一块,从脚到腰都湿透了,脸色苍白得发青,但一面打着寒噤,一面还在笑。他睁大了眼睛笑着,拖长了声音说: “我怎——怎么掉——掉下——去啦„„”
“你发疯了,就这回事儿。”他的二哥搂着他,用手帕擦他脸上的血,老大愁眉不展地说:“我们回家吧,反正瞒不住了„„”
“你们会挨打吗?”我问。
老大点了点头,然后向我伸出手,说道:“你跑得真快!”
听了他的称赞,我很高兴,还没来得及握住他的手,他就对二弟说:“我们走吧,他要感冒了!我们就说他摔倒了,掉下井的事不要说!”
“对,不要说,”小弟弟打着寒噤同意说,“我是跌到水洼里的,对吧?”
三兄弟走了。
这一切发生得这么快,我扭回头看了看,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杈还在晃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
兄弟三人将近一个星期没出来,后来出来玩时,比以前玩得还热闹,老大看见我在树上,亲切地向我喊道: “下来,到我们这儿来吧!”
我们钻进仓库遮檐下的那架旧雪橇里,互相打量着,交谈了很久。
15.与三个小男孩结为玩伴前,“我”做了哪些事?请分点概括。(3分)
16.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4分)
(1)“这使我怅然若失,但我也不想先开仗”中的“我”为什么怅然若失?
(2)“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权还在晃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
来”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17.“我”的童年生活可以从“我”与三个小男孩的交往中反映出来。请从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归纳概述“我”童年生活的状况。(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各题。(10分)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①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②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③,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④,虽欲优游⑤以
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 喜雨亭记》)
【注释】 ①雨麦:上天下麦子。②忭(biàn):欢乐。③荐饥:连年饥荒。④二三子 :你们。⑤优游:悠闲自得。
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
(1)予至扶风之明年()(2)是岁之春()(3)既而弥月不雨()
19.下列语句中与“以为休息之所”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D、宋何罪之有
20.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21.《喜雨亭记》一文表现了苏轼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与欧阳修在《》一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2分)
三、写作(50分)
22.好伴我成长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横线上可填如“书、歌、友、景、梦、课、故事、习惯„„”
2017届初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2012.12.19参考答案1.D2..【答案】C3.答案:B(“杨志中计误入白虎堂”是《水浒传》中的故事。)4.【答案】C5.【答案】(1)第②句,修改:社区服务是(使)我们服务社会......
九年级思想品德质量检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 共2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2013年2月5日,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6分)(1)虚实有余闲(2)响穷彭蠡之滨(3)大漠孤烟直(4)钩心斗角(5)春花秋月何时了(6)虽一毫而莫取(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m 9 小学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选词填空:1、爱护 爱惜 珍惜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书籍的习惯。他十分()时间,一分钟也不让它白白地浪费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