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_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

《中国新闻事业史》主要知识点

一、常识掌握部分

1、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邸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

2、我国唐朝出现古代报纸一是有文献为考,对唐代“开元杂报”有详细记载的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文;二是有史料为证,约发行于887年的敦煌“进奏院状”的发现,提供了研究古代报纸的第一个原始材料。

3、宋朝从宋真宗咸平二年起开始实行定本制度。

4、小报在北宋末年再现,盛行于南宋,当时被称为“新闻”。

5、中国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则消息是关于“月食”的,刊载于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该报创刊于1815年8月5日,主编先后为马礼逊和米怜,地点是马六甲。

6、第一个打入中国本土创办中文近代报刊的西方传教士是郭士立,1833年8月,他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4年,该报上刊载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篇论述西方近代报纸的专文。

7、1853年8月1日创刊的《遐迩贯珍》,是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也是最早用活字印刷的中文报刊。它率先宣传广告对商业的推动作用,开始刊登广告,并创中文报刊运用新闻图片之始。

8、1822年9月在澳门创办的葡文《蜜蜂华报》,被认为是我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9、1838-1840年间,林则徐在广州组织人编译外报,这些材料后人称之为“澳门新闻纸”。但这只是译报,并不是一份报纸。现在较为认可的第一份国人报纸是艾小梅的《昭文新报》,但尚有争议。

10、中国人中最早提议创办近代报刊的是太平天国的洪仁玕。洪仁玕(1822-1864),字谦益,号吉甫,广东花县官禄土布村人,洪秀全的族弟,在其治国纲领《资政新篇》中曾提出,开设新闻馆,并论述过新闻馆有反映民情、传播商业信息和时事等作用。

11、英文《字林西报》是1864年在上海创刊,其前身是1850年创刊的《北华捷报》,拥有人是字林洋行。1882年,字林洋行又创办中文报纸《字林沪报》,1897年,该报创办附张《消闲报》,开我国报纸副刊之先声。

12、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是1857年11月在香港出版的《香港船头货价纸》。

13、1872年,路透社首先在上海设立远东分社,成为第一家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外国通讯社。

14、中国第一份政论报纸是创刊于1872年2月4日的《循环日报》,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是王韬。

15、《申报》于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美查。我国最早的白话报是申报馆于1876年创刊的《民报》。

16、在北京出版的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戊戍变法时期影响最大的改良派报纸是《时务报》,报刊宣传家是梁启超,“时务体”(后发展为“新民体”)就是以他的政论文章为代表。戊戍政变后,改良派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宣传阵地是1898年在日本横滨创刊的《清议报》,1

由梁启超主持编务。戊戍政变后,得以继续出版的维新派报刊是《知新报》(澳门)。

17、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阐述他的报刊思想的第一篇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首次提出了“耳目喉舌”论。

18、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的中国第一份妇女报是《女学报》,是上海女学会的会刊。

19、维新时期重要思想家严复的重要译文《天演论》和《群学肄言》(部分)最初发表在《国闻汇编》

20、1911年7月,《大江报》发表了两篇著名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和《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主持者是詹大悲。

21、《苏报》易帜后,开设了“学界风潮”专栏,集中报道学生革命团体活动的消息。

21、兴中会办的第一份正式机关报是1900年1月25日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日报》,第一任社长是陈少白。

23、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以写作新闻通讯著称,他曾反对孙中山,但对袁世凯某些专制和卖国行为表示不满,1915年12月27日在美国遭暗杀。其著作后人编成四册。他提出了采访四能说: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24、所谓“竖三民”是指于右任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而上海的《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被人们称为“横三民报”。

25、同盟会在海外创办的最重要的机关报是在东京出版的《民报》,首任主编是胡汉民,后由章太炎主编,与在横滨出版的保皇派报纸《新民丛报》展开关于革命与改良问题的大论战。

26、中国在清代末年才开始有专门的新闻出版法《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1906年)和《大清报律》(1908年,第一部新闻法)

27、我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美国人奥斯邦于1923年1月在上海建立起来的。国人自办电台最早的是1926年的哈尔滨电台。

28、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的教会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其原名为《中国教会新报》,由林乐知于1868年创刊。

29、1918年10月,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在蔡元培的倡导下成立。

30、《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戈公振,该书出版于1927年,是我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31、徐宝璜所撰的《新闻学》,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32、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中国自撰的第一部论述新闻采访学的著作,于1923年出版。

33、胡政之是采访巴黎和会的惟一中国记者。

34、1926年被奉系军阀杀害的两位著名新闻工作者是邵飘萍和林白水。

35、五四前后,我国报纸著名的四大副刊是《觉悟》、《京报副刊》、《晨报副镌》和《学灯》。其中上海的两大报纸副刊是指《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其余两刊则在北京出版。

36、五四时期著名刊物《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最初即发表在《新青年》上。李大钊把他轮

值主编的第六卷第五号《新青年》编成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他自己的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上发表陈独秀写的《谈政治》一文,并开辟“俄罗斯研究”专栏,这表明它的改组基本完成,由启蒙报刊转变为无产阶级报刊。为及时进行政治宣传鼓动,《新青年》同时创办了小型政治报纸《每周评论》,1918年-1919年在北京出版,宣传了新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参加该报编辑的三位文化名人是陈独秀、李大钊和周作人。1920年9月,《新青年》第8卷1号起,由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改组为社会主义刊物,标志着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37、毛泽东1919年7月曾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篇连载的大文章,题为《民众的大联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名义主办的《政治周报》于1925年12月5日在广州创刊。毛泽东主编,编辑了前四期,写了《政治周报发刊理由》等文章,以子任的笔名为《政治周报》的“反攻”专栏写了一系列的犀利杂文。

38、五四运动时,周恩来在天津学习时,主编革命报纸《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他组织革命团体,1920年1月创办《觉悟》革命刊物。

39、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办了《新青年》月刊和《共产党》月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党进行思想和理论准备。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创刊,主编是李达。

40、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第一任主编是蔡和森。第一个党的日报是《热血日报》,主编是瞿秋白。《热血日报》办有副刊《呼声》,刊载评论、通讯和文艺作品。

41、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第一份机关报是《先驱》。1923年8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决定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该报23年10月创刊,第一任主编为恽代英。恽代英在《中国青年》上常用的笔名有但

一、天逸、稚宜等。《青年实话》是共青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创刊于1931年7月,在动员苏区青年投身革命方面做出了贡献。

42、新华社前身是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创办的“红中社”,1937年1月改为现名,1939年初,与《新中华报》分开而成为独立的新闻机构,第一任社长是向仲华。1931年,在中央苏区创办的《红星报》,由邓小平、陆定一先后担任主编。《红星报》在长征中继续出版。

43、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成立于1932年3月20日。

44、《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社长是潘梓年。抗战时期,周恩来曾兼任《新华日报》的董事长。1945年11月和1946年4月,《新华日报》曾先后发表《与大公报论国是》和《可耻的大公报社论》两篇文章,与《大公报》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45、由周恩来领导组建的延安新闻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试验播音,呼号XNCR,1945年9月5日正式播音。

46、1947年,在解放区新闻战线开展了一场反“客里空”运动,打击了新闻报道中虚夸不实的报道作风,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47、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共产党的《译报》停刊后的第二年,改名为《每日译报》出版,以英商的名义发行,此类报纸被称为“洋旗报”。

48、1948年,毛泽东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刘少奇发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党的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重要文献。

49、陕甘宁边区面向群众的报纸是1940年创办的《边区群众报》。

50、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将《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两个报纸合并,改成大型的《解放日报》。1941年5月,中共中央大型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正式创刊,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第一任主编是杨松。该报于1942年改版,进一步加强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总结无产阶级党报经验的文章,其中1943年9月1日发表陆定一写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运用于新闻学研究。

51、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的社长、总编是邓拓。1950年到58年,他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52、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统区进步新闻工作者曾开展拒检运动。拒检运动中,国统区第一本拒检出版的书籍是《延安归来》,作者黄炎培。

53、左翼新闻记者联盟倡导集纳批判,目的是批判反动新闻事业,建立代表大众利益的新闻事业。

54、1947年3月后,中共中央将新华社分成两支工作队伍,留在陕北的工作队伍的负责人是范长江。

55、1948年6月,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为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

56、著名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主编出版《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大众生活》周刊等报刊,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在读者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57、著有《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两本通讯集的范长江,在采写这些通讯时是《大公报》的记者。

58、《大公报》最早由英敛之于1902年在天津创刊。1926年9月,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以新记公司的名义复刊出版了《大公报》。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时,曾声称“四不”,指的是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以后成为《大公报》的社训。

59、旧中国报业家史量才,曾任《时报》主笔,1912年10月接办《申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倾向抗日,革新《申报》,1934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60、成舍我所办的《立报》之所以能创当时报纸发行的最高记录,是因为它具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众化”。

61、1996年,中国大陆第一家报业集团挂牌成立,这家报业集团是广州日报集团。

二、深入掌握部分

(一)古代新闻史部分:

1、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的根据有哪些?

2、为什么中国古代报纸没有演进成近代报纸?

3、简述小报在宋代产生并盛行的原因。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部分:

1、如何看待汪康年、梁启超在创办《时务报》时发生的分歧?

2、评述梁启超戊戍政变前后的报刊思想。(梁启超提出的办报原则是什么?有无现实意义?梁启超早期的报刊思想与中期的报刊思想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

些不同?)

3、简述梁启超1895年到1902年间的办报活动。

4、为什么说王韬是中国报刊政论时代的开拓者?

5.试述19世纪70年代到戊戊变法时期维新派的办报思想。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部分:

1、章太炎、于右任的报刊活动。

2、“苏报案”是怎么一回事?

3、“癸丑报灾”是怎么一回事?

4、辛亥革命前《民报》与《新民丛报》之间的大论战。(论战双方,时间、地点、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论战的意义)

5、辛亥革命时期我国报刊在新闻业务上有哪些重要改革?

6、《新生》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7、试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思想。

(四)旧中国民营事业部分:

1、评述19世纪后半期发生在《申报》与《上海新报》、《新闻报》之间的报刊竞争。

2、同样是外商报纸的《上海新报》与《申报》,其主要区别是什么?表现在哪些地方?

3、《申报》创刊伊始在经营管理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4、简述解放前我国《大公报》的情况。

5、试论新记《大公报》的“四不”方针、业务特色及其是非功过。

6.试论中国历史上以《申报》、《新闻报》、新记《大公报》为代表的民营报纸的经验对当代新闻实践的启示。

(五)无产阶级新闻事业部分:

1、“五四”运动前《新青年》的创刊及其主要内容。

2、《新青年》是怎样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刊物发展成无产阶级刊物?并简述改组前《新青年》的主要功绩。

3、瞿秋白、邹韬奋、范长江的报刊活动。

4、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取得了哪些成就?它对我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有何发展?

5、反“客里空”运动的意义何在?

6、《新华日报》基本情况。

7.我党提出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基本内容和其现实意义。

8、试述56年《人民日报》改版的主要做法与特点,并论述56年新闻改革的收获。

9.试述中国政治家办报传统的形成。

(六)党营新闻事业部分:

1、国民党如何实行法西斯的新闻统治?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1、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邸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2、对唐代“开元杂报”有详细记载的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三章)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三章)第三章 戊戌变法前后的新闻事业一、国人早期办报主张:1、林则徐译报汇编《澳门新闻纸》。2、洪仁玕《资政新篇......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中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1、黄远生--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风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大......

中国新闻事业史 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露布:起始于汉魏,是一种在帛制的旗子上书写文字,通报四方的传播媒体,内容主要是传递军事捷报。公开性,时效性强,传播面广,是报纸诞生前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传播媒体之一。......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题选择10分(10题) 名词解释10分(2题) 简答 40分(4题)论述40(2题) 选择1、到唐代已出现新闻、编辑、等名词。2、唐朝时我国最早由报纸的朝代。——敦煌进奏院3、明......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 知识点 中国新闻 事业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 知识点 中国新闻 事业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